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中国改革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迟福林 编  页数:431  

前言

  1991年11月1日,正值邓小平第二次南巡讲话前夕,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改院”)在改革的浪潮中诞生。大变革的时代和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改革伟业,给中改院的发展带来了莫大的机遇和挑战,也赋予了中改院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以“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办院宗旨,以建言中国改革为己任,主要目标是服务于中国经济改革的政策决策。17年来,围绕政府转型、公共服务体制、农村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基础领域改革、非公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展开研讨活动,适时提出具有可行性、实用性和超前性的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中改院在诸多重要改革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我国改革决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的建议直接被中央决策所采纳,写进党和政府的文件;有的成为制定政策和法律的重要参考。  中改院建院17年来,共举办了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和各类学术会议170多次,出版了改革研究专(编)著155部(含中英文版),提交改革政策和立法建议报告120多份,发表论文1300余篇,获得包括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发展研究奖”等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人民政协报》在今年“两会”期间报道称:“中改院这个偏于一隅的学术机构放眼八方,蜚声海内外。这个位居天涯海角的‘学术重镇’以巨大能量辐射全国,成为中国改革研究重要基地”。  我国30年的改革发展,最突出的成就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了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性变化,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在发展型社会新阶段,我国既面临着经济快速增长同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又面临着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

内容概要

  中改院建院17年来,共举办了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和各类学术会议170多次,出版了改革研究专(编)著155部(含中英文版),提交改革政策和立法建议报告120多份,发表论文1300余篇,获得包括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发展研究奖”等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人民政协报》在今年“两会”期间报道称:“中改院这个偏于一隅的学术机构放眼八方,蜚声海内外。这个位居天涯海角的‘学术重镇’以巨大能量辐射全国,成为中国改革研究重要基地”。

书籍目录

序言总论: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贡献与未来使命第一篇 推进政府转型,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全面推进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以宏观调控为契机,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调整和改革中央地方关系以履行公共职能为基本目标的政府改革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加快政府改革推进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目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二篇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制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三篇 共享改革成果,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革观适应我国公共需求变化,加强政府社会再分配职能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政府转型为重点建设和谐社会第四篇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的农村综合改革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推进新阶段的农村综合改革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尽快制定农村土地使用权法推进以基本公共服务为主线的农村综合改革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推进新农村建设以人口计生网络为平台,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第五篇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解决我国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国有企业战略重组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的若干问题以国有大型企业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职工持股计划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工持股制度承认并实现创业型企业家价值第六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快速增长中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当前我国通货紧缩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世纪之交:全球金融挑战下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第七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以解决不良债务为重点加快商业银行体制改革世纪之交:中国的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保持经济增长、防范金融危机的对策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启示第八篇打破垄断,走向开放与竞争的基础领域改革处在十字路口的基础领域改革WTO条件下加快基础领域反垄断促进非国有经济参与我国基础领域改革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中国基础领域改革基础领域:扩大投资和加快改革同步进行

章节摘录

  (二)努力寻求渐进式改革与阶段性突破的结合,在坚持渐进式改革中,适时实现改革的阶段性突破  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在于采取务实的态度,坚持渐进式的改革道路。改革走到今天,许多深层次的矛盾积累下来,今天的改革攻坚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此外,改革的环境和背景都发生了许多变化,逼迫我们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初期的中国经济改革,从总体说仍然是渐进的,但在这个渐进过程中,阶段性突破比照过去有着更为迫切的客观要求。从改革的实际需求出发,适时实现阶段性的改革突破,既能够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又可以由此减少改革的成本。这是改革进入总体攻坚阶段的重要特点。  (三)努力寻求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在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牵动社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触及了社会重大利益再分配和权利调整问题。伴随经济改革产生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已超越了经济改革本身。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已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  1.政治体制改革要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保证  例如,农村的经济改革对农村的基层民主化建设提出了直接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进程已成为推进农村经济改革的重要保证。城市经济改革和农村经济改革一样,也已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2.政治体制改革能从根本上消除腐败  国有资产流失和社会腐败现象的存在,既有经济体制的种种因素,例如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正在探索之中,市场化的改革尚未到位,还有“寻租”的某些机会等等,但更有政治体制的因素,例如组织人事制度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等。要真正消除腐败现象,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必须进行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  3.政治体制改革能够打破人才发展的制度障碍  调整经济结构,发展以人为本的高科技产业,迫切需要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突破。面对经济全球化,制度创新和制度投人更为重要,这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也是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建言中国改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