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朱姝 页数:251
Tag标签:无
前言
民族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特定阶段的社会存在形式,它从文化、政治等各个层面影响着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存在和演化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统一,并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中华民族的56个支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以上,55个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居少数的民族,称为“少数民族”。不论汉族还是55个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权利、地位、义务、责任是平等的,都在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虽然历史上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在中华民族总体现代化过程中,各少数民族劳动者积极主动,取得了飞跃进步。少数民族经济是中华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经济也是经济,具有经济的一般性,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范畴都适用于对少数民族经济的认识。因为这种一般性,所以出现了对少数民族经济理论研究的质疑:既然少数民族经济也是经济,只要应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范畴解决实际问题就够了,何必再对之进行理论研究呢?然而,科学研究并不仅局限于一般性,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内在统一才构成科学的规定。经济学自从形成以来,一直关注着各国、各民族的特殊经济矛盾,所有已经出现的经济学说,实际上都是对特定国度、民族经济矛盾的理论探讨。在特殊经济矛盾的探讨中体现着、包含着经济的一般性。
内容概要
乡村旅游处于旅游业与农业的交叉领域,是现代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需求不断提升的结果。乡村旅游的发展就是一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发形成的旅游形式,它很好的适应了都市人群在快节奏、高压力以及高污染环境生活下衍生出的一种对自然和恬淡生活的向往,对乡村怀旧的一种精神需求。早在19世纪30年代在欧洲等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就开始出现了体验乡村生活,享受田园风光,感受乡村文化的旅游形式,并逐渐形成一股热潮。时至今日,乡村旅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成熟,成为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也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而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还存在许多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地方,但乡村旅游的发展自从其产生开始就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提高农民的收入,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拓展农业功能,提高农业附加值,改善农村村容、村貌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乡村旅游正成为一些农村地区农民收入新的来源渠道,成为农村生活和社会环境面貌提升的重要动力,也为我国乡村问题的解决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在我国,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书籍目录
导论 一、理论基础 二、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 三、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区别 四、国內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第一章 发展背景 一、国內经济环境 二、旅游业新发展 三、新机遇与新挑战第二章 发展实践 一、现状与问題 二、共性与特性 三、国际经验借鉴 四、基本认识 五、发展案例第三章 发展分析 一、条件分析 二、市场分析 三、要素分析 四、发展模式分析 五、发展方向第四章 体系化建设 一、建立完善的产品体系 二、形成合理的组织体系 三、形成灵活的经营体系 四、构建科学的支撑体系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原则 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途径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二章 发展实践社会的稳定和人们收入的提高极大的激发了人们出游的热情,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国内环境,旅游业在经历了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后,逐渐趋向成熟,这不仅表现在旅游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极大改善,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旅游产品日趋多元化,涌现出许多的新业态,乡村旅游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现代旅游业与传统农业相结合的产物,是都市人群新的旅游需求。虽然,乡村旅旅游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其对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却显而易见,并迅速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焦点,成为乡镇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毕竟还不完善,在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许多问题,这是事物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正常现象,因此必须遵循规律,形成基本认识,才能把握发展方向。在我国也有许多成功的乡村旅游发展案例,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编辑推荐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