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

出版时间:2010-03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王冬,张劲硕,史军,刘旸  页数:科学松鼠会  
Tag标签:无  

前言

序一认知的乐趣   文 王石   孩提时,我不是一个守纪律的学生,除了数学优异外,其它功课平平,旷课、闯祸,有一次爬树掏老鸹窝下不来,甚至还惊动了消防队。这种十分淘气的行为,当然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但也多少培养了我对大自然的爱好。现在我热心户外运动,热爱大自然、热爱冒险,要感谢小时候那些带给我无穷乐趣的昆虫和小鸟。当然,掏鸟窝这种“亲近”大自然的做法,在我今天看来未免有些南辕北辙。   也正因此,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份专门讲“尾巴和叶子”的书稿的时候,立即就被深深的吸引了。在几位“松鼠”笔下,那些童年的记忆以另外一种方式出现了,既充满童真的趣味,又有科学的真实。比如,猫和狗是天敌吗?“41%的主人宣称它们的猫狗是好朋友。”不过,猫狗的“语言”不太通。猫不太理解狗叼过来它最喜欢的玩具是一种玩耍的邀请,狗也会被突然跳过来的猫吓一跳。   又比如,公鸡只在早晨打鸣吗?有人统计过,白天里,一只公鸡大概每小时打鸣一次,只不过早上那第一声鸡叫,会让临近的公鸡不甘示弱,纷纷接力,让人印象更深刻。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万科将独立建设一个展馆,展馆名叫2049,主题是“尊重的可能”,探讨“人、城市、自然”生态关系中尊重的多种可能性。展出的内容中,很大一块和白蚁、滇金丝猴这些动物相关。白蚁是人类建筑的破坏者,但在自己的世界里,白蚁却是生态建筑的大师。从材料上看,白蚁筑巢采用的都是来自周边环境的可再生材料;从技术上看,蚁冢的特殊构造使得它能够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做到保温、通风——这些都给我们人类的建筑师以启迪。我在津巴布韦看到的EastGate大厦,就是仿生学的典范:这座建筑的外表面有很多繁复的构件,内部也是疏松多孔的结构,并且有专门的通道组织内部的气流流向,从内到外都借鉴了蚁冢的原理。整座大厦冬暖夏凉,。   在白蚁的巢穴中,人们能体会到进一步优化城市建筑的可能性,感受自然的智慧。大自然早已通过这样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当然,不能说白蚁的做法就一定是正确的,但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并且有人在实践这种可能性,他们的这些经验,未来的人类优化城市建筑的时候是可以借鉴的——我们做这些主题的时候,既有生态环保方面的考虑,也有一些朴素的乐趣在里面。   大自然中,这样的启迪比比皆是。比如雁队逆风飞行时,会排成人字形,其实是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让后面的雁飞在前一只雁翅膀的涡流里,可以节省体能,保护体弱的幼雁。   小孩子在和自然界、小动物接触的过程中,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这么理性。他们不一定要学习这些常识,领会这些道理。小孩子在草地上看到一片陌生的叶子,他可能不会急着去判断它属于那一科哪一属,有什么用,它长的位置对不对,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甚至都不想去判断它是不是好看。小孩子只是去感知,去看那叶子上面的纹路,去闻它的气味,可能还会去摸那上面的茸毛——“认知”这件事本身已经充满了乐趣,这样的童真,又能让多少大人羡慕不已,让多少大人回味不已。   也有的人能够一直享受到这种乐趣。我看达尔文的传记,感觉他在“贝格尔号”环球考察中,通过发现和记录新物种而体会到的乐趣,和小孩子观察一片叶子的乐趣其实是一样的。尽管达尔文一生病痛很多,但他在博物学中找到了安慰和“极大的愉快和荣誉”。后来我阅读《物种起源》,对这种快乐感同身受。   近百年来,科学越来越进步,认知和发现的乐趣也就变得越来越只属于少数人。对大众而言,忙碌的都市生活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平淡,“阳光之下已经没有了新鲜事”。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圈子里忙碌而无暇他故,探索自然的乐趣,似乎也已经变成了一种奢侈。手头的这本书里面提到的种种趣闻,恐怕大都在普通人的视野之外,即使它们实际上每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感谢勤劳的“松鼠”们提醒我们去关注这些生活中的美好。因为,长远来看,美好的城市生活,正取决于我们对生态环境的尊重与否。当越来越多的人能用一颗赤子之心来看看待这些美丽的尾巴和叶子的时候,我们对城市的未来就多了一份希望。序二博物的视角,博大的关怀——读《百尾千叶》   文 郑也夫   一种鬼使神差的缘分,使我在本书出版前率先读到了四位少年英才的文章。惊鸿一瞥足令我深深的感动。这份感动源自多个心理与社会的层面。   半个世纪前,斯诺在他的《两种文化》中说:“西方社会的智力生活已经日益分裂为两个极端的集团。一极是文学知识分子,另一极是科学家……从柏林顿馆到南肯辛顿或切尔西就像是横跨一个海洋。……事实上,这样的旅行比远涉重洋还要艰难,因为越过数千英里的大西洋,人们会发现格林尼治村的居民与切尔西人讲着完全相同的语言,而这两地的人又完全不能同麻省理工学院的人沟通,好像那里的科学家只会讲藏语。”需要做一点乏味却必要的解释:柏林顿馆,位于伦敦市中心皮卡迪利大街上,曾经是大科学家波义耳的宅第,在斯诺演讲的时代为皇家学会所在地;南肯辛顿系伦敦西南的一个地区,这里有科学与工业博物馆、自然史博物馆、地质学博物馆,以及英国最有名的理工大学帝国学院;切尔西是毗邻南肯辛顿且靠近泰晤士河的一个地区,在斯诺演讲的时代为艺术家集聚和生活之地;格林尼治村指纽约曼哈顿的一个区域,在斯诺的时代是美国现代艺术的中心。   其实,斯诺观点的最好注脚在中国而非西土。在斯诺言论之前,西方有亚当·斯密追随林耐,达尔文从马尔萨斯那里获得灵感,以及上世纪三十年代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和生物学家共话生态的诸多美谈。在斯诺言论之后,海耶克(见其《致命的自负》)、弗兰克(见其《奢侈病》)、福山(见其《大分裂》)这些大牌社会科学家已经全面地从生物学家那里获取思想资源。我们惊讶地发现,国人汲取西方学术范式的效率远远赶不上其鲸吞糟粕。原因无它:我们远比人家功利。将专业化推向极致的正是国人,简直到了画地为牢。不要说从柏林顿到南肯辛顿,就在中国的同一所大学校园中,一年中也难有一个人为着学术追求从社会学系或中文系径直走向生物学系,即使它们比邻而居。如果有人游走其间,多半是保洁工。   当然,中国之大,几个异类还是有的。1999年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的一位侏儒兴冲冲读过50本生物学著作后,陡然升起去北大生物学系作一次演讲的野心。北大社会学系刘世定教授帮助搭线,他的这一愿望居然实现了。他期待着日后会有生物学系的英才叩打社会学系的门,却注定落空了。以后他调到北大,执著地开设了《生物学对社会科学的启示》这门课。第一、二轮课程上,社会学系竟然没有一名同学选课,他毕竟是社会学系的教授啊。是生物学系、数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的一些异类少年的清澈目光和求知热忱,支撑着他将这门课一连讲了五轮,还在继续。终于社会学系的同学也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了这部书稿。那是一种驱赶孤独的温暖。他知道了,在这条小径上,除了保洁工和他,还有几个年轻人在跋涉。他从外向里,而他们从里而外,当然里外永远是相对的,总之他们邂逅相遇。那边传过话来,想请他帮助写篇序。他惊呆了:你们是专业人,是博士,我是“民科”。虽然他对民科素有好感,觉得他们最真诚,不光是因为自己就是民科,他对社会科学中的民科同样非常尊重,但也深知对民科的态度人言人殊,其间不乏歧视。他说了这番意思,中间人传过话来:“您身上有种让我们觉得比一些可能是更专业的教授乃至院士什么的更值得尊敬的东西,我很难用简单的言语来解释它是什么。”我的主观的理解是,我们都是向狭窄的专业外寻找同道的人,我的这种气味被他们嗅到了。这是我领受到的第一层感动:吾道不孤。于是我答应读读文稿,读后再谈写序。   读后,有了第二层的,也是更深层次的感动。我阅读的所谓科普文章有限,不敢说这四位少年的文章是大陆最好的科普文章,但敢说它们是很好的文章。   多数大陆科普作品是不敢恭维的。多数科普作家的失败在于他们只在“稀释”上下功夫:他们认定多数读者读不懂科学,只能注水,除此就是加佐料,装饰一点漂亮文字,编织一点小故事,等等。其实科学的多数道理绝不是天书,如果有门槛,第一是数学公式,第二是高度专业的技术。摈除了后两者,向广大读者呈现科学道理时,是不需要对水的,如是将丧失智力生活的挑战和乐趣,且读者有被矮化的感觉。优秀的科普作品不是将人文知识作包装,而是将科学与人文对接,将二者镕于一炉,唯其如此,才可能在更广博的、甚至崭新的维度上思考。如此说来,这样的读物叫“科普”其实很勉强。戴蒙德的《枪炮、病菌和钢铁》,古尔德的《生命的壮阔》,威尔逊的《生物社会学—新的综合》,大多数读者不会说读不懂,但这些作者一点都没有追求所谓“科普”。“普”有降低格调之嫌。而优秀科普读物(姑且这么叫)的格调一点不低,他们不必自惭于专业读物。对接与融合便要求作者热爱和浸淫于人文,人文在他们那里不是外衣而是内涵。   从四位少年的文章可以看到他们是生物学专业人士,而与此同时又可以看到他们深入内心的人文关怀和修养。有这样的条件才可能写出优秀的“科普”作品,小文章还是大制作姑且不论。没有这样的条件,便任凭淡妆浓抹,都是东施效颦。   本书中那个笔名瘦驼的作者是一所大学的生物学教师。读其“御风而行”砰然心动。他轻易说出的观点让我们惊讶一个两足动物的麻木:地球上的多数动物能飞,他信手拈来的数字精确而雄辩——500万种昆虫(占地球生物现存动物物种的78%)和9600种鸟类(哺乳动物不过400余种)都是飞行家,除此还有少数哺乳类和爬行类。他讲述飞行的起源——浮游之风帆时,从容地引述《诗经》“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接下来说“中国古人形容它‘不饮不食,朝生暮死’。同时代的亚里士多德命名其‘短促’。”讲述一种飞行形式“翱翔”时,引庄子言“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又说:“庄子对翱翔的本质有着深刻的理解,《逍遥游》中说:大鹏鸟要向南海迁徙时‘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也’,这正是海鸟翱翔要借助特定时节信风的写照。”对飞行理路的现代理解同古代经典的记述水乳交融,毫无卖弄之嫌,读之赏心悦目。   植物学博士史军的文章“植物进化的阶梯”包含五节:生命世界的发动机——叶绿体,新建的能量工厂——叶片,告别漂泊——根,支撑绿色世界——维管系统,为了下一代——花和种子。从容的叙述中,以思维主体的干净逻辑彰显大自然客体的森严法度。   动物学博士候选人张劲硕的文章“有一百种动物,就可能有一百种尾巴”佐证着一个道理:科学起于好奇和趣味,始终行走在有用与无用之间。这篇关于“尾巴”的文章不由自主地让我想起文革期间的著名段子:对某教授研究“马尾巴的功能”的恶毒嘲笑和严酷批判。三十余年来中国经历了巨变,我们又可以兴趣盎然地谈论尾巴,且不必急功近利地考虑其社会功能了。但与此同时,商业追求开始打压超越功利的趣味。四位少年以他们超越俗尘的充沛趣味为我们支撑出一片绿色。   桔子帮小帮主是芝加哥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的博士候选人。且看他的“桔子史”一文中的文字:“祖国将桔子我从野地里捡来,给我吃的喝的,给我家园,至少是两千多年前的事了。《夏书》和《史记》里就写我;南宋韩彦直专为我著《橘录》;‘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说的也就是桔子我啦。这些是白纸黑字的历史。而我的家族(柑桔属,Citrus,属于芸香科)的不知哪个帮派,据说是4000年前就入驻人家。几千年后才走出国门,效率确实可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其实我不明白苏轼为什么只见过我是绿的。我们家族的水果遇到凉快天气差不多都会变色,叶绿素靠不住啊。赤道品种‘绿橙子’(green orange)没什么稀罕,就是没经过世态凉。有冰箱,可以牺牲个绿柠檬做实验,冻一个冬天看它变不变色,如果没有先烂掉的话。”笔调之诙谐,情趣之怡然,跃然纸上。   这些作品让我领受到的第三重感动是博物学在中国仍有自己的传人。中国古代毫无疑问拥有自己伟大的博物学家,李时珍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就贡献而言,在同期的世界上,恐无出其右。博物学其实也是西方科学的一大渊源。是博物学吸引着青年达尔文跳出纨绔子弟的迷途,走上求知的道路。也是伟大的博物学诱发他开始前无古人的思索。令人费解的是,在中国学术走上西学为体的道路后,我们为何尽数都偏爱人家的试管,而不是田野。欧洲有为数可观的学者跑到原始森林,经年累月地考察野生动物。中国这样的学者少之又少,凤毛麟角。我的一个不成熟的猜想:这是贵族的游戏。当年的达尔文就是贵族子弟。今天野生动物的考察很难使一个学者收获名利,出人头地。我们没了贵族,没了超越功利的情趣,多了功利之心,尽是功利之徒。当然,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影响下,西方的博物学也在边缘化。我在拙文“威尔逊,最后的博物学家”中说:“野生动物已日益稀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对野生动物的研究还有灿烂的未来吗?说不定威尔逊就是最后的博物学家,他的《社会生物学》和《蚂蚁》就是华丽而凄美的天鹅绝唱。”看到四位少年的这些佳作,内心感受到特殊的安慰。中心与边缘的分野构成了永恒的社会生态。但是霸权通吃,令昔日光辉的传统和今天坚守传统的边缘人无法生存,绝不是人类文化的福音。博物学蕴含着特殊的营养。它提升了我们面对大千世界的宏大眼光,它对照出我们自身不卑不亢的真实位置,它滋养着我们对生物世界中的“兄弟姊妹”的关怀。愿四位少年承继伟大博物学的文化基因,将之传递和光大。

内容概要

《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可说是科学松鼠会首部作品《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之中“花世界”和“动物志”两部分的放大,汇集了四位擅长解读动物和植物知识的年轻作者的精选文章,约10万字,以妙趣横生而不失专业精准的行文展开,由浅入深,娓娓道来。

作者简介

〓【简介】 四位作者,都是“科学松鼠会”的会员。在“科学松鼠会”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下,作为本书的作者写作出版。
“科学松鼠会”是一个由青年科学传播工作者组成的团队。成员有来自国内外各院校的一线科研工作者,以及来自《环球科学》、《新发现》、《牛

书籍目录

◆瘦驼 逍遥走神篇
1. 那些超越物种的情感
2. 网络神兽的现实生活
3. 半夜鸡不叫
4. 汗,很汗,瀑布汗
5. 水怪趣谈
6. 美丽者生存?
7. 问大雁情为何物
8. 一桩血案的生物学分析
9. 御风而行
10. 月球与生物
11. 杂种
12. 蟑螂,何止是“小强”
13. 这是一个脱毛的时代
◆史军 本色狂想篇
14. 绿色顽主和超级杂草
15. 全球变暖带给植物的“好日子”
16. 无花之果天上来?
17. 吃虫
18. 端午狂想
19. 雅长:兰花的汪洋大海
20. 植物进化的阶梯
21. 植物器官的分工、兼职和跳槽
22. 作为信号的色香味
◆张劲硕 亦庄亦谐篇
23. 我们听不懂的语言
24. 盔甲勇士录
25. 蝙蝠假乳考
26. 智力、智慧、智能、智谋……动物智商谁最高?
27. 蒲松龄的《狼》分析报告
28. 以虫为食
29. 谁来纪念福茜?
30. 倭黑猩猩的性生活
31. 游走在雪线边缘的精灵
32. 有一百种动物,就可能有一百种尾巴
◆橘子 另类解构篇
33. 橘子史
34. 鸟类:天生的花腔歌唱家
35. 情人节葡萄
36. 谁为我们而死
37. 对人类不离不弃的小动物——实验室模式生物之一
38. 以爱情的名义

章节摘录

插图:那些超越物种的情感抗日战争结束后,善良的中国百姓收养了大量日本遗孤,将其当成自己的骨肉,这被视作是超越民族和仇恨的伟大人性的象征。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如此感人的“人性之美”只属于万物灵长的人类,然而不久前发表的一篇论文揭示的现象让人类不再感到孤独。这篇论文的主角是一只帝企鹅。南极的一群科学家偶遇了一只正在“照看”幼鸟的帝企鹅,这让科学家们很莫名其妙,因为当时并不是企鹅的繁殖季节。由于忙着其他的科研任务,科学家们并未停留,而是带着疑虑继续前行。一个小时后科学家们返回,他们才发现真相——那只“小企鹅”原来是一只小贼鸥,它的生身父母正拼命想把孩子夺回来,然而企鹅显然不想放弃自己的养子,它拼命把小贼鸥藏在身下,并用笨拙的身体抵挡贼鸥的攻击,如同它在保护一只真正的小企鹅。看不下去的科学家出手调停,贼鸥宝宝才得以回归原来的家庭。不过这似乎违反了人类研究者不得干预研究对象的规矩。贼鸥和企鹅,在南极是真正不共戴天的仇家。除了掠取其他鸟类的战利品,贼鸥最大的食物来源就是刚孵化的小企鹅。收养一个仇人的骨肉做孩子,这只帝企鹅确实有着超出物种的“人”道主义精神。不过,先不要太早唱赞歌,动物行为学家们早就把伟大的母爱父爱解构成了一堆化学名词,其中最著名的就属催乳素(Prolactin)了。这种化学物质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体内,其生物学功能也很复杂。但最有意思的莫过于它对母性行为(Maternal Behavior)的影响。当一只动物体内催乳素数量猛增,它便开始母性泛滥了,母鸡开始抱窝;灰雁会把巢周围一切带有一个圆面的东西——哪怕是个啤酒瓶子搂到身下孵化;大苇莺则会给自己巢里嗷嗷待哺的杜鹃雏鸟喂虫子,虽然小杜鹃已经比它的养父母大了N倍。而一旦科学家们将它们体内的催乳素水平降下来,这些称职的父母立马就变了脸,比如母猪会对自己饿得吱吱叫的小猪崽不管不顾,甚至吃掉它们。伟大的动物行为学家洛仑兹(Konrad Lorenz)做过著名的印迹(Filial Imprinting)实验,他证明孵化出来13~16小时的灰雁,可能会把它看到的任何活动物体当做自己的母亲。比如,洛仑兹的橡胶水鞋就是小雁最喜欢的“妈妈”之一。著名的纪录片《鸟的迁徙》中,那些鹤和雁的迁飞特写镜头让人叹为观止,其实科学家和电影工作者正是利用了这种印迹效应,他们人工孵化小鸟,并让小鸟认工作人员为妈妈,从而骗取了鸟儿们的信任。其实人类的婴儿也有这样的印迹效应,只不过不是那么“一见倾心”而已。有科学家认为这种识别父母的过程早在子宫里就开始了,胎儿对父母的第一印象是他们的声音。如果说有谁“认贼作父”,也别怪他,那是印迹效应在作怪。当动物们进入成年,讨生活几乎成了它们生活的唯一主题。在这个主题下,许多不同物种的动物结成了看上去充满了“友谊”的组合。比如许多海豚经常和鲸协作捕鱼,非洲草原上的斑马、长颈鹿、羚羊和疣猪、狒狒也经常互相警戒,每种动物都对别的动物的报警反应非常敏感。仔细观察之下,这些都印证了“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那句冷冰冰的话,因为它们都是在互相利用而已。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非洲蜜獾和响蜜,响蜜总是向蜜獾报告蜂巢的位置,看上去是在做向导,其实这种鸟是有企图的——当蜜獾把蜂巢弄开,“朵颐”完里面的蜂蜜和蜂蛹,响蜜就可以开饭了,它的食物是蜜獾不感兴趣的蜂蜡。那动物界里有没有纯洁的超越物种的友谊?似乎天真可爱的未成年动物之间更有可能发展出这种关系。以几十年如一日在非洲研究黑猩猩闻名的英国老太太珍•古道尔(Jane Goodall),曾经看到未成年的黑猩猩跟狒狒一起玩耍,要知道成年黑猩猩经常袭击狒狒,甚至会杀死小狒狒当点心。其实家养宠物相对来说也不用为了生计发愁,所以很多宠物间也可能擦出友谊的火花。2005年,美国两位社会学家斯蒂芬•阿尔哲和珍妮•阿尔哲(Steven&Janet Alger)写过一篇超级有爱的论文,题目叫《一个屋檐下猫狗的坚定友谊》(The Dynamics of Friendship between Dogs and Cats in the Same Household),其实这两位的本意是研究不同物种动物间的交流问题。他们发现狗和猫是最好的研究对象,因为15%的美国“屋檐”下都共同生活着狗和猫。结果出人意料,猫狗根本不是天生的冤家,被调查的家庭里41%的主人宣称它们的猫狗是好朋友。它们在一起玩耍,互相追逐,甚至睡在一起。科学家发现,的确,猫狗的行为模式大不相同,“语言”也不太通。比如猫不太理解狗叼过来它最喜欢的玩具是一种玩耍的邀请,狗也会被突然跳过来的猫吓一跳。不过它们会逐渐采用彼此可以理解的方式交流,比如互相蹭痒痒、碰鼻子。很多主人观察到他们的猫和狗形影不离,最有趣的是一只从小跟两只猫一起长大的大丹犬,两只猫显然已经接纳了这个曾经很可爱,但是现在很威猛的大朋友,即便是主人带大丹犬去海滩上散步,两只猫也要全程陪同,虽然猫最恨在湿漉漉的沙滩上行走。我也曾经亲眼目睹两只八竿子打不着的动物的奇特关系。那时候我还是小学生,在我家的大院里面,一只兔子和一只鸡形影不离,它们是这个院子里除了人之外仅有的“大型脊椎动物”,你想接近其中任何一只,另一只就会对你发起攻击。这种似乎有点儿荒谬的关系曾经让我十分困惑。直到上了高中,我养了十年的鹦鹉终老,让我难过了好些天,这时候我才恍然大悟,一只哺乳动物和一只鸟发生感情,就是这个样子的。网络神兽的现实生活牛儿很生气,牛年最牛的居然不是它们。2009年动物部门的风头都被一匹马给抢了。这是一匹诞生于互联网的神马,对不起,如果你不喜欢它的名字请忍耐一下,我在本文中只引用一次——就是鼎鼎大名的“草泥马”。这匹横空出世的马到底什么底细?是不是一头“想象中的动物”?非也,其实这匹神马是真实存在的,不过可惜的是,它根本不是马,仔细看那脚就很清楚了。马属于奇蹄目动物,有四个不分瓣的蹄子,而这种“马”的脚是分瓣的,显然属于牛那一拨的偶蹄目动物。如果再看仔细些,神马的脚掌宽大,而蹄甲很小,于是被归为骆驼科。没错,它就是一种南美洲的骆驼——羊驼(Vicugna pacos)。鉴于南美洲骆驼的复杂身世,本驼在这里有必要追溯一下我们骆驼家族的家谱。一般认为,现存的骆驼科动物有6种,它们的祖先最早生活在北美洲,大约在1200万年前实现了分家:一支向北“走西口”跨过白令陆桥来到欧亚大陆,并开拓到北非一带,这一支叫做骆驼族,现存双峰驼和单峰驼两个物种;另一支祖先“下南洋”,从北美洲的大草原来到南美洲安第斯山区,这一支被称为羊驼族。羊驼族现存四个物种,网络“神马”就是来自这个族群的最古老物种。为了避免混乱,下文中“神马”将恢复它的本名——羊驼。羊驼的原生地在安第斯山区,现今的秘鲁、智利、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海拔3500~5000米的山地是它的故乡。有资料称,早在6000年前当地人就驯化了它们,直到欧洲人来到这片大陆之前,羊驼和后文中会提到的驼羊是南美洲仅有的两种家畜。羊驼看起来跟大绵羊很相似,成年后身高在1.1~1.4米,遍身长毛,当然,继承了骆驼家族传统的它们有着比绵羊长得多的脖子和一双“明眸善睐”的大眼睛——列位看官,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骆驼那配上长长睫毛的大眼睛绝对是动物界中最传神的。羊驼在当地土著居民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们的毛被用来编织绳子、寝具、毛衣、手套、帽子、袜子,还有著名的大披风,而它们的肉则是人们食物中主要的动物蛋白来源。有的读者可能联想到了北美野牛,的确,羊驼在安第斯山区很大程度上扮演了北美野牛在北美大平原的角色,而且它们的命运相似,欧洲人来到美洲后,羊驼也跟着遭殃了,原本数量庞大的羊驼种群被捕杀殆尽,仅有少数羊驼在一些人迹罕至的地区幸存了下来。羊驼像其他骆驼一样,脾气好极了,如果是熟人,它会很配合地跟你亲昵。不过,如果是生客,我劝你还是要慢慢接近才是,因为这种可爱的动物有一手独门绝技,那就是“啐”你。如果你运气好,它只啐你一口唾沫,如果不幸,命中你脸的会是一团热气腾腾的绿色化学武器。那是没有完全消化的草加上它们的胃液,气味绝对会让你终身难忘。不过别看羊驼爱啐人,其实它们是相当爱干净的动物,它们天生会在远离草场的某地集中排便,看到这里,相信许多养了猫猫狗狗的朋友会羡慕死那些养羊驼的农场主。羊驼在南美还有三个表亲:驼羊(Lama glama)、原驼(Lama guanicoe)和骆马(Vicugna vicugna)。够绕口吧,这里我使用的是最被广泛接受的中文名称,很多时候人们羊驼、驼羊乱叫一气,其实它们是需要仔细甄别的。它们之间的亲戚关系很让人头晕,而且会啐人绝技的不光是羊驼,它的表亲驼羊也会这么干。驼羊是另一种被驯化的南美骆驼,它比羊驼更修长,更像传统意义上的骆驼,成年驼羊的身高有1.6~1.8米,身上的毛比羊驼短。此外,原驼和骆马是野生品种,它们俩长得也很相似,都是栗色的短毛、精干的身材,其中原驼稍大,成年的有1.2米高,而骆马是最小的骆驼科物种,成年的骆马身高不超过1米。这四个表亲不仅长得像,更要命的是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杂交并且生出能繁育的后代,用所谓“生殖隔离”那一套理论,这四种根本就是一个物种。其实有很多人就是这么认为的,所以索性把它们都叫做羊驼:Vicugna pacos叫羊驼,Lama glama叫大羊驼,Lama guanicoe叫野羊驼,Vicugna vicugna叫小羊驼。还有人图省事儿,干脆通称它们美洲驼。直到最近,分子生物学研究才把它们的身世调查清楚,根据最新的DNA研究,大约在1040万年前,美洲骆驼的祖先发生了分化,现今羊驼的祖先同其他三个物种的祖先分道扬镳;640万年前骆马从羊驼那一支里分离出来,现在羊驼和骆马共同属于骆马属。另外的一支一直到140万年前才发生分裂,原驼和驼羊成为两个物种,这两者被划归驼羊属。啰里啰唆一堆,肯定有读者急着问:“到哪儿能买一只羊驼玩儿啊?”还真有卖的,1984年,美国人把羊驼从秘鲁带向世界,目前全美国有数万头羊驼。而我国2002年从澳大利亚引进了这种动物,目前一头羊驼幼畜的价格大概是1万元人民币。如果你有足够大的地方(养十头羊驼大概需要6亩地的空间),那就养几头玩儿吧,据说这是少数几种不会惹烦邻居的家畜。在这个经济萧条的时候,饲养“神兽”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半夜鸡不叫鸡为什么要叫?看上去这个问题显然比不上“鸡为什么要过马路”那样充满哲思。不过如果拿这个问题问保罗•西格尔(Paul Siegel),他可能会给出并不少于“鸡为什么要过马路”的理由来。西格尔是研究鸡的博士,他听得懂鸡的语言。虽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鸡的语言无非就是母鸡下蛋“咯咯达”和公鸡打鸣“咯咯咯”,但是西格尔博士大概能听懂30种不同的“鸡话”。这一点儿也不奇怪,鸡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一夫多妻的它们总有一大堆家庭琐事要处理。特别是作为家长的公鸡,更要担负很多指挥和决策任务。比如,当公鸡发现了食物,它便会发出叫声呼唤妻妾们前来分享。如果发现的是蚯蚓或者豆子这样的美味,它的叫声频率会比较高;反之,如果它发现的不过是些米粒——米粒对鸡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大——它的呼唤频率便会较低。研究人员发现,母鸡如果听到了高频率的召唤声,就会乐颠颠地跑过来,而对低频召唤声不那么热衷。同样的,如果一只鸡发现了某种威胁,它也会发出警告。威胁来自空中还是地面,警告声是不一样的,其他的鸡作出的反应也不同。至于公鸡打鸣,“鸡语”专家告诉我们,那是一种“主权宣告”,一方面是提醒家庭成员它至高无上的地位,另一方面是为了警告临近的公鸡不要打它家眷的主意。就像狗能从一泡狗尿中嗅到很多信息一样,鸡也能从一声鸡叫中听出很多道道儿。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佛洛(Bryant Furlow)等人就尝试解码公鸡的打鸣声。他们的研究不太像是在做生物学实验,反而像是给明星灌唱片。佛洛他们动用了高灵敏度定向麦克风、高档录音机、音频分析软件和苹果电脑,至于“歌手”,那是20只一岁大的雄性原鸡(Gallus gallus),也就是家鸡的野生种。经过录音和分析,佛洛他们得出了一堆写满了“基频”“主频”“泛音”的数据。简而言之就是,雄鸡的鸣叫与它们体内雄激素的水平密切相关,雄激素水平越高,鸣叫声越洪亮低沉,同时这样的雄鸡鸡冠越大,体形越健硕,战斗力越强。至于“牝鸡司晨”,也就是母鸡打鸣,这与半夜鸡叫一样具有神话色彩。实际上,在乡村生活过的读者都会知道,公鸡下蛋那是胡吹,母鸡打鸣却有的是。这是由于母鸡体内只有左侧的卵巢输卵管发育,而右侧的保持着未分化的状态。如果它左侧的卵巢发生了故障,右侧那个未分化的卵巢就会发育成睾丸,并且产生雄激素。在雄激素的催促下,母鸡,哦不,它现在已经是个合格的公鸡了,就会操起司晨的任务来。公鸡什么时候打鸣?当然是早晨了,金鸡报晓嘛。对不起,你又想错了,公鸡可以当闹钟用,但它毕竟不是闹钟。实际上,公鸡什么时候都打鸣。有人统计过,白天里,一只公鸡大概每小时打鸣一次,只不过早上那第一声鸡叫划破了黎明的宁静,临近的公鸡不甘示弱纷纷宣誓主权,如此接力下去,让人印象深刻;而嘈杂的白天,人们忙着各种各样的事,就不会太留意这些打鸣的公鸡了。早上公鸡为什么打鸣?首先我们要知道,鸟类里的“夜猫子”屈指可数,除了各种猫头鹰所属的鸮型目和邻近的夜鹰目外,其他绝大多数鸟都是夜盲症患者。鸡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夜晚鸡都在睡觉。在这个前提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做一下解剖,深入到鸡的脑袋里去看一看。鸡的大脑里有一个小小的区域叫做松果体,这个小小的腺体曾经是我们老祖先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它位于脑的中央,不过它与视神经还有藕断丝连的关系。松果体可以分泌一种称为褪黑素(Melatonin)的物质,爱美的女士们不要被这个名字误导,其实它仅可以让青蛙的体色变淡。松果体是受光线控制的,只有伸手不见五指时,松果体才会分泌褪黑素,如果有光射入眼睛(其实眼皮并不能挡住太多光线),褪黑素的分泌便会被抑制。褪黑素有着复杂的生物学功能,它能抑制性激素的分泌。除此之外,生物学家们早就发现在鸟负责鸣叫的脑皮层上分布着大量褪黑素的受体,尤以雄鸟为甚,也就是说,褪黑素直接控制着鸟什么时候歌唱。一天之中,当晨光乍现,褪黑素的分泌受到抑制,雄鸡便不由自主地“司晨”;一年之中,当春天白昼渐渐变长,鸟儿体内的褪黑素水平下降,它们便开始“叫春”,紧接着的是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升高,于是,一年一度的繁殖季节到来。公园里提着鸟笼的大爷也知晓这个道理,你看,平常鸟笼都被厚厚的布罩盖着,一旦摘下布罩,光线惊醒了鸟儿的“鸣叫中枢”,歌咏会便开始了。在过去,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公鸡也可以安享黑暗静谧的夜晚。不过有时候遇到满月,皎洁的月光偶尔也会刺激太过敏感的公鸡“起夜”。而到了战乱时候,鸡犬不宁,被声音和火光惊扰的公鸡夜啼的概率大大增加,于是古人以“雄鸡夜鸣”作为战争的凶兆。现代社会,尤其是广大城市,人工照明的普及早已消弭了昼夜的区别,与100年前相比,目前人们的“黑夜”普遍缩短了好几个小时。不但人本身深受“人工白昼”带来的褪黑素水平下降引发的种种健康问题困扰(诸如儿童性早熟、乳腺癌和结肠癌的高发,以及更普遍的情绪波动),跟着人混的其他动物也跟着遭殃。经常有报道说某小区里“无德居民”擅自养鸡,结果半夜鸡叫不断,引发邻里纠纷。英国的国鸟是欧亚鸲(Eithacus rubecula),这种俗称知更鸟的小鸟现在完全不“知更”了,根据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RSPB)报道,在英国很多地方它们彻夜鸣叫,其实都是路灯惹的祸。由此可见,给地球熄灯一个小时,不管是对人类还是对包括鸡在内的其他动物,都是远远不够的。但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我们还回得去吗?汗,很汗,瀑布汗热……热……在这个夏天,没有什么比流汗更让时间充满存在感了。永无止境的汗水从整个身体表面钻出来,滴答滴答,一个夏天就这么过去了。我们应该感谢汗腺,如果它不能畅快地分泌这些汗水,人体这架精密但不皮实的机器很快就会因为过热而当机。通过汗液蒸发来降低体温是人类对抗高温的最主要方式。有种流传广泛的说法,狗是没有汗腺的,所以狗不会出汗。这是一种误解,汗腺是哺乳动物特有的一种皮肤结构,狗当然也属于哺乳动物,所以它不但有汗腺,而且全身上下都有,事实上汗腺瘤是宠物狗最容易出现的良性肿瘤之一。这里面分布最广的,是一种叫做大汗腺的腺体,它又叫顶浆腺,一定是开口在毛发根部。这种大汗腺分泌的液体并不是那种略带咸味的汗液,而是一种略微黏稠的液体。这些液体往往是无味的,但经过皮肤表面细菌的加工,就会散发出特别的气味。在哺乳动物身上,大汗腺不仅遍及所有长着毛发的皮肤,而且爱扎堆,比如人的腋下和狐狸的肛周。说到这里你一定明白了,哦,原来就是那种东西。大汗腺分泌的液体不但有味儿,还有颜色。人的大汗腺液呈淡黄色,去找一件邋遢多汗男的白衬衫,瞅瞅腋下那位置,你就知道此言不虚。河马的大汗腺分泌液是很“卡哇伊”的红色,这让它在水塘里特别显眼,不明真相的群众可能以为河马是被晒伤了,其实不然。人们曾经对“汗血河马”大惑不解,有人说“汗血”可能有防水的效果,有的说它只不过是用来散热的。2004年,以日本京都药科大学的桥本贵美子(Hashimoto Kimiko)为首的研究团队在著名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揭开了河马汗的神秘面纱。桥本女士对这奇怪的河马汗感兴趣还要得益于她的孩子对她的启发。据说,某日桥本女士带孩子去动物园游玩,孩子看到了红红的河马,童言无忌道:“妈妈,河马受伤了吗?”桥本女士回答说:“那是它的汗。”“为什么我们的汗没有颜色,而河马的汗是红色的?”孩子这下把妈妈问住了。还好,这位妈妈是个科学家,她回到办公室查阅资料,居然发现这个问题是科学上的空白——这年头找个科学领域的处女地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于是,桥本女士率领自己的团队投入了对河马汗的研究。他们经过一番研究,从河马汗中分离出了红色的物质——河马汗酸(Hipposudoric acid)(这个新造的词由Hippo河马,和Sudoricacid汗酸拼凑而成)。河马汗酸至今没有被欧莱雅等化妆品巨头转变成奢侈品真是令人奇怪,因为它是高效的防晒剂——可以吸收200~600纳米波长的光线,而315~400纳米正是对生物体杀伤最强的长波紫外线的范畴。另外,很低浓度的河马汗酸就可以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和克雷伯氏肺炎链球菌的生长。河马的汗结合了胭脂、防晒霜和抗菌剂,简直是完美的化妆品。只不过,用了这种完美化妆品的MM闻起来可能会像一头恋爱的河马。之所以像“恋爱的河马”,是因为大汗腺跟性活动脱不开干系,它的分泌受性激素影响极大。人的大汗腺也只是在青春期之后才开始工作的。女性的大汗腺分泌有明显的周期性,与月经周期基本一致。有过集体生活的女孩子一定亲身体会过或者听说过这种事,住在一起的女孩子,时间长了,月经周期会趋向一致,这叫做麦克林托克效应(McClintock Effect)。有很多研究认为这一现象就跟大汗腺分泌的某些物质有关。另外,大汗腺的密度会因人种不同而有所差异,东亚人的大汗腺比欧洲人的少得多,因此体味也清爽得多。不过温度也是影响大汗腺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像天热的时候,有些人总会有两个湿漉漉的腋窝。然而仅靠两个腋窝来散热,显然只是杯水车薪而已。真正让你大汗淋漓的是另一种汗腺——小汗腺。与开口在毛发根部的大汗腺不同,小汗腺的开口与毛发没有关系,有人一紧张就会手心出汗,那就是小汗腺的功劳。因为手心没有毛发分布,所以也不会有大汗腺,手心爱出汗说明手和脚上的小汗腺比较发达。的确如此,手心的皮肤上每平方厘米大约有500个小汗腺,而且它们出现得最早,3个半月大的胎儿手脚上的小汗腺就已经成形了,其余部分的小汗腺则还要再等两个月才会显露出来。这个事实再次验证了天才德国人赫克尔(Haeckel)的天才假说——重演率(Recapitulation Law),也就是所谓个体发育会再现系统发育历程。大多数哺乳动物四肢末端都有小汗腺,只有灵长类动物全身都有小汗腺。狗狗的四爪也有小汗腺,人们推测这是为了保持狗脚掌的湿润,以便自己的气味溶解在汗液里,从而在地面上留下一条气味脚印,这对于狗的“社交”十分重要。即便是全身布满小汗腺的猴子,也难以体会“瀑布汗”的感觉,它们在热天并不会双鬓流汗,散热性发汗是人类独享的生理功能。水怪趣谈秋来了,天凉了,各地的水怪似乎也不那么活泛了。过去的夏天,中国水怪频频出现在以网络为先导的各种媒体上——“沈阳浑河怪物现身,激起30米长大浪”“河南驻马店铜山湖惊现百米水怪”“广州花都芙蓉水库惊现3米长食人塘虱”“贵州安顺夜郎湖两头怪物身影被游人拍下”……加上近几年就从未消停过的长白山天池水怪和新疆喀纳斯水怪,要是有人把这些怪物们集合起来拍一部《中国的水怪》,肯定比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的恐怖悬疑电影《阿姆斯特丹的水鬼》更棒。当年那部电影的大幅海报在电影院门口挂了很久,害得我每次上学经过那儿都不敢抬头,而且据说有的大人在黑糊糊的电影院里被吓得几近崩溃。水怪的身材在各种版本的水怪事件中,毫无例外的,水怪都是一种动物,而且身材都相当可观。最长水怪当属驻马店铜山湖里的那位,“平静的水面上浮起一道黑脊背,高出水面近两尺,宽也有一尺多,比深入湖区的两道堤坝之间的距离还要长一二十米”,这是目击者的报告。事后记者测量两条堤坝距离足有100米——超过百米的动物,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而运动能力最强的莫过于喀纳斯水怪,有目击者称曾经见到有巨大的黑色物体跃出水面约20米,这大概相当于7层楼高,不长翅膀的动物中,似乎还没有能达到这个高度的。另外,对这一水怪还有一种普遍的说法是,这种喀纳斯水怪长度超过10米。对于动物来说,身材的大小受许多客观规律的限制,其中最根本的限制因素就是能量供给。任何生物都要靠获得外来的能量维持生命,这一规律对动物来说,就是要吃东西。大块头有大胃口。动物的体重跟它们身长的立方成正比,动物的代谢率与体重的3/4次方成正比,食量与代谢率成正比,也就是说动物的食量与身长的四次方成正比。如果驻马店铜山湖里的怪物像某些目击者描述的是一条鱼的话,那养这条百米巨鱼相当于养1亿条1米长的大鱼。大肚量就需要大地盘来养活,所有的大型动物都需要足够大的生活空间,不管是深海中的蓝鲸还是非洲大草原上的非洲象。同样,贫瘠的地方也无法供养大家伙。这些大家伙,尤其是水怪们,在几乎所有的故事里,都被描述成一种食肉甚至食人的凶猛动物,其实如果它们吃素,问题还简单一些。已知的大型动物里面,素食者都比肉食者大一号——譬如蓝鲸之于逆戟鲸、鲸鲨之于大白鲨、非洲象之于狮子,甚至雷龙之于霸王龙。这个规律倒不是在宣传素食的好处,它是由食物链的特性决定的。生物界的生产者主要是植物们,是它们把太阳能转化成其他生物可以利用的化学能,吃植物的是初级消费者——素食动物们,然后才是肉食者——次级消费者。在现实的生物链中,从植物开始到大型食肉动物,中间往往经过了三四个环节。然而,最初的那些太阳能不会纹丝不动地传递给食肉动物,每经过一级,只有不到10%的能量传递下来。这样一分析,一个小小的湖泊,养活一个(甚或几十个)巨大的肉食者,何其难也!水怪的相貌在多数的目击报告中,我们只能得到“一个黑影”“一个黑点”“一道波纹”“一朵浪花”这样的描述,好容易有个特写:“好像是耷拉着两个耳朵,脸是扁方形的……脖子底下是白色的……灰黑色,有点发亮光,身上肯定没有鳞,大概是毛皮之类的东西。”这是长白山天池水怪目击者周凤瀛的报告。很遗憾,我把这个报告还原成了一只亚洲黑熊,尤其是它标志性的胸前新月形白斑,如果你去动物园看看黑熊,相信也一定会同意我的还原——尤其是长白山区本来就是黑熊的栖息地,而熊瞎子也是出名的游泳好手。照片一样让人失望,好容易才找到几张清晰的。如果是沿海渔民捕捉到的水怪——十有八九是一只翻车鱼,我在还不认字的时候就认识它了,看图识字书上有它,那奇特的外形让人过目不忘。比较难得的是网络上的“花都食人塘虱”, “塘虱”是广东人对鲶鱼的称呼。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能看到一条数米长的大鱼,阔口,小眼,棕色皮肤布满了白色的斑点,似乎没有鳞,还真像一条大鲶鱼。然而你仔细看它的鳃部——根本没有鳃盖,只有几道鳃裂——这是一条可怜的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鲸鲨,别说吃人了,它连鱼都不吃。这条鲸鲨为何被人在闹市开膛倒是个值得追究的好故事。视力与想象力所有的水怪目击者似乎都有特别好的视力,人们总能准确判断在几百米甚至上千米外一个移动的模糊黑影的大小,能准确到“尺”,甚至是在缺少参照物的情况下。这往往是成为一个优秀狙击手的先决条件。不幸的是,根据有些目击者的叙述,我发现他们中的某些人缺乏近大远小的透视基本知识。人们的想象力似乎是无穷的,比如那个《阿姆斯特丹的水鬼》,只不过是个复仇的老套故事。人们的想象力又是有限的,自从人们发现了蛇颈龙,全世界的水怪几乎都有了蛇颈龙的版本。我推荐大家看看BBC拍摄的纪录片《深海》(Deep Blue),在那里你会看到你做梦都梦不到的真正的“水怪”。对了,里面还有那条“食人塘虱”。美丽者生存?世界上最广泛的歧视是什么?既不是性别歧视也不是种族歧视,而是容貌歧视。从招聘要求上的“五官端正”到各种简历上的“免冠近照”,没有谁不被这种歧视“筛选”过。美国作家斯蒂文•杰菲斯(Steven Jeffes)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写了一本名为《外貌至上》(Appearance is Everything)的书,书中的数据倒是有些骇人却并不出人意料:“好看的人”在招聘中被录用的机会高于“普通人”2~5倍; “好看的人”平均工资高出“普通人”12%到16%; “丑人”被解雇的可能性高于“普通人”2~6倍。另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当年尼克松和肯尼迪进行总统竞选辩论,通过广播收听的选民多认为尼克松获胜,因为尼克松的演讲清晰、有条理、有力度;而收看电视直播的选民却多选择了肯尼迪作为胜方——肯尼迪实在是太帅了。人的美丑,据说还是有标准的!这不,前些日子还有个量化的《齐鲁美女标准》出台,搞得很多小姑娘“对镜量鼻长”。相比之下,野生动物的美丑,似乎就不那么好量化了。然而,它们也是容貌歧视的牺牲品。日前,广东韶关的几位护林员捕捉到一条蛇,经鉴定为珍稀的“莽山烙铁头”。“莽山烙铁头”是一种大型毒蛇,体长两米,三角形头部形似烙铁头。这种中国独有的蛇种1990年才被命名,它分布范围极小,过去只在湖南莽山地区有所发现,被认为只有500条左右。此次在莽山以外的广东被发现,对于“莽山烙铁头”来说真是个好消息。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这种隐身在枯枝败叶中的蛇的确是太陌生了,谁让它长得那么难看呢!作为珍稀野生动物的代表,大熊猫不仅广为人爱,它更是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选作标志,成为野生动物保育的象征。毫无疑问,大熊猫属于动物界中“好看的人”那一拨,这也为大熊猫保护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另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珍稀动物的名字:华南虎、藏羚羊、金丝猴、白鳍豚、朱鹮、丹顶鹤……莫不是或威猛或俊美或可爱的家伙。同样是珍稀灵长类动物,白头叶猴和海南黑冠长臂猿的知名度就要远逊于金丝猴,保护的力度也差得多。相比哺乳类和鸟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的动物就更算得上“丑陋”了。然而它们的受威胁程度却没有相应降低。根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提供的数据,我国两栖动物受威胁的比例为39.88%,爬行动物受威胁的比例为27.52%,这些包括莽山烙铁头在内的生活在阴暗处的或黏糊糊或凉飕飕的动物,很多境遇比大熊猫危险得多。比如,我国独有的两栖类动物凉北齿蟾(Oreolalax liangbeiensis),2004年调查时只发现一个栖息地,总面积不到2平方千米,种群不超过100只成熟个体。相比滇池蝾螈(Cynops wolterstorffi),凉北齿蟾算是幸运的,由于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这种我国特有的蝾螈自1979年来再也没有被发现过,已经被认定灭绝。虫子也不那么讨人喜欢。昆虫虽然总数庞大,但有些物种也已面临极大的威胁,比如与大熊猫同列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的中华蛩(qióng)蠊(lián),这是1985年才被命名的昆虫,栖息在我国长白山区海拔2000米处。别说见没见过这种大蚂蚁似的小虫,恐怕也没有几个人能把它的名字念对。不过有时候,太漂亮也会招来灾祸。2006年8月,人们在缅甸北部一个偏远地区发现了一种名为“Celestichthys margaritatus”的鱼,在观赏鱼爱好者那里,它叫做火翅金钻灯或者珍珠斑马。这种鱼仅仅被发现几个月后,泰国的一家观赏鱼贸易商就向日本和欧美出口了1.5万条这种只有2.5厘米长的小鱼,而且越来越多的鱼贩子正闻风而动。跟观赏鱼同病相怜的是蝴蝶。网上查到2006年7月31日在洛杉矶落网。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管理局一位侦探卧底三年终于将世界上最大的蝴蝶走私犯小岛久吉(音译)捉拿归案。这个日本人号称“蝴蝶走私界的印第安那•琼斯”,与世界各地偷猎者都有联系,能弄到产于各地的珍稀蝴蝶品种,而一只珍稀蝴蝶的标本,黑市价格可以到几千美元。另一些家伙更倒霉,比如土耳其深山中的一种怪模怪样的甲虫,叫做鹿角锹甲(Lucanus cervus akbesianus),因为日本一款叫做“甲虫王者”的电子游戏的流行而受到了人们的追捧,一只鹿角锹甲在日本可以卖到4万日元,这也刺激了国际昆虫走私贩子的捕猎行为。更离奇的是一种在1933年被纳粹生物学家命名的阿道夫•希特勒虫(Anophthalmus hitleri),本来是一种生活在斯洛文尼亚洞穴中的无眼甲虫,因为这个名字而举世皆知。近几年有些国家新纳粹抬头,这种小“希特勒”却遭了殃,那些新纳粹分子争相以收藏“元首”为荣,导致其数量锐减。有人提议,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给它改个名字。但是改名字,抑或整容,能改变这些野生动物的命运吗?……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从四位作家的文章可以看到他们是生物学专业人士,而与些同时又可以看到他们深入内心的人文关怀和修养。有这样的条件才可能写出优秀的“科普”作品,小文章还是大制作姑且不论。没有这样的条件,便任凭淡妆浓抹,都是东施效颦。--郑也夫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份专门讲“尾巴和叶子”的书稿的时候,立即就被深深吸引了。在几位“松鼠”笔下,那些童年的记忆以另外一种方式出现了,既充满童真的趣味,又有科学的真实。--王石 万科集团董事局主席◆人是大自然孕育出的白细胞,那些有关人的自然灾害是大自然的自我免疫、放疗、化疗。但大自然有时候也是无能为力的,它有属于它自身的无法超越的生老病死。--周云蓬 诗人、民谣歌手◆其实人真是挺乏味的,费尽心机造出的机器却远远不及大自然精美和奇妙。这本书就生动风趣地讲了许多动物和植物的小故事,越看越有意思,读完之后似乎也跟大自然更亲近了,心情都好了不少。--田原 作家、音乐人

编辑推荐

中国本土最流行的科普读物、《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是——“科学松鼠会”网上最有名的科普组织  ——所著“科学松鼠会”第一本书《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在科普书中大卖。《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是《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姊妹篇《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装帧精美,四色印刷,配十六张手绘图,物美价廉。

名人推荐

《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旨在已经越来越远离大自然的都市人群中引领一种博物学精神的回归。在科学史上,博物学传统是与数理传统同样重要的两大研究范式,只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逐渐没落,而在今日,提倡一种不功利、仅仅从热爱角度出发去学习了解世界的博物学态度,或许是纠正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几代人精神误区的良方妙药,值得一试。    四位作者中,刘旸笔名桔子帮小帮主,本科毕业于北大生技系,现就读于芝加哥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候选人。2008年2月加入松鼠会,一直担任songshuhui.net网站编辑,负责版面文章审核和小红猪翻译项目,也是网站上人气最高的作者之一,每次出手均有不凡表现,这本书中收入的《桔子史》《情人节葡萄》《鸟类天生花腔》等文章充分反映出其诙谐俏皮的写作趋向。    王冬,笔名瘦驼,现居烟台,是一名酷爱动物酷爱写动物的大学生物老师,爱好广泛,玩摄影、玩天文、玩自行车,在新京报开设有《动物行星》专栏,并为《新发现》、《新探索》等时尚科学杂志撰写多种文章,本书中《网络神兽的现实生活》《御风而行》《半夜鸡不叫》均出自其手笔。    张劲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生,现主要研究方向为蝙蝠,曾在北京地区房山蝠的重大发现中,少年时代即以科普写作为重要志向,20岁开始在各种媒体上发表文章,现在已成了颇受关注的新锐科普作家,并不时亮相于电视屏幕,严谨独特的风格见诸于《弘扬动物集体主义》《有一百种动物,就可能有一百种尾巴》《狼分析报告》等篇目。    史军,现居北京,是《科学世界》杂志编辑,曾先后就读于云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得植物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兰科植物繁殖和保护,业余爱好是摄影和旅行,还是《Lonely Planet》旅行丛书的译者之一,他以此次入选的《绿色顽主和超级杂草》《无花之果天上来?》《端午狂想》等话题与读者分享植物的激情和智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2条)

 
 

  •   《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可说是《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之中“花世界”和“动物志”两部分的放大,汇集了四位擅长解读动物和植物知识的年轻作者的精选文章,约10万字,以妙趣横生而不失专业精准的行文展开,由浅入深,娓娓道来,旨在已经越来越远离大自然的都市人群中引领一种博物学精神的回归。由王冬、史军、张劲硕、刘旸四个人分别撰写结集,因为每个人水平不一,风格不一,所以略有差异。不过从我这种缺乏动植物常识的文科生的角度来读这本书,还是很好看的。书籍印刷装帧质量都很好,还配了漂亮的小插图,很好看。 不足之处就是字有点小,书籍右边的空白留的太大了,导致左边的装订相对来说很靠里,有点影响阅读。不过特价购买来说还是很值的,希望想了解动植物的朋友趁特价赶紧入手。
  •   老实说,这还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开始写一篇书评。乍看这题目似乎有些唬人,但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我读完《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之后的感觉,或者我觉得其实叫《百尾千叶》这个书名其实更酷呢。这样一本轻轻的书和之前的《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一样是可爱的24开本。慢慢翻开,不用按着顺序,看到有意思的题目就读读看,没有沉闷和纠结的语言,有的只有作者轻松俏皮的语言和对生命、对自然慧心的感悟。
    在这众多的文章中,瘦驼同学的《那些超越物种的情感》是最让我感慨的,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篇,文章讲述了那些可爱的动物收养其他物种的幼崽,还有互相合作的故事,比如:帝企鹅保护小贼鸥,非洲蜜獾和响蜜䴕互相采蜜等等,可以想见:动物的这种行为是千百万年进化的结果,大自然早就告诉我们,这地球是一个整体,只有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才能将生命延续下去。而反观我们人类自己,许多人却做不到这一点,这确实让人汗颜。不过最让我难忘的还是文章的结尾,里面说道:“直到上了高中,我养了十年的鹦鹉终老,让我难过了好些天,这时候我才恍然大悟,一只哺乳动物和一只鸟发生感情,就是这个样子的。”这不禁让我想起,电影《导盲犬小Q》中当小Q不在当导盲犬的时候,抚养过它的那对夫妇还是重新接纳了它,帮伴随它走向了生命的终点,因为在这时候,他们觉得小Q已经是他们家的一员了。
    这时我越来越觉得,人类始终需要不断的审视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不要认为自己是统治者,根据进化的理论,我想终有一天,人类也会被新的物种所代替。只有敬畏自然、感谢生命,和其他的生物和睦相处,才是生存之道,也才是发展之道。最后我还是想说,感谢科学松鼠会的成员,因为有了你们的努力,才有这样优美的文字,才让我们明白,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剥开科学的种子是完全有可能的。
  •   读一本休闲好书的乐趣,应该包括——摸起来沙沙的书页,闻起来淡淡的墨香,读起来饶有趣味并能有收益的文字,回想起来还能微微一笑。这种书,适合在阳光下阅读,最好还能有一片草地,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写书评的评论家,因为不够客观,只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和章节来说说写写。所以我坚持把《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叫做《百尾千叶》,感觉更适合这本书,或诙谐或优美的文笔将一些看起来就很头疼想跳过的生物科学,变得生动活泼、活灵活现。松鼠们一直坚持的信念——把科学坚硬的外壳啃掉,让大家能够尝到科学那美味的果仁。本书的四位作者松鼠大抵也就是这样,擅长描写动物的瘦驼、深爱着绿色植物的史军、视角刁钻得像蝙蝠倒挂的张劲硕,再加上自称“桔子帮小帮主”的刘旸,让这本书足够热闹、足够吸引。

    《百尾千叶》中,有38篇文章,如果我没数错的话。能让我合上书,还想得起内容的有几篇,这也是我最喜欢的。

    有时候,站在楼顶或者高山上,我会从心底萌发出一种异样的冲动——很想纵身一跳,感受风呼呼在耳边吹过。没错,我想飞,很想御风而行!瘦驼用精湛的文字将我们这类两脚生物的冲动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现今地球上大多数动物都会飞,而这一点恰恰因为人类自己不在此列而被忽视”。惨吧~不仅鸟儿会飞,昆虫会飞,蜉蝣会飞,鱼儿会飞,蛙类也会飞,连哺乳动物里面的蝙蝠的翅膀也精致到一定程度了。人家会飞的,还能分出滑降/滑翔、扑翼和展翅翱翔。当年翱翔在白垩纪的天空中,那庞大无比的风神翼龙的神彩,估计远比阿凡达模拟出来的3D效果更让我们咋舌。

    有时候,盯着厕所的角落,我手里不是一支扫帚就是一只拖鞋——很想狠狠一拍,把角落那只别号“小强”的猥琐蟑螂给拍死。但如果不读此书,我大约是不会知道这只蟑螂的历史比恐龙还要悠久,天天在角落里担任着清道夫的工作,由于长相猥琐顺便背了一个不爱干净的“黑锅”。我不至于像周星星一样捧着小强大喊“我的兄弟”,但总算重新认识了古老而低调的小虫。下次就不打死,只打残废吧,反正你生命力这么强!

    有时候,应该说有很多时候,别人都会不由自主叫我“叶绿体或叶绿素”(原因请看我的名字),然后我号称自己身体里面有两套同化系统——一是属于人的,一是属于光合作用。史军童鞋比我更高超一步,站在了进化的阶梯上介绍植物,从光化细菌开始,每类进化的植物只是获取成功的方式不同罢了。

    第四次要用“有时候”就该换词了,就像看了这本书一半的时候,后两只松鼠的风格也与之前截然不同了。蒲松龄看狼和张劲硕看狼,同样一只狼,能够解读出不同的答案。如果有机会背着背囊进入原野的时候,我会庆幸自己读过这篇,知道了人类根本不在狼的菜单上,用刀或树枝在自己走过的路上划上几下就能避免一次与狼共舞,不好么?同做过生物实验的童鞋们,估计与“桔子帮小帮主”与我都有感叹“谁为我们而死”——小鸡胚胎的视网膜提取、小白鼠数不尽的相关实验,有时候真觉得自己很残忍,因为往往我们还实验失败了,唉~怀着敬畏的心情讲述这些,其实还蛮需要自省的勇气的。大红月季(Rosa Chinensis),假冒玫瑰,已经很多年了。如果每个女生都有小帮主一样的理智和清醒,爱情也许不会那么盲目吧!又或许,象征爱情的假玫瑰也象征了爱情的本质,O(∩_∩)O哈哈~
    一句话:推荐好书《百尾千叶》,适合在阳光下阅读,伴随世间万物的共同呼吸!
  •   我又没有按规则出牌,翻到《半夜鸡不叫》的时候已经是“地球熄灯一小时”之后的第三天。这当儿才发现松鼠会的那帮人聪明不说,还很细心,撰文先埋下伏笔,发书再掐准时间,最后就等着读者大拍脑袋惊叹到:“他怎么跟时事结合的这么好?!!”说的就是瘦驼文末的几句话,然而我这种伪文青偏偏被桔子的玫瑰给吸引过去,于是倒读本书拂了一帮人的深意。
    我阅读顺序的随意,全拜四位作者网文气息浓重的标题所致。这样讲并不是贬义,而是说它带给我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有点像早年的故事会,创新就在这里,你可以相像科普可以是这种文风吗?四个作者,其实是四种文风,但是全都幽默中透着机智,辛辣与诙谐并存——他们不仅仅满足于把科学讲清楚,还表达了对生活和对社会的态度,这也是普通科普中看不到的有趣现象。这并不突兀,而恰是长期耕耘在网络上的特殊印记,网络就是一个大杂烩,任何人任何话题到了网上不管主观可观都会出现发散,于是纯科学的社会了(常观松鼠会文章的各种回帖绝对会有类似的发现),纯搞笑的严肃了(犀利哥)等等等等。
    网文的最大特点就是紧扣流行语,而流行语最能吸引普通人眼球,在这点上,松鼠会的新书拿捏得很到位。所以说想不大卖都不行。刚拿到书我的第一反应不是看文章,而是翻到扉页,看看传说中的桔子小帮主到底长什么样子,果然很桔子,很清甜,这里澄清一下,我还是见过长相甜美的理科女生的!这种清甜全都倾注在文字里了,就是把四人名字抹去,我保证能一眼瞅出她的笔迹(这里指文风)。桔子的重写桃花源还是让人忍俊不禁!!!行文的随性比前面仨仁兄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这种随性也是精心设计,饱含逻辑的,正所谓形散而神不散。
    好啦好啦,我觉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比如《问大雁情为何物》这样的文章也让我惊艳!这也是三个大男生中文字最让我陶醉的一位,我看完那个印象深刻,某天中饭还很祥林嫂地抓着同事说:“你知道么,鹅比狗更适合看家。”对方一脸莫名,暗示我继续。于是我得意洋洋地透露:“给狗一根肉骨头,它就叛变了,可是鹅,你给再好吃的,它也不为所动。”于是对方脸上升起一阵被解惑的满足感和对我所知偏门的佩服之情。哈哈哈哈,阅读知识的乐趣,传播知识的乐趣,我能体 会,本书的四位作者更能体会吧。
    当然我也不是一下就跳到《假冒玫瑰,我以爱情的名义讨伐你》的,我还是在两篇序上下了功夫滴。尤其北大郑也夫花了很多篇幅论述的人文社会与科学在当今这个急功近利社会之下的隔绝,突然让人觉得心痛。收到《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之前不久,刚看完BBC介绍前拉斐尔学派的纪录片,BBC的饭可能都看 过《情迷画色》这部剧——描述的正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画派四位代表人物。(这里顺便八卦一下,4这个数字真是神奇,非四人不成帮啊,电影电视剧就不说了,现实中就很多,建议本书四位豪杰也组帮,松鼠会是总舵,你们就是分舵嘛:)出去也很拉风)这个画派与前辈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对自然的忠实描绘与借鉴,摒弃了以往宗教色彩笼罩下,画面中取景生物(当然也包括人)完美化的做法。片中说他们对植物、动物的描绘甚至精准到可以作为后世科学教育的教材范本,所以 说科学与别的学科从来就是没有界限的,或者说不应该有界限。
  •   有适当的深度而话题独特的科普读物实在是少之又少。相信热爱生物的人们会有类似的经历:放下了因为太浅显而不能满足求知欲望的十万个为什么,却又面对厚厚一本生物学不知如何“下眼”。

    《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刚拿到时便被缤纷的印刷色彩吸引住。书中插画不少,铅笔画水彩画风格各异,对眼睛来说的确是“eyes snacks”。(《桔子史》一篇中的铅笔画非常可爱)。而真正引起我强烈兴趣是标题:《网络神兽的现实生活》(“***”的真实身份),《春天抢跑,引发爱情悲剧》(全球变暖引发发芽期提前导致的授粉不充分)《情人节葡萄》等等。新奇标题是一个起点,而内容才是关键。令人欣慰的是,内容并未“有负标题”,还是相当切合实际而且充实的。每天拿报纸打的蟑螂和会下蛋的哺乳动物鸭嘴兽,两者谁更贴近我们一些?当然是前者。放心,这本书基本都是围绕着前者展开的。


    科普作品常常被定位太低,要么被定位太高。专业的科普作者似乎认定了大部分人是无法读懂科学而且丧失了好奇心的,他们的编写的科普读物变成了一种交差的工作,公式般地陈述着每一个常识。我们并不需要被陈述常识或是系统地把一种植物的科属到变种全了解一遍。在科“普”中,人文精神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和人文本不应该分离,就像葡萄的历史和葡萄是如何发酵的(《情人节葡萄》)其实是紧密联系的一样。我惊讶于四位作者幽默的语言和丰富的文学素养与人文关怀,《谁为我们而死》便是此书带给我的小小感动。我们是否曾经关注过哪些为我们而死的可爱动物?(直到看到文章才知道,原来小白鼠吃奶酪是会死的)读到这些被幸福掩盖的牺牲者和“死得其所”的我们之间,我曾经有那么一刻深深地思考,并祝福在天堂的小白鼠。


    对于非生物系专业的人来说,这的确是一本很好的科普读物,它摒弃了“蜂巢为什么是六角形”这类老生常谈的话题,更没有故作深沉地卖弄学术,更没有晦涩感。科学松鼠会的精神在书中体现无疑。在阅读中我常常想起小时经常亲密接触的可爱的动物,或者是正被捧在手上的橘子。我们曾经接近它们,但是不曾了解它们。现在它们的秘密故事正以色彩斑斓的面目呈现在书中,等待我们用像小时与大自然玩耍的心情一样去了解。
  •   非常感谢“科学松鼠会”惠赠《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这本可爱的小书;以及他们为编撰、发行这本小书所作出的种种努力。谢谢这有诚意的分享。
    体察万物之灵
    前不久听到一位长者在讲解“仁”字,指出:“仁”字的古意是指对他人、他物的需求和变化的体察和响应,所以先人们恪守“体仁”之道。一个关于“体仁”的传说是,某人能够感应到站立在肩头的小鸟展翅欲飞时“毫微“的借力征兆,从而自然而然地放松肌肉,卸去小鸟的蹬踏劲力。
    人与万物的互动,原本精妙如斯。

    万物有灵
    花儿为了吸引蜜蜂和小鸟协助传播花粉而散发芬芳、绽放鲜艳;鸟儿为了种群沟通能学会近千首“乐曲”;在漫长的地球变迁中,植物从海洋一步步地向陆地迁移,它们为此完成了“根、茎、叶”的分工与协同,从而逐渐适应了阳光、大气和陆地;无论是雪线上的雪豹、丛林里的猩猩还是人类家中的猫狗宠物以及无处不在的蟑螂小强,它们都神奇地运用自身的智慧去灵敏地顺应着或恶劣或宽松的自然环境,从而实现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在几位生物学出身的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中,“万物有灵“这句话在我的脑海中从一个纯文艺的感叹变成一个对事实的高度概括和传神描绘。面对如此精妙妥帖的生态体系和各色缤纷的神奇造化,我们不得不感叹经历了亿万年变迁的地球生态,是多么地智慧!多样与平衡、竞争与协同、繁衍与进化……源远流长且精彩纷呈。作者们展现了从土壤到微生物到植物到动物到人类环环相扣地奇妙互动,展现了从史前白垩纪、冰川期等逐步衍变而来的动植物变化历程,展现了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等种种迁徙过程中的艰辛与努力…… 这一切无不令人心生感慨:万物何其有灵,才生成了当下的地球,当下的自然!

    “万物的灵长“与”万物之灵“
    《阿凡达》折戟奥斯卡的时候,有人说那是因为美国观众终于听腻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那一套。是的,我们都已经听了太多“和谐”。可有得时候,面上的口号挺多了,也就无谓了。(p.s.放心,《百尾千叶》里,没有这一套“和谐”。)
    小时候作文,爱说“人,是万物的灵长”。这个句式相当地有震撼力,所以深刻地铭记于我的认知。是灵长嘛,自然一切在握,俯瞰众生。
    但其实人并不了解万物。花儿不是为了人类而娇艳,动物也不是人类想象的无知无觉,真正的牝鸡并不会司晨,人见人恶的小强其实并不肮脏……当作者们将真实一一展现的时候,我其实很惭愧于自己的无知和自以为是。文科生的养成传统,造成了总有人习惯“推己及人“乃至”推己及物“地去观察、分析世界。其实这是一个可怕的误会。正如书中《蒲松龄的<狼>的分析报告》中所揭示的那样:“也许是误会”。放下“万物灵长”的自居,我们会发现,其实地球本身,亦如想象中的“潘多拉星“一样的神奇:“这个星球上,此时此刻,有多达百万种之巨的昆虫、9600多种的鸟类……跟我们共同生存。“而地球物种间信息的储存和传递之妙,也许更胜于想象中的潘多拉。
    其实人类也并没有多“灵长“。在生物学研究中,无论是人类的社交行为、求偶行为还是极端情况下的“杀婴”行为,都有极其相似的动物行为模式与之对应;在基因序列上,人类的基因与实验室小白鼠基因序列的相同度有85%——其实我们本只是万物中的一环而已。
    其实无论是否“灵长“,一个事实是人类无法脱离万物。社会或文化意义上的“天人合一”过于玄妙,所以我经常不求甚解而选择性忽略。而书中从生物意义上展示的这种联系真实地令人心惊:“随着全球变暖,春天提前,植物的花期和传粉者活动期的分离将进一步加剧……情况持续下去,会导致17%~50%的传粉者失去生存所需的食物来源,这些传粉昆虫的活动周期将缩短一半,最终导致”无虫问津“的花朵和”缺吃少喝“的昆虫永远从地球上消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随着昆虫的消亡,以它们为食的鸟类和其他小型动物也将面临食物短缺而灭绝,进而进一步影响到大型肉食动物……整个生态系统可能因为食物链的断裂而在短时间内轰然倒下“。而根据数据推演,上述这一切可能在未来50年内发生。(《百尾千叶:全球变暖带给植物的好日子》)

    体察之乐
    翻完《百尾千叶》,突然想起了两件小事。一个读到生物学某学科博士的好友在本科毕业时愤慨道“谁TMD当初告诉我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害得我误入歧途?”另一件事是,某天和人回忆,自己当年学过的生物课知识,发现除了草履虫外,啥也不记得了。
    相形之下,现在没有压力地闲翻这样的一本精致美丽的科普小书,倒是惬意不少。当然,作者们并不“科普“的文笔相应增添了不少乐趣。他们在生物世界里感受到了神奇和快乐,而我们,从他们的笔下分享到了这种神奇和快乐。整个阅读过程中,我就像是在点开一片片讲述“生物八卦”的精彩帖子—— 十分地欢乐呀!:-) 。

    P.S. 我极喜欢这本小书的装帧设计,版面、插图、印刷、纸张、手感……都好美丽呀。(口水……)。但是当我抓起我的藏书章就要往上头戳时,好友在边上咨询“我们看完后,要把书再分享给谁呢?”呜~~,好吧。我们要分享,而不是占有!
  •   《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

    这是科学松鼠会的第二本书,从小就喜欢科普的我,自从知道了科学松鼠会,就特别羡慕他们。虽然也想过加入其中,但是自己的专业,自己的工作都和科普无关,平时又不可能投入太多的精力,所以也就只有羡慕了。人生有很多理想,但是不可能每个都得到实现。其实能够实现一两个也就够了。

    成就一个梦想,往往不仅要有你的愿望你的爱好,还需要一个环境。如果在北京可以经常参加他们的活动,和他们交流碰撞,一定收获很大。当然松鼠里面也有一些身在外地,但是多数都是从事和科普有关的职业,身边有一个小环境。这也许并非必需,如果一个人的愿望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战胜周围的环境战胜空间,甚至可以强大到战胜时间。比如法布尔,用自己的一生去热爱,最后不但超越了自己的职业,超越了自己的环境,甚至超越了历史上所有喜欢昆虫的学者。人爱得有多深,能力就有多大。才华呢?其实不过是爱得副产品。想想看,有哪个天才,有哪项才能后面不是躲藏着那种痴迷忘我的爱呢?

    书中的四位作者,除了丰富的科学素养,还有一点就是广博的知识,在中国的教育中,尤其是高等教育,特别是科学技术的高等教育,把学科分得极其详细,也就造成了老师和学生的视野非常狭窄,学物理的不懂化学,学原子物理的不懂天体物理学,通才成了稀缺动物,博物学已经成为了历史,所以松鼠们才变成了濒临灭绝的动物。松鼠会发展到现在才有几十个松鼠。活跃分子的寥寥十几人而已。

    所以虽然成为不了松鼠,还是非常支持他们的事业。松鼠们的书出一本买一本,算是一个贡献吧。

  •   书到手两天,就被我囫囵吞枣般地绞杀干净。反而书评拖着,迟迟未交。说实话,我真的很犹豫:它太对我的胃口了,可我实在不愿折腾出一个貌似通篇溢美之词的枪文。那就随便写点自己的想法吧!
    大吃一惊,没错,当我兴冲冲地从宿舍飞到传达室,再热切地扒开包裹后,我的心里一声惊呼:my god!怎么会这样?花花绿绿的卡通封皮,还有那版式,那尺寸,这简直就是幼儿读物的完美范例。然而纠结之后我释然了。
    科普在中国的推广,更应借一句口号之力,“从娃娃抓起”。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可是中国的教育呢?是否脱节我不得而知,可是一个很明显显的事实就是:中国的科学素养还很不高。这不只是13亿这个数量级的问题。在我们一万人的大学校区,科幻协会上上下下相加再用进一法得出成员数:不足20人。当然这是个例,科幻如今也只是小众读物。全球分布式计算中国贡献排名26位,甚至当我向周围人号召贡献自己的CPU资源的时候,他们都还在为可能影响游戏体验而推脱,这,就是科学意识的缺失。
    兴趣是教育的最大助力。引领我进入科普这个大世界的书,我至今仍记忆犹新。一本幻想未来的科幻读物,当时淘出来纸张已是泛黄发脆了,页面也绝不美丽,可编辑们那热忱的向往:核能发电、海底农场、超高速旅行……感动了我这颗尚且懵懂的心,从那时起,我一本本地买《十万个为什么》《科幻世界》,尝试享受科学的盛宴。
    而如今,有个致力于推广科学的组织,科学松鼠会。有一本意在打开科学之门的书籍,百尾千叶。这是中国自己的科普。
    《百尾千叶》,也许并不能带来多大的影响,但它正做出尝试:以更幽默活泼的语言,和更浅显易懂的形式,带你体验这美妙无穷的世界。书如其名,百尾,一百种动物就可能有一百种尾巴;千叶,一千种植物就可能有一千种叶子。
    翻开扉页:美丽者生存?
    蟑螂,又何止是“小强”;
    无花之果天上来?
    这是一个脱毛的时代;
    谁为我们而死?
    汗,很汗,瀑布汗!
    ……
    看着这些趣味盎然的题目,不禁会心一笑,花鸟虫鱼,何尝不有自己的精彩生活。在钢筋混凝土森林的我们,在密林黑土的它们,都自顾不暇地忙碌而老死不相往来。而这本书,也许,就能打开一扇神奇的花鸟世界,一窥这些小不点的喜怒哀乐。科学,原来也可以这般幽默而不失水准,也可以这般通俗而不失其真。
    就冲着四位作者的“牛牛”资历,还有科学松鼠会的金字招牌,和一如既往的俏皮诙谐,《百尾千叶》,未尝不可一试!
  •   《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这本好看的科普书,拿到手上的时候,花了周六大半天的时间就看完了。想来,对于当时费尽心思和精力去拟就文字的四位作者来说,这点时间显得有些不敬,即便是对于付出极大努力编辑出如此漂亮的一本书的松鼠会来说,自己看的这么快,也有些惭愧!

    当然,自有补偿的办法:一则是会在以后的生活里,肯定会不断的“温故”,也会持久不断的向身边的朋友推荐;二则就是要认真的写篇读完之后的感觉。也许,正是这样的一份对自己“认真”的要求,反而不知道从何起笔?比起,我以往那种,读完一本书之后,凭借情绪的一时“汹涌”草草写就的文字,这次显然需要先让自己平静下来,把思路从一味追求表面和内心瞬时冲动的状态下脱离出来。

    于是,冷静了两天,只是也没找着角度,总觉得写出来的,就是太乏味的东西。手上还有别的书还没看完,就继续看吧!其中一本就是自己欣赏已久的《民主的细节》,常常拿起来,就没法释手了!看得乐不可支却又深深刺激到自己的时候,突然间就脑海里就闯进来《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这本书了。

    如此截然不同的两本书,怎么会给我一种相通的感觉,科普和人文社科都是自己极其喜欢的类型,但是从未联系在一起过,也从未想过,我为什么会喜欢这两类东西?要是这么细想,就会恍然间明白一点,正是这两者之间一点共同的东西在吸引着我,也是我一直为之深深入迷的。

    《民主的细节》在用一种很平和的语态剖析着美国社会种种百态。一般涉及到政治民主意识形态,总能跳出两帮人扯着嗓子,争执不休。然而在刘瑜(《民主的细节》一书的作者)的笔下,显得冷静而又客观,凡事皆有因有果,暂且搁下这没完没了的纠纷,先看看到底是这么一回事,卷入纠纷双方的人是否真正弄明白了,自己在为个什么东西如此“狂躁”。

    就是这种态度,我在《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一书里也深深的感受到了,当为一个问题吵闹不休的时候,很少有人静下心来,去想想这事背后还有什么细节?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甚至没来得及想想我卷进去是为了什么,就开始举起大旗“闹革命”了。

    书中我最喜欢看的那些细节就是,作者在讲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徐徐道来,将一点现象剖析的细致入微,道理明白。这或许就是一个科普作者的必修之功。比如瘦驼在《水怪趣谈》一文中,先列出了大家所怀疑为水怪的种种迹象,以及种种描述,然后一点点针对性的分析,原来,你所相信的东西这么禁不起推敲。只要你多想想,多琢磨一下,本质不难清楚,可惜的是,大部分人没兴趣或者不屑于做这份工作。

    写到这里,不由想起被大家传说已久的一句话:存在即是合理的。我倒不一定赞成“合理”,但是赞成存在即是有原因的,什么原因?那就不能简单依据自己的感觉和接受的点滴就匆忙下结论,需要多想想,也就是三思而后行的意思了。

    科普和社科类的文章做的就是这种工作,它没有给你竖起某种方向标,而是去讲述和说明一件事情,讲清楚了,至于你怎么接受,它自然也不会强加某种观点予你。松鼠会让我非常喜欢的一点就在这里。总能在这样的一次次之后,渐渐确立起自己的选择标准。

    往深里去想,我为什么喜欢这样的文笔,也许源于我就是个思维逻辑不很清楚的人,常常想来想去就满脑子开始飞起来了,其最终的结局可能,半夜兴奋的睡不着。对于我这种情绪不易控制的人,特别希望能看到别人潇洒自如,丝丝入扣的去分析某些东西!再加上,还能写的妙趣横生,那就是更是上好的文章了。

    《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出彩的地方很多,除却了四位作者妙笔生花,内页插图也是很诱人的,这么做或许对扩大这本书的阅读对象也是件好事,总有些孩子会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感官上至少亲切不少!

    文末添个插曲了,自己其实手上已经是两本书了。想着写书评能获得一本书,自然是件开心不已的事情,只是,左等右等不见书到。心里觉得或许是没希望了,那就自己买吧!

    结果,下午在书店转悠的时候,刚好看到,喜滋滋的买了本抱回来,高兴劲还没过,晚上就接到快递的电话:书到!也说不清是什么感觉了,这书也到的太及时了。呵呵!

    没有埋怨的意思,两本书,我至少还有本可以作为送人或者收藏的备选,喜欢这类书当然不会计较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了。希望能看到越来越多这样的好书!

    木南
  •   这本书真的很好玩,不同于刻板的说教,也不是耸人听闻的胡编乱造,让人看的同时既能感觉到轻松,也学到了知识。
    光是题目就起得别出心裁,一百种动物就可能有一百种尾巴,一千种植物就可能有一千张叶子。四位“科学松鼠”写得真是妙趣横生又不失专业水准,字里行间都是幽默,让人看得爱不释手~
  •   经过一个多星期漫长的等待,终于拿到了书。好一本精致的书,封面纯白,配以红色的动植物剪纸图案,清新可人。插图是水彩和彩色铅笔画,颇有童趣。纸张也好,有质感。四位作者不同部分又用不同的颜色背景,整本书弄得五颜六色,像一个纸张上的动物、植物园。
    生物学知识已经生疏了,上中学时候生物课还是不错的,但是那些课本上的东西也都是些条条框框,不过应付考试罢了。如今工作都好几年了,那些知识早忘得差不多了。到是去年读了郑也夫老师《阅读生物学笔记》对生物学又有了新的兴趣。郑老师强调社会学科应该从自然学科中汲取营养,弥补社会科学的不足。而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更主张把人类社会的研究放在生物学研究的大背景中进行,用生物学统合现有的社会科学研究。
    我们从前认为的高等动物的说法还能够成立吗?人类对于其他生物乃至整个大自然的“征服”和无穷欲望是一种“致命的自负”吗?人,这个物种真的特殊吗?或者是上帝决断了这一切吗?
    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所有的物种在漫长的演化历史中形成了不同的物种特性,历史上无数的物种消失了,而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每一种尾巴每一张叶子都可以看作一个演化的胜利,人类并不更胜一筹。
    从延续基因的角度(本书30页 以下只提页码)来说细菌病毒可能比人类更为成功。人类为了自身的健康,用各种“小白鼠”进行试验,这是人类这种高等动物征服能力的体现吗?(192页“谁为我们而死”探讨了这个问题)。人类并没有像雪豹那样的矫健(本书163页)也不像“小强”那样的强悍(53页),更不会如植物那样坚守足下的土地,自力更生自强不息(99页)。在身体演化方面我们真的是微不足道的。
    我们人类得特殊难道因为我们拥有智慧吗?也许,但是海豚、猴子、乌鸦、鹦鹉甚至还有我们讨厌的苍蝇、蚊子似乎也是很聪明的的(138页),人类的智力似乎也那么独特。人类的强大难道因为我们格外残忍狠毒,人性本恶吗?其实生物种内竞争是一直存在的,杀婴并不是人类特有的行为,( 29页),那么是因为我们特别善良勇于奉献和牺牲吗?恐怕大雁(24页)做的并不比我们差。那么,人类的强大在于社会组织吗?而两只狼甚至都是一个社会组织(145页),昆虫中的蜜蜂、蚂蚁乃至大型哺乳动物狮子、鬣狗、大象还有人类的近亲大猩猩、倭猩猩(157页专门介绍了这种动物独特的性行为)都是群居的动物,他们都有其“社会组织”。
    如此这般,人到底怎么算作人呢?
    我想人类的特殊在于人的自由或者说自主,一百种尾巴属于一百种动物,一千张叶子代表一千种植物,而一万副面孔是存在于人类一个物种的不同个体,实际上人类数十万万个体都是自由自主的,他们联合而成社会、民族、国家等各种组织,每个人的自由和千姿百态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才是人类特有的成就。也唯其如此,人类社会才如此生机勃勃,才充满了创造力。这不仅仅是物种的胜利,也是每一个人类个体的胜利。也许上帝真的对人类青眼有加,他赐予了人类最可贵的自由意志。让一万副面孔有一万种表情,有一万种思想,有一万种超越的精神。而对于生物的学习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了自然界的伟大,生命的壮阔。人类虽然自由,却必须学会谦卑。
  •   我的老师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国家搞两弹一星的时候,在有个项目上遇到了瓶颈,有个偏微分方程解不出来,专家们就去请教钱学森,钱老看过之后,说:“我也不会解,但我推荐一个人,他能解出来。”那个人(我忘了叫啥了)是和钱老同期留学,但因为貌似犯了什么政治错误,被批斗,被罚去扫大街。钱老于是找周总理,周总理派人去找到了那个人,他拿过纸条,看了一会,“是周总理找你们来的吧”又接着说,“你们看着一项,它所造成的误差不会超过5%,完全可忽略,你们不要管这一项,这个方程就很好解了。”之后很快,项目上的瓶颈就被攻克了。
    这就是科学素养,是一个人长年累月知识的沉淀。
    而我们有多少科学素养呢?
    上小学时,北方的冬天很冷,学校里没有暖气,用的是烧煤的炉子。每过几天老师总是拿一瓶醋来,往烧红的炉子上浇。醋“兹兹”地变成了蒸汽,闻着这刺鼻的气味我们都很兴奋。老实说,这是为了杀死感冒细菌。前几天我闲来无事,上网搜索了一下这件事情,有专家论证了这件事情:“根本不能杀菌,细菌的抗击打能力怎能是一点点低浓度醋酸蒸汽能都匹敌的?”但是,这也是有一定效果的,至少有些心理疗效吧。
    我想,科学松鼠会的书就是给大家提高科学素养的一剂良方。
    知道一百种尾巴和一千张叶子有什么用呢,起码,当和你心仪的女生(男生)一起逛动物园或者公园的时候,你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并且,某个知识可能就会给我们学术上的启迪:我课本里讲到的著名的槽道内流动方程,就是哈根医生给小狗做手术的时候得到启发而创造的。
    童年时,我用树枝挑着毛毛虫去喂蚂蚁;我去池塘抓蝌蚪养成青蛙。今天,我终于知道,这自然界的事情,究竟是为什么。
  •   准备出发去张家界那天中午,吃着越来越不好吃的化院餐的时候,无比欢欣的收到了白里透红的《百尾千叶》,当即塞进包里背上。在来回的火车旅途和回来之后几天不靠谱的光引发聚合等待时间之后,终于把她翻到了最后,恍如一场自然的漫游。

    说到自然,想起前几天在自强上惊然发现一篇人物访谈,写的是我们班一男生,由于校内相册《珞珈山草木日志》而被关注。平时没有觉得怎么样的一孩子,从访谈上看来相当感性。他说他小时候出于好奇心,把《辞海》当课外书读,对植物的种属分类清楚异常。去看他的照片,虽然拍的很文艺,写的文字也很文艺,但通常还有一行中文拉丁文种属名称的注释,于是构成科学和文艺的完美结合。《百尾千叶》也是这样一种感觉,讲述科学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旁征博引,诗词历史,让科学生动立体起来。

    上面那个孩子说他把《辞海》当课外书读,让我想起我们那个时候可读的科普着实很少。就我来说,基本就靠《少儿百科全书》和《十万个为什么》,之后还买过讲天文和海洋的成套科普,还有一套买回去被鄙视幼稚的彩图版《动物百科全书》。总体感觉都很童,而且语言平淡。相比之下,《百尾千叶》着实算得上科普之大牛了,读起来没有觉得被当成三岁小孩接受启蒙教育,也没觉得像在上课,而像是听朋友侃大山秀见闻,多么欢快~

    我说这是一本自然界的漫游指南,因为她是一本非凡的书,把自然界中种种稀奇古怪和悲伤快乐展现给自然的漫游者。她让我重新记起生物是一门可爱的学科。细胞和分子作为生物在我脑子里的代名词很久了,你看这多少年生物学诺贝尔奖有几个是和宏观的动植物界有关的呢?当人们用电镜去看生物的时候,就容易忘记这个宏观的多彩的世界,于是看到这样一本关于尾巴和叶子的书从众多的细胞蛋白基因端粒里跳出来,是多清新愉快的事~

    最后,来点不和谐的东西吧。书名叫《百尾千叶》,主要却还是在讲动物,虽然我知道一棵植物有很多叶子一只动物一般只有一条尾巴,但是还是希望不要因为植物比我们多了一层细胞壁就忽视人家。插图虽然很有爱,我还是不知足的奢望有真相——真的相片。最最后,书的质量确实相当好,纸张很厚实,但是好几篇文章写的似完似没完的,配合这样的纸质,害我捏着前后翻了好几遍确定没多翻一页,囧死了……

    P.S. 题目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Kingdom里,Kingdom指域界门纲目科属种的界,特指动物界和植物界。为了防止再被理解为the Kingdom of popular science,特此说明。

    P.P.S 个人感觉《百尾千叶》总体没有《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那么好玩,可能是她讲的东西范围窄一些的原因吧……
  •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对这个世界所有的疯狂想象和热切期待全部来自于伪科学。比如,我看到一本名叫《大千世界》的野鸡杂志,里面讲到美国某美女在被雷劈了后变得长生不老,永远停留在了28岁,于是,幼小的我有了被雷劈的狂野梦想。当然,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了“被雷劈,得永生”这一假说的错误,因为即便如今人世间天雷滚滚,即便被雷到外焦里嫩香甜可口,我依然没有获得任何满血复活或容颜不老的功能。再比如我看了一篇关于特异功能的报道,就立志要学隐身术去偷看校花洗澡来着,后来,宝相庄严的物理老师以科学发展观的名义告诉我,即便我能隐身,那我也将看不到别的任何东西。
    你看,对我来说,伪科学常常是有趣的,而科学总是那个不解风情的老家伙,每当我对一件事情怀有暧昧的想象时,他就跑过来用一堆公式和符号将我砸晕。后来,因为这个原因我弃理从文,造成科学界的一大损失,极大地延缓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当然,松鼠会因为没有在那时候成立并对我进行科普,将对此事负主要责任。
    作为一个文科土鳖,在看到科学松鼠会之前,我对认识世界的兴趣产生于一些哲学问题,诸如“宇宙有没有任何的统一性或者目的呢?它是不是朝着某一个目标演进的呢?究竟有没有自然律呢?还是我们信仰自然律仅仅是出于我们爱好秩序的天性呢?”之类。看了松鼠会的一些科普,突然想起丁肇中有一次来我们学校讲座时说的“物理研究到终级阶段就是哲学”,才发现科学的这种类似于宗教的神秘魅力:它带领我们以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触摸着世界的本质。事实上,科学的这种魅力比宗教和哲学犹有过之,因为科学不给出结论,而专注于论证过程,这种论证逻辑严密,扎扎实实,比上帝或者马克思的话更接近真相。比如,马老师曾经说:“人是唯一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但科学家们不止一次发现了大猩猩和黑猩猩们使用工具过河、打群架,倭黑猩猩甚至像人一样享受不同体位的性交,马老师凭什么认为“动物没有自己的主观世界”呢?遗憾的是,在贵国,科学的这种趣味和魅力从来就没有展现出来,他总是高高在上,庄严肃穆,不苟言笑,连村头的巫婆神汉都比他要可爱得多。当然,也有另一种极端,比如某台的《走进科学》节目,挂着科学的羊头,卖着广告的狗肉,水准甚至还不如我小时候看的野鸡杂志《大千世界》。
    看完这本《百尾千叶》,我出现了一种幻觉,几乎就要相信基督教哲学关于上帝存在的完满性证明了。托马斯&#8226;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说,世界上存在着种种完美的事物,而这些必定渊源于某些至美至善的事物,那就是上帝。回头观察和我们一起生活在地球上的这些尾巴和叶子,它们经过了千万年的进化,每一个细胞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彷佛钟表匠制造出来的精密钟表,一点不多,一点不少,至美至善。王小波说:“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百尾千叶》里的科普文章,超越了有趣的阶段,展现的是世界的美丽和神奇,我看完之后,感到平静和欣喜,就像听见了野草生长的声音,就像佛祖摘了一朵花,迦叶就笑了起来。当然,如果你觉得这么说过于煽情,其实,身为老少咸宜的居家必备之选,这本书也还是比较适合吹牛拍马,扯淡泡妞的。
    唯一的缺点在于,这本书的版式虽然设计得很花,但是完全没有跟正文内容结合得很紧密的插图,作者描述得天花乱坠,没见过的人还是一头雾水。比如,由于没有相应的图片,身为一个文科土鳖,我实在是很难想象,究竟为什么“倭黑猩猩的外阴部和阴蒂的位置完全表明它们适合面对面的交配姿势”呢?
  •   他的出生源于满满的爱意。作者的爱、编辑的爱、版式设计的爱,这本书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爱——人类对其他物种的真心痴爱。
    《尾巴和叶子》讲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的前世今生。从小强啊你有多强到无花之果天上来?一则则小故事、一点点轻松幽默,关于生物们的生存奥秘,谁可以抗拒。在经过简单的专业化洗礼后,也许你会觉得世界变得清晰了一些,还有那么多未知与你一起呼吸着地球上的空气,比如“蝙蝠还有假乳头”、“超越物种的感情是那么自然地就产生了”……然而现实并不美好,因为实际上动物们过得并不好。他们的栖息地被掠夺、他们的族群还在消亡,这样的真实毫不留情地牵扯着我的神经,每一次出现都累积一份沉沉的阵痛,并一步步攀至峰顶——《谁来纪念黛安.福茜?》和《谁为我们而死》。
    对小鼠实施颈椎脱臼法,我也干过。只不过我们用的不是“The Pencil of Death”,而是死亡之镊或自己的拇指和食指。而且类似的用力过猛和心慈手软也曾在我手中发生过。总之,虽然这是我们把小鼠弄死的方法中最人性化的一种,但绝不是一场愉快的经历。在校五年间,为了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很多实验动物被拖进了实验室,他们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能出来——装在垃圾袋里或身上又添了一处难看的创口。
    现在毕业了,大家都为了自己的前程奔向四方。他们都是好青年,带着自己的向往在这个冷暖参半的社会中拼搏。只可惜,在我们这群人里,并没有多少人选择留下,弥补一下我们曾经施加过的伤害,为其他动物的幸福做点什么。或许,从一开始就没有多少人是带着这个想法动刀子的。但我并没有指责我的同学们,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客观环境导致了这一结果。
    一百种尾巴和一千张叶子,一千种语言和一万种姿态,一亿次相同的心跳。

    P.S.想去看看《黑猩猩在召唤》~
  •   如果用“手不释卷”来形容我看[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太俗了,可我的确是欲罢不能,近乎手不释卷地读完了它,并时常 “无理”地“揪起”正在忙的同事或家人,炫耀地拷问他们:“知道大猫四兄弟都有谁吗?”、 “知道小强是谁吗?”、“知道蝙蝠肚子上的假乳是干什么的吗?”、 “知道为什么腋臭又叫狐臭吗?”&#8226;&#8226;&#8226;&#8226;&#8226;&#8226;,当他们被问得汗、很汗、瀑布汗,我骄傲地引用书中充满童趣的文字,以晒出自己的渊博和幽默。
    个人认为,这本书可以称作博物版[爱丽斯梦游奇境记],翻开书的刹那我仿佛回到了童年,带着家里的小猫咪,跟着瘦驼走进南美洲羊驼群欣赏它们的明眸善睐,之后趴在鸡窝边等着听半夜鸡叫,或是抬头看雁南飞,走累了就躺在溢满清香的草垫上听史军讲有关植物的不能不说的前生与今世,历史与现状,随后来到张劲硕的自然纠错馆,更正我关于鸟、狼、猩猩的所有误解与偏见,再到桔子帮主那里边品茗葡萄美酒边欣赏青年百鸟歌手大奖赛&#8226;&#8226;&#8226;&#8226;&#8226;&#8226;一切都像玫瑰花般美好。
    正在陶醉中我误入了一个恐怖的没有色彩的房间,这里人类的动物实验室。小鼠、小狗、小猴用黑溜溜的眼睛看着我,好像在问:“我们来世走一遭,难道只为被人类强加得一场病?”我无法回答,转身欲逃,却看到房屋立柱上写着这样的字:我是每年用1亿根脊椎骨做成的。我汗、很汗、瀑布汗&#8226;&#8226;&#8226;&#8226;&#8226;&#8226;我醒了,带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愧疚与伤痛。
    单从躯体功能上说,人在自然界中真的算不上顶尖高手,目力、听力、臂力、腿力处处有比不过其它动物的地方。小时候,课本上的知识告诉我,人与动物的区别是能否制造与使用工具。但据一些观察到的资料,有些动物也是会制造与使用工具的,这样看来人与动物的区别应该更严格地定义为,能否制造与使用高级工具。人为什么能制造与使用高级工具呢?我想这要归功于人非凡的学习能力,是学习的能力让人脱颖而出。
    那问题又来了,人都学了什么呀?知识的源泉在哪里呢?[一百种尾巴一千张叶子]告诉我们,每一条尾巴都是一个奇迹,第一片叶子都是一个奇迹,一切都来自大自然,来自我们身边的万物生灵。从植物那里,我们知道太阳能是可利用的,从“小强”蟑螂那里我们获得最佳运动模型,设计出漫步火星的六轮火星车;从盔甲勇士那里我们造出了铠甲与装甲车,由倭黑猩猩那里,我们对同性恋多了一层理解&#8226;&#8226;&#8226;&#8226;&#8226;&#8226;
    这一切都是自然的无私赠予,可作为学生我们又是如何回报的呢?环境污染?物种灭绝?我汗、很汗、瀑布汗。
    还好,人类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开始了拯救自然的行动。减少碳排放、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为保障实验里小动物的权益立法&#8226;&#8226;&#8226;&#8226;&#8226;&#8226;但是,在紧锣密鼓治“外伤”的同时,我总觉得人还要适时进行一下自身的心理治疗。在自然面前,在动物与植物面前,人好像有点自视清高,爱以自己为标尺衡量世界,一切以是否有利于自己为标准,这种思维方式真是有愧于我们的高级智慧。所以我常想,也许在外星人眼里,人的世界是一个一维世界,一个视角有偏差的世界。而且,这个世界不是它们想要的完美世界,要不他们怎么每次都是造访一下就又走了呢。估计每次都是“希望”而来“失望”而去。基于此,我有一个大胆的设想:不要绞尽脑汁去捉ET了,把人类自己调整好,对动物、植物、自然时刻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把地球保护好,到时ET没准会主动来申请地球绿卡呢。
  •   《一百种尾巴、一千张叶子》可爱的名字,优美简洁如同剪纸般的封面,看到书的第一眼就被这本透露着别致童真的小书吸引。
    爱读书是从小学二年级开始的,那时候一颗心充满了渴望,见书就读。那时候农村书本量极少,,有的只有大孩子买来的武侠和村里教书老先生留下的明清章回小说,加上书摊上的连环画和故事会,这些一个农村小孩能接触到的又极少。
    小孩子总是一颗心对自然充满了好奇。自然届的各种各样的千奇百怪的事物,总是想尽办法冲击我们张望的眼睛。可是那时候能看到的科普书几乎没有。我就找来上初中的堂哥的生物、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这些课本来看,看不懂的就只看里面的小故事。一旦借来书就没日没夜的看,记得最有意思的是上厕所时蹲在里面看,一直看到下一个人来上厕所。农村都是旱厕,夏天苍蝇乱、飞臭不可闻,我也无所谓。当时我妈都以为我傻了,好几次带我去看医生。
    说了这么多,怎么还没扯到这本书呢。哈哈,我在这里要说的是感觉,那种读书的感觉。那时觉得读书时最大的乐趣,书里介绍着无穷无尽的怪事情。一颗单纯、毫无压力的心贪婪、自然、畅快的允吸着这琼浆。可是,慢慢的随着年龄的增大,学习压力也逐渐加大,家长、老师也一步步的把我们往教科书上逼,读书的乐趣一去不再。初中几乎没怎么读书,高中之后又开始寻觅,可是却发现书虽然多了,读书却丝毫没有乐趣而言。黄色故事会充满着书摊,商业图书越来越充斥着比年少的我更多的浮躁。大学里的确读了很多好书,但是此时的我已开始学会思考,伴随读书而来的是成长的伤痛一次次划过,读书变成了一件艰难的事情。
    寻觅了多年,却不想终于在这本书里多年前的感觉。吃饱的午后,坐在凳子上,翻起这本书,一个个有趣的自然故事再次呈现,眼前的景象打开了蒙尘已久的眼睛。竟有了一口气读完的冲动。一时间,宛如进入了一个自然生态园,时而为河马的大汗哈哈大笑,时而闭上眼睛幻想自己御风而行,时而为小强鸣下不平,时而凑过去开了一个端午节的筹备会议,时而也会对橘子家谱感慨一番……
    合上书本已是第二个午后,此时窗外的阳光正通过窗帘撒了一地金灿灿。伸下懒腰,春天真好!突然觉得自己有到外面田野里走走的必要了。
  •   正如书上所讲,如果一提到科普读物,我们只会想到《十万个为什么》的话,那么这本《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则打破了这种尴尬。真的很喜欢,活泼幽默的语言,却又不失科学性,甚至还有时尚的元素。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不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我相信都会爱不释手的。谢谢作者~
  •   吸引我的首先是书名,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多么富有想象的好名字。其次是封面色彩,张扬的红与绿,有鹤、鹿、熊、草等等,仿佛一下子就进入了神奇的大自然。翻开书,有故事的科普层层递进告诉我们一些知识,比如粽叶的发现,粽子的产生的原因等等。
  •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就关注科学松鼠会了,确实是品质不俗,一贯的高水准。支持科普!支持好书!好书共赏。
  •   看过了《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这本书后,我觉得这部书也不会差的。看了之后真是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书中漂亮的插图和作者幽默风趣的描述,让我禁不住一口气就把书读完了。内容很亲民,一点也不深奥,我把它当做孩子的睡前故事讲给孩子听,孩子很感兴趣,总是问题不断。希望科学松鼠会还能再出更好的作品。
  •   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
  •   和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一起买的,都是非常好看的科普文章,希望松鼠协会多出版一些
  •   我们这辈人年幼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那么几套《十万个为什么》,跟着科学爷爷和好学的小明小美之类少先队员或上山采花,或在家探秘,宇宙细菌无所不包;再然后跟着学堂学些什么《自然》、《生物》。而再然后,就开始背W = F S = P t,G=mg和化合物了,如果这些也算是博物学的话。后来,小明小美和同学李雷韩梅梅一起长大了,科学爷爷估计也退休了,留下我们徘徊在博物的大花园入口,手中揣着已是泛黄的门票。
    这该如何是好?
    岁月荏苒,当我们这辈人也都长大,学业有成,却怀念起科学爷爷那时候的时光,接过科学爷爷的钢笔,签发博物花园的准入证:本季度开放动物园植物园。

    动物园参展动物有草原神兽***、白天鸡鸣大公鸡、汗血宝马赤河马、情为何物殉情鹅。最重要看点当属狮虎兽和虎狮兽弟兄,什么?有什么区别么?狮虎兽兄父狮母虎,体长四米;虎狮兽弟父虎母狮,则不及兄长的1/3。任何表面现象都蕴含着深刻的理论,这对兄弟也不例外,这就要说到狮子独特的生殖策略。狮子作为仅有的群居猫科动物,雄狮坐享后宫佳丽,雌狮驰骋在草原负责狩猎,如此的生存模式产生了与之相对应的生殖策略,雄狮的精子携带促进胚胎不断长大挤占子宫空间的基因,雌狮则独有类似安全带作用的子宫附件和抑制胚胎发育的趋势,这便使得狮虎兽有巨型基因却不受抑制发育成大块头,而虎狮兽没有巨型基因却受抑成个袖珍大猫。
    植物园展出少不了的是桔子,当然桔子并不是什么珍稀物种,但因借着桔子帮小帮主的东风,得到升天。不要小看了桔子,也不要不把橙子当亲戚,人家皇亲贵戚,却品质高洁。但并非植物们都如同桔子般幸运,葡萄长相甜美,变成了酵母和人类的争夺对象,哪知酵母失守不说,反被人类俘虏生产葡萄酒。玫瑰月季本是同根生,却无端端上演爱情使者李逵李鬼的闹剧,害的一代奇葩月季反受讨伐,谁让蔷薇科诸姝国色天香、沉鱼落雁,樱花梨花争奇斗艳呢。
    急着翻案的何止是月季,蒲松龄笔下止增笑耳的狼同伙也喊冤不平,扔骨头后一狼止而一狼又至谈不上是计谋,不过是等级森严的社会分工,而一狼假寐一狼洞其中倒真是计谋,却不至于如此没有警惕感,刀起刀落,两狼毙命。欲知屠夫被狼跟踪时规范的做法如何,还得亲自查阅《百尾千叶》而不能越俎代庖。

    说了些好话,再说说认为需要有待改进的个人观点,不负书托的职业精神。一、插图不甚科学精美。好的科普读物更应配备专业插图,体现科学精神,特别是植物动物,难以想象缺乏插图如何表达精确的描述。《百尾千叶》一来插图不多,二来还诸多主题混杂,未能起到图释的作用,例如P98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是个什么意思,同根生的不同大小植物吗?如果细致为三种植物各个部分的特征对比,例如生活环境、根茎叶的不同、繁殖模式,我想可以更加一目了然。而也没有发现插图者姓甚名谁,无论画的好坏与否,总归也是人家一份苦劳。二、部分内容不够奇特,不像松鼠会的一贯风格,植物结构和变态,回想起来中学课本均有涉及,单作几篇用来回顾青葱年华有这必要?三、文中中忽然突兀的彩色大字体是小标题呢还是精彩语句标注?忽的变彩变大,真是跌宕刺激。

    纪德那个年代,对于自然的追求和博物学的求知,乃是贵族的生活品味的体现。如今我们固然不需要为了彰显这种所谓的生活姿态而扮出什么品味,但假想下清晨不知窗外是那只鸟雀在花腔歌唱,赏看这姹紫嫣红只能以花朵冠名,傍晚遛着小狗却不明白小狗的身体语言,这样的生活真是单调的很。
  •   收了书,照例要写一篇书评。但我又不想过于粉饰它,所以这是一篇不叫书评的,或者“通俗的讲叫不装逼”的介绍,介绍这本书,如此而已。

    一个理科生要写科普文的话,一般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像贾雷德&#8226;戴蒙德(Jared Diamond)或是雷切尔&#8226;卡森(Rachel Carson)那样,运用自身广博的学识、扎实的田野调查,再结合人类文明的进程或者当代社会的现状,写出打通文理二脉的文字。另一种就是像本书作者们这样的写法,也是国内科普读物的常规写法,就是把科学性的发现融杂在一个个简短又不失趣味的小故事中。

    对于前者,一些没有研究过大部头学术书经验的读者可能没念几个段落就放下了。但后者往往不会,只要你有一下午的空闲时光,不想大花脑筋思索什么哲学问题、社会状况,又恰好有这么一本可读性挺强的科学小故事集在你的手旁,我想总归是会去翻翻读读的。这就好像是年少时读《百科全书》,读到什么“不睡觉的人”,“吃人的树”总是会感到莫名的兴奋一样,那是不需要费心琢磨就可以得到的大自然的趣味。

    另外,我觉得这样的一本书,可能很适合做父母的买去给孩子睡前念念,对于其中繁杂的部分大可省去不念。这样给孩子增添一些对动物、植物的兴趣,我觉得是有些必要,那么这本书很好的可以提供这么一种条件。

    最后,高中以上学历的学生,我想说我并不推荐阅读这本书。但如果你也想重新体验体验童年时“十万个为什么”式的经验,我想那也未尝就不好了。

    应该说,科学松鼠会的书,给人一种感觉,那种感觉就是,童年的科普性读物又回来了,这样便是很好。
  •   其实我一直以来对动植物都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前一段时间看到一直关注的松鼠会出新书,之前一直想看一本他们的书,加上又是新的,所以就拿了一本看。是讲植物和动物的。看来松鼠会对这本书是很费心机的,每一页都是彩打,配上看起来很简洁舒服的装饰,感觉这样的设计可能就是给像我这样的中学生看的,这种做法能让人一直保持看的兴趣。

    身为一本科普读物,它的深度不可能很深,所以它更多的是讲能引起别人兴趣的一些事。里面的许多内容都是让人意想不到的一面,看过之后更觉得自然的丰富。而且他们的特色就在于,有些内容可能让别人来讲很一般,让他们讲就觉得很有趣。想起以前看过的国内的其他科普,不知怎么的就是觉得不够有趣,可能确实只有对科学有爱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把吧。我觉得这样的科普读物是非常有价值的,让人产生探究科学的想法的往往是好奇心,但是很多人容易因它的复杂和深奥而退却,一般中学里的课本都是为讲一个知识而讲一个知识,思维递进的过程很少,让人不知道是怎么想到这里的,而且很多比较深又比较零碎的知识,比如说关于细胞的组成的那一章,里面每个结构的功能只是一带而过,有的还讲了结构里面的其他结构,这些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讲的很清楚,没有紧密的逻辑性。所以不容易记,最关键的是无法让人产生想进一步探究的想法。我觉得科学就是因为有一种自然存在的巧妙的逻辑,而这种逻辑又是不可取代的,一个过程中的某个数字偏差0.01就不可能成功,换了一个什么也不可以。所以才会引起人的兴趣。如果这种关系消失了,吸引力也就不存在了。《百尾千叶》不仅选择了有趣的内容,对其中逻辑的讲解也比较清晰明白。

    说到这里,其实我最喜欢的内容是最后的那两篇桔子写的关于实验动物的文章,第一篇《谁为我们而死》很好的满足了我的猎奇心理,之前我一直很好奇实验人员对实验动物的心态是怎样的,现在看起来果然习惯的力量很大啊……文章结尾又探讨了这方面的伦理问题,而亚里士多德又一次充当了错误的典型……虽然这样的问题永远也不会有结尾,但是却给了每个人一个思考的机会,相信每个人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答案。

    最后,猜一下松鼠会下一本书会是什么主题的:1.天文学 2.物理学 3.计算机科学……
  •   说实话,很久没有完整地读完一本书了,尤其是这样一本科普读物。
    起初想读它是因为那一长串的名字,动植物,正好是我感兴趣的话题啊。小时候,在还没有被做不完的作业缠身,被升学压力压迫之前,跑到公园或山上去观察植物几乎是我唯一的乐趣。那时总是在花花草草间流连忘返,偶尔也拔几棵小花回家折腾。
    这书有很多水彩插图,五颜六色的,倒是让它看起来像儿童读物了。读的过程中会看到很多以前学过的生物知识,让做了几年文科生的我忽然想起高中的时候自己也是个生物生。既然做了文科生,以后也没有机会再进实验室了吧,只有读读科普来感受一下。
    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动植物和人有太多的相似。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为情所困的不只有人,大雁似乎比我们更加痴情,如果不是读过这本书,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两句诗原是出自对大雁忠贞的赞许。而我们餐桌上美味的鹅,竟然也是经过鸿雁驯化而来的。不仅如此,它还比狗更适合看家护院,因为它不仅继承了雁的勇敢,又不像狗那样容易被美食所诱。如果可以的话,也许以后我也能养只鹅做宠物。
    自古以来,就不乏红颜薄命。出众的外貌,总是容易惹来是非,一不小心就死于非命了。而这也不仅仅发生在人类社会,自然界一样如此,充当刽子手的正好又是人。即便不是长得可爱或漂亮的,起错名字也会危及生命,例如那只叫做阿道夫&#8226;希特勒的甲虫。也许在这样一个世界,低调也是一种生存之道。
    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动植物和人又有太多的交集。
    春节的时候看过一集好像叫财富在线的节目,讲的是羊驼养殖。说这种动物的毛很值钱,号称软黄金,那时只觉得这种动物还挺可爱的。看了瘦驼的这篇《网络神兽》我才知道羊驼就是传说中的“草 泥 马”。也不知道招谁惹谁了就被冠以这样一个名字,还要在动物园里被人莫名其妙地折腾,真是挺无辜。
    无辜的还有炎炎夏日里被强行脱毛的狗狗。即便是出于对狗狗的爱护,却没有顾虑过他们的感受,也许被脱掉的除了阻碍散热的内毛,还有防晒的外毛。除了脱毛,人们为了追求血统纯正的宠物,竟让它们冒着患上遗传病的危险近亲交配。都活不了多久了,血统再纯正又有什么用呢?
    还有蟑螂,原来它们不但不脏,还有洁癖,是勤恳的卫生清洁员。走进人们的生活,只是因为它们发现人类的生活环境里有太多垃圾需要清理了。看来我要努力改变对它们的看法了,下次见到时别再大惊小怪,这不过是位长得比较丑的清洁员而已。
    另一个很大的触动,就是气候变暖给植物带来的窘境,这之前还让我很难理解。我家后面那座山的主要植被是松树,要在以前,三四月份,山上野花初开正是踏春、放风筝的好时候。现在却就像被火烧过一般,树都是枯黄的。而山也根本上不去,满树满地的都是毛毛虫,根本无从下脚。原来都是因为气候变暖,害虫在冬天被冻死的概率降低了而温暖的天气又缩短了它们的生长周期,于是害虫就越来越多,以致整座山都被蛀掉。
    总而言之,看完这书感触还挺多的。我们和动植物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如果不和谐相处,那必定是会互相伤害的。另一方面,这个世界正在改变,地球似乎要迎来一场新的变革,每天不是这里地震就是那里雪崩。不管是不是真的有2012,在变化中总是适者生存的。也许我们也应该向那些古老的植物请教一下生存的哲学,如何与不断变化的地球一同进化。
    最后对书的排版提点意见。不明白为什么几乎都要把字都印到书缝里了却在边上留那么多空白,另外书的整体感觉也太花了一点。不过不管怎样,在内容上,还是有不少收获滴。希望松鼠们继续写更多的好文章让我们体会生活中的科学。
  •   跟《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一样,是一本很有趣的科普书。期待下一本的面世。唯一不好的就是两本书有一个文章是相同的。而且是我不大感兴趣的部分。。。。。
  •   因为之前买了《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时甜的》觉还不错,看到这本书据说是姊妹篇,就买来一看,觉得没上本好
  •   和《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一样可爱的科普书,读这类科普的时候很开心,睡前读,边听音乐边读,经常会笑起来的,很可爱的科普读物。
    我喜欢每一本果壳的书
  •   动物和植物是每天人们生活总要接触的东东,每天在校园漫步看着春天各种鲜花的盛开,担忧着夏天蚊虫的骚扰,期盼着秋天收获的季节,回味着冬天零落的树木。可是真正又有几个人去深入了解了我们这些伙伴呢?伴随着成长,很多人逐渐远离了引人入胜的《动物世界》,远离了曾经游人如织的动物园植物园……还好,总归有那么些人没有忘记我们还学要了解这些伙伴们,《百尾千叶》可以说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从书中,我不但回味了(温习了)很早就知道的一些小常识,比如神兽的真面目、杀婴行为的残忍血腥,还更进一步了解了这些知识。《网络神兽的现实生活》不但介绍了“神兽”羊驼,还帮我指点了羊驼一家的家谱是啥样。《游走在雪线边缘的精灵》介绍了雪豹的凄惨现状,更点出了中国在保护雪豹中应该发挥的巨大作用。这样的小知识不计其数……
    不过最令我感兴趣的还是松鼠会一向的宗旨之一,消除人们对许多知识的偏见。同很多人一样,我从小到大一直被“传授”小狗是不会出汗的,所以要用舌头散热。《汗,很汗,瀑布汗》则纠正了我的偏见,原来动物都会出汗,但是只有我们自己是用出汗来散热的,你不得不为自然选择的精妙而叹服。

    除了纯粹的科学知识,松鼠们也没忘记科学伦理问题。从转基因植物,到全球变暖,最后到实验室中的小白鼠,松鼠们一方面普及知识,一方面则以人性化的笔触来唤醒我们对这些“琐事”的关注。尤其是最后对实验室动物的探讨,让人们不得不对无数为人类幸福和全人类“解放”而“献身”的动物“先烈”们肃然起敬。

    或许硬要把《百尾千叶》作为一部重量级的科普读物来读有点勉为其难,但是这样一部小品式的小册子本类就不是以此为目的——为我们拨开知识的外壳才是这本书的目的,很不错,它做到了。
  •    喜欢松鼠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客服姐姐OR哥哥也是很NICE的人呢~(中间的曲折省略。。。)
      
      其实能拿到书还是蛮让人意外的事啊~
      小心眼的猜测了一下难道是因为书太多了才轮到我,还是我RP值突然大爆发?
      好吧……我可是从来抽奖都只有安慰奖纸巾一包的孩子啊……
      
      话又说回来。百尾千叶终于入手的时候真是~
      去领快递的时候正正是新一股冷空气南下逼着人从夏天一天内回到冬天的又风又雨。可是因为百尾千叶连脚步都变得异常的轻快啊~
      嗯嘛~躲在被子里看书简直是再好不过的事啊~
      
      百尾千叶的封面很漂亮~是十分中意的风格呢~
      色彩缤纷的插画也十分可爱。
      只是文章的标题设置不是很美观,在渐变色带的最浓一端设置的大号黑体字总是感觉怪怪的,那啥装订以后的成书翻开的时候总感觉排版的字偏内,字都在书页中间的样子,也压一压书脊才不会觉得字体那么扭曲。(其实也有可能是我的个人问题哈。。。。)
      
      选取的文章也是之前在松鼠会上看到居多。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特定的风格。
      (我喜欢小桔子!YEAH~)
      一样的都是数不清的甲乙丙丁和花红柳绿。。
      真是~
      一片热热闹闹的春光灿烂。
      一如松鼠会给我的印象。
      
      朋友们看到这本书的感觉第一句话是——科普哎~唉!
      第二句话是——你可以留给你的孩子看的。
      其实为什么看科普文章就是小孩子的事呢~
      变成大人以后就可以不用知道不用了解这个自然世界的吗?
      像一个孩子一样的探索世界难道不是科学最开始的那份好奇心咩?
      
      啊啊~其实科普没有那么精英也没有那么孩子气啊……
      纯粹只是因为想看就看啊……这个世界为什么要在这种事情上找理由啊……
      而且百尾千叶既没有低龄到让人ORZ也没有故作高深到让人蒙嚓嚓。
      所以呢~这是不管是宅男腐女外星人都可以看的一本书啦……
      
      不管小时候是怎么被教科书残害,不管你是不是承认最初的最初那些关于要成为科学家啊宇航员的远大梦想,不管现在的你是自以为七老八十还是热情的80、90一代,有这份好奇心的同学们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堂堂正正的走进书店然后不客气的翻开来看,看的喜欢就继续看下去或者带回家嘛~~
      (我经常是这样。。穷人一个。。所以松树们做了一件多好的事儿啊~)
      
      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尝试的时候,松树的坚果里奇妙的世界也会被更多人发现。(然后一回头发现大家都是松鼠状的在啃书= =)
      
      我们的世界其实比你想象的要更宽广不是吗?
  •   一直期待能看到这样有趣的科普书。从四位作者的文章可以看出他们是生物学的专业人士,而与此同时又可以看出他们内心的人文关怀和修养。当越来越多的人能用这样的一颗赤子之心来看待这些美丽的叶子和尾巴的时候,我们能感觉到这个世界依然充满美好的希望。
  •   正方形的书,装帧排版都很精致,就是页边留白很大,有点浪费的感觉。
    四位作者的风格不同,但都有青春特有的幽默诙谐。
    科学知识密度并不大,小孩子也看得懂。
    买这本书并不是冲着能补充多少知识,而是文章中流露出的人文情怀,会让人重燃对科学的向往,想起科学纯粹的美好。国内缺的就是这种毫无功利色彩的感觉。
    松鼠会(还有果壳)的文章的确不错,都是理性中带着一股文艺范儿,让人欲罢不能。

    不过有些地方还是值得斟酌,比如在网络上发表文章,行文自然可以随意一些,但转移到纸质媒介上,中英混杂,语法混乱的地方最好还是更正为合乎语言规范的叙述,毕竟受众面广了,不能要求人人都接受这种叙述风格。
  •   科学松鼠会四位作者的合集,文笔轻松幽默,例子丰富,知识靠谱,带你了解一些动物和植物世界中所鲜为人知的风景,受益匪浅。
  •   从小就喜欢科普读物,当时就羡慕日本的孩子能看到有趣又实用的图书,而大陆方面的书籍却多多少少有些杯具。等我长大了,很少再去看科普的今天,却总算等来了科学松鼠会,等来了这个系列的科普图书。真心喜欢里头那些带点俏皮又不失严谨的语句,读着它,仿佛又回到了若干年前那个对一切都好奇的年纪。整本书的印刷、排版和装帧质量也都很好,值得推荐!
  •   科学松鼠会出的书都好有意思。我收到书以后断断续续看了几个故事,内容很精彩,动物的世界让我惊奇,还可以学到很多科普知识,我好喜欢此书!
  •   科学松鼠会四位成员的合辑,关于动物或植物的那些事。
    原本应该在十几岁的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年近三十,才用这种方式恶补。
    有些遗憾。非常好看。
    会把这本书好好收藏,等以后给孩子看,相信他(她)也会喜欢。
  •   茫茫人海中小小书虫一只,进入大学后不知不觉不可自拔地爱上了图书馆,喜欢与以啃食古今中外的各类书籍为乐的一群伪文青及伪女文青厮混在一起,悠哉游哉~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自然每只小虫爱啃的书都尽相同,所谓众口难调么。当然,因为兴趣的多元化,也让生活更丰富,交流更多元化了,实在是很美好的事情。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忽然发现一个有点严重的问题……我们所谓的多元,其实还是一直在人文的圈子里打转嘛,而自然科学的书架每次经过总觉得咫尺天涯。世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面对面地看着你,看着你,就是看不懂你……很伤感~
    笛卡尔曾说,数学是哲学的基础,卡尔维诺也写过《宇宙连环画》这样充满奇幻色彩的小说,文科的很多建构也要以逻辑思维为基础,没有一定的科学基础,这些就都是空中楼阁了。科学本应成为大众的一种信仰,习惯,追求和思维方式的,而现在的现实却似乎是文科对科学的普遍恐惧和忽视。貌似印象中,科学一直是静夜远方的星星,很闪很闪,也很远很远……没办法,谁让它这么难哩~
    这种情况下,可想而知,发现科学松鼠会这种不仅可以看懂居然还能逗乐的科普书有多嗨皮了!科学一下子变得美好和亲切了,忽然觉得一个美丽新世界大门洞开了,原本旖旎而遥远的风景近在眼前了。捧着《百尾千叶》贪婪的大嚼特嚼,耳边又响起了清亮的虫鸣,眼前又浮现出烂漫的星空,空气中又弥漫起儿时踏春时草木醉人的味道……闭上眼,好像回到一个梦幻般的清新大自然的遥远憧憬了,而且路上还有可爱的松鼠为伴。对许多人来说,科学就像一枚枚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而松鼠们为我们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嘻嘻,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快乐地吃坚果吧~O(∩_∩)O~
  •   还可以,但孩子不是特别喜欢,只是比《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时甜的》要好一些
  •   看到是《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的姐妹篇就毫不犹的买了
  •   跟《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一样,还是那么有诗意。
  •   上一本书就买晚了。这一本一出来就到网上买了。很喜欢科学松鼠会。
    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科普知识,需要了解生命中的奥秘,这样可以让我们生活的更好。书中很多理论看似深,可是缺说的易懂。很有意思,学文的朋友跟要多看看了。
  •   首先,封面很好看,红与白的对比,清楚而漂亮。
    正如封面所绘的,各种形状的叶子,狼、麋鹿、丹顶鹤等动物,翻开书,就带我们踏入了奇妙而丰富的大自然。我想,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是每个人的天性。孩童时的我们,可能惊奇于绽放的美丽花朵,嬉笑于那些奇异的动物,当然也可能惊恐于毛虫、狗的吼叫等等。我的同学至今还记着小时候在泥石森林包围下,小区里的那丛灌木以及围绕的蝴蝶呢。
    作者写得也很贴近我们的生活现实。例如《网络神兽的现实生活》,《汗,很汗,瀑布汗》,《一桩血案的生物学分析》光标题就疑惑了很多人。总之,我一开始看这本书就巴不得等到看完了才放下,很幽默很靠谱的故事。我觉得有时候是在看地理书,有时候在看生物书,有时候在看散文诗,有时候在看小说,有时候在看笑话。
    在月球与生物中提到的,“我们晒20秒钟的太阳获得的光照量就相当于你沐浴一年月光”,你会恍然大悟晒月光究竟是怎么回事。而《蟑螂,何止是“”小强》则完整地揭开了那常常让我超级厌烦的小强的非常神秘的面纱;下次遇到,我知道它是相当有背景的动物了。加上大多文章前边还配了相应的彩色插图,于是我在阅读的时候便有了更具象的想象空间了。一步一步地由我们生活的地底,楼层,想象到天空,想象到热带雨林,想象到遥远的时空,去关注我们正在生活的地球,了解为此探索的科学家们。那些游走在雪线边缘的精灵——雪豹,黛安&#8226;福茜为保护大猩猩的牺牲,情人节的葡萄……我的现实生活也因此更加宽广而丰富多彩了。
    感谢作者们的辛勤写作,送你们白色的K5,C5,A∞,G∞!
  •   科学松鼠会的经典作品,非常有趣,是真正的科普。对动植物的描写蕴含人性,看了很感动,很受教,很长知识,是值得收藏的一本好书。个人认为此书适合12岁——99岁的年龄段人阅读。
  •   作为科学松鼠会的粉丝,一直在关注他们,书籍也是一本接一杯的买来看,本本都精彩,不会让人失望。不仅小朋友爱看,我们家长也爱不释手。当今好的科普作品不多,总会使我跟小朋友讲起我们小时候的《动脑筋爷爷》《十万个为什么》等,现在社会不断发展,科普读物更应该跟上,让伪科学和骗子们没有市场。在为小朋友买的科普读物上,科学松鼠会的作品是小朋友最爱看的,把科学写的这么有趣,这么通俗易懂,这么贴近生活,不简单。
  •   第一眼就被封面吸引了!!!太美了!!
    很少见科普读物能做到这个样子的,因为这本书,都爱上科学松鼠会了!
    希望以后这样的书越来越多!
  •   科普读物 一直是我感兴趣的书 从小就爱科普 只无奈学习不咋地 没能做一个学识渊博的女性。。。这本书里边的内容 我都喜欢 很大众很平实很诙谐 由此也认识了科学松鼠会和果壳网 学无止境 我要努力
  •   新兴的科普作品,科学松鼠会带给我们科学世界的趣味,很喜欢有这样的文学功底的科普作家,继续发挥你们的诙谐笔墨吧支持。。。
  •   科学松鼠会的书都买了来,过瘾!
    这本书除了用有趣的文字再次向我们普及了关于植物和动物的有关知识外,还是一本很洋气的书,在会议室被同事发现后都觉得我很有品哦!力挺!
  •   很不错,小文章里有很多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小时候最喜欢看科普了却很多年没有看,因为很难找到适合我们年龄段的科普文。科学松鼠会的文章却正适合大人们读的。
  •   从科学松鼠会了解到的一本有意思的书,发现了很多植物和动物的美妙趣事。
  •   科学松鼠会的又一本好书。最早读过《吃的真相》云无心的书,也很赞,把科普写的很活泼。小时候读过很多伪科学的书,以为书上写的就一定是对的,真是浪费时间。这本书,我希望能给我的孩子看。
  •   记得识字后,我的启蒙书就是安徒生和格林大叔的童年必读书目,而这些书在我上小学后貌似就不看了,可能源于它们和现实世界有太大的距离,看多了小公主般梦幻理想化的故事后,怎么看现实生活里都没有华丽的晚装、帅气的王子(是不是有点早熟),难免失望。仔细回想一下,一年级后貌似就只看教科书了,顶多偶尔翻翻小学作文集,虽然那时对小动物们开始好奇、喜爱,但一直没有一本属于自己的科普书,只能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了----------例如玩螳螂,童年很快就如光年般一闪而过了。
      
       直到上大学读文科,更是和理工出身的科学知识八竿子打不着,连数学也退化到加减乘除的阶段,而天生强烈的求知欲作祟,喜欢买书的我也不时关注科普书籍,但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市面上的科普书籍,不是太高深,像我放置了1年却仅翻了10页的《时间简史》,就是专为儿童设计的科普入门书,而百科全书对我而言还是过于教科书。
      
       好吧,貌似铺垫太长了点,但我觉得此书是填补我童年记忆的自然考,书中提及的粉红色河马汗、网络神马的前世今生、揭开假玫瑰的面纱等等,都让我有种相见恨晚的心情,以至于在阅读中不由自主的偷笑,而此书的四个作者是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年轻人,研究动植物的科班出身让故事蕴含科学的闪光,加上轻松诙谐的文字,使我有时会忘记这是本科普书,像我最喜欢的故事之一《情人节葡萄》,让我对葡萄另眼相看,我更愿意将它看成是关于植物的小散文。
      
       在此书很快被我拿下后,我有种念头,就是等有了小孩,我要捧着此书读给他听,让他听听这些关于动物、植物的奇妙旅程,而早已过了孩提时代的人们阅读此书也能发现看世界的一种新视角。(其实在外国也有这样一些好玩的科普书,只是中国大陆引进得较少)
      
       最后,稍微夸张的说一句,这种用诗意的写法呈现理性的科普知识,让我对中国科普类书籍重获信心,因为我觉得搞研究可以很严肃,但如果可以亲民一点,带来的社会影响力会更广一些,而这样又何乐而不为呢。
      
      ps再多嘴的说句,近年小说、励志类书籍大受欢迎,不是说那些书不好,但看书如饮食,均匀搭配最健康,而我认为能带着无功利的心情读书是很好的境界。如果说到此书的小瑕疵,可能就是书籍装帧可以再精致一点,有些字体再小些可能更好,当然这是我的个人意见了,其实此书的内容已经足以掩盖这小小的不完美。
  •   国内能让我们这些“科学盲”读懂的科普读物十分有限,所幸,松鼠会的楞头青们不惧“权威”,敢于拿科学开刀,给了我们了解科学的平台。
  •   科学松鼠会的书,非常好看的科普,推荐一下
  •   科学松鼠的科普书还是那么有趣,增长了见识………………
  •   非常喜欢科学松鼠会 觉得他们是科普的未来......出了书就赶紧买来看 手不释卷的快乐
  •   说实话,我是看了生活大爆炸才又重燃对科学的热爱,但在此之前就听过科学松鼠会,所以秉着对知识的热爱我收了它。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酷科普”:首先内容酷,讲解生物质是一点都不枯燥,真的体现了“剥开科学的坚果”的理念,适合我这种文科生;其次色彩插图酷,插图又让我找到了以前喜爱的科普杂志的感觉。总之很赞~
  •   反正就是喜欢科学松鼠会的作品,推荐科普爱好者们可以看看
  •   很好很喜欢,之前就一直看科学松鼠会的博客,看合集很过瘾!我个人认为适合作为初中以上的孩子科普启蒙图书,因为趣味性足够,科学性也很好。
  •   这本书不仅有精致的配图,而且内容讲的也很有趣,让人不由自主的往下看,我一会儿工夫就看了40页。科学松鼠会果然名不虚传!
  •   科学松鼠会的书,质量保证。准备阅读中。
  •   很喜欢这类本书,用轻松幽默的口吻讲述一些科学常识。平时经常上果壳网,很喜欢科学松鼠会的写作风格。书里还配有一些插图,很有趣,平时没事翻一翻,既可增长见识,又可打发时间,非常不错的一本书!
  •   科学松鼠会的书,出一本,我买一本,这本感觉最好。
  •   科学松鼠会的作品,精品。书一到手,就感到不是凡品。迫不急待的翻开,一气读完,累的够呛,但感觉非常好,书的内容非常通俗易懂,讲述的角度也非常独到,很好。
  •   第一次买科学松鼠会的书,感觉还不错
  •   出于个人的爱好,我很喜欢读科普类图书,科学松鼠会的这两本书都很不错。适合每一个年龄段的人
  •   以前买过《吃的真相》,感觉很好,这本同样是由科学松鼠会的成员编著,看看长些见识
  •   支持科学松鼠会呦~
  •   科学松鼠会的书籍一贯是支持的,写得很好,延续了之前的风格。
  •   松鼠科学协会的青年科学家确实在探索一种将科学变得更生活化的方式,努力消除科学的神秘感、距离感。孩子喜欢读。
  •   ‘科学松鼠会’的三本书之一,我认为这本书是两杰作之一。另一本是‘吃的真相‘。
  •   科学松鼠会的,有意思的读物
  •   科学松鼠会的书,好玩
  •   很喜欢科学松鼠会的书 语言轻松幽默 道理浅显易懂 很喜欢!
  •   科学松鼠会的书,又参加活动,买来当休闲书看。
  •   科学松鼠会的书,都还不错,趣味性,知识性都值得推荐。
  •   科学松鼠会的书,不错
  •   不错,很好,科学松鼠会的书基本上都买了
  •   首先是被科学松鼠会吸引的,然后书也很喜欢,属于很独特的书
  •   科学松鼠会的书,一贯的好。
  •   作为一个典型的理工女,而且本来就很喜欢果壳网科学松鼠会之类的,所以就超爱这本书啦~讲的内容都很有趣~值得一读~
  •   冲着科学松鼠会去的,之前看过科学冷浪漫,很好看呢!简单的文字和轻松的语调讲述了关于科学的知识!
  •   果壳和科学松鼠会的都是好东西。
    书后的推荐已经够了。
    这本书就是这样的.
    受益匪浅
  •   内容还没细看,冲着科学松鼠会买的这本书,包括开本和封面设计的感觉,都是很可爱的味道。内容估计也会比较有趣。
  •   之前听过科学松鼠会,这次看到这本书很是喜欢,可以对大自然有对身边的自然有更加清楚的了解,总之,这本书很精彩!!!!
  •   当当上买的第一本书,非常喜欢,松鼠会的科普读物会一直支持下去
  •   喜欢科学松鼠会
  •   科学松鼠会出品,必属精品。不过这本稍微单调了一点,只有动植物,还是上一本那样三教九流的什么都有的好啊!
  •   很喜欢,把科学说的多么有趣啊!大爱科学松鼠会!
  •   高兴的看到松鼠会的书越来越好了,从封面开始,这本书给了我好心情
    这是一本活泼轻松的科普,你会惊讶而愉快的发现,呀,原来是这样的
    呵呵~如果你不觉得了解一下大自然是件无聊的事,那么强烈推荐~!
    书的纸张,版式都很好,这次的封面很棒
  •   松鼠会的科普书果然没有让人失望,既有趣又有知识性
  •   本书是我喜欢的一贯的松鼠风格,非常喜欢。不过按作者分的方式不是很方便。
  •   第一:书的设计,拿在手里的感觉很好。
    第二:内容很有意思,感谢松鼠会的朋友们。
    现在社会是信息社会,可是好书却不多了,这本书就是不多的好书中的一本。
  •   松鼠会的书,适合阅读的书。
  •   松鼠的书都还不错,就是字再大点就好了,现在孩子眼睛都不好
  •   看到弟弟买了一本,翻翻还不错,这次活动就买了回家仔细看。说实在的这个松鼠会出版的书还蛮好看,大人小孩都适合。
  •   很有趣,也很有营养,了解知识不枯燥,松鼠会的书当然要捧场
  •   支持松鼠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