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献学的文化阐释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作者:王国强  页数:275  

前言

  在人类文明史上,图书馆学、文献学与目录学的产生几乎一样源远流长,它们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着相互交叉的联系,在追溯历史渊源和面向现实与未来中,有着同源和相互应用、共同发展的关系,有鉴于此,编委会将文献学和目录学研究合为一辑,列入《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文库》中。收录在本辑中的有倪晓建、王余光、陈力、王世伟、柯平、王新才、徐雁、王国强等当代中青年学者的文集。倪晓建、柯平、王新才、王国强主要研究目录学。其中倪晓建通过提出精萃信息理论而深化了目录学研究;柯平则以数字化目录学研究创新了现代目录学理论;王新才于目录学发展多所着力,对目录学演进的阐释相当独到;王国强深于古典目录学研究,尤其是汉代与明代,更是其着墨重点。王余光、陈力、王世伟等人则主要研究文献学,其中王余光主要研究文献史与文献学理论,陈力、王世伟则于版本、目录、校勘等方面用功甚深。徐雁的主攻方向是藏书与读书。这些中青年学者思维敏捷,才华出众,成绩卓著。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一种潜心学问、甘于寂寞并扎实钻研的精神,这是非常难能可贵并值得提倡的。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到今年正好是30年。30年中,中国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学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几位中青年才俊,或在这一年,或在这之后不久,陆续步人图书馆学的殿堂。虽然这些进步不能说就是他们的功劳,但他们的研究无疑起了相当的促进作用。他们的成果是新时期图书馆学、文献学与目录学发展的历史记录。也许有人会质疑,那些注重思辨考证的“纯粹”的研究有什么用呢?胡适当年就曾把考证一个古字与发现一颗新星相提并论,认为两者具有相同的价值。

内容概要

  中国古代文献学根植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集收录的论文主要包括古代目录学、历史藏书学和汉代文献学方法。古代目录学是关于知识的分类,历史藏书学是关于典籍的传承,而汉代文献整理的方法是中国文献学的实际源头,三者构成了古代文献学的基本内容。论文从文化的角度对古代文献学的文化意蕴进行了细致的揭示和阐释,并站在当代学术的高度对中国古代文献学的精微、成就和局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以期通过创造性转化,使传统文献学和现实之间达到辩证的衔接,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王国强,1963年12月出生。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获学士学位。2002年考入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师从袁祖亮教授,2005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武汉大学在站博士后,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图书馆学专业学科带头人、文献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图书馆学专业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史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图书馆学刊》副主编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文献学。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含合著)10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多次获省部级优秀学术成果奖。

书籍目录

中国古典目录学新论中国目录学基本精神探论中国目录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略论中国古典目录学的特质中国目录学学术批评史论纲“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再评判中国古代书目著录中的互著法和别裁法中国古代注释性书目述论关于《别录》、《七略》和《汉书·艺文志》两个问题的探讨论郑樵目录学思想明代私家书目图书分类体系的变革及其成就论《国史经籍志》《宝文堂书目》及其文献价值20世纪30年代中国目录学的历史地位20世纪中国目录学研究纲要中国古代藏书的文化意蕴我国私家藏书起源试探明代藏书事业历史背景探论明代政府藏书概述明代文渊阁藏书考述“儒藏说”评析中国古籍版本学是能够辉煌起来的——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读后汉代文献学的特点及其对汉代学术的影响汉代文献学在中国文献学史上的地位论汉代文献整理的思想和方法从《史记》看汉代的文献传播过程及影响因素汉代文献注释模式研究主要论著目录

章节摘录

  (二)总结、继承和创新我们尽管还不能说郑樵目录学思想已经形成体系,但至少可以说郑樵目录学思想已经触及当时书目和书目工作的主要层面,达到当时所能达到的认知水平。这些思想是在对传统积累起来的目录学知识的总结和继承的基础上加上作者的超越和创新才形成的。郑樵使零散的目录学知识系统化,明晰化,并通过一系列的书目批评,对知识积累时期的目录学作了总结和继承,对于后人认识传统目录学的长处和弊端提供了思想资源和技术支持。郑樵的超越和创新,又提供了目录学发展的新起点。这不仅表现在目录学哲学思想的奠立上,也体现在各层面的目录学思想上。“类例以明学术”、“记百代之有无”、“泛释无义”等观念和方法论都是郑樵的发明,这些观念和方法论使中国目录学具有自主意识,具备了独特的、其他著作无以替代的功能和地位。承前启后,开辟草莱,中国目录学史上,郑樵一人而已。  (三)人文精神的高扬  中国目录学具有浓厚的人文性,惟其如此,才在分类目录里变生出种种书目样态来。郑樵继承了这种传统,并以自己的理论和实践,高扬了目录学的人文精神的大纛。目录学的人文精神是目录编制和理论建构中自立自主意识的基础。郑樵自创书目分类体系和收录范围,其“揭示论”即强调主体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反对僵死的教条。注释的繁简有无应视具体需要,即不仅取决于对象(客体),也取决于主体,即取决于目录学家自身的修养和识断,这就凸显了编目者的主体意识。人文精神的高扬使技术性的编目活动成为创造性的劳动。  (四)对后世的影响  从现有的文献考察,郑樵目录学思想在宋代没有发生什么影响。明代胡应麟率先对郑樵目录学作了评价。实际上,郑樵目录学思想也首先影响到明代目录学。明代目录学构建了自己的风格:目录学理论强调书目的“检阅”-检索功能,认知到书目的工具书性,而在实践上,走上了郑樵倡导的简明著录的路子。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古代文献学的文化阐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谢谢,送货很及时!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