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3 出版社:知识出版社 作者:梁捷 编 页数:148
内容概要
将训练题按难度分层次设计,加强基础训练,逐级提升,注重能力形成。题目设计精良,体现实践、综合、创新能力,对中考能力题型设计进行了科学的探索和最新的预测,准确把握中考动向,紧跟先进教育理念。设题风格典型性高,仿真性强,注重原创题设计。答案规范、详备、精炼,有助于读者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使您在考试中从容应对,万无一失。
书籍目录
第一单元 向青春举杯吟诵青春沁园春?长沙相信未来让我们一起奔腾吧体悟人生十八岁和其他我的四季设计未来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节选)我的五样写作之路第一单元检测题第二单元 获获祷教养的途径求学之道劝学(节选)师说经典的力量获得教养的途径写作之路第二单元检测题第三单元 月是故乡明漂泊的旅人想北平我心归去乡土情结乡关何处前方今生今世的证据写作之路第三单元检测题第四单元 像山那样思考谛听天籁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感悟自然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湖山沉思神的一滴像山那样思考写作之路第四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章节摘录
4.抓住关键,重点理解 (1)把握重点词句的深层含义。如《江南逢李龟年》中“落花时节又逢君”一句,看似写重逢欣喜之情,但一个“又”字,深蕴景物、人事、情感全非的不尽感慨。只有把握这层含义,才能体味出笼罩全诗的悲凉意味。 (2)把握重点词句的修辞意义。古代诗词曲中常用比喻、双关、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倒装等修辞格,为诗句增添了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正确把握并理解重点句的修辞意义,即可较为顺利地完成阅读鉴赏过程。如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准确理解其中的比喻、借代、谐音、拟人等修辞意义,即可较为明确地理解全诗的内容及基调。 (3)把握理解重点词句的情感意义。古代诗词曲中情感的灌注无处不在,重点词句中蕴含的情感,往往即为全篇的情感基调。正确地理解词句的情感含义,也就基本上把握了全文。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