出版时间:1984-04 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 作者:煤炭工业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京)新登字042号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为矿山(主要为煤矿)设计工作者编写的一本矿井设计实用工具书。书中主要取材于我国经过建
设、生产实践的煤矿矿井没计经验,并适当选用了一些新矿井设计和国外有关著作及资料。全书包括有关设计
依据、规定、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及实例,列举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
本书共分十篇:1.采矿设计常用技术资料;2.矿区总体设计和矿井开拓;3.采区布置和采矿方法;4.巷道
断面和交岔点;5.立井井筒和硐室;6.斜并井筒和硐室;7.井底车场;8.井底车场硐室;9.采区车场和硐
室;10.通风和安全.前五篇为上册,后五篇为下册.
其表达形式以图表为主,文字叙述亦较简洁,便于读者查阅.
读者对象:采矿专业设计、建设、生产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关院校师生.
责任编辑:鲍仪 施修诚 张文山
书籍目录
目录
第六篇 斜井井筒和硐室
第一章 斜井井筒分类、断面形状
及主要设计原则
第一节 斜井井筒分类
一、按用途分类
二、按提升方式分类
第二节 斜井井筒断面形状
一、断面形状及适用范围
二、国内斜井井筒断面形状及支
护实例
第三节 设计中考虑的主要原则
第二章 斜井井筒浅部地压和支
护计算
第一节 斜井井筒浅部地压估算
第二节 斜井井筒浅部支护计算
一、支护要求
二、支护计算
第三章 斜井井筒装备及设施
第一节 轨道
一、轨型选择
二、道床
三、轨道防滑
四、铺轨部件规格及材料消耗
第二节 水沟
一、设置原则
二、布置形式
第三节 人行台阶与扶手
一、设置原则
二、布置形式
三、台阶踏步尺寸的确定
四、台阶材料消耗
五、扶手
第四节 管线敷设
一、敷设要求
二、管路敷设形式
三、电缆敷设形式
第四章 串车斜井井筒和硐室
第一节 井筒断面及线路布置
一、井筒断面布置
二、线路布置
第二节 斜井井筒内人员运?
一、人员运送的要求
二、斜井人车类型
第三节 硐室
一、人车场
二、人则存车场
三、等候室
四、信号硐室
五、躲避硐
第四节 斜井井筒防跑车装置
一、吊挂式防跑车装置
二、绳压式防跑车装置
三、电动式防跑车装置
第五章 箕斗斜井井筒和硐室
第一节 井筒断面及线路布置
一、井筒断面布置
二、线路布置形式
第二节 硐室
一、装载设备硐室和煤仓
二、信号硐室
三、躲避硐
四、清理井底撒煤及水窝泵房
第六章 普通胶带输送机斜井
井筒和硐室
第一节 井筒断面布置
一、断面布置形式
二、断面尺寸确定
第二节 硐室
一、装载硐室和煤仓
二、连接硐室
三、清理井底撒煤及水窝泵房
第七章 钢绳芯胶带输送机斜
井井筒和硐室
第一节 井筒断面布置
一、断面布置形式
二 断面尺寸确定
三、胶带托辊支承架
第二节 钢绳芯胶带输送机系统
硐室及一般规定
一、钢绳芯胶带输送机系统
二、胶带输送机系统硐室
三、设计依据和一般规定
四、实例
第三节 硐室
一、驱动装置硐室
二、检修绞车硐室
三、卸载硐室
四、装载硐室
五、煤仓
六、拉紧装置硐室
七、清理井底撒煤及水窝泵房
第八章 钢丝绳牵引胶带输送
机斜井井筒和硐室
第一节 井筒断面布置
一、断面布置形式
二、断面尺寸确定
第七篇 并 底车场
第一章 井底车场设计依据及
分类
第一节 井底车场设计依据及要求
一、设计依据
二、设计要求
第二节 井底车场分类
一、立井井底车场的基本类型
二、斜井井底车场的基本类型
三、井底车场型式选择的因素
第二章 井底车场的平面布置
第一节 线路布置的要求
第二节 井底车场的平面布置
一、井底车场线路布置
二、井底车场硐室布置
三、钢丝绳牵引胶带输送机托架
第二节 钢丝绳牵引胶带输送机系统
硐室及一般规定
一、钢丝绳牵引胶带输送机系统
二、钢丝绳牵引胶带输送机系统硐室
三、设计依据和一般规定
四、实例
第三节 硐室
一、机头硐室
二、检修绞车硐室
三、卸载硐室
四、装载硐室
五、煤仓
六、拉紧装置硐室
七、钢丝绳牵引胶带输送机人员
输送及上、下人平台
八、清理撒煤硐室
九、胶带输送机接头硐室
第九章 斜风井及排水斜井
第一节 斜风井
一、回风斜井
二、进风斜井
第二节 排水斜井和排水钻孔
一、排水斜井
二、钻孔排水
第三节 井底车场调车方式
一、固定式矿车的列车调车方式
二、底卸式矿车的列车调车方式
第四节 井底车场巷道断面
一、断面设计的要求
二、主要线路断面的选择
第三章 井底车场坡度设计
第一节 坡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
问题
第二节 坡度设计
第三节 自动滑行计算
一、矿车运行阻力系数
二、坡度计算的基本公式
三、双罐笼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
图表的编制
第二节 井底车场调度图表的编制
第三节 井底车场通过能力的计算
一、计算公式
二、提高通过能力的措施
第五章 井底车场设计实例
第一节 标准设计索引
第二节 设计实例简图
第三节 设计示例
一、流水沉淀及计算
二、静水沉淀及水仓数量
第二节 水仓清理
一、射流泵清理、泥浆泵排泥
二、压气罐清理密闭泥仓排泥
三、两种清理方式的优缺点
第三节 排水系统巷道布置
一、巷道布置特点
二、排水系统巷道布置实例
第三章 煤水提升硐室
第一节 煤水提升硐室分类
一、概述
二、煤水提升系统分类
第二节 煤水提升硐室布置形式
一、一般规定
二、布量形式实例
三、采区小型煤水提升硐室布置
第三节 主要硐室及有关参数确定
一、煤水仓
二、循环水仓
三、煤水泵硐室
四、脱水、分级、拣矸和破碎系
统硐室
第四节 煤水提升硐室常用设备技
术特征
一、煤水泵技术特征
二、多级离心泵技术特征
三、PEF型复摆�式破碎机技术
特征
四、脱水筛技术性能
处(不设摇台)矿车自动
滑行计算
四、井底车场线路坡度闭合计算
第四节 斜井井底甩车场坡度和双
钩提升时的操车方法
一、斜井井底单、双钩甩车
场坡度计算
二、双钩提升时的操车方法
第四章 井底车场通过能力
第一节 电机车在井底车场内运行
第八篇 井底车场硐室
第一章 主排水系统硐室
第一节 吸入式主排水泵房
一、一般规定和要求
二、泵房布置
三、泵房尺寸的组成
四、水泵基础尺寸
五、D型水泵特征
六、不同规格硐室断面特征
七、吸入式主排水泵房设计实例
第二节 压入式主排水泵房
一、泵房布置特点
二、一般规定和要求
三、泵房有关的安全措施
四、压人式水泵房布置实例
第三节 潜水泵排水泵房
第四节 管子道
一、一般规定和要求
二、管子道的布置
三、不同规格管子道断面特征
四、管子道设计实例
第五节 水仓
一、一般规定和要求
二、水仓及清仓绞车房布置
三、水仓长度、断面的确定
四、提高水仓利用率的措施
五、水仓清理
六、沉淀池的布置、计算和清理
第二章 水砂充填矿井水仓的
沉淀和清理
第一节 水仓的沉淀方式
五、砂泵技术特征
第四章主变电所
一、一般规定和要求
二、主变电所的布置
三、常用动力变压器技术特征
四、不同规格硐室断面特征
五、主变电所设计实例
第五章 运输硐室
第一节 电机车修理间及充电室
一、一般规定及要求
二、架线式电机车修理间
三、蓄电池电机车修理间 整流
室及充电室
四、硐室断面形状及支护
第二节 推车机 翻车机硐室
一、概述
二、一般规定及要求
三、基础资料
四、硐室布置形式
五、硐室尺寸的确定
六、硐室断面形状及支护
七、实例
第三节 底卸式矿车卸载站硐室
一、概述
二、一般规定及要求
三、基础资料
四、硐室布置形式
五、硐室尺寸的确定
六、硐室断面形状及支护
七、实例
第四节 暗井提升系统硐室
一、概述
二、一般规定及要求
三、基础资料
四、绞车硐室布置
五、绳道及天轮硐室布置
六、绞车硐室尺寸确定
七、绞车硐室断面形状及支护
八、绞车硐室支护计算
九、绞车基础验算
十、实例
第五节 井下调度室
一、一般规定及要求
二、硐室布置形式
三、硐室尺寸的确定
四、实例
第六章 井下火药库及火药发
放硐室
第一节 井下火药库
一、一般规定及要求
二、火药库的位置 型式及库容
量的确定
三、库内布置
四、硐室的断面形状及支护方式
五、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节 井下火药发放硐室
一、一般规定及要求
二、硐室的布置形式
第七章 安全设施硐室
第一节 井下消防材料库
一、一般规定及要求
二、硐室的布置形式及尺寸确定
三、实例
第二节 防水闸门硐室
一、一般规定及要求
二、设计依据
三、结构型式
四、设计参数的确定
五、防水闸门硐室密闭厚度的
计算
六、防水闸门硐室设计的其它技
术措施
七、实例
第三节 井下密闭门硐室
一、一般规定及要求
二、硐室尺寸参数
三、实例
第四节 井下防火门 防火栅栏两
用门硐室
一、一般规定及要求
二、实例
第八章 其它硐室
第一节 井下保健站
一、一般规定及要求
二、保健站平面布置形式
三、井下保健站主要技术特征
第二节 井下等候室
一、一般规定及要求
第九篇 采区车场和硐室
第一章 采区车场的设计依据
第一节 有关规定
一、《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二、《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的
规定
第二节 设计依据和要求
一、矿井和采区的地质资料
二、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图
三、采区运输方式及设备
四、设计要求
第二章 采区上部车场
第一节 采区上部车场的基本形式
第二节 上部车场有关尺寸的确定
一、平车场的尺寸计算
二、甩车场的有关尺寸计算
三、采区上部车场实例
第三章 采区中部车场
第一节 采区中部车场形式
一、采区中部车场的基本形式
二、甩车场的起坡点及斜面线
路布置
第二节 甩车场设计中几个主要参
数的选择
一、提升牵引角
二、道岔的选择与布置
三、甩车场的坡度
四、平竖曲线的关系及半径计算
与选择
五、把钩信号硐室的位置选择
六、人行道位置及车场排水
七、甩车场参数选择参考表
第三节 甩车场线路设计
一、角度计算
二、单道起坡甩车场设计
三、双道起坡甩车场设计
四、采区单侧甩车场线路设计示例
二、等候室平面布置形式
三、硐室尺寸的确定
四、井下等候室设计实例
第三节 井下工具保管室
五、双侧甩车场线路设计
六、甩车场交岔点设计
七、采区中部车场实例
第四节 接力车场设计
一、接力车场的形式
二、接力车场布置的一般要求
三、接力车场的设计程序
四、绞车房的位置选择及绞车房
通风
五、接力车场实例
第五节 吊桥式车场设计
一、概述
二、吊桥车场的组成
三、吊桥设计的主要参数
四、吊桥结构设计
五、吊桥车场交岔点尺寸计算
六、上山甩车道吊桥式车场设计
七、桥式车场设计
八、吊桥式车场实例
第六节 无极绳运输车场设计
一、无极绳运输车场的形式
二、无极绳运输车场设计
三、下绳式无极绳运输车场的曲
线设计
第四章 采区下部车场
第一节 基本形式
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有关尺寸的确定
一、装车站线路
二、绕道线路的布置
三 起坡角、起坡点及有关巷道
长度计算
四、高、低道的计算
第三节 装车站调车方式
一、调度绞车调车方式
二、自动滑行调车方式
三、调车方式的比较
第四节 采区人员运输、人车及架
空人车
一、斜巷人车运输
二、架空人车运输
三、平巷人车运输
第五节 采区下部车场实例
一、采区下部车场实例索引
二、采区下部车场实例附图
第五章 采区硐室
第一节 采区煤仓
一、煤仓布置形式
二、煤仓容量及有关尺寸的确定
三、煤仓下口装车闸门和给煤机
硐室的布置
四、煤仓上口铁箅子的布置
五、采区煤仓实例
第二节 采区绞车房
一、一般规定及要求
二、绞车房的布置形式
第十篇 通风和安全
第一章 井内空气
第一节 井内空气的成分 特征与
安全浓度
一、井内空气
二、井内空气的成分 特征与安
浓度
第二节 矿井瓦斯
一、矿井瓦斯涌出量的表示方法
及瓦斯梯度
二、瓦斯的爆炸性
三、矿井沼气等级
四、常用气体常数的计算方法
第三节 矿井粉尘
一、粉尘及其危害
二、煤尘爆炸
第四节 井内气象条件
一、井内气象条件的规定及评价
二、井内空气的温度
三、井内空气的湿度
第二章 矿井通风
三、硐室尺寸的确定
四、硐室的断面形状及支护
五、设备基础
六、采区绞车房标准设计
七、采区绞车房实例
第三节 采区变电所
一、一般规定及要求
二、变电所的布置形式
三、硐室尺寸的确定
四、硐室的断面形状及支护
五、采区变电所标准设计
六、采区变电所实例
第四节 空气压缩机硐室
一、一般规定及要求
二、硐室布置形式
三、硐室尺寸的确定
四、硐室的断面形状及支护
五、水池、地沟及基础
六、空气压缩机硐室实例
第一节 矿井通风设计依据及主要
内容
一、矿井通风设计依据
二、矿井通风设计的主要步骤及
内容
第二节 矿井通风系统
一 选择矿井通风系统的主要
原则
二、通风系统
三、通风方式
四、采区通风系统
五、矿井通风系统图
第三节 井下通风构筑物
第三章 矿井风量计算及分配
第一节 风量计算
一、风量计算的有关规定
二、矿井风量计算方法
第二节 矿井总风量的分配
一、分配原则及方法
二、风量分配后的风速校核
第四章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第一节 摩擦阻力
一、摩擦阻力
二、摩擦阻力系数a及其与空气重率γ
和达西系数λ的关系
三、降低摩擦阻力措施
第二节 局部阻力
一、局部阻力
二、局部阻力的计算
三、局部阻力系数ξ
四、降低局部阻力措施
第三节 自然风压计算
一、自然风压
二、对自然风压值的影响因素
三、自然风压的计算
第四节 井巷通风总阻力(总风
压)计算
一、井巷通风总阻力的计算方法
二、关于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的
几个问题
三、矿井等积孔
第五章 通风网路解算
第一节 通风网路中的常见规律
一、通风网路的普遍规律
二、串联风路和并联网路的特殊
规律
三、对角巷道的风向变化规律
第二节 复杂网路的解算
一、复杂网路的人工解算
二、电子计算机解算通风网路
第六章 高温矿井气温计算及
降温措施
第一节 矿井热源
一、恒温带
二、地温梯度
三、井巷调热圈
四、矿井热源
第二节 高温矿井气温计算
一、矿内空气状态参数
二、矿井气温计算内容和基础
资料
三、矿井气温计算
四、计算示例
第三节 矿井气温电算程序
一、电算程序数学模型
二、电算程序框图及源程序
三、程序功能及使用方法
四、电算示例
第四节 高温矿井降温措施
一、通风措施
二、开拓措施
三、采煤措施
四、机械制冷降温
五、其它降温制冷技术
六、降温方法的热工过程
第七章 矿井抽放瓦斯
第一节 矿井抽放瓦斯设计依据及
内容
一、矿井抽放瓦斯设计依据
二、抽放瓦斯设计内容
第二节 建立抽放系统的条件和抽
放瓦斯指标
一、建立抽放系统的条件
二、抽放瓦斯指标
三、矿井抽放瓦斯指标有关参数
计算
第三节 瓦斯压力计算及测定
一、根据瓦斯压力梯度求瓦斯压
力的常用公式
二、r.π李金经验公式
三、我国各主要煤田实测的煤层
瓦斯压力
四、瓦斯压力实测
第四节 生产矿井煤层瓦斯含量和
瓦斯储量计算
一、朗格缪尔方程计算法
二、由瓦斯含量系数α求煤层瓦
斯含量
三、经验公式计算煤层瓦斯含量
四、瓦斯储量计算
第五节 煤层瓦斯涌出量计算
一、开采单一煤层时的回采瓦斯
涌出量计算
二、有邻近层时的回采瓦斯涌出
量计算
三、中厚、厚煤层分层开采时的
回采瓦斯涌出量计算
四、采区瓦斯涌出量计算
五、矿井瓦斯涌出量计算
第六节 邻近煤层的瓦斯可抽量
计算
第七节 瓦斯抽放率计算
一、计算公式
二、瓦斯抽放率与层间距的关系
第八节 煤层透气系数和百米钻孔
瓦斯流量衰减系数的
测算
一、煤层透气系数的测算
二、百米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
测算
第九节 抽放瓦斯方法及钻场布置
一、抽放方法
二、本煤层抽放瓦斯
三、邻近层抽放瓦斯
四、抽放瓦斯钻场布置
第十节 抽放瓦斯设备选型计算
一、抽放设备选型计算资料
二、抽放管路及设备选型计算
第十一节 瓦斯管路敷设及抽放站
设备布置
一、管路敷设
二、管路中的附属设备选择
三、瓦斯流量计及其测定方法
四、瓦斯抽放站设备布置
第八章 井下煤炭自然发火的
预防
第一节 煤炭自燃及其预防措施
一、煤炭的自燃因素与特征
二、煤炭自然发火的阶段及征兆
三、煤炭的自燃倾向性等级和煤
炭自燃的早期识别
一、矿山救护队人员配备
四、煤炭自然发火的预防措施
第二节 预防性灌浆
一、矿井防火灌浆设计依据附主
要内容
二、灌浆系统及方法
三、灌浆参数计算及选择
四、灌浆材料
五、泥浆的制备
六、灌浆管道和泥浆泵选择
七、90万吨/年矿井黄泥灌浆设
计计算示例
第九章 井下防尘 防爆及隔爆
第一节 技术措施
一、防尘措施
二、防爆措施
三、隔爆措施
第二节 煤层注水防尘
一、煤层注水设计依据及主要
内容
二、煤层注水方式及其选择
三、煤层注水工艺及参数确定
四、煤层注水的效果
五、煤层注水设备
第三节 采空区及巷道灌水湿润煤
体防尘
一、灌水方法分类
二、技术效果及存在问题
第四节 岩粉棚与水棚的设置
一、岩粉棚
二、水棚
第十章 安全设备、测量仪器
及救护队
第一节 矿井安全设备、测量仪器
的配置
一、矿井主要安全设备及测量
仪器
二、矿井安全设备及测量仪器的
配置
第二节 矿山救护队的设置及装备
一、矿山救护队的设置
三、矿山救护队技术装备
主要参考资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