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姚松涛 页数:17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了解茶文化史,认知各种茶叶,泡一壶好茶,品鉴茶的等级,感悟茶的美味,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从茶外表的认知到品饮的鉴别,从色香味形的欣赏到对于茶文化内在神韵的感悟。阅读《大茶系列·跟着茶经学喝茶:识茶·享茶·学经》,让你更了解茶。
作者简介
姚松涛,国家一级评茶技师,高级茶道师,茶艺技师,资深茶道讲师,全国1+N职业培训茶课程发展中心课程部主管,中外茗庄茶友联谊会副会长、高级讲师,北京中外茗庄文化交流中心课程总监,国内最大型的茶叶连锁企业之一“天福茗茶”,前营运主管、培训主管,国内少壮派茶界培训推广普及专家,从事茶行业12年,专业从事茶文化培训工作8年,入行以来一直致力于茶文化、茶知识的普及、推广和传播工作。为摩托罗拉、友邦等世界500强企业及行业内大批茶界企业做过职业培训和企业内训。足迹遍布全国多个省市,走访过国内绝大部分茶区,积累了数千节课时的茶界教学经验,为数万人教授过茶叶品评及茶道知识。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读《茶经》慢品茶中具味《茶经》作者:“茶圣”陆羽的故事学茶启蒙时期鉴泉品茶时期各地考察和闭门写作时期爱茶人不可不读的茶学专著:《茶经》天人合一通万象: 《茶经》中的道家理念与“茶心”长生不老与茶文化道教茶理——天人合君子以和为贵: 《茶经》中的儒家思想与茶茶人之最高道德——中庸之德茶文化中的“和”之美“仁”——完美的人格思想清真一味悟玄机:《茶经》中的佛家思想与茶禅以茶会友通四海: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茶文化的发展茶文化的传播第二章 溯源觅踪 饮茶话茶源:茶之源《茶经》原文解茶字,寻茶源:茶的由来南方有嘉木:茶树的植物形态茶树之根茶树之茎茶树之芽茶树之叶茶树之花茶树之果高山出好茶:茶树的种植条件土壤地形气候七大茶系:茶叶的基本分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花茶茶叶的其他分类法第三章 巧匠妙具 精艺出佳茗:茶之具、茶之造《茶经》原文《茶经》中的制茶工序制茶工艺的沿革与发展现代制茶工艺流程读《茶经》,看茶圣陆羽的鉴茗之法观外形观色泽慧眼识真:现代茶叶品鉴法茶叶外形的品鉴茶叶内质的品鉴茶人解茶:茶之选购茶叶选购的依据真茶与假茶的鉴别茶人解茶:茶之保存第四章珠联璧合 名茶配美器:茶之器《茶经》原文历代茶器的演变与发展第四章 绚丽多姿:不同材质的茶器现代常用茶器大观随手泡茶壶品茗杯赏茶荷闻香杯水盂盖碗茶盘过滤网和滤网架公道杯茶叶罐杯托茶道六用第五章 泥炉炭烧煮尽三江水:茶之煮《茶经》原文历代烹煮方式的演变煮茶法:源于西汉,盛于初唐煎茶法:盛行于中晚唐点茶法:流行于南宋泡茶法:流传于世图解陆羽煎茶法好水伴名茶,美上加美名茶应配名泉江、河、湖水泡茶井水烹茶有选择雨水、雪水和露水……第六章 茶入杯中 品茗自有道:茶之饮第七章 香茗在手 忆古今茶事:茶之事第八章 青山厚载 育锦绣茶园:茶之出第九章 繁华落尽 返璞归真:茶之略、茶之图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从《茶经》中,我们发现其实茶的名称很多,如:荈、槚、萘、茗、茶等,而“茶”则是其正名。茶字之所以多名,其原因可能与古人所见有关,有人以其形而命名,有人以其性能而命名,在不同的情况下,看到的样子可能就会不同,所以命名就多种多样,结果造成混乱不一。关于茶的由来,早在《神农本草》中就已有记载说:“神农尝百草以疗疾,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其中的“荼”字,就凸显了茶的含义和用途。由此可见,五千年前,茶最初是以“药”的身份出场的。“茶”字是由“荼”字演变而来的。“荼”字首见于《六经》,先秦著作《诗经》的《豳风·七月》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是现有文献中初次提到茶的著作。《尔雅》说:“槚,苦荼”;《广雅》说:“荆、巴间炙粳苦茶之叶,加入菽、姜、橘子等为茗而饮之。”由此可见苦荼的含义。“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茶”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是其中一项。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得更加清楚、直观,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画,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茶”宇从“茶”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茶”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不但如此,茶字还漂洋过海,在世界多国都先后发现了茶字。
编辑推荐
《跟着茶经学喝茶:识茶•享茶•学经》:雅赏琴棋书画烟酒茶,庶饮柴米油盐酱醋茶,雅俗共赏,才是茶道的真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