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作者:任继愈 主编  页数:378  

内容概要

在位于北京文津街的“老北图”院内举办的“文津学术文化讲座”,是享誉京城的一个知名讲座品牌,其主讲人都是像任继愈、汤一介、李学勤、方立天、叶嘉莹、楼宇烈、乐黛云等国内一流专家学者,本书由已故国学大师任继愈担任主编,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分类配图结集出版,目的在于将讲座的精华内容传播给更多读者,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作者简介

任继愈(1916.4.15—2009.7.11),字又之,山东平原人,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主要专著有《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中国哲学史论》、《老子全译》、《老子绎读》等;主编有《中国哲学史简编》、《中国哲学史》(4卷本)等:此外,还主持《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的编辑出版工作;主要论文收录在《汉唐佛教思想论集》和《中国哲学史论》中。

书籍目录

周汝昌 从中华文化看《红楼梦》杜逎松 步入古代青铜艺术宫殿卞祖善 音乐与人生刘诗嵘 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百年纪念徐城北 四大名旦比较说蔡义江 《红楼梦》的文学特殊性华君武 我的漫画生涯郑小瑛 柴可夫斯基和他的《悲怆交响曲》李祥霆 古琴演奏美学、即兴演奏与吟唱魏明伦 戏曲文学漫谈金开诚 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黄晓和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交响乐杨伯达 古玉鉴赏杜遁松 青铜器的考古分期和赝品鉴别朱家溍 昆曲古今谈   叶朗 《红楼梦》的美学意蕴孔祥星 中国古代的铜镜    叶廷芳 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反思与展望王启泰 青花瓷李瑶 七弦琴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位置

章节摘录

  周汝昌 从中华文化看《红楼梦》  今天的课题应从哪里切人呢?这是一个大问题。我昨天就大家共同感兴趣的“切入点”列了十几个,但还是不知该从哪儿讲起?因为我不了解在座的同志、朋友们的文化层次、兴趣爱好以及需求的重点。我无法预料,也无法估计。咱们只是一个碰撞。我想,如果我们有运气、有缘分,碰撞得好,就会有一个好的效果。  先说严格的“红学”本体定义,与读小说中的情节故事不同,所以最初的清末人讨论“钗黛争婚”、“孰优孰劣”等问题,并非真正的学术性质,“只是人们茶余酒后闲谈的话题。后来发展了,以王国维为始,又引来了一位西方哲学家叔本华,在解释《红楼梦》时他说,人的一切痛苦、烦恼都是因为有欲望,如果首先把欲望消灭了,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王国维的论文是一长篇的读后感,对《红楼梦》的作者、版本及其关键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切的研究。他对《红楼梦》的这种评价,不符合曹雪芹的创作原意。我这样说并不是贬低王国维这个大学者,他在其他研究领域,诸如词、曲、史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成就。但自王国维先生对《红楼梦》的评价开始,已经进入文化的大范围了。他们不是讲故事,也不是讲艺术。以后的蔡元培、胡适之,一直到这个世纪的文化巨人鲁迅、梁启超,以及严复、林纾、陈寅恪等诸位先生,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是用他们各自独特的方式来揭示《红楼梦》,解释《红楼梦》,处理《红楼梦》的。大家想一想,这是个什么问题,他们是要来讲小说吗?讲表哥、表妹,三角恋爱,是这样一回事吗?这些大学者他们为什么都如此看重《红楼梦》,各自对《红楼梦》进行各式各样的思索、探讨?我认为这首先就是一个大文化问题。  拿当前的例子来说,王蒙、刘心武先生都是知名的作家,后来他们都对《红楼梦》感兴趣,开始研究《红楼梦》,成了红学家。要说他们这些作家研究《红楼梦》,肯定对人物形象、性格刻画、语言运用等问题感兴趣。而恰恰相反,他们根本不是如此。你说怪不怪,他们做了红学家,他们的兴趣集中点都不在那些文学理论常识,他们研究的路子完全在文化范畴。我草草地说这些,就是为了提醒大家,《红楼梦》这部表面上貌似小说的伟著,它本身的属性不是一部寻常的所谓文学作品、小说作品。我们可以说,它是一部中华文化的集大成作品。这是一个真理。并不是因为现在谈文化时髦,我们为了提高《红楼梦》的价值、地位,硬把《红楼梦》套上中华文化的桂冠,不是的。  从文化的角度来重视《红楼梦》,据我个人所知,是1986年在黑龙江哈尔滨召开国际《红楼梦》研讨会时,光明日报的一位记者采访我,他说,你看今后《红楼梦》研究的方向、趋势(今天叫做“走向”)应该是怎样的呢?我说要从《红楼梦》的文化含义来向前发展。今天看来,这种说法没有错。今天的《红楼梦》研究不是很兴旺吗?!  但是,有人要问:什么是文化?你指的是什么?今天文化的用词含义很宽,很泛;很乱,也很滥。你看看报刊上的文化版,什么文娱呀,休闲呀,包括一些无聊的东西都美其名日文化。我们讲中华文化就是讲这个吗?不是的。我们所关怀的是我们中华的大文化,并不是什么食文化、酒文化、筷子文化、装饰文化,现在所谓的文化是太多了。从《红楼梦》里看,我们中华民族,我们中华文化的基本整体大精神是什么?我想,我们应该思索、探索这个问题。这样才有意义。可是这个说起来就难了,而且非常困难。  现在一般的《红楼梦》的版本,普通的普及本,打开一看,仍然还是那一段。作者自云:“曾经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借此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大概如此等。这本来不是正文,是批语,后来混入了正文。这是作者同时代的挚友记录曹雪芹自己作书时候的感想。这里面就包含了重要的文化内容。这话怎么说呢?他说借此通灵之说,把真事——就是不敢说的真事、大事故,即鲁迅先生所说的巨变这个不能明写,所以改其名日梦幻。经历了梦幻之后,将真事隐去,这个梦幻还不就是那个真事。就这么小小的一个拐弯,有很多人弄不清楚,在那里争论不休。  曹雪芹经历了这个无法说明叫做梦幻的家世生平的巨大变故,然后借此通灵之说作这部书。这第一个总的大题目,我们要思索了。什么叫通灵?那个很好懂啊!通灵不是指的通灵宝玉吗?借这个宝玉做主人公写这部小说。对呀!你回答得一点不错。但是我们就要问了,什么叫通灵宝玉?通灵是什么呀?这就是一个文化“切入点”。曹雪芹思考的是宇宙、天地、人,时间、空间、历史,人的来源、人和物的关系、人和己的关系。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社会、家庭、伦理、道德,待人、对己,无所不包。《红楼梦》的内容是讲这个,而这个还不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真正的内容吗?请诸位想一想。我们今天讲这个,希望你们首先要把以往熟悉的那些看法都暂时抛开,那不是讲什么哥哥、妹妹、爱情、婚姻不自由悲剧,你们把这个暂时放下,如果老是被这个缠着,那永远也进不到文化的层次。至于高鹗后续四十回书,他把曹雪芹经历的巨大的梦幻,也就是隐去的真事都撇开,把具有巨大的文化内容的部分都淹没了,掩饰掉,把你们引向一个小小的悲剧:很庸俗地用红盖头盖住一个假装的新娘,骗这个傻瓜贾宝玉。这么一个庸俗的小悲剧,这是高鹗的“杰作”,而不是曹雪芹的作品本身。这个不是我们今天讲的内容。  如果我们尊重曹雪芹的话,他这个通灵有来源,石头有来源,太虚幻境也有来源。大家注意,凡是曹雪芹要用梦、幻、虚、无、假来描述的部分,恰恰是有意用来迷惑你。你可能认为:这是今天的虚构,小说嘛,“假语村言”无所谓。其实越是这些字眼的背后,隐藏的真正重大意义的内容越多。要掌握这一点关键,这是曹雪芹的秘密。  《红楼梦》的开头是从女娲炼石补天开始的。女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祖母、老祖宗。中华民族这一群人就是从那儿开始的。经过她的锻炼,就能够有灵性。本来这个石头是没有知识、感觉、感受、感情、思想、表现能力,什么都没有。现在经过娲皇一炼,都有了灵性。灵性已通,这就叫通灵。通灵二字从何而来?来自晋朝一个大艺术家、大文学家顾恺之。他的小名叫顾虎头。《红楼梦》的第二回,借贾雨村之口,说出一个人名单子,罗列了中华文化很多重要的、出奇的人才,其中包括许由。许由听到让他去做官,他赶紧到水边去洗耳朵,他不爱听,意思是他不走做官这条路。曹雪芹把许由摆在第一位,今天我们姑且不去细说它。下面就是六朝的那些人:嵇康、阮籍、刘伶,下面一个就是顾虎头,然后是王、谢二族,再下一个可能就是六朝的陈后主、唐明皇唐玄宗、宋徽宗。然后是大词人柳耆卿柳永、秦少游秦观,下面又罗列了一些唐代著名的艺术戏剧家、音乐家李龟年、敬新磨,等等。另外还罗列了女子卓文君、红拂、薛涛(唐代的一个名妓)、崔莺莺、朝云(苏东坡的一个姬妾)。等一会儿,话题回到这些女子时再来讲她们的意义。  顾虎头第一次给嵇康作传的时候用了“通灵”这两个字。顾虎头顾恺之这是一个奇人,他的故事非常有趣。每一个主题要讲下去,都可以细说,可惜我们没有这么多时间,只好这样粗枝大叶地讲下去,但愿你们听起来不是很困难。顾虎头给嵇康作传,第一句话说的是:嵇康通灵士也。这个“士”是士、农、工、商,即知识分子、读书人、文化人,他是一个通灵的士人。这“通灵”二字跟一般的、有点知识的、读过几本书的人就不同,他的天分、性情,天生的禀赋高明,有独特的性情,大概就指的是这个。这个“通灵”,开始曹雪芹不是说人,说的是石头,这就很有趣了。他是说女娲氏所炼的石头,通了灵性。本来石头是没有灵性的,通了灵性以后,又经僧、道两人施以幻术,变成了一块晶莹鲜洁的美玉。这块美玉投胎下世,才变成了人。那么这就好像是说我们中国也有进化论,有点像达尔文。但达尔文讲的是科学,有种种的物种变化、进化、发展,正像大家常说的,最后由猴子变成了人。人家多有道理呀!你这个曹雪芹算什么呀?怎么石头变了玉,玉又变了人。我觉得咱们不能那么看,这里就包括了咱们中华先民对文化的认识。  首先我们的文化从什么时候开始?石器时代,人人都知道。我们中国人特别重视这个石头。直到今天,还有人到全国各处去采奇石,摆的是琳琅满目,欣赏起来是无穷无尽的趣味。这是什么道理?那石头是怎么回事?石头本身有什么可研究的呢?那是自然界的一个物体。如果这样看问题,那就什么内涵也没有了,文化、艺术都不存在了。文化、文学艺术正是由这里开始。先民为了生活也好,为了劳动也好,他使用石头,使来使去,石头都磨得由生变熟了,石头的美质也出来了。但是在众多的石头里忽然地发现一种特别的石头,特别美,石头内部的宝光简直是无法形容的那么可爱。由此又成为中华民族特别重视玉这么一个阶段。我们过去的认识是:石头是顽,顽就是冥顽不灵。什么无志,无学,那就是一块死物。而玉则不同,玉是活的,有生命,能变化,这是我们古代的认识。这里边有没有科学道理?不敢说,你不能拿今天的所谓西方科学的那种概念来生搬硬套。我们的体会,这个自然之物,它本身也有我们还没有完全认识的,它的本质,它的性,它会通灵。  好啦,物、人、石头、女娲——它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要从女娲的故事说起。那时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不住的大雨,整个大地都淹没了。人无法生活,女娲用石头把天补好,用炉灰把地铺好,重新用黄土和水捏小人。捏小人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开始。西方有创世纪嘛,我们也要创世纪。再想一想宇宙天地,我们中国的一个名词叫“造化”。“造”,是创造。这个“化”是什么?是变化,也可以这么说,但“化”本身是“生”的意思。这个涉及文字训诂学,无法细说。“化生万物”,“化”也包括了“生”,千万种物种都是那么变化、进化出来的。所谓“进化”还不就是一个“化”嘛。我们要咬文嚼字,凭借我们汉字真正的文化意义、内涵,你就觉得有滋有味了。  我说到这儿,提出一个命题,就是天地——大自然,我们管它叫“造化”,那是第一次的造化。我们中华人认为我们的文化是第二次的造化。而曹雪芹这部书所思考的正是包含了大自然的造化和人文的造化。我今天想说的就是用什么方式来告诉你们,我有这样一个看法,这个想法是否有道理?请大家思索一下。  ……

编辑推荐

  已故国学大师任继愈主编,国家图书馆文津演讲录图文本。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给我寄来的都是旧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