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99-07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作者:黎东明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中国书法赏析丛书》(全八册)中之一种。尽管与楷、行、隶、草等书体相比,秦汉篆书距离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比较遥远,但它们无论是从字体还是从书体的角度看,都有着丰富多样的风格类型,在历史上曾发出过灿烂的异彩。本书以秦汉文化为背景,以秦系文字一脉相承的书法为依据,探讨篆书的形成、发展、变迂过程及其影响下的历代很书流变之历史面目。抓住风格、结合图版,深入分析篆书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并
作者简介
梅墨生,又名觉予、觉公。1960
年7月生于河北。现为中国书法家协
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中华
诗词学会会员,任教于中央美术学
院中国画系。习艺多年,有缘问业
于宣道平、李天马、李可染等先生。
兼事书法、绘画创作与艺术史论研
究。作品曾获首届全国电视书法大
赛一等奖、中意杯龙年国际书法篆
刻大赛书法金奖等。书学论文曾获
全国第四届书学研讨会三等奖、中
国青年书论家协会书谱奖等。传记
收入多部辞典。编著出版有:
《现代书法家批评》
《中国书法全集・何绍基卷》
《书法图式研究》
《精神的逍遥――梅墨生美术论评集》
《中国人的悠闲》
《梅墨生书法集》
《梅墨生画集》等。
赵海明,字子谦,祖籍黑龙江省
呼兰县,1962年9月出生于海南省海
口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翰墨文化促进会书法创作委员
会副主任,北京印社社员,北京图
书馆出版社副社长、副研究馆员。
其书法篆刻作品人选(国家级):
第三、四届全国书法展,第三届全
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第一、二届
全国篆刻艺术展。荣获北京地区篆
刻大奖赛一等奖。出版著作有:
《石刻叙录・法帖》
《赵海明印选》
《印章边款艺术》
《颜楷书法入门》等。
黎东明,1957年8月出生,广西
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
留校任教,副教授,现正在攻读美
术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国书法》
等报刊杂志发表书法研究论文10余
篇,并被收入论文集,书法作品被
人民大会堂以及多家美术馆收藏。
书籍目录
目录
序言
上编 秦汉篆书风格及流变概述
一 名实范畴以及分析方法陈述
二 字体和书体大变革时代的产物
三 秦汉篆书的主要风格类型
四 书体变更交替的枢纽
――《石鼓文》
五 小篆书体形成于
“书同文 之前
六 标准化小篆的示范意义
七 丰富多彩的两汉篆书
八 秦汉印与秦汉篆书
九 秦汉篆书在后世的发展流变
(一)式微期――唐宋元明
(二)复兴期――清代
中编 篆书作品个案分析
一《石鼓文》
(一)秩序的建构
(二)文字形体的理性建构
(三)书写特性的成熟与自觉
(四)线条符号的确认
(五)“圆笔”风格的确立
与示范
(六)结字空间图式的稳定
(七)章法构成的楷式价值
二 秦刻石
(一)字形构造的标准化
(二)对称与均衡的形式规则
(三)笔划的匀净与流动感
(四)另一种装饰性图式
(五)上密下疏的空间图式
(六)中轴式所构筑的崇高感
(七)“预成图式 的遵从
三 秦刻凿金文
(一)技术手段的纯粹性
(二)结字构形的随象性
(三)操作时空的随意性
(四)没有“预成图式
(五)轴线变化
――空间运动形式
(六)依形布势
――平面的扩张
(七)跨时空的模式特征
四 汉代篆书碑刻
(一)线条意识的强化
(二)倾斜线的运用与
轴线的变化
(三)空间分割的多样性
(四)结字重心的相对下移
(五)“对比 的运用
(六)“势 的意识与追求
五 汉碑篆额
(一)简练的线与形
(二)形的夸张及其动势
(三)“刀趣 的显性特征
(四)一额一式
――构形的多样性
六 汉代文字瓦当
(一)独特的空间图式
(二)曲线的韵律美
(三)反复与渐变层的
构图手法
(四)寓动于静的构图特征
(五)装饰性
――文字的图案化
七 汉篆刻划金文
(一)精确的笔划
与含蓄的笔意
(二)笔划的连断
与结字的方化
(三)让边――篇章布势的
内聚特征
(四)篆 隶字体混用
的现象
下编 学习秦汉篆书的
几点提示
一 基本笔划形态
――直线与弧线
二 使转中的笔锋运动形式
三 线条构形在风格中的
意义与作用
四 方圆兼施,溶注诸体
五 “势”的关注
六 清人经验的借鉴
七 “小学”的意义及其作用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