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食品工业与科技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潘蓓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2-06出版)  作者:潘蓓蕾 编  

内容概要

民以食为天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人类永恒不衰的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12中国食品工业与科技发展报告》是在全面调查我国食品工业与科技发展的现状后,由众位食品工业专家撰写的报告。分为观点聚集篇、行业分析篇两部分。

书籍目录

观点聚焦篇 落实科学发展 保障质量安全 促进食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食品科技创新 改进营养与健康 加大公众科普 强化风险交流 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控制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代健康食品功能化理性设计的基础科学研究 2011年中国生物医药与技术发展回顾 中国营养科学进展 站在食品安全的战略高度打造食品全产业链 行业分析篇 中国乳品工业2010—2011年发展状况分析 2010—2011年中国面制品行业解读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罐头食品行业2011年现状分析 方便食品传承中华饮食之道 2010/2011中国肉类工业发展状况与科技需求分析 产业升级 创新共识——2011年中国调味品行业发展分析 2010/2011年制糖期全国制糖行业运行情况及未来展望 生物制造产业“十二五”时期发展展望 植物提取功能性多酚抗氧剂国内外发展动向 2011年我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发展概况 蓝色经济——海洋食品的发展 2011年中国食品与包装机械工业发展分析 我国功能食品的现状与发展 附录12011年中国食品工业发展概况 附录2 部分国家和地区食品工业发展概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七、药物开发 1月16日和2月16日,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先后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7:154—160)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33:2852—55)在线发表论文,报道硫肽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研究获得重要进展,为运用组合生物合成技术进一步拓展硫肽类抗生素的结构多样性、发现更具价值的抗感染药物提供了重要依据。2月3日,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33:2452—62)在线发表文章,报道通过体内基因敲除和体外生化合成相结合,获得了高活性抗肿瘤天然产物FR901464,揭示了自然界聚酮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中复杂多样的生物合成机制,为进一步发现新的酶催化反应并通过对其生物合成基因的调控产生结构类似物创造了条件。2月10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在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17:2846—8)发表文章,报道β—脱氢氨基酸酯的不对称还原合成取得重要进展:手性β—氨基酸是构建各类药物、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砌块,如在降糖药Emeriamine、肿瘤治疗药紫杉醇、抗生素ADDA、广谱抗生素阿莫西林等分子结构中均存在β—氨基酸结构单元。2月21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机构在Proteome Research(10:1806—1815)发表文章,报道从大蹼铃蟾和微蹼铃蟾的脑中识别了59种新抗菌肽分子,该研究表明两栖动物的脑是重要的抗菌肽分子资源库。3月22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在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76:3566—70)在线发表文章,报道具有抗癌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Psilostachyin C的高效全合成工作,为利用它作为小分子生物探针寻找其靶点功能蛋白提供了重要基础。4月3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68:3771—80)在线发表文章,揭示三叶因子2(hTFF2)通过作用于PAR4受体而诱导细胞迁移和胃肠道黏膜修复,为基于三叶因子和PAR受体的黏膜修复药物的研发和设计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编辑推荐

《2012中国食品工业与科技发展报告》以科技界和企业界的双重视角,研究中国食品产业的发展走向及年度特征,涉及食品产业链的各个领域,在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历次出版后受到相关部门及国内外食品界的广泛关注好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2012中国食品工业与科技发展报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