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王俊生 页数:245 字数:250000
前言
本书属于案例研究。主要是通过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外交行为来研讨两个议题:中国的角色与朝核问题的解决模式。这两个议题在书中是平行的。但在具体研究上,本书重点关注中国角色的研究,以此作为一条主线。与此同时,将朝核问题的解决模式作为一条辅线。也就是说,本书主要通过分析中国对第二次朝核危机的管理,来论证该地区新出现的对热点问题的管理模式,从而进一步探讨这种管理模式的合理性以及推广前景。同时,尽管研究第二次朝核危机的成果较多,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历史描述的多,学理性研究的少;规范性研究的多,实证性研究的少;对中国角色泛泛而谈的多,系统研究的少;赞扬的多,反思的少。而把朝核问题的解决模式与中国角色以专著形式进行研讨的则未出现。本文力求在研究中国角色与朝核问题解决模式的基础上,从学理层面还原第二次朝核危机解决的全貌,特别是各国相关政策背后的动因,并重点评估中国角色,意在使上述不足研究状况得到改进,并为相关的政策研究提供参考之见。 之所以设定这两个研究议题,主要基于三点考虑。其一,从重要性的角度来看,朝鲜核问题几乎牵涉到中国所有重要的双边关系,比如中美、中俄、中日等,因此研究这一议题对中国外交研究意义重大;其二,从创新性的角度来看,国内外学者也普遍注意到六方会谈是中国第一个起主导作用(与美国一起)的多边对话框架。如果考虑到中国在过去对多边交互方式相当敏感,担心其成为围堵中国的场合,即使参与也只表达态度,不发表意见,更不会主动起草草案的情况下,为什么中国在第二次朝核危机中如此主动,且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财力与外交资源,乃至亲自起草《9·19共同声明》和《2·13共同文件》?这些是否预示着中国外交定位正在发生一个转折性的变化? ……
内容概要
一九九三年,朝鲜爆发第一次核危机,美朝双方经多次谈判最终化解。二○○三年,朝核危机再度爆发,协调机制由双方转为三方、四方,最后定为中、美、朝、韩、俄、日六方会谈,中国在其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书从共同管理的角度阐述中国发挥的作用并探讨朝核问题的解决模式。通过还原第二次朝核问题解决的全貌,深度探究各国政策背后的动因,重点评估中国角色,总结归纳相关各方对热点问题的新管理模式。
作者简介
王俊生,1980年3月出生于河南省沈丘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原“亚太所”)助理研究员。2003年9月至2009年7月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分别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期间,2007年至2008年受教育部资助赴美国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访问学习。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外交战略、东北亚地区安全,侧重朝鲜半岛地区。在《外交评论》、《当代亚太》、《现代国际关系》、《当代韩国》、《二十一世纪》《香港》等海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章与政治经济评论60多篇。先后主持或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应急办、教育部等部门的多项课题研究,并参与或独自翻译英文著作多部。2007年]2月获”环球时报特等奖”。2009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第三届“研究生十大学术新星”称号。
书籍目录
序 言
前言
导论 朝核问题与中国角色
第1章 朝核问题的爆发与共同管理视角的引入
第一节 朝核问题的历史演变与相关解决机制的失灵
第二节 历史上中国介入朝核问题的特点
第三节 共同管理视角的引入
第2章 中国角色的多元背景和动因
第一节 “主张超脱”还是“寻求介入”
第二节 “联美对朝”、“联朝对美”还是“中间人”
第三节 “有决定性影响”还是“有限影响”
第3章 六方会谈机制与共同管理
第一节 从三方会谈到前三轮六方会谈
第二节 艰难的第四轮六方会谈与《9·19共同声明》的出台
第三节 朝核试验和《2·13共同文件》的出台
第4章 中国与当事国朝鲜与美国的协调与管理
第一节 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动因
第二节 中国与朝鲜的协调与管理
第三节 中国与美国的协调与管理
第5章 中国与韩国、日本、俄罗斯的协调与管理
第6章 中国走向多元背景下的共同管理
第7章 朝核问题的共同管理及其前景
结论多元背景下共同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附件 朝鲜核问题大事记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此次会谈相当艰难。就在“三方会谈”的前一天,驻韩美军司令利昂拉波特将军称:平壤对全球稳定构成了多种威胁。对此,朝中社在三方会谈开始的当天就指出:“朝鲜半岛的局势如此紧张,美国的举动随时可能引发战争”。在三方会谈的第一天,朝鲜又突然采取了一个非常之举。当天晚上,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正在举行晚宴,席间,朝鲜代表团团长李根突然把美国代表团团长凯利请出宴会厅,在走廊一角对他说:“我们拥有核武器,但不能废除。是求证还是转移,完全在于你们。”凯利立即表态说,美国无法接受朝鲜的立场,如果朝鲜不抛弃核武器的话,一切将无从谈起。当晚的会谈就此陷入僵局。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得知此事后,马上要求凯利拒绝与朝会谈。于是朝美代表 24、25日两天都没有见面,只分别与中方会谈。美国见无法再谈下去,便要求提前一天结束会议。于是,应开三天实开两天的“三方会谈”不欢而散,无果而终。 这一会谈尽管没有取得任何令人鼓舞的实质性成果,甚至也没有使危机更加缓和,但它让人们切实地看到了实现外交对话的可能。在这次“三方会谈”中,朝鲜曾向美国提出了一份以放弃核开发和导弹试验来换取美日韩大量经济援助及体制保证的一榄子计划。事实上,朝鲜在以后几轮六方会谈中的方案大体上也是在这个方案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尽管这种行为有核讹诈之嫌,却也再次表明了朝鲜在核问题上要实现的第一目标是国家(或体制、党)安全,开发核武器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也正因为此,白宫发言人在三方会谈结束的当天也表示:布什总统“依然相信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外交途径加以解决”。鲍威尔4月28日则称这次会谈“非常有益”,并且对朝鲜想以放弃核计划换取大回报的方案持确认态度。甚至对朝鲜持强硬态度的“鹰派”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外交手段最终解决这场危机”。 但是,之后的朝鲜局势并非风平浪静。鲍威尔刚称赞过这次三方会谈“非常有益”,并确认了朝鲜的建议,仅过一天,即4月29日,却又改口说平壤提出的建议“是走错了方向”,明确拒绝了。作为回应,朝鲜外务省副相崔寿宪在4月30日访问英国时一方面重申在北京三方会谈时的建议:如果得到安全保证,朝鲜就不研制或生产核武器,还将拆除其核设施,并允许国际检查人员核查;另一方面却又拒绝证明朝鲜拥有核武器、态度暖昧。
编辑推荐
《朝核问题与中国角色:多元背景下的共同管理》属于案例研究。主要是通过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外交行为来研讨两个议题:中国的角色与朝核问题的解决模式。但在具体研究上,《朝核问题与中国角色:多元背景下的共同管理》重点关注中国角色的研究,以此作为一条主线。与此同时,将朝核问题的解决模式作为一条辅线。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