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1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 作者:卢晓江 页数:27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介绍世界自然科学发展史,共分十二讲,主要内容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科学,古希腊科学,中世纪的科学技术,近代科学的兴起,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的科学,电磁的世界,新物理学革命,现代科学的进展,高科技革命及新科技革命等。另有两个专题,介绍了诺贝尔奖和新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书末还附有两个附录:推荐书目和相关网址,以便读者的进一步阅读和学习。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高等职业院校的教材,也适合更为广泛的读者阅读。
书籍目录
第一讲 古老文明的开始——四大文明古国的科学技术
第二讲 科学精神的起源——古希腊科学
第三讲 东方科学的灿烂辉煌——中世纪科学
第四讲 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16-17世纪的科学技术
第五讲 蒸汽机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六讲 群星争辉——18世纪的科学
第七讲 经典科学的辉煌——19世纪的科学
第八讲 电磁学与动力技术的新发展
第九讲 新物理学革命——20世纪的科学
第十讲 20世纪科学的进展
第十一讲 高科技时代——20世纪的技术
第十二讲 新科技革命与未来
专题一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专题二 中国科学的新生与辉煌
附录1 推荐书目
附录2 相关网站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760年以后,达朗贝尔继续进行他的科学研究。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达朗贝尔的声誉也不断提高。他尤其以写论文快速而闻名。1762年,俄国沙皇邀请达朗贝尔担任太子监护,但被他谢绝了;1764年,普鲁士国王邀请他到王宫住了三个月,并邀请他担任普鲁士科学院院长,也被他谢绝了。1754年,他被提升为法国科学院的终身秘书。欧洲很多国家的科学院都聘请他担任国外院士。 数学是达朗贝尔研究的主要课题,他是数学分析的主要开拓者。达朗贝尔为极限作了较好的定义,但他没有把这种表达公式化。波义尔做出这样的评价:达朗贝尔没有逃脱传统的几何方法的影响,不可能把极限用严格形式阐述;但他是当时几乎唯一一位把微分看成是函数极限的数学家。 达朗贝尔是18世纪少数几个把收敛级数和发散级数分开的数学家之一,并且他还提出了一种判别级数绝对收敛的方法——达朗贝尔判别法,即现在还使用的比值判别法;他同时是三角级数理论的奠基人。达朗贝尔也为偏微分方程的出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746年他发表了论文《张紧的弦振动形成的是曲线研究》,在这篇论文里,他首先提出了波动方程。并于1750年证明了它们的函数关系。1763年,他进一步讨论了不均匀弦的振动,提出广义的波动方程。 另外,达朗贝尔在复数的性质、概率论等方面都有所研究,而且他还很早就证明了代数的基本定理。达朗贝尔在数学领域的各个方面都有所建树,但他并没有严密和系统地进行深入的研究,他甚至曾相信数学知识快穷尽了。但无论如何19世纪数学的迅速发展是建立在他们那一代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之上的,达朗贝尔为推动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达朗贝尔认为力学应该是数学家的主要兴趣,所以他一生对力学也作了大量研究。达朗贝尔是18世纪为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之一。《动力学》是达朗贝尔最伟大的物理学著作。在这部书里,他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第一运动定律是给出几何证明的惯性定律;第二定律是力的分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数学证明;第三定律是用动量守恒来表示的平衡定律。书中还提出了达朗贝尔原理,它与牛顿第二定律相似,但它的发展在于可以把动力学问题转化为静力学问题处理,还可以用平面静力的方法分析刚体的平面运动,这一原理使一些力学问题的分析简单化,而且为分析力学的创立打下了基础。 在《动力学》这部书里,达朗贝尔对l7到18世纪运动量度的争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两种量度是等价的,并模糊地提出了物体动量的变化与力的作用时间有关。在《运动论》里,达朗贝尔不仅阐述了他的力学观点,他还在哲学序言里指出了科学发展的前景和分析科学的哲学观点。 牛顿是最早开始系统研究流体力学的科学家,但达朗贝尔则为流体力学成为一门学科打下了基础。1752年达朗贝尔第一次用微分方程表示场,同时提出了著名的达朗贝尔原理——流体力学的一个原理,虽然这一原理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达朗贝尔第一次提出了流体速度和加速度分量的概念。
编辑推荐
《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自然科学史十二讲》是“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之一,可作为高等院校、高等职业院校的教材。介绍世界自然科学发展史,共分十二讲,主要内容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科学,古希腊科学,中世纪的科学技术,近代科学的兴起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