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民国人物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作者:威海市博物馆 编  

内容概要

历史是由千千万万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写成的,《威海民国人物》一书正是力图通过威海民国时期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展现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这一时期的威海,有很多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尽心竭虑,不惜牺牲自己,成为民族和国家的脊梁,他们的功绩彪炳史册,永远为人民所敬仰;但也有少数人贪享富贵,苟且偷生,卖国求荣,成为民族败类,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本书由威海市博物馆编著。

书籍目录


凡例
安廷赓
毕庶澄
毕慎夫
毕树棠
毕昆山
曹云章
曹漫之
常惠
常子健
陈健伦
丛禾生
丛琯珠
丛琦珠
丛如斋
丛环珠
丛月章
丛大文
丛树生
丛烈光
丛振东
丛亚藩
丛健
崔唯吾
丁缚庭
董和棠
段成斋
段慧卿
宫宝田
宫澍藻
宫维桢
宫懋馨
谷年和
郭培武
黄逢源
贾锡屿
姜树玖
姜忠奎
姜仞九
蒋成瀚
鞠思敏
鞠真
……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对于如何兴办学校,鞠思敏重视学习国内先进经验。1915年夏秋之交,他与王祝晨自费赴江苏、浙江、直隶、北京等地考察教育。回来后,又一同拟定了山东教育改良计划,向山东省政府提出改良教育的建议。 为了办好正谊中学,他发动募捐,修建校舍,健全规章制度。经过七、八年的努力,校本部建立了北楼、南楼、东北楼,增建了第一、第二附小及黄台分校高中部,重修了校本部所在地的鹊华桥街东段石路和滨湖码头,在校学生总数达1700多人,规模居济南各校之首。1918年,鞠思敏当选山东省议员,在议会教育股任股长。 鞠思敏办教育,注意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关注社会。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发起“五四”爱国运动,济南各校学生、教师和各界爱国人士奋起响应,开展罢课、罢市、集会、演讲等活动。5月7日,山东各界62个团体召开“国耻”纪念大会。鞠思敏和于明信、王祝晨、田豪孚等积极支持,率众参加。这年春夏之交,鞠思敏、王祝晨、于明信等人发起创办“尚学会”,出版刊物《新文化介绍》,先后刊出哲学、文学、教育专号,积极传播新文化、新思想。 1920年元旦,正谊中学和济南一中学生根据济南市学生联合会的安排,在大明湖东岸大舞台演出反帝爱国新剧,军警奉命干涉,与学生发生冲突,打伤一中学生李玉级等人。为了声讨反动当局的迫害,全市组成教职员联合会,鞠思敏任会长。联合会发表宣言,痛斥当权者的专横,并且面见省长屈映光、督军田中玉,几经交涉,迫使当局作出让步,承担受伤学生医疗费用并道歉。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山东省城各校组成学生联合会,声援上海、青岛两地工人。6月11日,济南各界在商埠公园召开市民大会,鞠思敏被推举为大会主席,他发表演说,号召大家“誓作沪案后援”;17日,各界成立“雪耻会”,公推鞠思敏、李郁亭、陈雪南为总务委员;24日,他与柴官军、李月楼代表济南各界,一同前往督办公署,要求释放被关押于执法处的青岛被捕工人。经过各方反复交涉,工人李怀材、苏美一等6人最终被释放。 鞠思敏是一位正义的爱国教育家。对于受到当局迫害的进步青年,他总是千方百计地加以保护。1929年4月,共产党员杨一辰越狱后遭军警追捕,情况十分危急,他躲到鞠思敏家,鞠思敏为他更衣并资助路费,设法帮助他离开了济南。学生共产党员于一川、王路宾、张宏心、姚仲明等都得到过他的保护。 鞠思敏办学十几年,在指导思想和办学原则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注重思想品德教育。1928年5月,日寇制造了济南“五三”惨案。正谊中学地处市中心,受害尤为严重。日本侵略者撤退后,学校复课。在修复校舍时,鞠思敏吩咐事务处,修红瓦楼顶时用白瓦来补,修白瓦楼顶时用红瓦来补,残垣断壁要维持原样不动。学生中有人不解,说:“白楼顶补红瓦,难看!”鞠思敏在大会上向学生们沉痛地说:“五三惨案是国耻。补上的红瓦,是象征着死难同胞的鲜血;残垣断壁是国耻的标志。我们不应当把这些留下铭记吗?”学生们听后,心悦诚服。鞠思敏坚持以身作则,循循善诱,对于顽劣学生不主张开除。乡师有一名学生,行为散漫,早操时睡大觉,有时谩骂老师。训育主任主张将他开除。鞠思敏说服大家:开除这样的学生,会给社会增添麻烦,终非办教育的本意。他多次利用早操时间看望这名学生,问寒问暖,进行诱导。学生明白校长的心意,深受感动。在鞠思敏的教导下,这名学生改正缺点,进步很快。

编辑推荐

《威海民国人物》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威海民国人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书印量较小,属于地方史志类的读物,阅读群体因此有限,但我需要。只是觉得内容单薄了点,每个人物介绍都很简单,说明编者当初收集资料的功夫没做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