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与联盟战略的适用边界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陈扬  页数:211  

前言

  并购至今仍然是个谜。并购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一直吸引着企业家,但其可能结局虽说不是飞蛾扑火,至少也如同赌博,胜负各半,颇具风险。人们对于并购的研究是长期的、深入的、富有成果的。对于并购这种经济现象,学者们通过各个角度进行观察,从各自学科的角度进行探索,用经济的、管理的、政治的、社会的、法律的、文化的理论和方法对其研究,得出了形形色色富有价值的解释或者结论。然而并购行为和活动的结果还是不尽人意,并购失败的案件频频发生。当今世界上最权威的并购研究专家弗雷德·威斯通教授也不得不承认,“事实上,还没有一种公认的理论能够同时解释兼并背后的动机、兼并企业和被兼并企业的特点,以及兼并活动集中程度的决定因素”。  并购是企业巨型的投资、一揽子的综合交易;并购没有预演,不可能有彩排的机会。因而并购是最大的风险投资。并购之前控制风险的常用手段或者是不直接收购,先采取少数股权投资、合资、战略联盟或者协议,或者是控制并购规模。一旦确定了收购目标,只有通过详尽的尽职调查、合理的估价、细致的整合等工作来降低并购风险。人们对于并购,还只能是小心翼翼、谨小慎微地行事,还没有可以大胆放心使用的规律可循。

内容概要

当一家企业拥有了并购的动机,且具备了并购活动所需要的能力时,就应该考虑并购是否为最好的发展手段,联盟与内部投资可否替代并购行为,以及并购与其他战略的适用边界是如何确定的。本书的重点放在了并购与联盟的适用边界这一环节上。    企业并购与企业联盟的失败率都很高,企业战略决策时的初衷与实际情况的出入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联盟与并购具有不同优势,同时也各有缺点。本书全面对比了并购与联盟的优劣势,以交易成本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为基础,分析出影响企业并购与联盟的重要指标,通过Fisher判别分析的方法建立判别模型,以期对两种战略进行具有可操作性的量化比较,最终确定两种战略的适用边界。    此外,本书还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中国企业的并购或联盟行为进行了判别,全面对比了国内与国外企业战略选择决策出发点的不同,并解释了中国企业并购战略行为的特性。

作者简介

陈扬,男,1974年12月生,籍贯北京。1997年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99年赴法国留学,并于2001年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DESS CAAE);2007年1月于北京交通大学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被第一批“引进内地专才计划”选中赴香港工作。 
作者长期从事于企业并购研究,在攻读博士学位学习期间两次参与在北京及台湾举办的“并购高峰论坛”,发表了研究成果并进行了演讲。作为主要参与人员翻译了英文专著《接管、重组与公司治理(第四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1BJY009)研究组成员,结项报告书主要撰写人。此外,作者还参与了3项与并购相关的科学基金项目。学习期间发表了关于并购研究方面的文章10余篇,其中3篇被国际检索机构检索。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和目标  1.3  概念辨析  1.4  研究方法与总体思路  1.5  本书创新点与研究意义第2章  国内外研究评述  2.1  研究评述  2.2  本书研究的空间第3章  并购与联盟活动的机理与假设  3.1  本书理论基础  3.2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解释  3.3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解释  3.4  假设指标的确定第4章  并购与联盟适用边界的经验研究  4.1  判别分析方法概述与比较  4.2  样本数据来源与选取  4.3  指标的确定  4.4  Fisher判别分析的运算结果及分析  4.5  Logistic回归分析  4.6  两种分析方法与结果的比较  4.7  讨论与管理含义第5章  我国企业并购与联盟战略选择的特殊性研究  5.1  对我国企业样本的检验  5.2  样本特征比较分析  5.3  我国企业并购动因与背景特殊性分析第6章  不同动机影响下的并购与联盟战略边界选择的动态研究  6.1  企业先联盟后并购战略的博弈分析  6.2  通过企业收缩战略缔结企业战略联盟  6.3  并购战略与战略联盟边界选择的动态模型第7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7.1  本书的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参考文献附录A  训练样本与第一组检验样本的错判统计附录B  训练样本与中国样本错判统计附录C  判别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关系附录D  经验研究样本致谢

章节摘录

  2.企业并购形式由一对一的单个兼并向一对多的复合兼并方向发展。企业并购初期,一般都是一个优势企业并购一个劣势企业,经过一段实践后,优势企业通过并购得到了发展,扩张欲望越来越强大,出现了一个兼并几个、甚至十几个企业的情况,使优势企业逐渐发展成为企业集团。如哈尔滨轧钢厂在市政府撮合下,先后吸收本市10户微利、亏损企业,成立了哈尔滨钢铁公司。  3.企业并购的范围由本地区、本行业内的企业间并购开始向跨地区、跨行业方向发展。首钢在大力发展钢铁主业的同时,开展跨地区、跨行业的多种经营,在1988年、1989年两年间,通过各种方式并购了20多家机械、船舶、电子企业,成为横跨冶金、机械、电子、建筑等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  4.企业并购的目标由单纯的消灭企业向自觉优化经济结构的方向发展。最早实施并购的保定市提出“以兼并促进调整,在调整中发展兼并”的指导原则,把单一的以消灭亏损企业为目标转换到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消灭亏损企业为辅的目标上来。同时,许多省市都围绕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品,积极推进企业兼并与收购。  5.企业并购方式除承担债务式、出资购买式和无偿划转式外,还出现了控股等方式。上海两家股份制企业“飞乐”和“电真空”,通过购买股权实施企业并购。不过,这一时期的控股、参股式并购的数量还不多见。  6.局部产权交易市场的兴起,使并购活动逐步走向规范化。1988年5月武汉市率先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企业产权转让市场,并制定出相应的企业产权转让规则。同年,保定、南京、福州、成都、深圳等地也相继建立了企业产权转让市场。

编辑推荐

  《并购与联盟战略的适用边界》在全面阐释并购与联盟战略基础理论的平台上,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对国际企业与国内企业的并购、联盟交易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创造性地建立了判别模型,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总结出我国企业并购、联盟交易规律与国际企业并购、联盟交易的不同之处,这对于了解中国企业并购、联盟行为的特殊性有着切实的作用。我认为,该书立意新颖,将理论创新与实际经验归纳总结很好地结合起来,并在企业战略边界研究上有所创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并购与联盟战略的适用边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