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形成机制与发展战略研究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陶怀颖  页数:202  

内容概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不仅解决了13多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农业也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成功地解决了占世界21%人口的温饱问题。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09年的5153元。按照中国政府的扶贫标准,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已经从1978年的2.5亿人下降为4007万人。但是现阶段,中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面临着生产规模小、比较效益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城乡差距扩大等一系列挑战。

作者简介

陶怀颖,男,汉族,甘肃省环县人,1967年8月生,曾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学士、农业推广硕士、管理学博士学位。1990年7月至1992年6月,在北京市农业局工作;1992年6月至2004年2月,在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工作,曾任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处长;2004年2月至2008年8月,在国务院研究室工作,曾任综合研究司处长、社会发展司副司长;2008年8月至今,在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工作,任办公厅党组成员、副主任。作者长期在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工作,熟悉农业农村经济理论和政策,从事和参与过农业农村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曾参加过中国农民工问题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工作,参与撰写了《中国农业发展新阶段》(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等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产业区麓集群的概念及研究的主要作用  一、产业区域集群的概念及产业区域集群理论的产生  二、研究产业区域集群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三节 产业区域集群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碲及研究现状  一、产业区域集群研究的相关理论之一:经济发展阶段性的理论研究  二、产业区域集群研究的相关理论之二:区域经济理论的概述  三、产业区域集群研究的相关理论之三:区域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第四节 研究重点和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重点  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技术路线  三、主要创新点第三章 我国农业产业区域化演进和集群化发展 第一节 我国农业产业区域化演变过程  一、粮食生产由南向北转移,东南沿海地位显著下降  二、西北地区棉花生产高速增长,东南、西南生产下降  三、油料生产向华中和华北地区集中,东南沿海和西南生产呈下降趋势  四、西南、西北糖料生产加强,东南沿海和东北生产下降  五、东南沿海水果生产增加,华北和东北地区生产大幅下降  六、肉类生产由东南沿海和西南向北部地区转移  七、牛奶生产向华北地区集中,西南地区牛奶生产下降  八、禽蛋生产由东南沿海向华北转移  九、淡水鱼生产向华中和西南地区集中,东南沿海和华北地区下降 第二节 我国农业产业区域化演进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适应资源优势的变化,调整农业生产布局  二、积极培育市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主产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积极发挥政策的宏观调节作用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的基碲和作用  一、农业产业集中度的提高是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的基础  二、推进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四节 我国农业产业区域化演进和集群化发展的基本趋势预测  一、显示性比较优势预测  二、成本差异分析法 第五节 结论第二章 国外农业产业区域化演进与集群化发展 第一节 国外工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  一、欧盟  二、英国  三、意大利  四、巴西  五、印度 第二节 考察国外工业产业集群得到的启示 第三节 国外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发展状况  一、美国大豆、玉米和棉花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状况  二、法国波尔多葡萄酒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状况  三、其他国家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状况 第四节 国外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高度重视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大力加强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区内基础设施建设  三、突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和市场秩序的规范  四、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相关产业的扶持  五、大力提高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第五节 从国外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得到的启示  一、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发展壮大要立足自然优势,依靠市场拉动  三、政府在产业区域集群发展过程中要发挥促进和规范作用第三章 我国农业产业区域化演进和集群化发展第四章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形成机制分析第五章 我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体系的构建第六章 案例分析:棉花产业区域集群构建第七章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支撑体系建设及政策建议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致谢

章节摘录

  二、研究意义  进行中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可以引导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培育优势产区,推进农业区域集群,把各地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发挥出来,形成科学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做大做强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对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可以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发展的新的模式,突破传统的发展路子,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走出一条节约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推进农业产业健康成长的路子。  第三,可以为尽快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摸索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实行农业的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形成一批具有明显优势的区域集群,是一些发达国家增强农业竞争力的重要经验。如美国已经形成了有竞争力的专用小麦、专用玉米和柑橘产业区域集群,法国形成了世界著名的酿酒葡萄优势产区。应对人世挑战,选择一些最能够发挥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优势的地区,逐步发展为农业产业的区域集群,有利于尽快提高生产力水平,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能够指导主产区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增收最困难、最缓慢的是从事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农民。人世后,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受到国际市场冲击的可能性最大,这些产区农民增收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增加农产品主产区农民的收入。如果把我国农产品主产区,经过重点培育,带动加工、储藏、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形成一批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区域集群,就能够开辟农民的就业渠道,形成新的收入增长点。  第五,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促进工农协调发展。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形成机制与发展战略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本书研究立题对于我国农业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工业领域甚或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已基本形成了产业区域集群的发展模式。这么系统、数据翔实对我国农业提出产业区域集群发展模式及战略研究这是很少见。我国农业相对于工业发展滞后,但随着农业发展、优势区域逐步形成,经济效益和比较效益的驱使最终我国农业的发展要朝着产业区域集群这样一个模式集中。如果本书的编写者能继续随着农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各个产业和品种的区域发展模式,必将对我国农业长远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