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李敏纳  页数:233  

内容概要

本书注重体现学术著作的科学性、创造性、理论性和平易性要求,在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的评价及区域经济空间机制分析的理论框架构建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同时获得了一些对调控黄河流域经济裥分异、以促进黄河流域经济乃至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结论。  本书适合等院校校经济类专业、地理类专业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国土规划、经济学与社会学等相关部门的管理与科研人员用政府官员阅读。

作者简介

李敏纳,1966年生,湖北枝江人。1990年河南大学地理系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9月至2006年8月在荆楚理工学院工作,先后担任经济管理系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和注册处处长。2006年9月考入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攻读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经济学博士。近年来,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分异与协调发展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两项省级立项课题,参编三部教材,参加~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和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地域研究与开发》、《经济问题探索》等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近20篇。

书籍目录

摘要第1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流域开发  1.1.2 黄河流域开发与研究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程度的测度方法  1.5.2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组织型式的识别方法  1.5.3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的总体评价方法  1.5.4 黄河流域各地区单要素禀赋的定量测度方法  1.5.5 黄河流域综合要素禀赋类型区的划分方法一  1.5.6 黄河流域各地区分工水平和集聚度的测度方法  1.5.7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分析理论框架的构建方法  1.5.8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的分析方法, 1.6 黄河流域范围  1.6.1 自然黄河流域  1.6.2 本书所研究的黄河流域第2章 相关文献述评 2.1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  2.1.1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研究  2.1.2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研究 2.2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研究  2.2.1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及其演变  2.2.2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的评价方法 2.3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研究  2.3.1 基于要素禀赋视角的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  2.3.2 基于经济活动主体视角的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  2.3.3 基于经济空间客体视角的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  2.3.4 基于分工专业化视角的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  2.3.5 基于制度视角的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 2.4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总体评价 2.5 本章小结第3章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 3.1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程度测度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2 测度方法与结果 3.2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组织型式识别  3.2.1 经济空间组织型式识别的理论依据  3.2.2 黄河流域经济增长类型区的划分  3.2.3 黄河流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分析  3.2.4 黄河流域增长极系统  3.2.5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组织型式 3.3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状态  3.3.1 1990年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状态  ……第4章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分析理论框架第5章 黄河流域要禀赋空间分异态势第6章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分析第7章 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极对其邻近地区的作用以极化效应为主,通过吸人邻近地区的大量资源要素获得自身的快速发展。这时的增长极可被称为极化区。作为极化区的增长极与其邻近的影响区共同构成核心一边缘结构。在增长极的成熟期甚至衰退期,增长极对其邻近地区的作用以扩散效应为主,通过向邻近地区扩散积极的发展刺激带动邻近地区的发展。在这个阶段,由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状况的多样性与多个增长极和轴线在空间上的多种组合方式所决定,可能会形成不同的经济空间组织型式。由于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状况的多样性,增长极的扩散作用的强度在各个方向上并不平均,河流、交通干线和基础设施等往往成为增长极向外扩散发展刺激的首选通道。相邻增长极扩散的结果使扩散通道相互联结,成为发展轴线,最终导致点一轴结构的形成。当增长极对其邻近地区产生较强的扩散效应,在其邻近地区中产生少量与其联系较为密切的次一级的增长极时,这些不同层次的增长极及其边缘地区共同构成多核心一边缘结构。如果多个增长极在空间上邻近,相互之间联系密切形成网络,同时各个增长极与其边缘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小,可能预示着网络结构的存在。  笔者认为,经济空间组织型式的特征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构成经济空间组织型式的增长极的特征,另一方面则是经济空间组织型式内增长极的空间组合方式。关于增长极的特征,从增长极理论、核心一边缘理论和点一轴理论中可以粗略理出一个定性的判断标准,如增长极具有推动性的优势产业和创新产业,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具有先进性,对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支配作用;增长极对其邻近地区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与其邻近地区具有较为密切的经济联系。关于增长极的空间组合方式,透过核心一边缘理论和点一轴理论可以得到较直观的判断标准。例如,多个增长极是不是沿着一条轴线排列?在某个增长极周围是不是环绕了一些次一级的增长极?多个增长极之间是不是由轴线连接呈网络状?因此,只要确定了增长极,根据上述直观标准可以粗略地识别点一轴结构、多核心一边缘结构和网络结构。  ……

编辑推荐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在我国统筹区域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990年以来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态势和机制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想了解黄河流域,买了,慢慢看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