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4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作者:俞信芳 页数:379 字数:219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张寿镛先生的生平传记。作者以严谨的态度对传主的生平事迹作了介绍。力求句句有根据、字字有来源。 张寿镛先生在北洋军阀时期,历任浙江、湖北财政厅长,有“善于理财”之誉,民国时期历任江苏省政务委员、财政部次长、政务次长。辞职后不愿谈官宦生涯。后全力创办光华大学、编刊《四明丛书》。晚年著书立说。 本书写出了一个清末举人发展成为一个视野开阔的爱国教育家、藏书家、文古大家的过程。
作者简介
俞信芳,1941年9月出生于鄞县(今宁波市)城南杨家桥头。1987年2月任宁波师范学院图书馆古籍管理员,协助建立古籍室。后随师院并入宁波大学,任图书馆特藏室副研究馆员,至2001年9月退休。与人合撰《黄宗羲年谱》、《宁波海关志》等;论文有《黄宗羲全集他校偶举》、《一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家史第二章 从政 第一节 辛亥革命以前 第二节 北洋军阀时期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第三章 创办光华大学 第一节 爱国运动与光华创办 第二节 光华的发展第四章 编刊《四明丛书》 第一节 藏书 第二节 《四明丛书》的编刊 附:《四明丛书》子目第五章 学术思想 第一节 著作 第二节 学术思想第六章 恩泽附录:《约园佚文辑存》选 一、浙江财政说明书序(1914年12月) 二、呈财部省长为陈报任内办理财政情形仰祈鉴核文(1918年9月1日) 三、约园理财牍稿序(1918年9月) 四、约园理财牍稿·附录识语(1918年9月) 五、筹建光华大学募捐启(1925年8月8日) 六、道尹考核属县文告(1925年8月11日) 七、光华大学二周年纪念恳亲会报告校务(1927年6月3日) 八、演讲中国二十年来财政(1927年11月22日) 九、江苏省财务行政报告(1929年3月4日) 十、敬告江苏父老文(1930年3月25日) 十一、光华附中十周年纪念册序(1935年6月) 十二、光华大学同学会重庆分会公宴先生先生致词(1938年6月12日) 十三、为光华大学诸生精神谈话稿(1939年)后记跋
章节摘录
书摘 湖北财政厅厅长湖北财政状况一直不佳,称连年“财政支绌,开源不易,节流无方”。财政不佳原因除当地的经济落后以外,任用官吏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前财政司司长潘祖裕“因玩忽公务,损害公家财物得罪”正在受审;前任司长黎澍、王荃本“整顿财政毫无成效,免去其官”。“胡文藻继任,新税频增,而旧税又因年荒及欧战影响减色”,拟再行加赋,怨声载道。故将胡文藻调京候用,另调蒋懋熙任湖北财政厅厅长44。而蒋深知湖北财政之困难,一时难以整理,延宕两个月不往。不得已,当局才抽调整理浙江财政卓有成效的先生前往;任蒋懋熙为浙江财政厅厅长。这时又发现胡文藻挪用公款及参与赌博而被参革,急于交卸,故财政部催促先生克日莅任。先生对于湖北财政情况也有所闻,但是先生为国家,为湖北的百姓计,还是昂然前往。在《莅鄂》一诗的前四句并自注文中道出了自己的志趣。诗及自注曰: 衣冠怀昔日吾父辛卯典试湖北,于此适二十四年,父老尚 有存者。此出非驱饥当调部之日,有为不平者。余日:仕岂择 地.亦岂畏难,虽云、贵吾往焉。友朋皆壮吾行。自来谈鄂政, 民瘠而官肥45。 民国四年(1915)六月二十七日,先生做好浙江财政厅的交接工作。途经南京,顺道拜谒江苏巡按使,旋又晋京觐见、拜会财政部周缉之总长,请示整理湖北财政方针。周缉之当即指示日:“胡文藻所委用各税厘征收局长,多不可靠,税收故无起色。到鄂后,应迅速认真考察,从严甄别46。”先生到任不久,即撤换原财政厅人员四分之三。先生每日上午八时以前到厅批阅公牍。一日,先生到厅,各员多未到。先生立即饬役分传,面加训斥,日:“若以后如此怠惰,定于未便。”因此,各员在外住宿的,都在黎明即起,按时到厅,不敢如从前的迟缓了47。 财政厅人事变动如此之大,各处厘差,都担心自己的位置,纷纷干谒、请托,甚是忙碌。为此,先生特出通告指出: 官方干谒在所必除,瞻徇尤悬厉禁。本厅长赋性拘迂,清勤自励。倘有不知自爱,私自干谒,甚或多方请托,罔顾廉耻者,必屏不与齿。如系到省或在差职官,亟于纠参。害马不去,则闲厩不孳,莠草不除,则嘉禾不植。所愿我僚友士夫谅此愚诚,相尚以志节,相期以远大共砺廉隅。48 先生一面又通饬全省各局,命令各局拟出整理税务意见书。《申报》报导日:张厅长于未抵鄂以前,即预为通电各征收局长,克日来省商榷整顿税务之方法。是以连日各局长皆纷纷来省谒见。计全省二十六征收局,现有十七局局长来省。张除考询其履历、经验外,并令各拟整理税务意见书呈阅。该局长皇皇然大为恐怖。甚有请人捉刀以塞责者。然张厅长亦非实欲于此中采取整理方法,不过藉此略觇其才识而已[49]。先生随即对各局加以整顿。整顿的标准,一以“睢视考成”。考成,即是税收盈绌的成数。如:前汉口征收北局局长费毓楷在差,亏短十万。而前厅长胡文藻对其却相当信任。胡在卸职以前,特别让他去掌管武穴征收局,而把原武穴局长陈景虞调往汉口大工厂。先生到任,得知这一实情以后,将费撤职,饬命到省厅候查。并派陈景虞仍回武穴任原职。武穴征收局的税收情况,果然转好。后因江西运鄂大米骤减,税收难以如以前之旺,特向先生提出辞职。先生在慰勉前提下,曰:“即征不足,亦不苛责[50]”。又如:调弦口征收局长徐荫楷串同属员舞弊,徐又在“四成里妓女赛金花处尽力报效”,先生莅任后,即派员密查,掌握该局弊端以后,电饬石首县将其巡司捕解来省,并电饬徐等候查处。紧接着将徐撤职查办……[51]。 又如,观音洲分局长包妓,留恋汉上,经月不返,经后任局长清查,尚亏数千元,限令查抄监追[52]。终于实现了先生当年的“惟有去中饱”及稍稍遏止“民瘠而官肥”之趋势,先生抓住了整理财政之牛耳。 对于各县,先生也饬令限时提出对所在县的财政整顿意见,提出整理财政之要在于为“地方辟一生计,即为国家增一税源”,应垦荒、办厂、开矿、通商;废除苛细杂捐;对于借公益以敛私钱者,举发严惩。民国四年(1915)七月三十一日,撰《通饬各县遵限条陈整顿财政意见文》,颁发各县。文略日: 夫一国之财,自足供一国之用,就鄂省之生产而言,若荼、若棉、若漆、若麻、若布,皆荦荦大者。而森林、矿产之蕴蓄而未尽发者,又所在皆是。苟得贤有司,多方提倡,加意护植,为地方辟一生计,即为国家增一税源。穷竟荒芜何以开治,工厂何以振兴,矿产何以开采,商业何以提倡。导其所未至,而勖其所已至。官能尽一分之心,民必受一分之利。民既受利,分其所利以给国家要需。所谓: “百姓足,孰与不足。”此为理财根本之计划。所宜注意者一也;田赋为国家惟正之供,民岂无良,何至有心逋赋。所以积欠累累者,多由催科之不力。抚字与催科并重。催科不力,不特有负国家之付托,及其归宿滞纳处罚,亦以增吾民之负 担。本厅长考核鄂省田赋积弊。 先生三子康汉,字华联,号叔章,民国元年正月三十日(1912年3月18日)生于上海白克路(现风阳路)永年里。对于三子的出生,先生极为高兴,这一年夏,先生任上海货税所所长,秋季晋浙江财政司司长,先生后来追忆的《和陶吟·三儿生》诗略日: 藏身尘俗中,一味求静止,又听呱呱声,鸡呜风雨里。渊明有五儿,雍份第三子。今日汉官仪,华国吾所尊康汉又命名华联。 华联在民国十三年(1924)考入圣约翰大学附中,因“五卅”惨案,抗议美籍校长卜舫济氏侮辱我国旗,愤然离校,进新办的光华大学附中。民国十七年(1928)高中毕业,民国二十一年(1932)六月大学数学系毕业,得理学士位。当年即进中央造币厂当实习生,后逐步递升至技正兼课长。民国二十四年(1935)应聘任中国代表团资方秘书出席日内瓦国际劳工大会,顺道考察意法比英四国造币厂,并到美国费城造币厂学习半年。民国二十七年(1938)九月任光华大学附中副主任。民国二十九年(1940),因日伪追查造币厂黄铜下落,华联不得不离开上海,辗转到重庆,辞造币厂职,进富华贸易公司任副经理。民国三十一年(1942)富华公司并人复兴商业公司后,任经理、主任秘书。民国三十五年(1946)应私营四川畜产公司总经理之聘,任该公司经理,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民国三十七年(1948)公司派华联到香港设香港公司任经理,于1949年调回上海,任四川畜产公司经理。 1950年,四川畜产公司与中国猪鬃公司签订协议,成为国营公司组成部门。1954年华联加人中国民主建国会。1956年被任命为中国畜产公司副处长,华联遂将拥有的四川畜产公司股份上缴组织,并声明放弃定息;不久又将多年收藏的各国硬币千枚捐献给国家,至今在历史博物馆陈列展出。由于家庭出身及有海外(亲属)关系,在几次的政治运动中,都是审查对象。华联始终认定:身正不怕影子斜,最终必将会“是是非非”的,还是相信共产党,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1986年外贸部明确肯定“张华联解放前系资方代理人。”1983-1990年,被借调到全国工商联主管对外联络工作。中国工商经济开发公司成立后,被选为董事兼第一副总经理;1989年7月,中央政治局决定撤销中国工商经济开发公司,华联处理清算公司结束事务后,于1991年退休。 1951年华联在上海曾被选为上海人民代表会议代表,自1979-1989年间,被选为民建北京市委员、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中国国际贸易会理事、中国国际咨询公事董事等职务,高级经济师。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后记2000年5月,我负责的宁波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市重点科研项目《(四明丛书)续编子目研究》完成后,寄请北京大学张芝联教授鉴定,并建议对张寿镛先生的《自定年谱》进行增补。张教授及其昆仲华联、鄂联均表示支持,嘱着手搜集资料。于是在暑期按嘉禄公、先生事迹、任职时间、区域,查阅《申报》等有关文献,颇有收获。12月初应邀赴京,与三位先生共商编写《张寿镛先生传》计划。在京期间重访国家图书馆,回甬途中又访上海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档案室、图书馆,后又访南京中国第二档案馆,三访上图,喜获先生手稿、佚文及有关创办光华大学、晚年讲学的宝贵史料。 2002年1月完成《张寿镛先生传》初稿后再度入京征求意见,4月修改完成第二稿;7月三度人京,听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责任编辑王雷同志意见,再作删改,并选定《佚文辑存》中13篇附入传后。 张寿镛先生在北洋军阀时期,历任浙江、湖北财政厅长,有“善于理财”之誉;国民政府时期任江苏省政务委员、财政厅长、财政部次长、政务次长。任职期间主张“藏富于民”,与民休息,废除苛捐杂税,量人为出。终因时代局限,未能实施心愿而退政。以后不愿谈官宦生涯,故先生之政绩罕为人知。 先生辞职以后全力以赴,办好光华大学,编刊《四明丛书》,晚年与郑振铎先生等一起抢救古籍文献。在日寇铁蹄下著书立说,以隋朝王通为榜样,着力培养人才,弘扬传统文化。借印刻《四明丛书》,教育激励人民增强信心,凝聚爱国力量,为日后建设服务。先生曾日:“莫为婴儿之态,而有大人之器;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莫为终身之计,而有后世之虑;此之谓心远。”创办光华大学,编刊《四明丛书》,志大愿宏;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犹呼“复兴中华!复兴光华!”确是“心远”之至也。 先生生活于清末、民国时期,纪年分别以括号夹注公元。然民国事迹较多,注不胜注,未标注处,只需在民国年次加上11年即可得公元纪年。在编写过程中,除大量引用《申报》外,主要参考张寿镛先生的《约园杂著》三集及讲演集数种,《四明丛书》有关部分、张芝联编《约园著作选辑》(中华书局)、杨友仁编《光华的足迹》及先生后人收藏、编辑的部分资料等。 由于先生事迹丰富,后学限于水平,撰写时间促迫,错误衍脱之处必然不少,祈请识者指正。 后学俞信芳谨记 2002年9月
编辑推荐
俞信芳先生的《张寿镛先生传》中写出了一个清末举人如何发展为一个视野开阔的爱国教育家、藏书家、文献家的过程,使我们对张先生的生平事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