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张金若 页数:230 字数:230000
前言
2007~2009年,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不平凡的三年。21XI/年初,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逐渐将全球卷入严重的金融危机。几乎每天都有不利消息从世界各国传播开来:主要股市指数纷纷下挫;美、日、欧等西方发达经济实体纷纷倒下,失业率大幅攀升;冰岛、韩国、希腊、迪拜等一些实力较弱的国家或地区则先后陷入不同程度的债务危机;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金砖四国”的经济发展也分别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一切,直接导火索就是次级抵押贷款发展为银行资产证券化而产生的偿还危机。 资产证券化自20世纪70年代从美国开始发展,逐步推广开来,为一些主要国家所采纳。作为一种设计精巧、波及许多利益机构的金融创新,它对于提高流动性、分散风险、共享收益等方面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对于促进消费、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也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然而,分散风险,极有可能弱化责任,导致严重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最终会引导人们对利益进行疯狂的追求。此时,监管也会缺失、法律责任会弱化,从而破灭了经济泡沫! 2005年,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酝酿与尝试之后,我国也开始进行资产证券化试点,虽然市场规模较小,但却一直在稳步发展。2008年,当中国政府实行了从预防经济过热向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性转变之后,监管部门几乎暂停了资产证券化新业务的审批。2009年,当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逐渐蹒跚地、不排除二次探底可能地走出经济阴霾时,美国资产证券化业务却重新恢复了生机,而中国有关监管部门也开始重启了资产证券化的闸门。 在反思这场危机的过程中,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诸多深入研究。但是,各方对如何认识会计在危机中的责任与作用观点不一,尤其是有些会计圈外人士不切实际地夸大会计的负面作用,给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会计研究学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压力与困惑。张金若博士从会计角度对资产证券化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内容概要
2007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由其引发的金融海啸已经被关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断言为“百年一遇”,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进程。研究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就必须首先研究资产证券化!20世纪70年代,作为有别于传统融资方式的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在美国诞生,并逐渐发展成为美国资本市场第一大类固定收益类产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产证券化也在欧洲、亚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5年,中国资产证券化试点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始了“破冰之旅”,并在两三年内取得了较快发展。资产证券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其巨大的益处,改善了发起人流动性并分散了发起人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投资机会。在市场正常运作时期,风险的分散意味着更多的投资者能够享受资产带来的经济利益。然而,风险与收益的分散化,同时意味着责任的稀释。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也将产生灾难性后果,受影响对象会被无限制地扩大范围。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渐将世界卷入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发展遭受严重阻隔。是证券化的制度设计漏洞使然,还是监管缺失?政府机构、市场人士、学者,都在分别从不同领域寻找答案。 在会计领域内,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IASC/IASB)分别针对资产证券化会计,特别是发起人金融资产转移终止确认和特殊目的实体合并两个会计问题,发布并多次修改了各自的会计准则。不可否认,这些会计准则比较及时地满足了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的会计规范要求。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会计准则的反复修改呢?本书试图从业务发展本身和会计准则质量两个角度展开研究。显然,一方面,这些准则对于资产证券化的这两个最重要的会计问题的规定缺乏一致,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已经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包括资产证券化金融产品)、公允价值、财务报表等领域的会计规范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无论是压力使然,还是“借力发力”,FASB与IASB加快了在多个会计领域的趋同研究工作,尤其是金融工具会计与公允价值计量。然而,任何一项具体会计准则的趋同,其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经常会超过具体准则规范的范围。国际会计四大难题之一就是金融工具会计,而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又是其中最为难解的问题之一,要制定一份高质量的、单一的会计准则更是需要解决很多具体问题,在诸多利害关系中寻求平衡。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的第23号会计准则《金融资产转移》基本上采纳了2004年版本国际会计准则39号的观点。财政部公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G20)峰会、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倡议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将会计准则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采取了系列重要举措,加速了各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为了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由“实质性趋同”向“持续全面趋同”推进,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指出:“IASB计划在2011年完成对金融工具、收入、财务报表列报等重大项目的修改,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持续全面趋同的完成时间也确定为2011年。2010~2011年将是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的关键时期,财政部计划2010年启动准则体系的修订工作,力争2011年完成,2012年起在所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为此,中国将“积极参与IASB拟做重大修改的准则项目,促进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充分考虑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实际”,将“积极消除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现存的极少差异”。可以预见,FASB与IASB关于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的任何动作,都可能影响到我国将来对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的认识和相关会计准则的修改。 为此,笔者写作本书的目的主要有三点:第一,全面对比、分析评价FASB和IASC/IASB关于资产证券化会计准则的发展、差异及其根本原因。第二,在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过程中,为规范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与计量、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供合理意见,促进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健康发展。第三,深刻分析会计准则规范与金融危机的关系,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和公允价值计量为例,提出完善财务会计与报告的合理建议。 本书采用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六章完成,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了选择发起人金融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进行研究的背景、意义、创新和局限性。第二章,结合美国制度背景,介绍资产证券化业务。查特菲尔德先生指出,会计具有“反应性”,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发展。因此,研究资产证券化会计必须首先认识资产证券化交易运作的基本原理。本章在剖析资产证券化定义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业务设计、关键点和主要参与主体,然后对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简单回顾,并归纳了其主要发展特点。认识这些发展特点将有助于理解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资产转移会计处理观点的演变。第三章,发起人金融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沿革及其解释,这是本书的重点章节之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本章内容主要包括:①对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不同阶段发布的会计规范进行比较分析;②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在不同阶段发布的IAs 39进行比较分析;③在深入认识两个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会计准则之后,通过对大量研究文献的分析整理,对这些会计准则进行合理评价,发现问题。第四章,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历史及其现状。只有认识并理解中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历史与现状,才能对会计规范提出合理的建议。因此,本章简要回顾了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重点分析了资产证券化试点“破冰之旅”的制度背景、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第五章,中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发起人会计问题的研究。本章简要回顾了学术界对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的研究,对财政部等机构先后发布的一些重要会计规范进行介绍分析。然后,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改进发起人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的建议,并通过案例对比说明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的差异。第六章,金融危机对财务会计与报告的影响。本书前五章对发起人金融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但是,作为资产证券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有必要专门研究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正是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肆虐”,导致了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危机爆发之后,面对舆论强加给会计界的责难,如何正确认识财务会计的责任?这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改进资产证券化会计规范的重要前提。为此,第六章从财务会计与报告的角度,深入分析金融危机对财务会计与报告的影响,正确认识财务会计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与责任,同时对IASB正在进行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项目进行深入分析评价,对改进财务会计与报告提出了合理建议。 研究表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理念的变革,印证了查特菲尔德先生关于“会计具有反应性”的著名论断。但是.正是由于财务会计所具有的反应性特点,也决定了它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从而影响了财务会计如实反映企业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基本职能。为了弥补财务会计滞后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制定一份高质量的、趋同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显得尤为重要。就有关发起人金融资产转移会计处理的基础概念而言,笔者认为财务会计应该重新思考资产定义、收入确认标准与终止确认会计标准,使得任何一种涉及这些基础概念的经济业务都能够在原则一致的基础上进行会计处理。 FASB先后提出了以“控制观”“金融合成分析法”“参与利益”为基础的发起人金融资产转移终止确认原则,IASC/IASB先后提出了以“风险与报酬转移观”“后续涉入法”为基础的金融资产转移终止确认原则。但是,这些终止确认原则相互矛盾,且逻辑不一致,将“风险与报酬转移观”应用于金融资产转移,在概念上不具合理性、在操作上不具可行性;将“后续涉入法”作为终止确认,逻辑混乱、自相矛盾。笔者认为,在改进金融工具终止确认标准上,应避免“矫枉过正”的做法。IASB在金融资产终止确认ED中立足于资产定义“控制”实质,却不恰当地解释了金融资产转入方获取经济利益的方式,不恰当地将“金融资产转入方是否有实际能力基于自身利益再次转移金融资产给独立第三方”作为转出方终止确认的主要条件;FASB在FAS 166准则中提出“参与利益”并消除“合格特殊目的实体”概念,试图完善“金融合成分析法”。这两种做法提高了终止确认门槛,但都可能将事实上符合终止确认的金融资产继续确认。笔者认为,应该首先在概念框架层次上完善终止确认理论,用于指导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然后再根据金融资产的特点,对概念框架层面的终止确认理论进行具体化,形成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会计准则。 另外,不仅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研究应该重新认识披露的作用,而且整个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研究都应如此。正确认识公允价值会计与公允价值计量的差异,充分利用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手段,能够更好地满足“既相关又可靠地提供财务信息”。 虽然财务会计准则及其制定机构不应该承担危机的主要责任,财务会计只是“报信者”,但准则制定机构确实应该为相关准则的低质量承担一定的责任。只有通过完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充分利用完善的表外披露手段,财务会计才能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如实反映经济实质的会计信息,避免会计准则再次充当“挡箭牌”。
作者简介
张金若,男,福建南安人。1998年9月至2008年7月就读于厦门大学会计系,先后取得管理学(会计)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攻读博士期间师从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并于2008年赴香港浸会大学会计与法律系学习、交流、研究。现任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讲师,同时是中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新与局限性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业务介绍——结合美国制度背景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业务介绍 第二节 美国资产证券化产生及发展历史回顾第三章 发起人金融资产证劵化会计规范变迁及分析评价 第一节 从资产定义和收人确认谈起 第二节 FASB对发起人金融资产转移终止确认观点的沿革与评价 第三节 IASC/IASB金融资产转移终止确认观点评述 第四节 FASB与IASC/IASB有关特殊目的实体合并问题的规范第四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历史及其现状 第一节 离岸操作阶段 第二节 准资产证券化阶段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试点阶段第五章 中国金融资产证劵化发起人会计问题研究 第一节 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发起人会计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第二节 对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发起人会计规范的评价和建议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综合案例比较分析第六章 金融危机对财务会计与报表的影响 第一节 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与危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金融危机对财务会计与报告的影响及对策附录:花旗集团的分拆——财务会计视角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大多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是以过手证券的形式发行的,至今过手证券在美国仍然占据重要地位。除了抵押债权外,汽车贷款、信用卡债权等债权在证券化初期也采用了过手证券的形式。 由于过手证券的投资者对资产池享有所有权,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服务人不能对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进行任何处理,而是简单地“过手”给投资者,由投资者自行承担基础资产的提前偿还风险和违约风险,因此,这种权益性凭证性质的过手证券只是将原始权益人的风险转移并细化到每个投资者身上而已。此时每个投资者都面临着相同的风险和相同比例的本息支付,风险和收益的同质性不利于吸引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进行投资。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思路:其一,提供担保;其二,改革业务设计。沿着第一种思路,20世纪80年代初,先后出现了部分修正的过手证券(Partially-Modified Pass一Through)、完全修正的过手证券(Modified Pass-Through)、资产支持债券(Asset-Backed Bond)以及转付债券(Pay-Through)等资产证券化品种。部分修正的过手证券的特点是:不管是否收到原始债务人的偿付资金,这种证券的投资者都可以获得一定偿付。完全修正的过手证券的特点是:不管是否收到原始债务人的偿付资金,都保证按计划向投资者完全偿付。资产支持债券和转付债券,与过手证券相同,它们也都是以资产池为标的进行设计的,但是,资产支持债券和转付债券代表的是投资者持有的债权,而不是对发起人资产池的所有权。资产支持债券的重要特征在于通常会设定超额担保。前面三种证券,都只能解决投资者自行承担基础资产的提前偿付风险和违约风险,而不能解决投资者对不同风险和收益安排的证券的需求。转付债券的重要特征在于对资产池的现金流量进行了重组,从而可以发行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具有不同风险和收益组合的证券。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