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郑启荣,牛仲君 主编 页数:288 字数:3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目前对于中国外交研究的论著相当丰富,而对中国多边外交或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专门研究非常薄弱;仅有的涉及中国多边外交的专著和教材大多集中在理论研究和国际组织研究领域,而对具体的多边外交领域发展方面难免不够系统和缺乏针对性。因此迫切需要从多边外交的角度去探讨中国外交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这就是《中国多边外交》的选题意义之所在。《中国多边外交》正是在中国多边外交迅速发展与国内外对中国多边外交研究需求不断高涨的背景下提出的,是为了因应国家外交发展的需要,顺应不断强化多边外交地位与作用的迫切要求,同时也为普及外交知识,宣传多边外交成就和弥补国内多边外交教学的不足,为人才培养及促进学术交流作出一点贡献。
书籍目录
序章 多边外交——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必然选择
第1章 多边外交理论: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多边外交的概念
第二节 多边外交的特点与类型
第三节 多边外交的影响因素
小结
第2章 中国多边外交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起步阶段:1971年以前的多边外交
第二节 调整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多边外交
第三节 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多边外交
第四节 创新阶段:新世纪以来的多边外交
小结
第3章 中国在国际政治、安全领域的多边外交
第一节 中国在联大、安理会中的多边外交
第二节 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参与
小结
第4章 中国在军控、裁军与防扩散领域的多边外交
第一节 国际多边军控、裁军与防扩散机制及中国的参与
第二节 中国在国际多边军控、裁军与防扩散领域的政策及实践
第三节 中国参与军控、裁军与防扩散多边外交面临的问题及前景
小结
第5章 中国在全球经贸领域的多边外交
第一节 中国在世贸组织中的多边外交
第二节 中国在G8、G20中的多边外交
小结
第6章 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多边外交
第一节 中国在IMF中的多边外交
第二节 中国在世界银行中的多边外交
小结
第7章 中国在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多边外交
第一节 中国在环境领域的多边外交
第二节 中国在发展领域的多边外交
小结
第8章 中国在人权、法律及其他领域的多边外交
第一节 中国在人权领域的多边外交
第二节 中国在国际法领域的多边外交
第三节 中国在专门性国际组织中的多边外交
小结
第9章 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经贸合作
第10章 中国与地区多边安全合作
结论 中国多边外交的特点、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中国之所以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除了由于中国外交政策调整后,对外关系发展很快,特别是中美关系的戏剧性变化,使中国恢复联合国成员资格的一大障碍得以弱化,有了一个相对宽松友好的国际环境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在于,新中国自成立后,一直支持发展中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繁荣经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正当要求,并尽自己所能援助这些国家的国家建设,赢得了他们对中国的好感和友谊。随着这些国家成为联合国会员国,联合国中支持中国恢复合法席位的力量不断增加,为2758号决议的通过奠定了基础。比如阿尔及利亚进行民族解放斗争时,中国曾向它提供了援助。1958年阿尔及利亚成立临时政府时,只有中国对它表示了支持和承认。后来,阿尔及利亚为推动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作出了积极贡献。再者,苏联及东欧国家虽然与中国的关系趋于敌对,但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席位问题上依然维持了原有立场,没有在这一问题上给中国制造什么大麻烦。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参加联合国大会时,苏联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在大会发言,对中国表示了欢迎。在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中国与联合国长期相互隔绝,没有往来,互不了解,中国对联合国的情况知之不多,对这个组织的性质和运作不甚熟悉,作为一名刚刚进入这个庞大的国际组织的新兵,中国有许多东西需要认识和进行调查研究,这无疑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因此当时中国对联合国采取了以学习、观察为主的态度,政策上也比较谨慎,在联合国的各个多边机构和各种多边会议上,主要侧重于政治上的原则性表态,就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宣示中国的立场和政策。中国当时对联合国的定位是:“联合国是讲坛,这个讲坛的作用很重要,因为你在这里讲,世界听得见;你在北京讲,世界不一定听得见。”相对来说,中国在联合国内较为重视政治领域内的问题,而对于经济、社会领域则涉及不多。联大第2758号决议为中国加入联合国专门机构打开了大门,而中国只选择性地加入了其中几个专门机构。中国重点突出自己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将联合国视为第三世界争取权利的舞台。这一时期毛泽东关于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内核即是团结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反对霸权主义。中国在主观上还没有意识到联合国是一个促进中国利益和发展的舞台和重要的多边交往平台。国内因素的限制和受“左”的思潮的影响,加之中国对联合国的机制运作缺乏深人了解,这一时期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参与是有限的,更多时候表现出应对国际社会的防范、自卫姿态。中国在国际组织活动中,抽象谈论原则和旁观多于实际参与。在很多领域,中国对联合国的参与是不全面的。对于联合国在人权、裁军等方面的工作,中国把其消极因素看得太重,而对其积极意义认识不够。中国长期没有参加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工作,没有利用这一国际人权领域的重要组织宣传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改善人权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和中国的人权观。对于联合国在裁军方面的实效,这一时期中国基本持怀疑态度。在维和领域,中国坚持以《联合国宪章》为依据,主张国际争端由当事国之间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坚决反对外国势力借机干涉别国内政。中国对于这一时期安理会实施的维和行动基本持保留态度。在此期间,中国的政策立场是一贯的,中国反对联合国介入一国内部冲突,不赞成派遣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不承担财政义务,也不参加投票或者投弃权票。安理会上中国代表多次表明“中国代表团不同意将派遣联合国部队的费用作为联合国的开支,中国政府也不承担任何义务,将不参加投票”。这一情况导致中国在此时期常常处于两难境地,因此频繁采取不参加投票的办法。
编辑推荐
《中国多边外交》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