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马焦拉

出版时间:1999-2  出版社:外国文学出版社  作者:[俄罗斯] 瓦·拉斯普京  译者:董立武 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告别马焦拉》收入的是瓦连京•拉斯普京的两部代表作,其中《活着,可要记住》描写卫国战争中一名伤愈后未返前线的逃兵回到家乡,苟且偷生,给自己和妻子造成了巨大精神伤害,全书以悲剧告终。《告别马焦拉》叙述的是对大自然的改造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作者通过对因修水电站大坝而必须搬迁的居民心态的描写,反映了老一辈人对故土依依不舍的真挚感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告别马焦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前些天读了拉斯普京的小说《告别马焦拉》,很是感动。一时间联想起很多关于“告别”的作品来。也许可以把这称为文学作品中的“告别”主题吧。
      
      《告别马焦拉》这部小说并不以情节见长,而是着重描写了一群在马焦拉岛上世代居住的村民因为修建水电站而被迫离开故乡的心路历程。以达利娅为代表的一群老人们说什么也不想搬离他们世代居住的这片土地,而以克拉芙卡为代表的新一代青年们却热切盼望着去新的城镇享受现代化的生活。两代人的冲突实际上是人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守护与放弃、怀念与忘却、回望与前瞻等诸种矛盾对立的具体体现。对于老人们来说,马焦拉不仅是一块物质意义上的土地,更是他们灵魂的驻所,是他们精神的栖息地,马焦拉上的一草一木都是他们先人亲手培植的,都凝结着人们对祖先、对往昔的怀念,马焦拉的生活方式也是他们自身通过世代的劳动积淀下来的。老人们只有在马焦拉才能感到自身的存在,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因此,达利娅永远放不下那用了一辈子的俄罗斯式茶炊,永远也忘不了去刨土豆,去割草,抱定一颗倔强到近乎顽固的心去抗衡村苏维埃的搬迁命令,纵然新城镇生活在优越也不为所动。然而,达利娅最终妥协了,她不得不同意搬迁,不得不自己点燃了世代居住的老宅。小说的悲剧性也正体现在此:老人们竭力想保全的并未留存下来,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美好的生活却成了阻碍发展的累赘,因此它必须被毁灭,被撕破,呈在人们面前,令人唏嘘不已。
      
      达利娅告别马焦拉,犹如柳苞芙告别樱桃园,犹如沙子龙告别断魂枪,犹如索尔仁尼琴笔下的“我们”告别古战场的遗迹,无论是马焦拉还是樱桃园,亦或是断魂枪和古战场,都蕴藏着伟大的传统,蕴藏着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劳动。现代化建设固然必要,但有些时候是否过于迅速了呢?拉斯普京并没有贬斥现代化的进程,但似乎在隐约地告诉我们:马焦拉以及千千万万的村落是我们自身意识积淀的结果,在那里有我们自己的存在,人们在往前跑的同时,不要那么绝情地抛弃过去。现代化的生活是方便快捷的,但同时也就意味着它压缩了意识的时间性,截断了我们感知自身存在的过程,从而抹去了很多快乐与欣喜。我们并不提倡倒退,只是希望人们在生活中能够更自在些,发现自我,免遭异化。所以,别光顾着往前跑了,偶尔也该回头望望。
      
  •      “告别马焦拉”是“耶利米哀歌”这个强大意象的现代描写,涉及了太多文化状态和人的处境的话题,而这类话题自然少不了尴尬、酸涩和剧痛。在拉斯普京笔下,即使读者敲碎了一个温情的外壳,打开了文化多元性的洞口,却依然会毫不犹豫地否定掉那种语言所带有的黑色深沉的诙谐。你会发现,文化和精神这类话题并非书生或学究们正襟危坐的清谈,要想领悟它的真谛必须回到民间,回到它的效力开始释放的原点。马焦拉人同《哀歌》中的犹大民一样大多平庸而不自知,他们是按着趋利避害的原则选择沉默的大多数,软弱地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哪怕他们自命为上帝的选民。正如赫尔岑再三陈明的,“‘人民’并不欲求自由,惟文明的个人希冀自由”,“绝大多数人并不喜欢使人自由的解放者;他们宁愿因循千年故辙、承受千年旧轭,不肯一冒建设新生活之大险”。于是他们中的极少数(如《告别马焦拉》中的达丽娅,《哀歌》中的先知耶利米)对落寞凡庸的生活产生了一种狂怒,发誓要从上飞越如闪电——因此在智慧和爱中创造出了被人类遗忘的不弃不离的高贵和耐性,他们在冥想中衰老、创造自己的道德,在对真理的披露中昭示群众引领群众。“有的鸟儿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当它们飞走时,你会由衷庆贺它获得自由,但无奈的是,你得继续在这无味之地苟活”。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弱者被救,所以“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迦托—奥义书》)。这种“超人”的,不可被观念理解、同化的自在性和具有普遍依附力的奴性是永远黏结在一起的存在,它同不可磨灭的人类繁芜的情感一样,浓得化不开、解不散。
  •   恩,这本书我很早就买了,但是一直没读。我的家乡也即将因水电站而搬迁了,看来我该读读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