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若干重要学术问题考论

出版时间:2009  出版社: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作者:郭伟川  页数:466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史学传统的国度。在成文典籍出现以前,有丰富的口耳相传的传说;在成文典籍出现以后,主要的著作无不与史有着密切关系。章太炎在《论经史儒之分合》一文中说,“《尚书》、《春秋》皆史也,《周礼》言官制,《仪礼》记仪注,皆史之旁支。礼、乐并举,乐亦可人史类。《诗》之歌咏,何一非当时史料。……《诗》之为史,当不烦言。《易》之所包者广,关于哲学者有之,关于社会学者有之,关于出入行藏者有之。其关于社会进化之迹,亦可列入史类,故阳明有六经皆史之说。语虽太过,而史与儒家,皆经之流裔,所谓六艺附庸,蔚为大国,盖无可疑”。对经、史、子、集、甲骨、金文无所不通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在给郭伟川《儒家礼治与中国学术》一书所作序言中亦主张“史学出于礼家”,他说“史公着《五帝本纪》,取之《大戴礼》斯其明征”。由此可见,研究中国古史,如果不了解古代传说,不熟悉先秦典籍,就很难成为一名真正的史学家。香港郭君伟川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又得饶宗颐先生真传,从其《儒家礼治与中国学术》及《先秦六经与中国主体文化》两部著作即可看出其深厚的经学修养。唯其如此,继其之后推出的这部《中国历史若干重要学术问题考论》,也是一部多有发明的著作。该书共分两大部分,一为考辨,一为论述。考辨部分收有八篇文章,涉及对古“儒”、“古县”的认识、宗周钟的年代与制作人、《汲冢竹书纪年》源流、战国楚简《孔子诗论》与《诗经》类序以及汉南越国与南海国的历史关系及族属、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演变与隋唐军政制度渊源等重要问题,其质疑论辩的对象有胡适之、傅斯年、郭沫若、唐兰、王国维、钱穆、蒙文通、陈寅恪及唐德刚等史学大师。即此一端,可足见其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学术勇气。

内容概要

  《中国历史若干重要学术问题考论》可称为一部多有发明的著作。共分为两大部分,一为考辨,一为论述。考辨部分收入的文章,涉及对“古儒”、“古县”的认识,宗周钟的年代与制作人,《汲冢竹书纪年》源流,战国楚简《孔子诗论》与《诗经》类序以及漠南越国与南海国的历史关系及族属,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演变与隋唐军政制度渊源等重要问题。论述部分收入的文章,内容涵盖了远古,上古夏、商、周三代有关史实的辨证及宋、明理学历史本源的探讨,其涉及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足见作者知识的广博。

作者简介

郭伟川先生,当代历史学家。1948年生于中国大陆,后居香港,师从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研究涉及文、史、哲诸领域。论者谓其学术成就,实镕史学、文学、经学、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地理学于一炉,考证缜密,融会贯通,为解决中国历史一系列重大学术问题作出贡献。其论述有思想,其学术有创新,并填补了多项历史空白,为当代杰出学人。著作有《中国历史若干重要学术问题考论》、《两周史论》、《先秦六经典中国主体文化》、《儒家礼治与中国学术一一史学与儒、道、释三教论集》、《南阳集》、《饶学与潮学研究论集》及《饶宗颐的文学与艺术》等书,撰写学术论文一百多篇。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小引上编 考辨古“儒”新说——胡适之、傅斯年二先生论说考正宗周钟(周王麸钟)新考——郭沫若、唐兰二先生论说考正《汲冢竹书纪年》源流考析——王国维先生论说考正周公称王再考附:周公史事编年战国楚简《孔子诗论》与《诗经》类序考析——兼论《毛诗》类序非出孔子、子夏真传汉南越国与南海国的历史关系及族属考证——蒙文通等诸先生论考正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演变与隋唐军政制度渊源——陈寅恪先生论说辨正古“县”新考——与唐德刚教授商榷下编 论述炎黄时期南北强弱之转化及战争的起因、地点考析附:略论马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兼评姜戎《狼图腾》论上古南北统一战争与王权、神权及“绝地天通”诸问题——兼论《易》于周初不列太学的历史原因及六经次序古“三苗”考论——兼论“三苗”与南方诸族及楚国之关系论夏商周时期南北基本格局的改变——兼论《燹公盈铭》“乃黎方克征“解读论宋代理学之历史本源附:北宋自上而下迷信道教对宋学的影响——范仲淹力挽狂澜的历史见证论明代理学的历史本源——兼论阳明学的历史影响

章节摘录

请注意,铭中之“王”,应是宗周钟的主角,亦就是其所处年代西周的“今王”。而“邵王”即昭王,必是第三人称,我认为应是铭文中“先王其严在上”之“先王”。所以,郭沫若认为“邵乃生号非死谧”,是错误的。对于郭说之误,唐兰说:凡他器之称王号者,皆于文中初见时称之。此铭于上文已两称王,而于此始出王号,非例也。”所以,唐兰反对将宗周钟定为昭王自铭器,这一点的确甚具见地。至于以史实而言,昭王之世,文治武功皆无足称道。两次伐楚,一以无功而返,一以师败身死,与宗周钟所言敉平南服,二十六邦归顺的巨大胜利,可谓风马牛不相及。考西周史,周王亲自伐楚之举是从昭王开始的。楚之先本与周室有渊源,其先祖鬻熊曾事文王,及后熊绎则追随成王,封于楚蛮”,在南方发展甚速。周楚之关系,昭王之前,尚属与国。昭王之所以伐楚,原因不外有二:一是楚已羽毛渐丰,又有长江天险可恃,故不臣服周室,不行职贡;二是周室有向南方进行领土扩张之意,乃借故征伐。所以昭王伐楚,是西周自开国以来对南方的第一场大规模战争。然而,战争的环境条件已完全不同,昭王及其部将和军队大都是北方人,习惯于在华北平原上陆战攻杀,而南方多江海湖泊,北人历来不谙水战。另一方面,北人大多食小麦、高粱,南方则多产稻米,昭王本身未必服南方之水土;而长江天险阻隔,后勤粮草供应不足,亦是造成周室南征不利的重要因素之一。故《竹书纪年》记昭王十六年首次征楚,“涉漠,遇大兕”一一笔者认为即使不是南征失败,至少亦是无功而返。所谓“大兕”者,铁青色之野牛也。如所周知,北国地寒,有牦牛,有黄牛(山牛),而南国多水牛,能游于江河之中。昭王涉漠时,有大水牛(大兕)头角峥嵘地游于汉水之中,必令其大为吃惊,因为生平未之遇也。后之苻坚因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而溃退,昭王则可能因汉上遇大兕而班师,故《竹书纪年》始载此事。总之,昭王首次攻楚肯定无功而返,毫无战绩可言,所有典籍未见具载其功。亦正因为如此,三年后昭王始有二征楚国之举。

编辑推荐

《中国历史若干重要学术问题考论(繁体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历史若干重要学术问题考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香港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富于挑战的创新精神,值得学习!
  •   观点很独特,印刷很精美,尤其是正体竖排很适合高端学术研究者阅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