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12 出版社:李春雷、 刘慧中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12出版)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记录一个共产党员在战争烽火中学习与成长的历程,在新中国建设中不平凡的人生和步入冶金行列里的奋斗历程。主要包括:钢铁之锋、逆境与奋斗、钢都复苏等。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部钢铁情缘 李东冶与共和国的钢铁工业 引 子 第一章钢铁之缘 1建设新热河 2到中南海工作 3钢铁工业大发展 4二进热河 5重返中南海 6以钢为纲 7钢铁失控 第二章逆境与奋斗 8“秘书室事件” 9只身下基层 10鞍钢宪法 11再次下放 ]2要保住名牌 13厄运又开始了 14走出牢笼 15搬运工人 16改行搞化工 17酣畅的汗水 18香喷喷的油条 19奋斗创奇迹 20关心青年人成长 21捷报传来 第三章钢都复苏 22赴任鞍钢 23鞍钢起伏 24拨乱反正 25稳握双桨 26杨树棠入党 27筑炉与修车 28“百团大战” 29邓小平同志视察鞍钢 30“功勋轧机” 31“英雄轧机” 32向污染开炮 33部长背铁轨 34忘记时间的人 35鞍钢之路 第四章出任冶金部长 36班子调整 37精简机构 38应该走哪条路? 39现代化的宝钢 40武钢风波 41钟廷珍效应 42战略家眼光 43把好方向不动摇 44中央肯定 45光荣卸职 第五章国务院代表 46缘定宝钢 47邓小平拍板 48投资包干 49国产化之路 50羞愧的耐火砖 51白发人三拜黑发人 52保证“后墙”不倒 53十四次现场办公会 54筹款?愁款? 55钢铁的脸面 56告慰“铁人” 57拒绝办社会 58流产的“宝钢市” 第六章更上一层楼 59下棋看三步 60自筹巨资 6l特殊的“准生证” 62再任国务院代表 63钢铁“奧运会” 64德日竞争 65高炉煮日月 66“不孝之子” 67 11000立方米的“大理石” 68世纪乐章 69腾飞的宝钢 70事业的交待 第二部烽火岁月--李东冶在战争岁月中的学习与成长历程 引 子 第一章投身革命 1黄河洗礼 2参加革命 3在陕北公学学习 4在延安的日子 5踏上东进征途 6打着游击战上大学 第二章冀东抗战 7腥风血雨 8开办公安干部培训班 9对敌伏击战 10破获审理汪派国民党案 11建立健全公安机构 12攻心拔点 13杨家铺战斗脱险 14南集突围战 15邂逅相遇 16历险散水头 17地道避险 18再返冀东 第三章东方破晓 19伉俪东进 20开辟辽西农村根据地 …… 附录:李东冶生平略年表 后 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李东冶说,我在大化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辽宁省和大连市革命委员会的指示和方针政策工作的,这两年多的生产建设成绩,你们应当看到。我对大连市革委会纵容外单位不明真相的人到大化给我贴大字报很有意见,也很不理解,我建议市革委会动员他们到大街上去贴,不要到大化厂来贴,以免影响了生产。 宣世明说,“四大”(即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是毛主席亲自制定的,谁也不能反对,大字报上批的是“漏网走资派”,是“邓小平的代理人”,你是什么人,你自己还不清楚吗? 他严厉地命令道:一,外单位贴你的大字报,不许撕毁,也不许覆盖;二,不准挑动群众斗群众。 看来,市革委会是下决心再一次整治李东冶了。社会上也传说,大连市的监狱里已准备了很多个监号,头一个就是“大连市死不改悔的走资派李东冶”。 情况紧急,李东冶决定亲自到北京走一趟。 “不行!”宣世明听说李东冶要外出后,马上派人来到厂里,再次下达命令:“这一段时间你不能离开大连市,离开大连,就是和革命群众对抗。” 李东冶的心情十分沉重。他并不害怕自己再挨批斗,再挨整。从1958年算起,他已经历过近二十年的坎坷了。他最担忧的是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这次又批邓,究竟是为什么?有什么深层的原因吗?当时除了“两报一刊”的文章外,就是小道消息了。满天飞扬的小道消息让他满眼迷雾。 他决心冒险去一趟北京。 尽管宣世明明令限制了他的行动自由,但大化厂的职工对他是全力拥戴的,并没有人看管他,他照常上下班,照常回家。他对大化有关领导说,年关快到了,我到北京石油化工部汇报一下,要钱,要原燃料,争取明年开门红。 1976年10月13日,李东冶乘火车来到了北京。 化工部派了一部吉普车到火车站接他。他坐在司机身旁,问司机最近北京有什么新消息? 司机对他说:“你还不知道吗?北京抓了‘四人帮’,‘三公一母’,大家庆贺,商店里的酒都卖光了。” 李东冶听了,吃了一惊,赶紧拉了一下司机的衣服,让他不要再讲。 到了石油化工部招待所后,他马上给康世恩部长挂了电话。康世恩让他马上赶到他的办公室。 两人见面后,康世恩特别高兴,告诉他中央在10月6日已经拘捕了“四人帮”,并向他传达了10月7日华国锋向党、政、军领导干部打招呼会上的讲话。李东冶把讲话内容全部抄录了下来。他焦虑的心,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这时。康世恩才问:“你来北京干什么,有什么急事吗?” 李东冶说:“没什么事了。没什么事了。” 康世恩疑惑地看着他:“你不是刚过来的吗?” “真的,什么事也没有了,全都解决了,我马上回去。” 李东冶再没有停留,马上赶到火车站,买票返回大连。 回到大连后,他立即把这个好消息传达给大连化工厂党委委员们,紧接着传达到车间支部书记和主任。
编辑推荐
谨将《钢铁情缘:李东冶与共和国的钢铁工业》献给生活和战斗在共和国钢铁战线上数以千万计的同胞们,还有关心钢铁工业的更为庞大的社会人群。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