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作者:陈其泰 编 页数:472 字数:44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第一次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作系统的总结。全面论述了“五四”以来几代马克思主义学者在中国古代社会性质、古史分期、中国历史规律探索、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和历史进程基本线索、民族问题、历史评价问题,以及关于文化遗产和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历史认识方法论问题、史学发展和史书编纂,史学社会功能、批判教条主义恶劣影响、坚持唯物史观和大力吸收西方新学理、多学科研究、探索中国史学的民族特色等方面所作的深入探讨及其理论价值。全书论述全面,史料翔实,立论公允,具有理论深度和时代特色,将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和历史学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并可作为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
作者简介
陈其泰,1939年出生,广东丰顺人。196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史学史、汉代和近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及教育部社科项目《传统史学的确立及其向近代史学的转变》、《范文澜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唯物史观迅速传播的社会条件 一、唯物史观迅速传播的阶级基础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唯物史观的迅速传播及其时代特点 第二节 传统思想的精华何以通向唯物史观 一、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相贯通 二、唯物主义的思想资料 三、辩证的、发展的观点 四、反抗压迫的精神和同情民众苦难的情怀 五、大同思想 六、对于推进理论认识的意义 第三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展的主要阶段 一、唯物史观的传入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初步发展 三、新中国建立后马克思主义史学主流地位的确立以及遭受的挫折 四、新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理论上的新发展 第四节 苏联史学的若干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一、苏联史学中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 二、苏联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上的失误与局限 三、苏联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 第二章 创造性运用唯物史观原理的重大成就 第一节 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及相关理论问题 一、历史分期对推进现代史学发展的特殊意义 二、中国社会史论战:以马克思主义剖析中国社会历史的序幕 三、从抗战到“十七年”:古史分期讨论走向高潮 四、改革开放以来:古史分期等问题讨论的新进展和新论点 五、对古史分期问题讨论质疑论的商榷 第二节 对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 一、对中国上古社会特点和发展“路径”的探索 二、战国秦汉以后的社会性质的认定和封建地主制的理论 第三节 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和历史进程基本线索的理论 一、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近代社会性质的探讨 二、20世纪50年代近代史分期讨论中的理论思考 三、新时期关于近代历史进程基本线索的新认识 第四节 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 一、民族理论研究蓬勃发展的原因 二、新中国建立后对民族理论问题的多方面探讨 三、新时期以来民族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 第五节 关于历史评价的理论 一、历史评价理论对于史学研究的意义 二、历史评价理论体系之初步构建 三、历史评价理论所经受的考验和历史主义原则的阐扬 四、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第三章 批判继承文化遗产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第一节 论文化遗产和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 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二、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第二节 关于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探讨 一、历史认识论研究的新成就 二、历史学方法论探讨的新成就 第三节 论史学发展和历史编撰 一、论史学发展 二、论历史编撰 第四节 论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 一、发挥史学社会功能与坚持科学性 二、关于发挥史学社会功能的理论成果第四章 唯物史观与新历史考证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基本方法与新历史考证学的关系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及其曲折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方法与新历史考证学的关系 第二节 唯物史观指导下历史考证学达到的新境界 一、唯物史观为新历史考证学者打开了新天地 二、唯物史观指导下历史考证学达到的新境界 三、唯物史观生命力之所在第五章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探讨和发展前景 第一节 深刻反思的理论成果和开拓进取的态势 一、理论反思的历史过程与阶段性特点 二、彻底破除教条主义:理论反思的成果 三、史学理论建设的开拓进取态势 第二节 坚持唯物史观与大力吸收西方新学理 一、新时期以来西方史学的传入 二、批判地汲取西方历史哲学,在不断认识中发展中国的史学理论 三、对中国史学影响较大的西方新史学流派 四、吸收西方新史学理论,进行史学研究的新探索 五、坚持科学历史观与吸收西方新学理二者之关系 第三节 唯物史观指导与多学科研究 一、多学科研究的引入与实践 二、多学科研究与唯物史观 三、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多学科研究成果 四、多学科研究与21世纪中国史学 第四节 唯物史观与发扬中国史学的民族特色 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史学理论的积极探索 二、坚持唯物史观与发扬中国史学民族特色相结合,谱写中国史学的新篇章 后记
章节摘录
1919年前后,中国社会处于国际国内复杂而尖锐的矛盾之中。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本来是民主革命派为了推翻阻碍中国社会前进的封建专制制度,长期浴血奋斗而取得的胜利,孙中山倡导的“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布,也确实为全国民众带来民主政治和振兴国家的希望。可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过于软弱,而封建势力过于强大,加上帝国主义的破坏、干预,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反动势力的代表人物袁世凯所篡夺,结果中国又陷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时期。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出卖国家主权,接受了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对内镇压人民,悍然复辟帝制。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的不同派系彼此争权夺利,不断发生政争和混战。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人民大众毫无民主权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军阀之间连年爆发的战争给整个中国社会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无穷的灾难。伴随着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在文化思想领域则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社会势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代表社会前进要求的一批先进人物,面对国内严酷的现实,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呕心沥血地探索中国问题的正确出路,终于迎来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中国人精神生活领域的变革新的历史阶段。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而形成的新的社会力量,日益迫切地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束缚。1915年上海、天津等地爆发了反对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和抵制日货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大众都积极参加。同年9月,以《新青年》杂志创刊为标志掀起的新文化运动,则是猛烈地反对旧文化、旧道德,反对复古倒退的一场思想革命运动。陈独秀和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在当时社会沉沉、风雨如晦的社会环境中,连续发表剖析思想界状况和社会现实的文章,向顽固保守势力和封建统治展开猛烈攻击,因而使知识界实现了一次思想大解放,促使人们在探索救国真理的努力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
后记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是教育部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为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第一批立项的两个项目之一,批准立项时间是2001年5月。课题组成员在项目实施研究之始,对于研究的题目、全书的结构等即有较为一致的认识。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自“五四”时期创立以来已走过近九十年的历程,中间经过发展、壮大、遭受严重曲折和挫折、新时期以来空前繁荣各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理论上的探索范围很广,并且在许多领域内论述至为深刻精湛。对于这些理论成就进行系统的总结和评价,迄今尚是第一次,这项意义重大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因为,不仅要爬梳、分析大量分散的材料,而且要结合各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学术经历、从事研究的社会环境、各种思潮和学术流派以至多种不同学术观点的相互影响等,作出阐释和恰如其分的评价。由于所要研究的问题颇为复杂,工作量远比预期的更大,有的题目的写作数易其稿。加上课题组各位成员所担负的科研、教学任务甚重,故此也影响了工作进度。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现在终于完成了这部书稿,对此确有稍稍轻松之感。本书所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包括如学术界有的同志所称的“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按我们的理解,凡属“五四”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家所关注的中国古代社会性质、古史分期、中国历史规律探索、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和历史进程基本线索、民族问题、历史评价问题,以及关于文化遗产和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历史认识论方法论问题、史学发展和史书编纂、史学社会功能、批判教条主义恶劣影响、坚持唯物史观指导和大力吸收西方新学理、多学科研究、探索中国史学的民族特色等项,所有这些回应时代需要,对于推进中国史学发展大有意义,并且具有理论概括和抽象性质的学术成果,都属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之列。而不把史学理论仅仅限制在认识论、方法论、纯历史哲学一类的范围之内。我们所做的总结和评价只是初步的,肯定尚有不少重要问题未予论及。书稿中存在的缺漏不当之处,诚恳地希望得到专家和读者的批评指正!
编辑推荐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