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张觉民,仲美文 著 页数:139
Tag标签:无
前言
撰文作序,以往乃政界高官或专家名士所为。似吾粗通文墨,思想觉悟不高者,为此丛书写序,岂敢贸然舒纸操笔,不知自量!然而鉴于丛书作者皆当代爱国群英,成为传统民间工艺抢救和保护之友辈;大家为收集实物和文献资料,奔走全国,费时既久,投资也多。往日相聚炉前,将数十年之所学、所得,分科别类,依其个人所长,各据一端,今编著出诸如《民间刺绣》《民间剪纸》《民间皮影》等共三十册,结成《中国民间工艺全集》。每册图版三百余幅,可说均为国内一流之绝品。拍摄之精,引入入胜。阅罢合目沉思,教人不能无动于衷!笔者厕身于中国美术家行列中,半个世纪有余,虽然以民间美术专业为主,但未涉笔如此之广。今承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领导及诸友好之爱戴,谨就自己浅见薄识,随笔略述一二,权作此部丛书之序言。中华民族已有5000多年历史,祖先创造的物质和无形文化遗产数之不尽,教我们炎黄子孙用之不竭,尽情享受。可是自19世纪以来,中华民族遭到了东、西方帝国主义者的侮辱和侵略;大片领土割让给侵略之国家,祖宗传下来的文化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到海外各国,陈列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回忆70多年前,中国学者袁同礼先生曾著《我国艺术品流落欧美之情况》一文,说:“晚近以来,西方学者竞尚东方艺术,每成立大规模组织,为系统之收集,又不惜重资,百方购求;奸商渔利,助其盗窃,而荒山僻寺,废墟野冢,亦遭洗劫。我国文物之损失,以最近20年为尤甚,良可慨也!”外国人有组织地涌入中国,勾结民族败类盗卖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可悲可叹!更有可恨者:溥仪于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将12。0余件书画等故宫文物精品盗运出来,经过变卖、群小混抢,绝大部分流失到海外,致使国家珍藏的金石书画、壁画彩塑、石雕造像等,空存其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日本帝国举兵全面侵华,抗日战争起,硝烟弥漫全国,交通受阻。欧美各国盗运中华民族历史文物之途径断绝。中外古玩商店洋行,纷纷倒闭。惟有日本侵略者为装点伪满傀儡政府门面,从华北各地搜集到大量民族民间文物,充作“满洲国”文化遗产,出版了《满洲之民艺》等图书。但日本帝国吞并中国之梦难圆,终于战败投降。傀儡溥仪便成了戏剧《末代皇帝》之主要人物。
内容概要
糕模俗称糕印、糕板,是民间制作糕点的工具。民间糕模是民间雕刻的一个品类,是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生活和艺术结合为一。糕模形式千姿百态,图案丰富多彩,蕴含了广大百姓朴素的思想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现存的具有代表性的糕模作品中,许多模板虽经上百年的岁月,仍韵味不减。 作者自20世纪90年代初始,热心于民间糕模的收集与研究,已收藏各类糕模1200多块。本书从民间糕点的发展历史、民间糕模的用途、雕刻、类型、图案等方面入手,详细地介绍了我国民间独特的糕文化和糕模雕刻工艺。
书籍目录
概述单眼糕模双眼糕模三眼糕模四眼糕模其它糕模跋后记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插图:虽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即同一类民俗现象在我国的广大地域中以不同的特点和方式世代传承着,但纵观我国民众制糕、吃糕的渊源,大致相似的生态环境又使这些差异超越地域特征,在精神层面上表现出许多共通的民俗心理,表达出了民众内心深层的审美感受。用于贺喜。在诞生礼仪上,每个家庭都要做圆糕,庆贺新的生命和家孙的诞生,尤其是生了男孩更是如此,不仅要给婴儿做各种有象征意义的衣、物,而且还要由孩子的外婆家做几笼“满龙糕”、“如意糕”等送上门庆贺。上门时,每一笼的中间放上满龙糕,四周放有福禄寿喜糕。村上的人谁来贺喜,主人就拿一块给来人享用,事后将粘有喜气的“糖糕”分给邻家,一方面告诉邻居自家喜添贵子了,另一方面表示礼尚往来。用于婚庆。在民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定亲、结婚办喜事是衣家的大事。在浙江嘉兴北部,糖糕常用来作男女定亲时女家的回赠品,即农村定亲男家上女家时,要送上40盒圆果,盒子是用大红色板纸糊成的,盒内一边装茶叶,一边装桂圆,每盒12粒。由男家送到女家后,女家则要用同等数量的盒子装满茶水糕回敬男家。在娶亲、嫁娶这天,不但自家要做“喜糕”,亲朋好友也都送来各式糕饼以表庆贺。女儿出嫁的嫁妆内,如脸盆、脚盆、果桶等的盆内、桶内放上一块糕,俗称“坐底糕”,象征新婚夫妇一生吃穿不愁、美满幸福。
后记
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逢年过节最兴奋的事是享用祖母用糕模制作的糖糕。然而,在女儿的童年记忆里,巧克力布丁、好丽友派、冰激凌、薯片等五花八门叫不出名的零食成了最爱。在改革开放后,家家户户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不知不觉中超市里包装精美的时兴糕点从城市撒向乡村,祖辈们相传百年的传统糕点一夜间失宠了。乡村在变迁,一间间老屋也在不断地被拆建,祖母们常年搁放在菜橱顶上的几块雕花糕板也被当做垃圾,成了没有用的“老缩货”。20世纪90年代初,在岳母家过年,看见几块由岳父先前雕刻的寿桃、双鱼糕模,一时唤起了心底对童年时光的回忆。小心地用抹布将覆盖在糕板上的灰尘擦掉,用清水洗了又洗,然后收入皮包里。从这以后,我开始收集那些千姿百态的民间糕模。在乡间、在集市,在古玩市场,在本地、在外省,不间断地搜索、收藏,十多年下来,办公室的角角落落堆满了上千块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糕模。去乡下外婆家过年时,女儿挑了几块龙图、鱼图、如意图糕模带回去,磨粉、揉粉、做糕、蒸糕,一个个粉团磕出了一个个鱼糕、龙糕,热气腾腾的竹笼里蒸出十多块各式糖糕。一家人围炉做糕的场景,滋润了乡村,也让那份浓浓的年味重新回到了大家的心里。此书在编辑期间,得到了徐艺乙、郭艺等老师的推荐。也得到了王抗生、王淼、顾希佳等老师的热忱指导,在此谨表衷心的感谢!
编辑推荐
《民间糕模》编辑推荐:“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最完美的文化遗产,最本原的活态文化,最地道的民间艺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