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粮”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李咏,徐兑 著  页数:279  

内容概要

真的存在华尔街风暴的时间魔咒吗?    本书首次提出“20年周期坍塌”假说;    这是人类贪婪获得的固定劫数吗?这是工具革命带来的周期性的繁华和衰落吗?这是华尔街,或者全球所有的金融游戏场所里潜伏的悲剧宿命?    “分业防火墙”何以时毁时建?    本书大胆预测美国将重拾《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精神;    至少今后一两年内,怕是见不到投行家的长袖善舞了。或许,金融风暴救急过后,未来,还得确立分业经营防火墙,重拾《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的精神。    “新土改运动”指向何处?    本书理性前瞻中国农村的第二次变革;    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中国新土改运动负有特别使命。30年后的中国农村,实现农业产业化能够解决部分问题,但如果不通过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就很难真正建成现代农业。    本书全景扫描金融风暴之后中国面临的机遇与选择;    什么才是政府手中的“粮”?当然是内部需求。——我们长期盲从“出口创汇”的后果是什么?就是辛苦换回来成捆成筐的美钞被关联储贬为一地白纸……中国人还要干这样的事到什么时候?

作者简介

李咏,独立财经评论人,品牌策划专家。1998年撰拍电视政论片《融城》,先声助推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担任湖南卫视财经记者,10年追踪报道华尔街。主要著述有《四十年河西》《辣椒管理》等,为国内多家上市公司品牌顾问。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救街——风暴行进中的美国式阻击  01  破碎的格拉斯  02  华尔街是什么  03  瘾君子·狂躁的抑郁症  04  用纳税人的钱帮助作恶的金融大鳄?  05  国会山成了菜市场    06  谁来为华尔街埋单?    07  下跪迎来了否决  08  “补丁”里的输家和赢家  09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0  是“猛药”,而非“妙药”  11  美国式社会主义?    12  并非一场伟大的博弈第二章  流动性之惑——从轨迹看风暴的生成与裂变  01  瘟疫路径  02  “狠角色”专捏“软柿子”    03  “两房”太极手  04  纷乱的证券化产品  05  投行把次贷拉进华尔街  06  沿革与破裂  07  为何雷曼孤独被弃?    08  “流动性过剩”惹的祸?  第三章 模式的黄昏——华尔街坍塌的背后  01  创新天使下了一只魔鬼蛋  02  评级机构的暧昧  03  信用魔方转不动了    04  监管黑洞  05  格翁崇拜  06  野孩子不应是替罪羊  07  投行10年变脸  08  论贝尔斯登的倒掉  09  混业经营掀翻AIG  10  分业防火墙  11  何去何从?  第四章  不死的灵魂——曾经活跃在风暴眼中的传奇  01  苏格兰小贩的私生子  02  牛市操作者  03  现代华尔街经纪人  04  超级玩家  05  现代迈达斯  06  船长  07  新生代投机家  08  诚信巨头  09  华尔街上的女葛朗台  10  总统原来很幼稚  11  善行者  12  经纪业鼻祖  13  证券分析之父  14  风险套利商  15  金融天才第五章  “20年周期坍塌”假说——真存在华尔街风暴的时间魔咒吗?  01  1837,遭遇首只大熊  02  1857,黄金毒药  03  1873,铁路的膨胀  04  1893,英伦风暴撼动华尔街  05  1907,“铜矿王”的争夺  06  1929,股灾  07  1987,冷战的美国颓势第六章  下一个风暴眼——风暴继续袭击的区域性预测  01  “绝对安全”的社会保险面临决堤  02  名副其实的“冰岛”  03  日不落见证60年来最恐怖的夕阳  04  郁闷!被贬值的“老毛子”  05  “国家也会破产”似乎并非童话  06  “小龙”惨遭泰山压顶  07  唇亡齿寒  08  风暴蔓延的原因:橘子和苹果第七章  堵住地球的“洞”——同一个目标下的国际众生相  01  以毒攻毒还是破罐破摔?  02  不当替死鬼,欧盟的还击  03  北大西洋的汶川精神  04  法兰西强音  05  至贱无敌的帝国注射器  06  趁火打劫还是自顾不暇?  07  南半球的救援行动  08  “中国力量”何时出手?  09  首脑们在向中国呼救第八章  眺望华尔街——中国金融市场的审视与应对  01  龙王?黑马?2008年全成冤大头  02  “合俊”倒下的警示  03  连破三戒的快速反应  04  强弩之末还是蓄势待发?  05  自保还是抄底?“速决”为何姗姗来迟  06  对抄底的担忧  07  内外“防火墙”第九章  手中有“粮”——风暴之后的机遇与选择  01  内需,才是手中的“粮”  02  购买力是压仓粮,中国又要搞重农抑商了?  03  压仓粮前的“拦路虎”  04  “新土改运动”  05  解放存粮,医改先动  06  藏富于民,加长粮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  07  粮从地出,保护“土壤”,关注民生  08  安得广厦千万间  09  怎样的社保“土壤”才能粮田葱茏?  10  外筹新粮,不吊死一棵树上  11  “铁杆庄稼”要升级  12  心里不慌,手中有粮  13  迎接我们坚挺的“苹果”吧特别鸣谢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救街——风暴进行中的美国式阻击  暴富与辛酸。喧嚣与宁静。世俗与神圣,教堂与铜牛这些相对立的事物和感受。每天在这个神奇的地方奇妙地组合着。  目前。美国金融企业利润占全部上市公司利润的份额从20年前的5%上升至40%。金融衍生品市场,后来也允许商业银行介入,因而投行领域的高风险渗透入商业银行。正是1999年后。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的界限被打破。缺乏风险交叉感染的防火墙。才使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一路难以探底。  看来。中国、中东和欧佩克对于美国增发国债的态度最为关键。必然陷入所谓的“囚徒”困境。这就好比银行放偾。对于一个需要续放的客户。放与不放,这是一个问题。被美国绑架。还是主动为美国陪绑?面对美国救市。各国央行思考的是同一个问题。  尽管财长保尔森在苦求救救美国,但众院还是以微弱多数否决了这个法案。从中可以看到美国政治的伟大和无奈,说她伟大。她真正代表了民意;说她无奈,那是因为大难当前的犹豫。显得是那样弱智!就像当年罗斯福。不得不牺牲珍珠港数千官兵的生命才能通过对日宣战法案。美国人一直宁愿选择有代价的民主。他们不需要行政独裁。  必须去拯救贪婪,这是理性的道德勇气;用贪婪来拯救贪婪,这是一贯的资本主义的原则和手法。确实,在“效率至上”的亚洲社会稳定观里面。我们是见不到这种丰富而严肃的探讨和博弈的。  2008年9月,世界经济的天空,迎来了“华尔街神话”的终结:  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  9月15日,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近440亿美元收购;  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  9月21日,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申请转为银行控股公司获美联储批准。  至此,标志华尔街创新金融的独立投行业走向没落。  全球经济,每一个铜板似乎都浸漫了绿锈,每一处角落都撒满了叹息……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布什美东时间2008年9月19日在白宫高声呐喊,“为了结束目前这场几十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联邦政府干预金融市场不仅是有正当理由的,而且是必要的!”  一名高级政府官员说,布什政府当晚提交众议院一项大规模救市方  案,这一计划涉及多项措施,包括成立一个官方信托机构,购买金融机构的按揭坏账。一旦实施,此项计划将需动用逾7000亿美元。    7000亿救一条街?    华尔街,这条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街道,长不超过1英里、宽仅11米,却云集了美国著名的金融机构、纽约证券交易所。1792年,它由一道墙壁演变成为“美国金融中心”的代名词,尽管许多著名的金融机构早已搬离华尔街的地理位置,但它们仍旧归属于华尔街这一群体,秉持着统一的“华尔街态度”。  华尔街不是一个地理概念。   01 破碎的格拉斯  2008年9月21日晚间,美联储发表的一份声明显示,华尔街五大独立投行所余最后两家将改弦易张——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已获批转为银行控股公司,接受美联储监管。转型的申请是在布什政府筹划为金融业输血7000亿美元的背景下,由两家公司主动提出的。  事实上,几天前,大摩和高盛还坚称无意染指商业银行,称其有足够财力支撑其成为华尔街上的最后两家大投行。  突然间风云变幻,只说明两家公司对于各自的筹资与投资模式已经丧失了信心,不得不寄希望于吸收商业银行存款以及从美联储获得更多贴现窗口融资来实现缓冲,从而减少其对短期融资的依赖,避免重蹈雷曼、美林和贝尔斯登的覆辙。  显然,背后的根本原因并不令人感到陌生——流动性严重不足。业内人士猜测,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实际亏损可能要比外界预想的大很多,这从它们“变身”的渴望和速度可以看出。  摆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两家公司面前的道路将是混业经营,目前两家公司都设有吸收存款业务,并预期逐步扩大该业务。除了吸收存款外,他们将可以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永久享受从美联储获得紧急贷款的权利。3月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后,美联储曾授予投行从美联储获得紧急贷款的权利,尽管这一授权只是暂时的。  当然,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后,大摩和高盛将面临比原来严格得多的监管程序,比如更严苛的披露制度、更高的资本准备金以及更多风险投资的限制等等。  俯视全球金融界的投行就这样轻易被“招安”了。  就在一年前,华尔街的投行们还无一不视银行监管为金融业发展的绊脚石!  在他们看来,商业银行需要受存款准备金限制,还要受到监管部门有关商业银行可从事业务范围的规定限制,而投行发家的关键就是想方设法将针对投行各项业务的监管降至最低。一直以来,大摩和高盛等独立投行成功的秘诀正是在鲜有的外部监管下,积极介入高风险投资,进行杠杆交易,利用巨额债务丰盈利润。  高盛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费恩发表的一份书面声明中表示:“我们相信,在美联储的监管之下,高盛会成为人们眼中的一个更安全的机构,一个拥有低负债资产负债表并提供更多元融资渠道的机构。”  摩根士丹利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麦晋桁亦表示:“新的银行控股结构将确保摩根士丹利处于当前可能的最强健的状态,利用其稳定性和灵活性在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上攫取机会。”  对于两家公司来说,或许这是危墙之下不得已的生存之道。  但对于华尔街来说,二者的转型则可能意味着一个标志性的转折——一个将华尔街带回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发布以前的转折!  正是这部诞生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法案确立了美国金融业银行、证券分业经营的模式,将投资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严格地划分开。  这部法案也称作《1933年银行法》。1933年罗斯福总统就职时,大萧条正处于底谷阶段,1500万工人失业,实际GNP比1929年的高峰水平降低了将近30%,投资总额几乎为零。公众回想起20年代金融业的繁荣景象,深信那就是最初的罪魁。银行家和金融家们在20年代令人既畏惧又敬仰,在30年代则成为恐惧和诋毁的目标。政界人士更是助长了民众的敌意。在就职讲演中,罗斯福总统攻击“钱商们”的“冷酷”、“轻率”和“自私”,同时为自己呼求前所未有的权力,和“一支情愿为了共同利益而牺牲的忠诚且训练有素的队伍”。  这部法案反映了当时的普遍看法,认为摩根大通这类金融巨擘(既有吸收储蓄的零售银行也有华尔街经纪行)的存在为大萧条时期的经济崩溃创造了条件,庞大的金融巨头对当时整个金融体系构成了风险。  如今风水轮流转了。投行和商行分久必合?  1999年,在史无前例的经济繁荣中,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Gramm.Leach-Bliley Act)获得通过,允许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合并,宣告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的废除,从而摧毁了横亘在商行与投行二者之间的这道墙。这部法律是在花旗公司(Citicorp)和Travelers Group宣布合并后推出的。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由此诞生。  从那以后,投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越来越多的银行业公司都渴望成为涵盖全面业务的“金融超市”。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最近的行动表明,上述界限实质上已经消失,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完全破碎。  极力主张撤销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对银行业限制的议员利奇(JamesLeach)说,如果没有对该法案的改革,就不会有摩根大通来拯救贝尔斯登,也不会有美国银行救援美林。  但更多人指出,今天危机迅速蔓延,根源就在于1999年废除了《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  从那以后,商业银行能够从事全能银行的业务。目前,美国金融企业利润占全部上市公司利润的份额从20年前的5%上升至40%。金融衍生品市场,后来也允许商业银行介入,因而投行领域的高风险渗透人商业银行。正是1999年后,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的界限被打破,缺乏风险交叉感染的防火墙,才使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一路难以探底。    今天危机前的态势和1929年完全吻合!  Auburn大学教授巴特说,换牌后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现在都在拼命吸储,让自己成为强大的商业银行,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急于做大的潮流,这有点让人担心。  但在今天的危难时刻,对破碎的格拉斯,很多人怀有侥幸的感激。  看来,破碎的格拉斯,既是危机酿成过程的推手,又是危机颠峰时刻的帮手。    存废皆有因。   02 华尔街是什么?  过去20多年主导华尔街和全球金融市场的投行模式已经出现彻底变化。  有人揶揄说,华尔街已不能再称之为“华尔街”了,应该叫银行街。  对于后华尔街时代,势必会增加风险控制。可以预见的是,之前被频频创新的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今后可能会出现倒退。  如果要说这场华尔街“飓风”标志着华尔街投行神话的终结,那么神话终结并非否定投行业务本身,而是否定建立在巨大潜在风险之上的盈利模式。  这幕动荡的大片依旧在继续。  “贪婪是好东西。”影片《华尔街》里的这句台词已经成为经典名言。但今天,小心翼翼走过这条街时,人们会留下深刻印象:贪婪可能是好东西,但如果不小心,它也可以是狼狈而致命的。  华尔街到底是什么?  翻开历史,人们知道,地理意义上,华尔街是一堵墙街。1792年荷兰殖民者为抵御英军侵犯而建筑一堵土墙,从东河(the East River)一直筑到哈德逊河(the Hudson River),后沿墙形成了一条街,因而得名Wall Street。后拆除了围墙,但“华尔街”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  如今从华尔街地铁站出来,慢慢走上百老汇与华尔街的交界处,抬头就看到了著名的三位一体教堂(Trinity Church);早在华尔街还是一堵破烂不堪的城墙的时候,它就已经是这附近的标志性建筑了。  现在,三一教堂的正前方是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背后是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左右两侧都是高耸的写字楼,只有周围的一小块地方还保存着17世纪的花园和墓地。从教堂门前穿越百老汇,就算正式进入了这条又短又窄的华尔街。  平常日子,这条街上的人似乎都是游客,从他们的着装和神态就看得出来。路边的橱窗并没有写着高盛、摩根士丹利或美林等如雷贯耳的名字,经常有成群结队的外国人带着敬畏的表情到此一游,希望看看“全世界的金融中心”是什么样子。  作为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每一座建筑都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来争取最大的收益。由于建筑的间距非常小,走在街上有种喘不过气来的压抑感。这种氛围不禁使人联想到这里的股市每天上演的激烈博弈。据统计,在纽约从事金融业的职员中,有10万人在华尔街工作。因此,每天的上下班时间,是整条街彻底活过来的时候,到处都拥堵不堪。华尔街的快节奏生活使这里的人们步履匆匆,无暇顾及身边事。但这里人们的衣着都非常时髦光鲜,只要看到他们的穿戴,就能捕捉到这个季节的流行脉搏。  华尔街的标志是一座身长5米、体重6300公斤的铜牛塑像。设计者意大利艺术家迪莫迪卡1989年最早为它挑选的立足点是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的人行道。当时,为了保证铜牛的安全,警察每晚8时在铜牛周围巡逻察看。当人们第一次看到这个身体健硕、鼻孔发光的庞然大物时,都被它浑身透着的“牛”气震住。不过,铜牛还是被搬到与华尔街斜交的百老汇大街上安了家。如今,它已成为“力量和勇气”的象征,似乎只要铜牛在,股市就能永保“牛”市。  大名鼎鼎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就坐落于华尔街11号。不过有趣的是,交易所的地理位置和名气有点不成正比:许多初来乍到的人都要在华尔街上转一圈才能找到交易所的人口。原来,它的正门并不在华尔街主道上,而是“藏”在了旁边一个不起眼的支道上。在占地3700平方英尺的交易所大厅里,每天的股票交易高达25亿股,而每笔交易只需不到一分钟的时间。  18世纪,24个商人代表聚集在华尔街的一棵梧桐树下,签订了梧桐协议,规定在他们之间可以进行证券交易,这就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从上个世纪20年代起,华尔街已经成为美国金融行业的象征。随着美国大垄断组织和金融机构的进驻,华尔街成为垄断资本的代名词。这里集中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投资银行、政府和市办的证券交易商、信托公司、联邦储备银行、各公用事业和保险公司的总部以及美国洛克菲勒、摩根等大财团开设的银行、保险、铁路、航运、采矿、制造业等大公司的总管理处,成为美国和世界的金融、证券交易的中心,垄断资本从这里支配着美国的政治、经济。  这里总在制造着一夜暴富的神话,但也不乏令人心酸的回忆。1929年10月24日,美国许多家最有名望的企业股票突然急剧下跌,失去控制,最终导致几百万人破产,引发了那场美国著名的经济大萧条。此外,“9·11”事件也给华尔街繁荣的金融生活带来了沉重打击,当时的遇难者大多数是活跃在华尔街各大金融机构的精英。事件发生后,人们用一面巨大的美国国旗包裹住了证券交易所门前的石柱。  暴富与辛酸,喧嚣与宁静,世俗与神圣,教堂与铜牛这些相对立的事物和感受,每天在这个神奇的地方奇妙地组合着。  但是,这条街实在太小太窄了,早在20年前,许多金融机构就已经离开地理意义上的华尔街,搬迁到交通方便、视野开阔的曼哈顿中心城区去了——无论地理位置相隔多远,人们在精神上却仍然属于同一条街道,属于这个全美金融界的统一体。  现在,更多的人把华尔街理解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象征;  游客们,则把华尔街看作是世贸中心遗址和前往自由女神像渡轮码头之间的一个旅游热点;  世界各地那些财富狂热者,从来认为华尔街作为世界金融中心是首选的梦想淘金地;  或许,只有那些真正热爱华尔街的人,才能说清楚华尔街是什么:华尔街是一种让人向往的生活方式;华尔街是一种简单的爱好;华尔街是一个喜欢打喷嚏的华服女妖。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不相信,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不会造成重创,我认为这正在发生……  ——美国联邦储德委员会前主席 艾伦·格林斯潘  美国这种经济模式造成了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虚拟财富太多了,全是气泡,你以为它是财富,它是虚拟财富,吹口气它没了。因为美国人消费水平太高,而储蓄率极低,它怎么能够维持经济运转的呢?就是凭借了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它的纸票子,一张美元,甚至电脑上一个符号,全世界都承认它是钱,于是它就大量地发美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敬琏  从整个来讲,亚洲经济和新兴国家的经济还是比较看好的,并没有从根本上或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次美国包括西方金融危机的影响。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龙永图  美国经济真正的问题,坏账早晚都是能撇掉的,这不过是时间问题,关键是它经济发展的需求是什么?美国经济真正的要产生困难,就是它拿什么来推动经济发展。中国过去是靠美国的需求,现在这个需求肯定是要大幅度地缩减。这种情况下,中国比美国有优势:中国还有内需的市场需要开发,中国的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但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并不一定就变成有效实际的需求,怎么让这么高的储蓄转化成有效的实际的需求?这是我们中国现在面临的一个巨大的问题。  ——中国经济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 许善达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政府的“粮”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还好吧,有助于我写文章做参考,呵呵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