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

出版时间:2004年9月第1版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美)伯格  页数:414  译者:陈会昌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人格心理学(第6版)》全面介绍了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领域内关于人格研究的理论。主要围绕着精神分析理论、特质理论、生物学流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理论等六种主要的人格理论流派展开论述。并加以客观、公充、生动的分析,同时对其他分支理论、学说和流派也都有所涉及。阅读本书,读者将了解科学心理学在人格研究领域的全貌,并对在不同的时代和历史阶段居主导地位的理论、人格心理学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景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

作者简介

  约翰·伯格,英国艺术史家,小说家,画家,1926年出生于伦敦,1946年从军队退役后进入CENTRAL SCHOOL OF ART和CHELSEA SCHOOL OF ART学习,1948年至1955年以教授绘画为业,曾举办个人画展。1952年,他开始为伦敦NEW STATESMAN杂志撰稿,并迅速成为英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此后他更有多部艺术专著问世,如《观看之道》《另一种讲述的方式》《看》等,他亦写小说,名篇G(1972)获英国布克奖及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人格第二章 人格研究方法第三章 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理论、应用及评价第四章 弗洛伊德理论:相关研究第五章 精神分析理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应用及评价第六章 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相关研究第七章 特质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第八章 特质流派:相关研究第九章 生物学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第十章 生物学流派:相关研究第十一章 人本主义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第十二章 人本主义流派:相关研究第十三章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第十四章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相关研究第十五章 认知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第十六章 认知流派:相关研究第十七章 几点结论术语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人格心理学(第6版)》围绕精神分析理论、特质理论、生物学流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理论等六种人格理论流派,对有关人格的理论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介绍。《人格心理学(第6版)》行文流畅、通俗易懂,融入了丰富的生活案例,并穿插一些新闻报道和相关自测题,帮助读者测验自己或他人的人格特征。  《人格心理学(第6版)》不仅可作为高等院校教科书,也是心理学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好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格心理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3条)

 
 

  •      算不上书评,仅是基于对书中观点的理解,做一番整理,以及一点体会。
      
       这不是很奇怪又很有趣吗——“人格”,原本是一个用来描述人们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的词汇,但心理学家在探究其奥义之时,却形成了五花八门的学术流派,以及形形色色的学说。流派与流派之间,有的是亲表关系,长幼有序,有的是好朋友,有的则是分手的恋人,熟悉的陌生人。学说呢,仿佛欧洲冠军足球联赛的32强球队,各有各的风格和阵势,都卯足了劲头,不要在时代的赛场上被淘汰出局。
      
       为什么“稳定”的人格却催生了“不稳定”的流派呢?也许正像人格的形成,众水潜流,汇成大河,而究竟何处为源头却莫衷一是。又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的确很多,诸如性别、文化的影响力,还有成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幸福感、健康,等等,也都与人格的形成有着某些联系。每一个流派都查明并验证了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精神分析流派强调“潜意识(unconscious)”对行为的影响力。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一个健康的人格中,自我掌控者本我冲击和超我的需要,为达这一目的,自我通常要使用防御机制。而人格上出现问题,则有可能是使用了不当的防御机制。
      
       特制流派心理学家更多的是学术研究者,而不是治疗师。这种学说的主要优势在于容易将人们进行比较。最有名的是“大五(the Big Five)”人格因素模型:神经质、外向性、求新性、亲和性、尽责性(Neuroticism,Extraversion,Openness,Agreeableness,Conscientiousness),首字母组成“OCEAN”,人格的海洋,基本描述出人格结构。“大五”的发展也引发人们兴趣,探究人格与工作绩效之间关系,而其中特别“尽责性”,被认为是预测绩效的最佳指标。
      
       生物学流派则研究了人格的生物学基础,把人们天生的一般行为倾向称为气质,强调了人格特质的遗传力,以及生理过程对于个体差异的影响。
      
       人本主义流派的关键词是“责任”,其核心是强调人的责任、强调此时此地、从现象学角度看个体、强调人的成长。有名的学说当属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帮助人们形成幸福、健康的人格。需要层次呈金字塔模型,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当然,行为是多元驱动的结果,低级需要的满足程度对行为的影响较大,却决非决定性的。关于马斯洛的观点,不妨略多提一下。处于“需要层次”顶端的是“自我实现需要”,那么自我实现的人是怎样的呢?马斯洛认为,其标志是“自我接纳感”,他们能够接受自己,承认自己的缺点并努力去改进。马斯洛还列举了自我实现者,或者他认为心理健康者的几个特征:较少受文化规范和习俗约束,具有创造性,拥有“高峰体验”,具有少却深厚的友谊,具有“富于哲理的、无敌意的”幽默感,他们取笑所有人,也包括他们自己。如同我们平时说的,笑笑别人,也给别人笑笑。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发现了“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行为主义者感兴趣的,只是那些可观察的行为,而情绪、思绪、期望、价值观、推理、顿悟、潜意识,等形而上的东西都要抛弃。通常我们印象中,那些穿着实验服,玩弄小白鼠的心理学者形象,就是行为主义。典型的行为主义治疗师并不花太多时间寻找患者产生问题的原因,相反,他们关注的焦点是可观察的行为。
      
       认知流派,引入认知因素来解释行为。大多数认知心理治疗师会帮助来访者认识到不合适的想法,而用更恰当的想法取代它们。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心理医院学习心理动力学治疗时,偶遇在精神卫生中心学习认知疗法的同学,当我们显摆心理医院的老师如何运用精神分析法,抽丝剥茧、显现真实时,那位学习认知疗法的姐姐却对探究自我毫不感冒,她认准一句话,“认知不改变,谈什么也是枉然”。其实这也是考试必然会考到的理性情绪疗法的理念,心理治疗A-B-C过程:A是诱发事件(activating experience),C即情绪结果(emotional consequence),从A的个人挫折到C的强烈消极情绪之间,则加入了一步B,非理性观念(irrational belief)。理性情绪治疗师要做的就是向来访者提出挑战,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非理性观念,并认识到这些观念是怎样导致他们得出错误结论的。当然,这并非易事。
      
       对于人格出现问题,各个流派有自己的解释。比如针对“抑郁”,精神分析会把抑郁看作一种向内的愤怒,我们经常会听到治疗师说,“他(她)有很多愤怒没有处理”;特质理论家会查明究竟哪些人容易抑郁;生物流派会找出具有抑郁敏感体质的人;人本主义认为出现抑郁,是由于自我不能建立良好的价值感;行为主义认为抑郁是生活中缺乏积极强化所致,抑郁的人没有看到生活中有什么值得做的事情;认知流派则会找出抑郁者在处理事情、解释世界时的非理性认知。
      
       要说我感到哪一种学说最确切呢,或许你能猜得到。从前王老师做完咨询,上午一杯咖啡、下午一杯茶,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聊天,一方面也是释放咨询中积淀的负面能量。可是每当我有问题问他这怎么解决,那怎么解决,他都没有明言过该怎么做。后来我下载过一部美剧《扪心问诊 In Treatment》,“大长腿”浏览了一下说怎么会有这么闷的剧,它到底在讲啥。剧里的治疗师每天迎接不同的来访者,埋进沙发里谈话一集半个钟头就过去了。咨客的状态时好时坏,临走时也未必会变更好。有时咨客大曝隐私,有时和治疗师兜着圈圈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而治疗师的状态也不一定很好,有时还和咨客陷入情感纠葛,自己也有心理矛盾,要寻求治疗。似乎一切如此让人气馁。
      
       慢慢,我体会,心理治疗的确是迂回又难解的事情。顿悟、明了的答案是那么少。不假神力,亦为凡人,治疗师没有能力也不应有权力去扭转一段人生,他不过在不断努力,调试着提供一种支撑,陪伴来访者在适当时机,表露藏在心底的创伤、情感和感受,让话语如水流过身体,能够自我修复就好,自然、缓慢、细微,而值得期待。
      
  •     严格来说,我没有完全读完这本书。这本书讲了人格心理学不同的流派,从理论到应用,到研究。除了精神分析流派之外,其他每个流派一般都会安排两章内容。关于认知流派、行为主义流派、人本主义流派的相关研究的章节我都没读。
      
      这算是我接触心理学来读的第一本书。这和我之前对心理学的认识有很大不同。我想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也是出乎意料的。我自感认识不够,但总想总结个什么,所以,也只好说自己是纯碎写写感想。
      
      心理学首先是一门科学。它存在研究方法。从这本书里反映给我的信息来看,每一种理论都存在对应的大量实验。就像我们认识的科学一样,存在假设-验证这个研究过程。这是我对心理学的印象之一。
      
      人格心理学的每个流派,其实都还算很好理解。每个流派确实存在显著的区别,当然也有部分地方相似相同。
      
      我想,通读全书,虽然掌握不同流派研究人格的方法、理念固然重要,但让自己获得一种研究人格的方法才是更重要的。
  •     小事随性,大事斟酌。我想这才是大部分人的真实写照。但我们斟酌的依据是什么?怎样才能比较正确地预测我们这个决定所带来的后果。
      
      所以我们需要理论,或者一些方法论,就好比大部分人在做事的时候需要一个理由。又或者这么说,与其你告诉我要怎么做,不如先告诉我为什么要这么做。说服一个人,劝慰一个人,也只是遵循这般浅显的道理。
      
      但理论其实是不能被证真或证伪的。就像我们所知道的没有绝对的真理一样。理论只能通过研究来得到或多或少的支持。通过研究,检验的理论预测越多,我们就越相信该理论对事物本质坐车的描述是正确的。其实相信理论,在本质上,跟怀着别的信仰,差不多。
      
      关于一个理论的各种流派,就跟盲人摸象一般。每个盲人所了解到的,只是大象的一部分。由于真正的大象比他们摸到的东西更多,所以每个盲人说得都对,但是都不完整。我们对各种流派都保持一颗宽容的心,因为我们知道不是每一种理论都是正确的。但每个流派与理论,都在帮助我们理解“我是谁”这问题上提供了某些有价值的东西。
      
      
      我觉得这本教材真的要比什么厚黑学,提高人际EQ的书都要好。以前从来没有好好思考过,为什么一本书能够成为一本教材,或这本教材是不是一本好看的书。但这本书竟是那样睿智有趣,且理论强大,逻辑清晰。它客观宽容地对待每一个流派,使你了解到每一个流派的精华之处,以便在实操中更好地运用。在了解这些人格流派理论之后,开始告诉你该怎样用理论来解决问题,用什么方法来测量人格。
      
      
      人格是一个很诱惑的话题。它之所以吸引我们,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可以根据人格去预测一个人的行为,更好地掌握事情的走向。但为什么一个人会形成人格呢?会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一些专栏作家靠经验,智慧,或者对人性敏锐的洞察力,去评价一个人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表现出的只是我们理解人格的一种途径。而人格理论家研究别人的著作,作出自己的观察,然后解释在他们看来人类行为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件多有趣且激动人性的事情啊。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来检验理论做出的预测。
      
      与人格理论挂钩的是心理治疗。许多著名的人格理论家当中有许多人同时也是治疗的专家。他们给病人治病的实践使他们关于人格的思想得到发展和完善。而心理治疗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每种方式都反映了心理治疗专家对人格本质的看法。比如说,精神分析学派的治疗专家更关心导致问题行为的无意识的东西。人本主义的治疗者更多是以一种间接方式为患者去提供一种恰当的气氛,让他们深入自己的情感世界。认知治疗者则试图让他们的患者改变加工信息的方式,行为主义者则创设环境,使人们期望的行为多出现,不期望的行为少出现。
      
      心理学真是一门极其精细的学科。有趣的外表下是各种理论和设想孜孜不倦的论证。理论之后需要研究,而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支持假设。研究者提出理论,作出假设,并收集数据来支持或否定假设。像拼图一样,每一项研究都对我们理解人格作出了贡献。而研究又是永无终止的……
      
  •     个人觉得,对于心理学的amateur们,这本书还是很可读的。初了解心理学,觉得有些混乱,各种流派各种研究方式,没有统一感,而这本专业介绍心理学的书,很好地梳理了心理学发展的脉路,作者Jerry逻辑性很好,客观,重点突出。
      我觉得它的好处就是:通体了解了心理学的几大门派,看自己更认同哪些,再去看~
      
  •     我不是专业学心理的,是完全有点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门外汉。因为现在市面上的一些心理学都太快餐了,很多不好看,只是利用人们对心理学的好奇兴趣和不了解而应景攒出来的小册子,所以我才想看看专业的书是怎样的。
      
      结果发现教材果然是教材,是完全不以吸引眼球为目的的,因此读起来有时感觉有点枯燥,而且果然是从科学角度学习角度来著述的,看的时候也完全会从客观学习的角度去读,很难把自己的感受套进去,或者即使想套进去想作被试也没有什么机会,因为这显然不是个心理测试书。
      
      当然还是很有收获,直到了很多以前不晓得的概念、理论等等,也对于一些问题有了完全不同的认识,不过也许读完下一步社会心理学之后,我还是想找一些案例多的书来看。
  •     人格——情景争论
      什么是偏见?
      怎么利用偏见?
      怎么改变偏见?
      1)什么导致人们遵从群体动力?什么导致要这样做?
      2)群体动力的本质上什么?
      增强和减弱从众的因素
      1.一致性
      2.表态
      3.责任
      4.个体与文化
      5.施加压力的群体
      首因效应与印象线,信息的先后次序
      a.史蒂夫是一个聪明勤奋、冲动、挑剔、固执、好嫉妒的人
      b.史蒂夫是一个好嫉妒、固执、挑剔、冲动、勤奋、聪明的人
      
      稀释效应指的是中性的或无关的信息弱化判断或印象的趋势
      
      
      社会解释中可能出现的三种偏差
      1.基本归因错误
      2.行动者-观察者偏差
      3.自我偏差 1.自我中心思维2.自利偏差
      
      自我辩护
      为努力进行辩护???
      为残忍进行辩护???
      
      偏见的五个基本原因
      1.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竞争与冲突
      2.替代性攻击
      3.自我形象的维持或地位
      4.性格性偏见
      5.对现存社会规划的遵从
      
      
      影响抵制
      1.坚持立场
      2.用以支撑的知识
      3.进行预防措施
      4.自我生成的防御
  •     什么是人格: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
      
      
      要完整地理解人格必需的四个成分:理论、应用、评价和研究。每个人格理论家,都以一种综合而全面的模式介绍人格是怎样构成和怎样发挥作用的。但是心理学家从来不满足于仅仅描述人格,而是把理论和研究那些影响人们生活的问题中获得的信息加以应用。这些应用包括心理治疗、教育和职业行为。每个流派的心理学家还必须找到测量他们所研究和使用的人格建构的方法。因此,评价是人格心理学各流派的另一个重要领域。这些测验程序,不但可以更好地让你理解各流派的心理学家是怎样测量人格,而且还能让你自己知道自己的要格怎样。然后是该流派的相关研究。
      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对每个流派,我们深入考察几个问题之后,将懂得理论怎样产生出研究以及研究结果怎样导致了新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
      1、 理论
      人格的每个流派都是从理论开始的。理论通常来自几位著名心理学家的著作。他们在自己的著作里提供了对稳定的人格类型和人际过程的描述。他们解释了人格的机制,以及这些机制怎样导致了某个人所特有的行为。很多时侯,理论家还解释了人格差异是怎样形成的。一些人还根据他们的理论解释了怎样使人格发生变化。多数理论家介始了改变人格的方法,作为其心理治疗方法的一部分。虽然每一种理论都倾向于强调人格的一个不同的部分,但是每个理论家在描述人格本质时,都必然要深入探讨几个重要问题。一般来说,所有六个流派的理论家都按照下面的方式来说明这些问题。
      1)遗传对环境的影响
      人是在出生时就为他长大成人之后的人格播下了种子,还是不带有任何遗传倾向,在这两种观点之间可以说有数不胜数的不同意见。但是大多数人格心理学家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格有多少是遗传素质影响的结果,又有多少是环境影响的结果?人们在这个问题上分歧巨大。许多生物学流派和特质流派的理论家坚信,我们过于忽视遗传倾向性的作用了。在较小程度上,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家也强调与生俱来的需要和行为方式,尽管是无意识的。但是,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以及认知理论家则认为,遗传对人格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只是经验主义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至少发现了某些遗传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2)意识决定行为还是无意识决定行为
      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了解他们行为的原因?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很多行为是受无意识力量控制的;B.F.斯金纳,把这种无意识定义为人没有意识到的东西,他认为,人们往往以为自己是理解自己的行为的原因的,而实际上并没有意识到。与此相反,特质理论家和认知理论家靠自我报告的资料来发展他们的理论和研究。他们假设,人们能够明了并报告他们的社会焦虑水平,以及他们怎样在心里对信息加以组织。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所有流派都不采取绝对化态度,特质理论家经常像生物学流派的心理学家一样,谈论行为的遗传因素。认知行为治疗专家也承认,人们不清楚他们的问题的认知过程。人本主义理论家在这一问题上通常采取折中主义立场,他们承认,没有别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但他们也认为,许多人并不清楚,他们为什么那样做。
      3)自由意志对决定论
      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命运。我们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控制着我们的外部力量决定的。这是心理学中一个起源于哲学和神学的老问题。
      在一个极端,我们可以看到被称为激进和行为主义者的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斯金纳认为,我们的行为是不能自由选择的,它是我们面对的环境刺激的直接结果,自由不过是一个神话。精神分析学派的理念家在这个问题上一般不采取绝对化的立场,便是他们强调与生俱来的需要和无意识机制,这此东西使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自我控制。处于另一个极端的是人本主义理论家,他们更多地考察了个人选择和责任感,并把这些看作心理健康的基础。人本主义流派的心理治疗专家经常鼓励他们的患者认识到,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向负有比社会使他们相信的更多的直接责任。
      虽然这一问题仍没有明确,但是特质流派,生物学流派和认知学派的理论大概处于其他几个流派之间。特质论者和生物学派理论家较多地强调遗传素质,认为遗传素质把发展局限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但这些学者中没有人会认为人格完全听命于遗传素质。同样,认知心理治疗专家也经常鼓励他们的病人想一想自己怎样给自己造成了问题,并且教给他们避免未来遇到困难的方法。
      人格理论家回答这些问题和其他问题的方式反映出他们的意见,即人格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和怎样发挥作用的。
      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命运。我们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控制在我们的外部力量决定的?
      
       应用
      1.精神分析学派的治疗专家更关心导致问题行为的无意识的东西
      2.人本主义的治疗者更多地以一种简接方式为患者提供一种恰当的氛围,让他们探索自己的情感世界
      3,。认知治疗者试图让他们的患者改变加工信息的方式
      4.行为主义者则创造环境,以便使人们期望的行为多出现,不期望的行为少出现。
      
      
      3、 评价
      心理学家如何测量人格取决于他们倾向于六种心理学流派中哪一个流派。
      列如许多人格研究人员通常采用自我报告问卷,在施测过程中,接受测验的人要回答一系列有关的他们自己的问题,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对人们不能直接描述的东西更感兴趣。他们要求接受测验的人对模糊不清的刺激做出反应,从而了解某些无意识的想法,然后由训练有素的心理学家进行解释,传统行为主义流派的心理学家对在人格评价过程中经常采用另一种方法。他们对假定有在于人们头脑中的结构和概念不感兴趣。这些心理学家通过观察人们的行为来确定一个人的稳定的行为方式。
      简言之一个心理学家如何测量人格取决于他认为人格是什么。
  •      在这本书的前言部分,译者说考虑到中国高校大多把此书作为教材,因此在翻译中,删除了大量“可能”、“也许”等表达不够精确的词。
       但我觉得这样做反而失去了些科学性、严谨性,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怀疑精神和探索精神的发展。
  •     细细的通读下来,觉得还是收获很多。很多平时难以理解的事情找到了缘由,“心”怎么想,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了解自己的心,或许可以更快乐、更平静的生活。
      这本书按照心理学发展历史,涵盖了从弗洛伊德开始的各流派人格心理学的观点,便于读者综合性的了解人格心理的发展和解析。
      因为结合了很多实例和故事,许多深奥的专业知识深入浅出的铺展开来,还是很便于非心理学专业的读者了解这个学科的。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了解人的“心”是怎么想的。
  •      渴望有意义的独处时间绝不是神经症;相反、没有能力创造独处时间其本旁就是一种神经症的征兆。
       凯伦·霍尼
      
       南奥米有许多地方与众不同。尽管在公司的自助餐厅里她能很融洽地和同事相处,但南奥米还是常常会选择独进午餐。她会在附近的公园里吃一个三明治,或者有时会在午餐的时间里独自在附近散散步。当朋友邀请她周末去作客或下班后跟他们一起去玩的时候,她常常会拒绝别人,尽管她也没有什么别的计划。上周六,她决定不去参加朋友举办的一个聚会,而要安安静静地修整花园。很奇怪的是、大部分认识南奥米的人都说她是一个热情的并积极参与的人。而且,南奥米很喜欢她与朋友和同事共同渡过的时光。不过与大多数人相比,南奥米在很大一部分时间里还是会选择独处。
      
       人格心理学家会怎样看待南奥米?有研究表明,我们的人际关系是快乐的最重要来源之一(Myers, 1992)。那么,为什么会有人经常放弃社交的机会呢?在本书的前几章里可以找到几个答案。也许南奥米是个内向的人(第十章)。独处可能只是她的天性,因为她对社会性情境中的刺激很敏感。另一方面,南奥米躲避人群可能是由于她有社交恐惧(第八章)。也许她害怕别人对自己的消极评价,因此在可能的时候她会逃避社会接触以减轻焦虑.对南奥米的描述在某些方面很像凯伦·霍尼所称的“脱离人群”的神经类型(第五章)。根据这一分析,南奥米可能在童年时期就采用逃避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免受焦虑。如今在她的成人的人际交往中、她仍使用若同样的应对策略。但是另一种可能性是,南奥米是个孤独型的人,正如本章在前面所描述的,她缺乏一些墓本的社会技巧,并且由于与人交往和发展人际关系困难而因此喜欢独处。
      
       尽管这些解释中的每一种都可以说明为什么一个人会渴望独处,但是至少还有一种解释,这种解释斌予了南奥米的独处要求以不同的意义。当亚伯拉罕.·马斯洛对他的心理健康者进行研究时,他发现在这一杰出人群里的成员间有一种奇特的相似性。尽管这些自我实现的人拥有许多特点使得他们对朋友极其热情,但他们也会花掉令人吃惊的大量时间来独处。“确实是这样,我所有的被试都能独处,独处对他们自己毫无伤害并且也不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马斯洛评论说,“而且,也确实可以看到他们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比一般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更肯定自己喜欢隐居和独处”(Maslaw,1970).
      
       因此,马斯洛的评论为南奥米对独处较高的需求提供了另一种解释。很可能她不是一个内向者,没有社会性焦虑,或者也不是一个孤独型的人。或许南奥米对独处的渴望既反应了她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为其成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马斯洛很快就指出,心理健康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也会倾向于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且也会跟亲密朋友有特别亲近的关系。因此,对独处的需求并不一定是要逃避人际关系。而且,花大量时间独处的人很可能是认识到了独处的好处。
      
       1.独处时间
      
       尽管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社会性的世界里,但实际上我们每天也会花大量的时间独处。为了确定人们用多少时间来独处是正常的,多少时间是不正常的,一组研究人员制定了一种叫做“经验取样法" (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的研究程序(Sarson & Csikszentmihalyi,1980; Larson, Csikszentmihalyi, & Graef, 1982; Larson&Richards,I991; Larson, Zuzanek, & Mannell, 1985 }。在这一研究中的被试要在一周的时间里24小时地随身配戴寻呼机。在一天中的随机间隔时间里,研究人员会寻呼他们,就表示他们该填写一张关于他们正在做什么和他们此刻的感觉如何的快速报告表了。研究结果如图12-5所示,可以肯定美国人每天有相当多的清醒时间是独处的。而且,研究者还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独处成为了一种越来越常有的体验。
      
       一些人发现独处时寂寞而痛苦,但对另一些人来说,独处时间是最珍贵的。
      
       人们对独处时间的反应怎样?根据传统观念,多数人认为,独处不如眼别人在一起更愉快(Larson, 1990)。独处时,人们会抱怨孤独和无聊。当没有其他人在场时,情绪上的困难会加重。容易抑郁的人会发现,独处时自己变得更抑郁了。有研究发现。贪食症息者在独处时特别易产生消极反应(Larson & Johnson, 1985)。研究者推侧,独处时贪食症患者所体验的寂寞和棍乱可能会导致进食障碍。
      
       显然,对许多人来说,独处时间是令人不快的和不满意的。但是,有的研究者观察到,离开其他人独处也会是有益处的(Bates, 1964;Burger, 1995; Larson, 1990; Storr,1988;Suedfeld, 1982 )。例如,我们常常需要时间来处理个人问题和做重要决定。尽管与别人协商颇有裨益,但是很多时候人们还是需要一些独处的时间来完成这些工作。这种沉思所必需的时间对青少年来说特别有价值,因为他们要思考一些关干宗教、价值观、自我同一性、和人生目标的个人问题。与这一推理相一致的是,有一项研究发现,那些独处时间适量(而不是很多)的十几岁的青少年比那些只花很少的时间独处的同龄人适应得更好(Larsan, 1990)。
      
       甚至在一天中短时间的独处就能促进身心健康的感觉。有时我们只是需要从持续的社会活动中解脱出来,组织一下我们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来为将来的活动做准备。有些作家把这称作“自我修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分离开常常呈现给别人的社会自我,重新建立我们的自我感觉(Altman, 1975)。另有人把这一独处时刻描述为一种情绪更新。例如,在寻呼研究中的成人和青少年说,经过了短时间的独处之后,他们感到自己更振奋、更灵活(Larson等,1982)。承受着很大压力的人最通常的抱怨就是他们的时间太少了,没有时间独处(Webb, 1978)。
      
       最后,有些人会在长期的离群索居中受益。长期隐居—几天或者也许甚至是几星期的隐居—能提供精神上、智力上、和创造力上的发展机会。斯托尔(Storr, 1988)以几个有影响的人物为例,这些人的贡献能够追溯到他们长期隐居和内省的日子。像波特和卡普林这样的著名作家,他们的著作就是在长期隐居时产生了灵感而写就的。同样,斯托尔认为,有许多伟大的宗教领袖,包括耶稣和释加牟尼,据说他们的许多洞察都是在长期隐居时产生的。甚至心理学家也从长期隐居中受益。你可能还记得在第五章中提及的荣格,他就是有意地将自己与他人隔绝开来,渡过了他较好的七年。在那七年里,他发掘了自己潜意识的内容。最后,与他人隔绝甚至还被用作心理治疗的一部分(Suedfeld, 1980, 1982)。经历了长期的与社会隔离和感觉限制的志愿者描途说,这一体验是愉快的和受益的。
      
       2.独处偏好的个体整异
      
       似乎很显然,花时间独处既有积极结果又有消极结果。独处可以是乏味的和寂寞的,或者它也能带来洞察和修复感。不喜欢独处的人和喜欢独处的人之间的差异可能源于个人对独处需要的不同,或者是源于研究者所称的独处偏好。和其它的人格变量一样,研究者发现,人们在寻求和享受独处时间的程度上表现出相当稳定的类型(Burger, 1995)。在这一个体差异维度的一端,是那些只要有可能就逃避独处的人、那些当被迫独处哪怕几个小时也会由于孤独沮丧而大吃东西的人。而在这一维度的另一端则是那些更象马斯洛所描述的自我实现的人。他们已经学会了从独处中受益,并且很可能,他们会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以使自己至少有一点独处的时间来集合自己的思想,并思考他们所关心的事情。
      
       在一项证明这些个体差异的研究中,要求大学生在连续七天内每天完成关于他们行为的自我报告(Burger, 1995)。学生们填写的24小时报告单记录了他们在一夭中的每一小时都做了什么、他们是在独处还是跟别人在一起,和他们当时是否感到愉快。研究者还测量了学生的独处偏好。减掉上课、工作、和睡觉时间后,研究者把更偏好独处的学生和更不偏好独处的学生安排业余时间的情况做了比较。如表12-1所示,实际上所有学生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是与别人一起渡过的。因此,不存在喜欢独处的人是为了逃避与他人接触的问题。但是,那些更偏好独处的学生确实比一般的学生在设法寻找更多的独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说与他人共处的时间很愉快,而与此不同的是,更偏好独处的学生明显地更可能报告说他们在独处的时候很快乐。有意思的是,甚至更偏好独处的学生也会说、与他人共处比独处更令人愉快。不过只要考虑一下大学生在独处时经常从事的活动(写论文、学习)、可能这种说法就不那么让人惊讶了。一个似乎很明显的结论是,更偏好独处的人并不逃避社会接触,事实上、他们十分喜欢与别人呆在一起的时间。这些研究结果与马斯洛观察心理健康的人所得出的结论相一致。所以,不仅偏爱独处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共容,而且可能在实际上,它们还在手拉着手地前进呢。
      
      尽管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经常逃避实证性研究,但是,对这些心理学家引进和提出的课题进行研究使得我们领悟到了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中的一些重要方面。
      
      自我表露:对别人渴示自己的私人信息的行为。
      表露的相互性:对交谈伙伴自我表璐亲密程度的匹配。
      孤独:由于感受到了在渴望社会交往与已有社会交往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不愉快感觉。
      自尊:对自我概念的评价,通常通过让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感觉做一个相对德定而广泛的评价而测得。
      自尊稳定性:个体自我价值感的波动程度。
      独处偏好:人们寻求并享受独处时间的程度。
      
      悉尼·朱拉德和其它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师认为、自我表露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也应该成为心理治疗过程的一部分。对自我表露进行研究发现,人们倾向于遵从社会规则来决定在什么时候和在多大程度上表露自己。在这些社会规则中最重要的就是互惠性原则。在从陌生到熟悉的情境中,人们倾向于将自我表露程度与对谈伴的熟悉程度匹配起来。但是,当相互间已经非常了解的朋友在一起时,就没有必要总是要遵循这样的原则了。还有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会根据社会认可的适宜程度来约束自己的自我表露内容。适应最好的人可能就是了解自我表露适宜性的人、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自我表露是适宜的,什么时候是不适宜的。最后,内心有创伤性隐秘可能会导致心理不健康。
      
      孤独与孤立不同。研究者这样界定孤独:孤独是我们所渴望的社会接触数量和质量与我们实际上所接受的社会接触数量和质重之间的差异。尽管孤独受社会情境的影响、但人们还是会在相当稳定的程变上感受着孤独。对长期孤独人群的研究表明,他们在交谈中对自己和别人的评价过于刺耳、而且他们缺乏一些基本的社会性技巧。由于这一倾向,他们在无意中扼杀了社会交往,并使得那些可能的朋友远离了他们。
      
      有大量研究都是针对自尊的个体差异性而开展的。一个例子就是关于高自尊和低自尊的人如何对失败作出反应的研究。这一研究发现、低自尊者在接受消极反馈时会变得泄气而失去动机、而高自尊者则会使用策略来减小失败带来的影响。研究者还发现,高自尊者跳行为动机经常来自于对自我提高的关注,而低自尊者常常更关注自我保护人们在自我价值感的波动程度上也有所不同。研究者将这一个体差异称为自尊稳定性。最近的研究发现、来自个体王义文化的自我观念和自尊观念可能不能适用于集体主义文化。
      
      亚伯拉罕·马斯洛观察到,实际上他所有的心理健康的被试对独处的需求都很高。后来的研究发现,大部分人每天都会花很大比例的时间来独处。尽管一般来讲,人们认为独处时间不令人愉快.但也有人去寻找和享受独处时间。研究者也发现了人们对独处的偏好是不同的。与马斯洛的观察相一致的是,更偏好独处的人喜欢独处时间但同时也喜欢跟别人在一起的时间。
      
      
      
  •     读了一个学期,一直以为作者是女的,直到昨天看到“my wife”。
      
      哦,想起来了,生理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作者好像才是女的。
      
      这学期三门专业课都是用外国的教材。
      
      其实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如果不用考试的话。
  •     本书通俗易懂,详细的介绍了人格心理学的各个流派及代表人物,引人入胜。作者陈会昌是我尊敬的老师,上课风趣幽默,学术造诣深。值得细细品味。
  •     很差的书加很差的翻译,这就是我看过后的评价。如果不是要作为上课的教材,我实在没有勇气继续接受这本糟烂的书的折磨,对新精神分析的介绍基本就是个门外汉的水平,翻译书的人竟然不知道客体关系,只知道个对象关系,很雷人。。。。
  •      写得很通俗易懂的一本书。有大量的事例以及实验,还有详尽的说明,很适合我这样的人去对号入座。。。
       看过之后,对自己,对身边的事情的了解清晰了挺多。
       虽说还停留在理论(且不成熟)阶段,不过,能更好的了解自己,总归是个好的开始吧。
  •     对心理学现在较感兴趣,整在努力的补充
      
      我查到的一个解释跟大家共享下:
      
      人格心理学也称个性心理学。是以研究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心理学基本分支学科。
      
      人格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心理学中最吸引人的范畴之一。西方心理学中,自心理分析学派诞生以来,几乎没有哪一个心理流派乃至心理学家的研究不涉及人格,并且衍生了众多的人格理论,对人格从各个角度各种途径进行了研究。
      摘自:http://www.psychinese.com/Study/Html/2009/03/358.html
      
      难道这本书我也看必须得看?,, 呵呵 努力下 ,谁有电子版的啊……
  •     虽然这本书是相当地有内容..虽然.....但是他是俺的必修课T.T
      不错了``至少作为教材俺都觉得所以不错可见一斑..
  •     与《认知心理学》一样,都是很好的导读书,给我一些启发,这是很宝贵的。
      翻译的确是比较难,不过鸡蛋里挑骨头的话,还是有蛮多骨头能挑的,前后人名翻译不统一都有。
      总体来说,值得一读。
      
  •     完全对人格心理学迷茫的,和对脑科学和神经学以及精神病理学崇仰但不曾深究心理学科学的入门级的人,从这本书下手,可理清并端正对心理学的认识。
      注意,我说的不单单是人格心理学,试想下,如果没有人格心理学的六大学派为框架,没有一条划时代意义的主线来支持,心理学就不会是人类的科学。
      很荣幸,参与了译者会昌教授的课程,但别担心这不是一本生涩的教材,作者把六大学派分门别类概于纸上,由浅入深。
      书后还有中英文标注的专业词语解析,供学者探讨。
      
  •     摘自:http://www.psytopic.com/mag/post/personality-psychology-classic-statement.html
      
      
      心理学家很少能找到一个统一的答案解释人类行为……但关键问题并不在于“哪个理论是正确的”,而在于“这些观点会怎样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这是复试时的参考书,Burger的《人格心理学》,是本好书,即使不是用来专业学习,但依然可以作为一本了解人格的通俗读物来读,甚至从中获益。下面是一些让我有共鸣的句子,和大家分享。我崇尚原创,但不得不承认,当看见一些句子,觉得它们完完全全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点的时候,连摘抄都会让人着迷。-psytopic.com
      
      1. 独身生活方式可能有其方便之处,在一段时间里可能令人愉快,但假若一个人不能超越这种生活方式,就会导致情绪和个人满足感发展的严重滞后。——埃里克森
      
      2. 人对唯一的一次生命,是将它作为不得不是这个样子而接受的,把它作为必然的,不允许有其他替代物而接受的,是以“人的生活是人自己的责任”这样一个事实而接受的。——埃里克森
      
      3. 简言之,做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们的社会中,尽管养育孩子是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但在这方面缺乏培训,对什么人能养育儿童、怎样养育儿童都没有规定,其结果是,很多儿童缺少个人价值感,他们对父母感到害怕,不知道怎么与他们相处,他们担心因他们不理解的原因而受到父母不公正的惩罚,他们感到不安全和不适应,他们渴望温暖,他们需要支持,但却得不到。这些儿童感到迷惘、害怕、焦虑。——凯伦.霍尼
      
      4. 现代民主的兴起,使人类不再被禁锢于封建制度的壁垒,我们获得了自由感……我们愿意成为怎样的人都行,高兴做什么就做什么。然而正是这种极端的自由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问题。自由可以是可怕的东西,它强迫我们每个人去面对那些我们必须独自承担责任的个人决定……为避免自由带来的焦虑,大多数人接受了社会为我们选定的角色和可预见的生活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又回到了我们的祖先在封建制度下所拥有的安全的小牢笼里。我们找到了有保障的职业和常规的生活方式,这样,我们变成了一部大机器上的螺齿。——弗洛姆
      
      5. 拥抱自由的关键是自发性——经历并表达出我们真实的欲望。当我们知道我们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别人期望我们做什么的时候,我们表达出了内在的感情。——弗洛姆
      
      6. 我们是单个的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要负责,要找到我们人生的意义,正是这样一些观念,使许多人感到恐惧,宗教使他们能逃避这种恐惧。因此,与某些人将自己与有权力的政治和社会力量联系起来的原因一样,焦虑和不安全感使某些人转向宗教……但是,专制主义宗教和人道主义宗教是不同的,前者强调我们在一个强有力的宗教领袖控制之下,而人道主义宗教则为个人成长提供了机会。——弗洛姆
      
      7. 我们处在一个“焦虑时代”,在过去的美好日子里,我们下午在公园漫步,炎炎夏日的晚上在走廊里乘凉,这些日子都已经被日益增大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快的工作节奏和比别人干得更好的压力取代了。
      
      8. 成人的依恋类型分为
      1)、安全型的成人,他们很容易与人相处及信赖对方(既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
      2)、回避型的成人,他们怀疑那些说爱他的人,害怕离他们太近会受到伤害。他们也因分离不可避免而害怕付出情感(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不怕被抛弃,但害怕亲密);
      3)、焦虑—矛盾型的成人,他们对同伴的爱缺少安全感,以致过于苛求对方,他们太希望受到注意以致于吓跑了同伴(相信他人,而不相信自己,需要依靠别人的肯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不怕亲密,但害怕被抛弃);
      4)、恐惧型的成人,这些人认为自己不值得爱……回避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因为他们害怕被拒绝的痛苦(既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括号内为个人注解]
      依恋类型会影响我们的爱情关系……但我们应该为那些不安全型依恋的人说几句宽心话。当这些人进入一个安全的长期的成人人际关系时,他们要想改变自己的依恋类型也是可能的。
      
      9. 存在主义哲学家认为,人们最终要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这就是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基础,它能说明我们为什么经常说“我必须”这句话,例如“我必须去上课”、“我必须去见朋友”等。其实,我们不一定非要干这些事,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不做任何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指出,在特定的时刻,行为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10. 只有按生活本来面貌去生活,我们才能成为真正完善的人。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虽然有益,但多数人花费过多的时间反省过去、计划未来,这其实是浪费时间,因为只有生活在此时此地,人才能充分享受生活。
      
      11. 好的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罗杰斯
      
      12. 多数人是在有条件的积极关注环境中浙大的。小时候,我们的父母或监护人给我们爱和支持,但这些都不是无条件的。就是说,大多数父母都只是在孩子们满足了自己的期望的时候,才会爱他们。当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意的时候,他们就收回他们的爱。孩子们逐渐懂得,只有做了父母想让他们做的事情,才能得到父母的爱。孩子们需要的积极关注是以他们自己的行为为条件的。这种有条件的积极关注的结果就是,孩子们学会了抛弃他们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愿望,而只是接受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他们拒绝自己的弱点和错误。最终,孩子变得越来越不了解自己,而且在将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和谐的人。作为承认,我们也还在继续这这一过程,我们只是把那些最有可能被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赞许、爱和支持的内容纳入自我概念。其实每个人身上都还有另一部分内容,它们不被赞许或有可能被反对,与接受和表达这些思想和情感的做法相反,我们会否认或扭曲它们,把它们从自我概念中剔除出去。那么我们就失去了与自己真实的情感的联系,也不可能成为心理和谐的人……我们需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来接受我们人格中的所有方面……一直爱孩子,接受孩子,在这种条件下,孩子就会觉得不需要去隐藏那部分可能会引起爱的撤销的自我,他们就可以自由地体验全部的自我,自由地把错误和弱点都纳入到自己的自我概念中,自由地体验全部生活。——罗杰斯
      
      13. 达到目的可以获得有能力的感觉,但是真正的快乐是在过程中而不是取得成功之后……只有当我们努力在每时每刻发生的体验中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乐趣的时候,真正的幸福才能够来临……到达目的并不是终点。奋斗过程才能带来享受。幸福来源于控制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屈从于社会准则或他人的要求。
      
      14. 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间的因果关系是双向的。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自由地向别人表露自己的信息,是因为他本身是心理健康的人,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得益于对朋友、爱人的自我表露。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的关键,是使自己更透明。我们要愿意并且能够向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充分地表露自己。当然,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我们通常会尽力避免别人发现我们身上的许多不被人喜欢的人格特点或者坏习惯。我们害怕会使自己陷入难堪的境地或者失去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的尊重。但是,所有这些欺瞒的结果是使我们更加担心,永远害怕别人发现真正的自己……人只有通过自我表露才能逐渐地真正认识自己。通过把感情转变成文字,我们会更加认识这些情感,仅仅在头脑中思索这些情感是达不到这种认识的……用词汇来表达内心的感觉将使人“看见”自己的情感,并且能更有效地对待它们。——朱拉德(Jourard)
      
      15. 男性和女性只有在适合自己的社会性别角色范围内表露时才被接受。对于男性来说,这通常意味着保留信息(隐忍、沉默,尤其是对于心中的一些细腻感受,听听《男人哭吧不是罪》会更明白);对于女性来说,则意味着开放和表露,但只是在有关社会认为是适合女性探讨的话题上(比如化妆心得、情感经历,而不是政治新闻、个人野心等)[括号内为个人注解]……或许随着传统性别角色逐渐被弱化,男性和女性和他们的朋友交流时都会感到更加自由。
      
      16. “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孤独就会出现”——你可以与别人只有很少的接触,但只要你对此满意,就不会觉得孤独。相反,即使你已经有了很多朋友,但只要你仍然感到需要更多更深刻的友谊,你依然会觉得孤独。
      
      17. 在集体主义文化中融入社会和完成自己份内的事是骄傲的源泉,而在个体主义文化中个人成就和独立性最被看重……在个体文化中良好的自我感觉是过上好日子的关键,而符合社会角色是集体文化中通向幸福的法门。
      
      18. 人们以为自己知道自己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许多行为的原因人们并不知道。——斯金纳
      
      19. 心理学家很少能找到一个统一的答案解释人类行为……但关键问题并不在于“哪个理论是正确的”,而在于“这些观点会怎样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
  •     还没有看过,不过我现在正在学习人格心理学,书是教授选的,不太有趣,放假的时候找这本来看看。我现在正在准备考试,自我感觉人格心理学是我目前为止学的最难的一门专业课,教科书上全是理论,需要记忆的太多,考试也是很有负担,看不进去书拉。。痛苦中。。。
  •     一本很有意思的教科书。是我当年考心理咨询师时的推荐教材,因为文字不生硬不教条,啃着啃着就啃完了。
      这本书的结构很好,有助于初学者架构人格心理学的知识体系。不同流派,主要观点,代表人物基本都囊括。最实际意义,通读它能帮你顺利通过考试。我那届面试就有提问“请说出至少3个心理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很多人卡壳的。。。。
      还是那句话,基本功不可少的
  •     不错,楼上的读后感都看了,和我一样的,这本书简明易懂,非常好吸收。不过我不赞成读完了“有损幸福指数”,因为每个人在过程中都会比照自己的人格特征吧,可能我个人拥有更多符合心理学正面例型的心态,所以看完了感觉很爽,哈!
      
      我看心理学的书是有目的的,慢慢读,慢慢消化。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读这本书,即使没有目的,只是增进了解自我,了解它人的一种方式。
  •     帮GZ干活的时候,重新翻了翻《人生五大问题》,大学时追捧傅雷,在他的译文集里读过,印象已经完全模糊了,隐约是老年人的睿智吧。人没活到那个份儿上,书读早了就算感慨也是隔靴搔痒,强说愁,或不愁。类似《人生五大问题》、《恋爱与牺牲》、还有罗素的《论幸福》,或许可以重新读读,感受必大不同。
      其中有一句,大意是要想幸福,最好不要过于频繁地回忆过去。此前一直在翻《人格心理学》,感慨在美国做读者好爽,因为这样一本学术类的心理学教材,专家的笔法竟然如此体贴普通读者的兴味,比如开篇就从911事件中人们的各种反应谈起,切入“人格”话题。说是市场意识也好,总之作为读者,开卷就可以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
      读后感却有损幸福指数。虽然书中一些人的作品,曾经接触过,但应了开头那句话,好象也有读早了的嫌疑,很多内容当时注定不能理解。
      比如埃里克森谈到的中年危机,他认为有一个叫作中年自我存在危机的东西需要经历,该阶段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自我关注与繁殖需要的矛盾。事情还会更复杂一些,与青春期的骚动和青年阶段的求偶问题不同,中年危机更接近人生的本质,也是一个人最后的机会,除了繁殖,还关乎创造力的发挥,用日常用语说,就是事业是否有成,解决不好,进入老年之后的悔恨是很恼火的。宗教可以在这一阶段突入生活。
      不过,对埃氏的批评也很有意思,即认为他的那套玩意是建立在中产阶级价值观之上的,尤其是对于从艺术青年成长起来的中年们,呵呵,谁说一定要成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成员呢,把自己活明白不亦难乎?然而,很多例子表明,却是有了下一代之后,当事人才又活明白了一个层次。
      说道底,人在充满诱惑与冒险的生活中老去,多少值得同情。我倾向于认为必须掌握的本领是“新的不来,旧的勿去”,即如无强大的新靠山,不要轻易后悔,必须死硬。
      对于人格的形成、交往模式的确立,童年环境的影响大到让我觉得过分。而童年的最大问题是儿童对于环境没有选择权,自我的主体性完全无从伸展,甚至无从确立,但生活已经在影响你了。所有你自诩的优点、特质,可能都来自一个不如意的环境,然而在这里,上帝也有恩赐。只要能善用之,个性、甚至某种程度的病态,都不是问题,都可以转化为特长。
      以一种习惯发展你的特性,就是每个人最独特的生产力;大江健三郎在随笔中提到,包括他的智障儿子光也努力做到了这一点。人作为一种学会劳动、需要劳动的动物,劳动的习惯对确立社会意义上的个体价值非常重要。
      而我甘愿躺在性格的角落,我几乎勘察了整间屋子,却仍然选择躺在角落里。纵容自己舒服地懒在弱点中,放弃对习惯的培养。从我被困在圈里,到我要困在圈里。很有点逛了一圈御膳坊,却蹲在墙角啃烤红薯的架势。即便明白了所有的来由,最后还是建议自己以对马斯洛的阅读结尾,无他,人需要鼓励。往日不可追。
      心理学不教给我们改变现实的法门,而是让我们学习接受。这个学科的最大秘密就是在改变心态之后,允诺我们发现现实真的可以被改变、甚至已经被改变。
      我虚弱地吃着烤红薯,不敢想象一个双目失明的未来。那时,你在哪?
  •     关于几位超女性别角色问题的网上讨论已经有很多,其实研究者们早在几十年前就做了相关研究,得到了有趣的结论。
      
      如果有几种不同性别类型的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和什么样的人恋爱?
      
      也许你心中有一个答案,也许你认为大家和你想的都一样。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也许我们都想错了。
      
      例如,一项研究中,大学生们认为双性化的人比男性化、女性化及未分化的人更受欢迎、更有趣、适应得更好、能力更强、更聪明,而且更成功(Major, Carnevale, & Deaux, 1981)。研究者让大学生估计假设这几种类型的人做恋人时,他们的期望值分别有多高。结果男生、女生都偏爱双性化的人(Green & Kenrick, 1994)。可见,双性化的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好。
      
      有类似的大量研究做支持,李宇春、周笔畅为什么那么受欢迎这个问题,应该很容易回答了吧。
      
      阅读《人格心理学(第六版)》的一点小感受--可惜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是个性、社会性,暂时没有余暇做这方面的研究,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     “自我表露”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里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主动把自己的信息告诉其他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德尼•朱拉德(Sidney Jourard, 1971)认为,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双向的因果关系。一个人能够自由地向别人表露自己的信息,因为他本身是心理健康的人,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得益于对他人的自我表露。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的关键,用朱拉德的话说就是使自己更透明。
      
      Blog的兴起使自我表露呈现出全新的形式。Blog不同于日记,后者只是写给自己看,没有交互性,而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反馈,是自我表露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且,Blog中的人际交流超越了传统人本主义中的一对一概念,形成一对多的沟通网络,效果更好。
      
      自我表露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表露信息的私密性,一般来说,表露信息越秘密,表露效果越好。
      
      为什么自我表露会促进心理健康?朱拉德认为,人只有通过自我表露才能逐渐地真正认识自己。直到我们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开的和透明的时候,我们才能公开地、透明地看待我们自己。如果我们没有关注到自我的所有方面,我们就无法进步和变得自我实现。
      
      喜欢写Blog的Blogger都具备比较高的自我表露倾向,因此根据朱拉德的观点,他们也都是心理健康的人,但如果把徐博客、勃客郑渊洁和keso作个比较,貌似前两位的心理健康水平更高一些,呵呵,开个玩笑罢了。
      
      阅读《人格心理学(第六版)》有感,随手记录与此。
      
  •   偏好独处的人喜欢独处时间但同时也喜欢跟别人在一起的时间。
  •   我也很喜欢,我还没有看到过真书呢.
  •   看了快一学期,才看了一半。虽然当时是在图书馆一眼相中的。。。
  •   有意思~你们俩哪个学校的啊?酸老师淡定一点吧~
  •   借我吧,我想看
  •   这样的书我偶尔也看看,像另一本《少有人走的路》,发觉一般只有对自己很不满的人才会去看,不知你可是,反正我貌似是
  •   我也听过陈老师的课,很棒,书很容易懂不枯燥,值得反复研究
  •   这种书都不便宜....
    想自学心理学,是一种花钱的学科.
  •   请问陈会昌老师什么时候有课,我想听,先谢谢啊
  •   谢谢分享^_^
  •   thanks for sharing
  •   谢谢^^
  •   弗洛伊德的一句话也很有意思:
    "The dreamer does know what his dreams means.Only he does not know that he knows it and for that reason thinks he does not know it.”
    不太好翻译,就上英文原文了……
  •   还有:
    与其问为什么女性在追求成就时变现不如男性,不如问为什么男性和女性在追求成就时会作出不同的选择。
    内向者含蓄而非不友好,自主而非追随他人,稳健而不是迟缓。
    总之这本书里面好多经典的东西。。
  •   人格是复杂的混合体,像一碗麦片粥不太容易粒粒分视。
  •   喜欢好的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
  •   这本书我看过,当然我只是一个业余的爱好者
    所以不用担心考试,在这样的心境下面,看这本书很有意思
  •   看lz多次提到这本书,读读去。
  •   我虚弱地吃着烤红薯
    这句话真有意思
  •   人需要鼓励。往日不可追。
    ----------------
    同感。
    六个标记
  •   心理学不教给我们改变现实的法门,而是让我们学习接受。
    ——赞同,点头,叹。
  •   知行合一才是解决难题的唯一途径~~~
  •   这个也是行为主义和认知方法的争执和共存情况。
    行为主义从行为效果上看是比较有效;认知理论在主观效果上明显,以认知为导向而非行为。认知理论让你明白运动的本质,行为主义教你怎样去运动。
  •   好像侃侃而谈,我一遍下来却不知道楼主想表达什么中心。
  •   心理学不教给我们改变现实的法门,而是让我们学习接受。这个学科的最大秘密就是在改变心态之后,允诺我们发现现实真的可以被改变、甚至已经被改变。
    .....这话说得。。。人活着不就是凭一个心态么,改变世界的事慢慢来
  •   罗素的《幸福之路》是本极好的书啊!
  •   感觉上双性化的人确实较受欢迎,我大学班里就有两三个这样子的例子。而且在中国这好像是个趋势哦。
    可以做个儿童性别角色形成之类的研究么,看看是不是现在不管老幼都喜欢双性化。
  •   我有这本书,只是粗粗翻过 惭愧 现在需要写一篇人格心理学的论文 觉得搂主讲的这个论题很有意思 有没有类似的资料给推荐呢 谢谢
  •   无语~
    我建议你研究下男权社会的弊病,然后就知道假小子女生为什么那么受欢迎了。
  •   自我表露真的促进心理健康么?还是心理健康的人喜欢自我表露啊?
    竟然是个双向因果关系。我还是只相信后者。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话不能尽信。
  •   在咨询中是鼓励自我表露的,只有充分表露,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第一层关系是成立的。
  •   上周重温了人本的这一章,真是有趣啊!
  •   留个标记
  •   自我表露有助于心理健康 不假
    但是
    blogger是否都健康很难说
    blog式的表露也许对其来说可能是一种心理鸦片 说好听些 心理治疗
    而其实现实当中其表现得很不心理健康

    在网上的表露到底是怎样一种表露也很难说
    这种表露引起的交流是怎样一种交流更难说
    没有了非言语交流的交流到底带来什么?
    非言语交流可是占了人际交流70%以上的比重的
  •   就我这么一个典型的心理亚健康者来说,只有直接的言语上的自我表露才对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blog这种东西委实与鸦片无异。
  •   那就要看表露者是匿名表露还是真实身份表露了
  •   第一真实...其实只要表露能有反馈,而你能辨别这些反馈就行~
  •   喜欢在网络上自我表露的,在我眼里恰恰是一个孤单、渴望关注的人群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