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教学设计与案例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周永凯,王文博,田红艳 著  页数:247  

前言

  中国有一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其中的“预”即事前的构思、谋划和计划,亦即现代所说的“设计”。就是说,不论做任何事情或事业,都要做好设计。只有事前做好设计,方能成功;否则,就会遭遇挫折。  教学是有明确目标的育人活动。任何教学活动,事前都是有所构思、计划的。古今中外,有良知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都是有一定的规划和安排的。不过,历史上或者说以往的“教学设计”都是基于经验的,可以说是“经验型”的教学设计,有许多的主观性、片面性、非科学性。这种教学设计,已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教学要求。  现代教学设计,自从20世纪中叶兴起以来,就是在系统理论和方法指导下的设计。它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陈旧的教学思想的束缚,树立了崭新的理念,亦即以学习者为本,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习者的“学”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遵循学习的内在规律。也就是说,现代教学设计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经验型的“教学设计”,它是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以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坚实的理论基础,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立教学目标,最优地选择或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和教学过程、教学表达艺术以及教学评价,以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理想境界。  教学设计作为教育科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核心。从20世纪中叶诞生以来,其理论与实践有了迅速而深入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发达国家,教学设计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获得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与应用。它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教学设计理论,开始在中小学进行探索和实践的,并取得了许多教学、教育成果。  但是,迄今为止,大学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系统研究甚少。

内容概要

  大学教学、教育远比基础教育复杂得多,因而更需要精心设计,更需要创造性。因此,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基于基础教育的教学设计理论,和大学教学实践相结合,以形成大学教学设计学的理论框架和实践体系,推进大学教学技术理论和实践的现代化、科学化和最优化,就成为大学教师和教研工作者的责任。  《现代大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力求在这方面作一些初步探索,着重在大学教学设计的3个层次(即教学系统设计层次、教学过程设计层次和教学产品设计层次)上,以教学过程设计为主,构建大学教学设计的理论框架和实践体系,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教学设计概述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现代教学设计起源与发展第三节 大学教学设计概述第二章 大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及方法论基础第一节 大学学习理论第二节 大学教学理论第三节 信息传播理论第四节 教学系统理论第三章 大学教学设计过程及其模式第一节 大学教学设计过程及其研究方法第二节 大学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第四章 学习需要的分析第一节 学习需要分析及其实际意义第二节 分析学习需要的程序和方法第三节 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分析第五章 学习内容的分析第一节 学习内容及其分类第二节 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第三节 学习组织与展开的信息论方法第四节 学习目标的编写第五节 课程教学设计表第六章 大学生学情分析第一节 大学生的一般特征第二节 大学生的认知风格分析第三节 初始知智能和素质第四节 与时俱进,做好大学生的学情分析第七章 教学策略设计第一节 教育教学模式第二节 教学方法优选优组第三节 教学组织形式优选优组第八章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第一节 教学媒体的特性和作用第二节 教学媒体的选择第三节 教学媒体的应用第四节 教学媒体的组合第五节 网络教学第九章 课堂教学结构和过程的设计第一节 课堂教学结构要素分析第二节 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化第三节 课堂教学结构的综合设计第四节 课堂教学设计举例第十章 教学表达艺术策略设计第一节 信息传播理论与教学表达策略第二节 美学理论与教学表达策略第三节 课堂讲授艺术策略第四节 课堂组织艺术策略第五节 教学启发艺术策略第六节 教学语言艺术策略第七节 教学板书艺术策略第八节 教学提问艺术策略第九节 德育渗透艺术策略第十一章 教学评价及其设计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第二节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第三节 考试及其试卷的编制第四节 真实性学习评价第五节 学习评价的发展趋势第十二章 大学教学设计的评价第一节 教学设计评价的意义与原则第二节 教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第三节 教学设计评价的实施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2.教学设计的一种研究法——模式法  模式,常指可以模仿的某种样式。在现代科学技术中,一般是指研究对象所具有的某种规范化的结构或者框架。把“模式”概念用于教学设计中,是为了概括地表达基于教学设计理论和长期教学实践所建立的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模式以简约的方式,提炼和概括了教学设计实践经验,阐释和说明了教学设计理论。它既是教学设计理论的具象化,又是教学设计实践的升华。因此,它就成为教学设计理论与教学设计实践操作的“中介”。以下介绍模式的概念、模式的类型和建构法。  “模式”这个词,在我国古代已有所应用。《汉语大词典》中释其意义为:事物的标准样式。与其相近的词,还有“模型”。“模型”一词,原指实物模型,但现在已拓展到包括非实物的形式模型,例如数学模型等。但在非实物的形式模型中,除数学模型用数学符号表示之外,还有用文字语言描述的“模型”。通常,人们又不用“模型”,而习惯用“模式”,例如“文化模式”、“经济模式”、“教育模式”等。这是因为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领域里用“模型”,就显得有点机械。从语义上看,“模式”比“模型”更广泛些。“模”包括了实物模型的意义;“式”涵盖了形式、样式的含义,也即包括了形式模型的内容。故“模式”一词兼容了实物和形式两类。  那么,什么是模式呢?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诸如“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模式是对理论的一种简洁的表现”;“模式,通常是指可以使人们模仿的标准样式”,等等。巴格登斯(A.s.Bagdonis)提出,在科研中人们通常把模式看作是某一过程或某一系统的简化表征。安德鲁斯(Andrews)和古德森(Goodson)则认为:一种模式是某一确定的参照系统或过程的抽象物和简化物,具有对参照系统或过程的“某种明显的逼真性”。所以,“模式”意味着是现实的一种表征,常常是用简化的方式对现实进行表征,以提供其结构和序列。通常,模式还被用于帮助人们形象地把握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斯诺(Snow)曾把模式看作是一种类比物,他认为:模式是人们精心构建的描述性类比物,通常用简化的或微缩的方式,有助于对不易直接观察的现象加以直接把握。因而每一种模式是对现象间关系可能存在的体系进行推测,用言语文字、数字公式、图形图表或符号等方式加以呈现。在他看来,模式就像类比一样,都同它们所表征的现象息息相关,但并非一模一样。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现代大学教学设计与案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