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国际化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杜玉平  页数:343  

前言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一波又一波地席卷世界各国,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跨国公司成为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并深入研究的对象。从跨国公司战略的角度,以下几个因素值得高度重视:(1)全球范围跨国公司数量增加导致的新格局。根据我们查到的数据,1969年全世界的跨国公司约7千多家,其国外分子公司达2.7万家。到1995年,这两个数据增长为3.9万家与27万家,也就是其国外分支机构的数量增长了10倍。今天,2008年的数据则分别为8万家与81万家。这也就是说,与1969年相比,跨国公司母公司的数量增长了10倍,而其国外分支机构的数量增长了将近30倍。打一个不太准确的比喻:当你1969年在海外建立一家企业时会面对一个同类的竞争对手,而2008年在海外建立一家企业时会面对30个同类。的竞争对手。这一因素直接影响跨国公司战略,例如当地化成为战略重点。(2)跨国并购成为海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根据《世界投资报告》上的数据推算,在全球向外国直接投资总量中跨国并购的比例。

内容概要

本书以创造性资产理论为指导,从寻求创造性资产的视角,对跨国公司国际化R&I)的动态变化、最新趋势及其对中国企业国际化R&D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理论,尤其是亚洲国家的“后进企业”成长理论。作者结合国际前沿理论与中国企业内向国际化的实践,总结出六种中国企业内向国际化R&I)的模式。本书开创性的对海归企业这一“特殊的跨国公司”分别从案例和实证两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填补了相关学术空白。作者通过对R&D知识学习效应的理论分析,构建了中国企业内向国际化R&I)知识的学习效应模型,对影响中国企业国际化R&I)知识学习效应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最后,作者阐述了中国企业内向国际化R&D的学习策略,对中国政府和企业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作者简介

杜玉平,博士,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国际经贸研究中心研究员、MBA导师,研究方向:国际企业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武汉大学工商管理博士、universityof Gloucestershirle(英国)工商管理硕士(MBA)、吉林大学硕士、中加交换学者(CCSEP)-Ryerson大学商学院(加拿大)、国际商务学会(AIB)会员、(英国)中国经济与企业研究学会(CEA)会员。参与多家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活动并提供指导,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多篇,参国际和国内多项课题。

书籍目录

序言前言开篇 案例格兰仕的OEM-ODM-OBM内向国际化研发(R&D)升级模式  第一章 国际化文献回顾与综述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理论    第二节 国际化R&D理论    第三节 国际化R&D文献    第四节 中国企业双向国际化实践与理论分析    第五节 创造性资产理论    第六节 中国企业国际化R&D机理    第七节 小结  第二章 跨国公司在中国R&D投资及其产生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跨国公司R&D国际化特征与趋势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中国R&D投资分析    第三节 对中国R&D国际化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中国企业内向国际化R&D模式研究    第一节 中国企业内向国际化R&D模式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基于“OEM-ODM-OBM”的内向国际化R&I)模式    第三节 基于价值链“嵌入式”的内向国际化R&D模式    第四节 基于“集群”的内向国际化R&D模式    第五节 基于“技术监听站”的内向国际化R&D模式    第六节 基于“自主创新”的内向国际化R&D模式    第七节 基于“联盟”的内向国际化R&D模式    第八节 小结  第四章 中国企业内向国际化R&D案例研究    第一节 凌丰不锈钢集团OEM及新兴县不锈钢厨具OEM集群内向国际化R&D模式    第二节 中集集团借内向国际化R&D创新之势,把“夕阳”产业建成可持续发展产业    第三节 大长江在中国工厂内与跨国公司建立合资R&D机构的内向国际化R&D模式    第四节 中国化工基于自主创新的内向国际化R&D模式    第五节 万向嵌入跨国公司价值链的内向国际化R&D模式    第六节 中关村高科技集群的内向国际化R&D模式  第五章 中国企业内向国际化R&D实证研究    第一节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R&D投入对出口绩效及国际化的影响      ——基于中国电子行业出口业绩的实证研究    第二节 中小型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代工过程中的产品开发知识溢出和学习效应      ——基于中小型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 海归企业内向国际化R&D投资的动机、职能与技术外溢渠道实证研究    第四节 中国企业国际化R&D知识和技术获取模型分析  第六章 中国企业内向国际化R&D的学习策略    第一节 融入跨国公司网络中学习    第二节 影响R&D知识学习效应的关键因素分析    第三节 中国企业内向国际化R&D知识的学习效应模型    第四节 中国企业内向国际化R&D学习策略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建议与未来研究    第一节 相关建议    第二节 未来研究方向中外文参考文献附录后记

章节摘录

  (三)OEM与自主R&D并行  早在以OEM代工的阶段,格兰仕就已经开始投入R&D。1995年和1997年,格兰仕集团分别在中国本部和美国设立了“家用电器研究所”和“格兰仕美国研究中心”,美国的R&D机构与中国的R&D机构共同合作开发自主技术和新产品。技术R&D方面,格兰仕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R&D队伍,在中国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纳了海外权威技术专家,招揽了多名日韩管理技术专家,使得公司集合了世界最为优秀的技术、人才、管理、装备等资源,确保格兰仕可以为全球顾客提供更具价值的产品、服务及品牌。格兰仕按国际化标准大力推进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拥有微波炉行业首家国家级实验室,也是唯一一个CDTP美国uL客户测试数据计划认可的实验室。公司投入巨资建立了近9600平方米的技术研究综合楼,包含了测试中心、实验室,R&D室等,格兰仕微波炉实验室获取了TuV认可实验室证书和美国uL的WTDP(目击测试数据程序)测试资格。2005年,格兰仕集团实验室顺利通过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简称CNAL)的认可,这标志着格兰仕实验室拥有了自主对规定产品类型进行检测和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的能力,其检测数据和报告不仅在国内得到认可,同时还获得与CNAL签署互认国家和地区实验室认可机构的承认。包括有:美国FCC登记注册实验室,德国TuVRheinlandTMP实验室,荷兰KEMATMP实验室通标SGS,天祥ITS‘FMP实验室,中国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德国电工委员会VDE认可实验室。目前,格兰仕在香港、美国、韩国及中国中山和顺德设有5个R&D中心以及中山和顺德两个制造基地,遍布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多个代加工厂。同时格兰仕计划在俄罗斯建立一个海外生产基地,在日本再成立一个R&D中心,以实现OEM向ODM的转化,有效地提升了企业整体的升级水平。截止到2007年,格兰仕已开发出760余项微波炉科研技术成果,如球体微波技术、微波增强补偿技术、多重防微波泄露技术、光波技术、有氧烹调技术等都成为了行业的风向标。

编辑推荐

  中国企业如何尽早打破"技术锁定",尽可能快地提升自身的研究与开发能力?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国际价值链分工的末端环节,尽可能多地分享世界科技发展带来的收益?在经济日趋全球化、国内市场逐步国际化。又逢世界金融危机的当下,答案的探寻如此迫切……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企业国际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书皮脏脏的,角有点皱,基本看不到,纸质还行
  •   资料对我的写作很有参考价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