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产业与循环经济概论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黄海峰 等编著  页数:321  

内容概要

中国对循环经济的探索始于20世纪90年代,基本做法是在基层企业、工业园区和部分区域等层次逐步推进“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2002年我国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务院和有关部门也相继制订了一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2005年7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2008年8月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并从2009年1月施行,以法的高度促进开展循环经济。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或规章,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一些企业、工业园区、区域等不同层次开展了循环经济的示范、试点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循环经济在我国都还刚刚起步。人们对于循环经济的认知还很不够,公众对于循环经济在第二产业中的作用还缺乏认识。其中多数企业在运用循环经济方法上还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存在不少误区、盲区。为了进一步宣传和普及循环经济的理念、知识,沟通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信息,推动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总结、交流与发展第二产业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和技术支撑体系、回收体系,使企业对循环经济的认识能看得见、摸得着,实施、发展循环经济找得到方向和办法,本丛书总编委会汇同钢铁、轻工、包装、纺织、石油、化工、电子、环保、城市垃圾、新型材料——凝石等20多个第二产业分编委会,自2007年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资料、信息。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循环经济分会会长李沛生在积累了数百万字资料的基础上,精选精编,集众人智慧、创造和劳动成果,编著了近600万字的《第二产业与循环经济》丛书,奉献给广大读者,以期为推动我国第二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略尽微薄之力。

作者简介

黄海峰,博士生导师。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博士。现任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经济转型研究中心主任(www.crcet.com)和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同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风险投资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德国中心、国际法律发展组织(IDLO)研究员、美国国际管理杂志(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Review )编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理事、  “世界银行中国循环经济政策促进项目”咨询专家。
  主持了科技部”经济系统中的循环经济体系实现与政策支持”、环保总局“循环经济机制推进”、商务部“机械制造产业投资促进报告”等国内外重要课题,发表学术专著《区域层面的经济转型》(德文版,德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德国循环经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参与撰写了《循环经济与中国建材产业发展》(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牡2005年),主编了《2005年亚洲教育背景论坛论文集》(中英文版)(2005)。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围绕经济转型、金融环保、战略管理、可持续发展学术领域发表论文近3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第二产业循环经济的地位、意义与任务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中国第二产业的现状及其在循环经济中的地位 第三节 第二产业实施循环经济的意义与任务第二章 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和实践模式 第三节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应注意的问题第三章 循环经济的国际实践 第一节 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第二节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第三节 瑞典循环经济政策研究 第四节 其他国家发展经验借鉴第四章 中国第二产业循环经济的实践 第一节 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近期目标 第二节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和重点工作   第三节 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   第五章 循环经济的资源回收体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实践 第三节 中国发展现状第六章 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第一节 技术支撑体系的背景 第二节 技术支撑体系的内涵     第三节 技术支撑体系的构成 第四节 技术支撑体系的战略第七章 第二产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 第一节 研究综述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三节 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第四节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第八章 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体系 第一节 国外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现状 第三节 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的改革方向 第四节 完善政策体系的措施第九章 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第一节 规范企业自身的环境行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第二节   制定产品实施绿色制造与循环经济细则,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第三节 建立健全废弃物分类回收体系 第四节   开发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设备 第五节 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 第六节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附录 一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指令、公约、决定、指南 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5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8 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指南(试行) 9 循环经济示范区申报、命名和管理规定(试行) 10 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指南(试行) 11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申报、命名和管理规定(试行) 12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 13 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验收暂行规定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 约能源法 15  防止倾倒废弃物和其他物质引起海洋污染公约(1972年伦敦公约) 16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包括关于臭氧层耗损物质蒙特利尔议定书 17  欧共体关于包装、包装废弃物的指令 18  德国包装废弃物处理的法令    附录二 关键术语解析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第二产业循环经济的地位、意义与任务  从资源流程和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角度考虑,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增长模式,即“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另一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概括地说,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原则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再利用”原则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后继续使用,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防止产品过早地成为垃圾;“资源化”原则是指将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可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又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目前情况看,“资源化”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再生利用,如废铝变成再生铝,废纸变成再生纸;另一种是将废弃物作为原料,如电厂粉煤灰用于生产建材产品、筑路和建筑工程,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后用于发电取暖等。  循环经济在微观层面上,要求企业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减量化;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并延伸到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布局,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循环经济在宏观层面上,要求对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建立和完善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第二产业与循环经济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