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12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严汉平 页数:246
内容概要
《国有经济逻辑边界及战略调整》:该书一是从理论上分析了国有经济存在的逻辑及表现形式,国有经济的合理边界及其确定标准,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争论、调整依据、结构调整的实质,论证了界定国有经济存在边界的关键是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分析了国有经济存在的领域,认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领域的区分是动态的,由于非竞争性领域不断向竞争性领域演化,所以国有经济存在范围不断缩小,但存在一个极限值。国有经济退出中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但退出不等于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流失会发生在国有经济运行的各环节,不能因为流失而停止退出。二是从实践中回答我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绩效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国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轨迹进行翔实的考察,揭示其发展的趋势和对我国的启示。三是提出了我国国有经济布局和战略性调整的思路和对策。这一问题的研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有经济构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用于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存在的逻辑、边界、布局和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全面深入地回答当前理论界的争论和改革实践中的困惑,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指明方向。
书籍目录
1.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2.国有经济存在的逻辑及其表现形式 2.1 国有经济存在的普遍性:一些历史资料的验证 2.2 国有经济存在的逻辑: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解释 2.3 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存在的逻辑 2.4 国有经济的表现形式3. 国有经济的合理边界及其确定标准 3.1 国有经济发展的阶段及其合理边界的争论 3.2 分析国有经济合理边界的基础 3.3 国有经济合理边界的逻辑推导 3.4 国有经济合理边界的数理推导4.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依据 4.1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及其内涵的拓展 4.2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 4.3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现实依据 4.4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实质5.国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5.1 国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 5.2 国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轨迹及趋势 5.3 国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启示6.我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绩效与存在的问题 6.1 我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绩效评价体系 6.2 对我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绩效的评价 6.3 我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存在的问题7.我国国有经济布局和战略调整的思路和对策 7.1 我国国有经济布局和战略调整的思路 7.2 国有经济布局和战略调整的对策 7.3 国有经济布局和战略调整的方法和配套措施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2 国有经济存在的逻辑及其表现形式 2.2 国有经济存在的逻辑: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解释 关于为什么要存在国有经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1998)、宗寒(1999)、陈宗胜(2000)、贺金社(2001)、伍伯麟(2002)、杨秋宝(2002)、徐传谌(2002)、白永秀和严汉平(2003)等学者进行了研究,认为国有经济存在的理由在于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保证社会公平、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等。这些研究得到了许多有创新性的结论,但其论述是零散的、不完整的,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拓展与修正。如何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下理解这一问题,正是本书的要旨所在。我们试图在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框架下理解这一系列问题,并为此提供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 对于国有经济存在逻辑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对国有经济本质的认识的基础上,而要认识国有经济本质,又必须考察人类历史。经济学新近的一个重要认识是:人类历史本身是一个人类不断分工合作以获取契约合作剩余的过程。进一步讲,国有经济本质可以从人类分工合作获取契约合作剩余以及阻碍这一进程的因素中去找寻。基于此,我们试图通过分工理论、契约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来揭示国有经济存在的逻辑。论证过程分为三步:第一步,通过对专业化分工、合作剩余与经济增长在思想史上的回顾,说明人类历史本身是一部分工合作以促进经济增长与人类福利的历史;第二步,引入交易成本,说明外生交易成本与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引致的内生交易成本构成了获得专业化分工合作剩余的“绊脚石”;第三步,论证国有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契约结构,是获得合作剩余与交易成本之间的两难冲突的产物,它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2.2.1 专业化分工、合作剩余与经济增长:思想史中的回顾 专业化分工可以带来合作剩余和经济增长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色诺芬、柏拉图、威廉?配第等都在其著述中阐述过关于专业化、分工对增进社会福利的意义。然而,这些对于专业化分工带来合作剩余、经济增长和福利增进的认识是零散和不完整的,充分认识到专业化分工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分工进行系统经济分析的是亚当?斯密。正如熊彼特所言:“无论在斯密以前还是斯密以后,都没有人想到要如此重视分工”。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这一观点在斯密那里得到了充分发挥,“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