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季我努 页数:295 字数:286000
前言
序一 季我努学社是《坦克装甲车辆》杂志热忱的支持者,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这群致力于近代军事史研究的年轻人,先后协助《坦克装甲车辆》杂志组织了“敲响民主的钟声——纪念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和“创立、崛起、挑战——英国军情五处档案解密”等两个专题,并提供了数篇质量上乘的稿件,深受读者好评。 笔者在出版《坦克装甲车辆》杂志的过程中发现,近些年来,有关于民国的话题持续升温,有关于民国的各种话题,总能得到读者的关注和欢迎,并且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很多电视台的频道上闪烁着孙中山、袁世凯等辛亥人物的身影。而在整个民国史研究的各类选题当中,抗战史的选题无疑是热度最高的。不需笔者多言,读者朋友在大众传媒的历史类选题和节目中就可以看出端倪。民国史对于国人来说,是一段尚能感受到余温的历史。这段历史上给中国人的民族心理上留下深刻烙印的历史事件实在太多,今天的中国人应该重视,因为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是过去这段历史的延续和发展。过去的很多历史事件,对于今天的中国仍然在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与今天中国的地缘政治格局的形成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到《刺客——民国刺杀大案》一书而言,书中梳理的十一个重大的刺杀日寇和汉奸的刺杀大案,很多直接改变了抗日战争的走向。在这些刺杀大案背后,有太多值得国人深思的东西。只有了解昨天,才能更好地发展今天,预见明天。通读本书,可以了解到中国在抗战期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汉奸出现,又可以了解到,汉奸,无论是小汉奸,还是大汉奸,最后都没有好下场。我想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后,得到的绝非抗战期间最大的汉奸被刺杀的经过的知识,更能够明白,什么是民族大义,什么是舍身取义,什么是杀身成仁,什么是流芳百世,什么是遗臭万年。 读罢本书,我生出颇多感慨。季我努学社将整理抗战史料作为组织目标,主张用“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宗旨来研究抗战史,他们追求的是客观公正的抗战史,他们试图为读者构建真实的抗战全景图。他们想要告诉读者,抗战的真相——抗战不是日本强大而我方弱小的一边倒的战争,抗战中中国军队也有很多漂亮的胜仗,也把日军打得满地找牙。我个人认为,季我努学社用史料说话的写作态度和成果,有助于中国读者认清真实的抗战。用“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宗旨写作出来的《刺客——民国刺杀大案》是一本有温度有责任感的研究专著。作者在广泛搜集了大量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没有简单地堆砌资料,而是对各种资料都进行了认真考证,去粗取精,最大限度还原了历史的真实,弘扬了民族正义。作者在做到了史料有出处,注重学术规范的同时,用形象生动的文字,讲述了一个个真实的刺杀事件,可读性极强。本书叙事通俗,虽有很多历史考证,却不繁复枯涩,而是用诸多的证据以及清晰的细节描述,清晰地还原了整个历史事件的过程。读者可以在阅读简洁流畅的文字的时候,迅速抓住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时势、过程、结果乃至影响,不忍释卷。本书始终贯穿着日本侵华这一主线,日本的侵略是导致本书的刺杀事件的根本原因。作者试图在讲述精彩故事的同时,深刻分析出这些刺杀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是怎样的政治斗争导致了这些刺杀事件的发生。这一系列的刺杀事件展现了民国乱世的景象,也警醒国人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圭臬,奋发图强,建设国家,让国家繁荣富强,不再让历史的悲剧重新发生。《刺客——民国刺杀大案》这本书的选题非常集中,毫不夸张地说,季我努学社梳理了民国期间被抗日义士刺杀的几乎产生重大影响的刺杀日酋和汉奸事件。读者朋友要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读此一书便可知道来龙去脉。这些事件深深地影响了民国史和抗战史,乃至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走向。虽然国内已有不少相关的零星的研究成果,但系统研究刺杀汉奸和日酋的著作却还未见到,可以说,《刺客——民国刺杀大案》在还原了这些重大刺杀事件的同时,以一个崭新的视角填补了民国史的这一空白,开创了民国史研究的新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刺客——民国刺杀大案》可以让我们重新评价刺客这一古老职业的历史价值。中国人历来重注侠义精神,这本书很好地诠释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大侠”精神。中国人历来推崇“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以及为报故主之恩以自残己身的豫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国除贼,为国除奸,此乃中华男儿当仁不让之责也。本书的很多刺客都无愧于民族英雄的称号,他们是真正的大侠。季我努学社是由一群喜爱历史研究历史的青年发起的研究性学术团体。截止本书,他们已经出版了4本书籍,发表了大量相关研究文章。笔者作为季我努学社的顾问,亦觉光荣,学社此前出版的《活着回家:巴丹死亡行军亲历记》、《卧底——解密“余则成”们的潜伏档案》、《辛亥革命》、《最后的北洋三雄》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业绩,本刊选取了部分精彩内容作为专题文章的《辛亥革命》一书,还获得了“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的殊荣,希望本书亦能够获得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的双丰收,也期待学社今后能够在抗日战争史的研究方面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坦克装甲车辆杂志主编 刘青山2011年12月于北京
内容概要
《刺客:民国刺杀大案》全面盘点了整个中华民国期间所有刺杀日酋和大汉奸的重大历史事件。季我努学社以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依托,将抗战期间被义士刺杀的大汉奸无一遗漏地收录在册,条分缕析地梳理了这些重大刺杀事件的来龙去脉、社会影响,以及对中日战局的影响。读罢此书,可以体会中华民族杀身成仁的浩然正气,亦可明了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败类绝不会有好下场!
作者简介
季我努学社秉承“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写作态度,致力于抗日战争史料的整理和翻译工作,力图“揭露日本战争暴行,讴歌中华民族脊梁,为国内的二战史研究积累史料”。季我努学社自2011年7月成立以来,已经出版书籍4部,在台湾《传记文学》、《环球时报》、《看历史》等发表文章近百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不是简单的复仇
——死于政治谋杀的张宗昌
1932年9月3日18时22分,山东济南火车站人流熙熙攘攘,车轮、汽笛、嘈杂混成一片。头等车28号车厢里,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正与原来的山东督军、直鲁联军总司令张宗昌握手话别。突然,从告别的人群中传出一声厉喝:“我打死你这个王八蛋!”现场顿时乱成一团,随即爆发出一阵混乱的枪声……
第二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
——张敬尧殒命六国饭店
张敬尧,北洋军阀皖系大将,原湖南督军,被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求学期间驱逐的“屠夫”。其下野之后,不甘寂寞,一直想重新攫取政治军事权力。日寇蚕食华北之时,此小丑竟然跳出来,妄图策划事变,在华北组织听命于日寇之傀儡政权。1933年5月,此贼入住六国饭店,军统北平站、天津站联合将其击毙。此次刺杀,军统方面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堪称完美。
第三章 “天长节”的催命符
——虹口公园爆炸案
1932年4月29日是日本天皇裕仁的生日,日本人正在上海虹口公园举行所谓“淞沪战争祝捷大会”。侵略军头子白川义则、第九师团长植田谦吉中将、海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野村吉三郎、等日酋身着笔挺军装,昂首挺胸,趾高气扬地登上了主席台。11时30分左右,全体日本人起立齐唱日本国歌《君之代》。突然,只听得“轰”的一声巨响,主席台上烟尘四起,血肉横飞……
附录:侠之大者王哑樵(外一章)
王亚樵一生有着众多传奇经历。在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他能振臂一呼,聚集一帮部下,杀日寇,锄汉奸;在抗日救国的大趋势下,对于蒋介石的妥协退让,他敢于站出来,以暗杀手段来表示自己的立场和决心。尽管他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他的这种为国为民的精神,这种行侠仗义的本色,足可以让他称得上为“侠之大者”。
第四章 军统原来是幕后推手
——再探“南京毒酒案”
詹长麟是一个小人物。詹长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詹长麟是一个最基层的卧底特工他善于“亮剑”。他的“亮剑”,不在于“逢敌必亮剑”,而在于隐忍不发。他一出手就是杀手锏他在日本总领馆的庆祝酒宴上投毒,为抗战初期兵败如山倒的国民政府注射了一支强心剂,罩在抗日军民心头的阴霾被一扫而空。
第五章 被误杀的国民党大员
——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之死
这是一桩离奇的命案,曾在上海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因为死者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一位深信“政治家无身临绝境之理、退可复进”原则的杰出外交家、国民党元老。他被暗杀,是中华民国历史上最为扑朔迷离的政治谋杀案,其中缘由错综复杂。而这位显赫一时的政治人物走过了怎样的人生旅途?又为何遭遇如此毒手?
章节摘录
第二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张敬尧殒命六国饭店张敬尧,北洋军阀皖系大将,原湖南督军,也就是被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求学期间驱逐的那个“屠夫”。其下野之后,不甘寂寞,一直想重新攫取政治军事权力。利令智昏,日寇蚕食华北之时,此小丑竟然跳出来,在日本人的支持下上串下跳,勾结民族立场不坚定之国民党军政要人,妄图策划事变,在华北组织听命于日寇之傀儡政权。1933年5月,此贼入住“使馆区”六国饭店,事被军统侦悉,军统北平站、天津站联合将其击毙。此次刺杀,军统方面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堪称完美。刺杀此贼,对于安定华北局势,震慑动摇分子,起到了极大地作用,华北之乱局面貌为之一变。 初创之简陋“北平站” 临时接到重大任务在进入正文之前,先说几句关于军统的闲话。读者朋友大都知道,军统和中统为蒋介石所倚重的两支特务力量。军统原先只是中统的“小兄弟”,然而在戴笠等军统巨头的经营之下,逐步凌驾于中统之上,乃至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军统中人自诩为“领袖的匕首”,这支特务力量最初的创建者都是军人,暗杀爆破是其长项。军统势力的扩张,是用鲜血和白骨铺成的。这些鲜血和白骨的主人,不仅仅有进步人士,也有汉奸和日寇,也包括与军统相抗衡的诸如中统等国民党其他派系的部属。军统作为“领袖的匕首”,也是蒋介石对付汉奸日寇的利器。笔者盘点过抗战前夕以及抗战期间几乎所有的重大刺杀案件,几乎都是由军统包办 ,军统与日伪的特务力量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本文所涉及到的王天木、陈恭澍等都是身临前线指挥的军统高级特工。也许他们手上沾过进步人士的鲜血,但是他们在抗战中是立下功勋的。笔者无意为军统说好话,只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地再现他们在刺杀汉奸张敬尧过程当中的表现。笔者为他们干了这样一个漂亮活,送一个无耻的汉奸归西,而拍手称快。言归正传。先介绍一下,刺杀事件前夕军统北平站的情况。1933年的时候,军统在北方的势力还是很小。原因在于北方长期控制在冯玉祥等北方军阀之手,北伐成功时又落入桂系的势力范围。中原大战之后,又落入张学良的奉系控制之后,当时具体管辖是在西北军残部整编而成的29军之手,军政长官为宋哲元。国民党中央派何应钦为北平军分会的负责人。这个时候军统的北平站相当弱小,统共才几个人,陈恭澍是站长,手下只有戚南谱、杨英、王云孙、白世维 4个人。唯一的交通工具为一辆自行车,刺杀张敬尧的时候,统共才有一把手枪,6颗子弹,还要找江湖朋友借一把枪,为了弥补枪械的不足,竟然去买了斧头砍刀之类的冷兵器。 这是看过《潜伏》的朋友无法想象的,抗战胜利后的军统天津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机构。北平站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搜集情报和“拉入打出”——用陈恭澍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进入图谋不轨的叛乱组织潜伏,让图谋不轨的人迷途知返。戚南谱负责“拉入打出”的工作。这样的“组织目标”当然不需要大量的行动人员,另一方面的原因,军统此事还处于发展的中间期,没有长成大树,戴笠这个时候还只是国民党军事务员会特务处的处长而已。1933年5月4日晚上,军统北平特派员郑介民 找到正在八大胡同 打茶围的军统天津站站长王天木 和北平站站长陈恭澍,向他们下达了制裁张敬尧的指令,限期一个星期完成任务。郑介民告诉他们张敬尧藏身东交民巷使馆区,正在阴谋策划叛乱活动,北平最高军政当局非常重视,能否成功刺杀此贼,关系到整个华北地区的安危。王天木和陈恭澍接下了这个任务。郑介民在妓院的雅间里下达了指令,就回去发电报给戴笠。王天木和陈恭澍,以及北平站白世维就商量开了。王天木和陈恭澍虽然为老派特工,也感到踌躇,因为这个时期平津组织成立不久,规模太小,才处于起步阶段。突如其来,接到这个紧急制裁令,两位老牌特工心里没底。 王天木资历最深,脑子转得最快。他一分析,觉得张敬尧这厮最可能藏身于两个地方。一个地方是使馆区里的日本使馆,另一个地方可能是六国饭店。使馆区里面还有一家旅社,档次不高,估计张敬尧不会住在那里。他当即决定,带一个叫“飞龙”的姑娘连夜去六国饭店开房间。单身男人深夜开房可能引起张敬尧在六国饭店的眼线的疑心,带个姑娘去,则顺理成章。 打茶围的时候,飞龙是陈恭澍点的,王天木和陈恭澍开玩笑,绝不会占“弟妹”便宜。飞龙倒也爽快就跟王天木去了。陈恭澍和白世维雇了一辆人力车,回到了陈恭澍的住处北长街十八号。进门之后,两个人心事重重,都不说话,陈恭澍在盘算着怎样办,白世维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一个劲地抽烟。两人沉默了好久,白世维主动请缨,对陈恭澍说道:“恭澍兄,你看,我去干,好不好?” 陈恭澍正在为让谁去执行任务而烦恼,听到白世维主动这样说,喜出望外。勘察地形兜几圈 获知住处笑开颜王天木带着飞龙姑娘到了六国饭店,以日本大仓株式会社的名义在二楼开了一个房间,跟伙计说好,暂时不退。他进入六国饭店之后,就想找出张敬尧住在哪个房间。深夜之中,也接触不到什么人,只能向前台和二楼的茶房头(领班)套一套话,可惜无收获。 第二天早上十点,他就赶到府右街找郑介民汇报工作,与陈恭澍前后脚到。王天木将昨晚的情形讲了一遍。 陈恭澍说,已经让戚南谱发动各种关系,加紧侦查,摸清张敬尧的住处;白世维自告奋勇承担了执行的任务,这解决了北平站没有专门行动人员的最大难题。陈恭澍向郑介民表示,白世维是执行刺杀的不二人选。他已经将戴笠送给他做纪念的手枪,连同仅有的6颗子弹交给可白世维。王天木表示了担忧,他怕张敬尧住在日本大使馆里,如果这样,完成任务就悬了。郑介民听完报告之后,勉励了他们几句,就去向何应钦汇报了。他说,张敬尧叛乱的消息是内线送出来的情报。王天木和陈恭澍到北长街十八号与白世维汇合。三个人一商量,决定分头行动。白世维和王天木去六国饭店继续摸情况,陈恭澍和戚南谱去做行动的准备。读者诸君,你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你是这些特工,你将如何做。换做是我,首先要考虑三个问题。第一,先找到他的确切位置。第二,准备好刺杀用的工具。第三,勘察地形,包括刺杀现场的地形,以及事先准备好撤退路线。在这里还必须向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使馆区和六国饭店的一些情况。北平的使馆区,是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留下的老问题。使馆区在东交民巷,列强有法外治权。什么是法外治权,简单的说,使馆区犹如一个独立王国里面的事情,洋人管,中国政府管不了。由于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很多国家的使馆已经迁走了,不过还是有一些留驻单位和警卫部队的兵营在里面。一句话,使馆区里的事情,国民政府还是管不了。东交民巷大约有二平方公里,位于北平正阳门和崇文门之间。其方位四至是:东北出入口,在崇文门大街;西边出入口,在户部街;北临长安街,在东长安街与出入口之间,有一大片操场,常有外国人在此踢球。南面有一堵旧城墙,在接近留过饭店附近,开了个缺口,叫“水关”。 六国饭店是使馆区里最豪华的宾馆。六国饭店其实规模也不大,只是一座四层小楼。它坐南朝北,大门临街,进出要经过上下十几级的石阶,大门是旋转门。 生意特别好,主要是使馆区独此一家别无分店,有点身份和地位的人,特别是想借助法外治权保护自己的人总喜欢住在这里。总体来讲,使馆区的警戒不是特别重视,警察很少,而且都不带枪。六国饭店门口经常有一个来回巡逻,可是经常不见人影。陈恭澍和戚南谱找到戴笠雇佣的汽车司机老张,想用他的车。老张的车在修理厂修理。陈恭澍叫他赶紧开出来,说有急用。老张就把车开出来了,带着他们在使馆区四周的路上兜了几圈。陈恭澍发现东交民巷和北平市区用木栅栏隔开,怕刺杀事件发生后,使馆区紧急关闭栅栏,拦截汽车,可他发现,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木栅栏不结实,汽车一撞就碎。这样,六国饭店四周的地形基本上勘查好了。 陈恭澍和戚南谱随后回到北长街十八号,远远看到郑介民的车子停在一棵大树下等他们。他们赶紧过去,郑介民确定无疑地告诉他们,张敬尧就住在六国饭店,让他们一定要想办法完成任务。这个时候,下午四点多钟。他们想立即通知王天木,又怕打草惊蛇。转念一想,晚上六点约了王天木、白世维见面,就安心等到六点。五点五十,白世维打电话过来,说是王天木让他们到东安商场的五芳斋吃饭。见了面,陈恭澍把郑介民的话原原本本地转述给王天木他俩。他俩一听,松了一口气。一顿饭吃下来,大家的脸色也好看了。底下的事情好办多了。找到张敬尧住在哪个房间,找个机会干掉他就行了。摸情况费尽周折 遇裁缝柳暗花明他们重新分配了任务。王天木、白世维仍回六国饭店,尽快找出张敬尧的房间号。陈恭澍留守北长街十八号,作为总联络人。戚南谱的外线侦察全部停止,汽车归他掌握,随时准备行动。大家分头行动后,陈恭澍打了个电话给郑介民汇报。可是,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张敬尧没有使用本名登记,而且钻进房间很少出来。王天木、白世维在六国饭店蹲点,又守候了一天,没见这厮踪迹。到了第三天中午,仍然如此。大家见面之后,倒吸了几口凉气。王天木是老牌特工,叫大家不必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就在这时,他脑子里闪过一个人影,依稀好像是张敬尧的参谋长赵庭贵,此人他以前认识。可是他一眨眼功夫就上去了,王天木没看清楚,不能肯定。白世维接过话茬,说道:“王大哥嘱咐我要特别留意那个长得像赵庭贵的人,我一直盯着楼梯,好像没见着。” 陈恭澍认为,这些都是收获,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要抓住。王天木说盯了两天了,没情况,要回家换换衣服,刮刮胡子,他让白世维也找个地方休息一下。白世维哪里睡得着,就和陈恭澍一起分析起具体的情况来。白世维把六国饭店二层、三层、四层的房间和通道的情况说了一遍,二层、三层类似,房间呈“兀”字型,三面是房间,一面是通道。四层房间只有三层的一半多,是提供给长期包租的客人的。白世维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情况,茶房说,作为紧急逃生通道的太平梯已经多年不用了,堆满了杂物,也就是说张敬尧没有第二条逃生道路,除了跳楼。 他们话说这这个当口,王天木来了。白世维又和他继续去六国饭店蹲点。三天时间过去了,还是没有搞清楚张敬尧住在哪个房间。第四天,他们的好运来了。中午,王天木和白世维下楼吃饭,碰到了熟识的西服店的应元勋掌柜的。王天木问老应:“干嘛到这来?”应掌柜不经意地把右手放在了下巴右面,说了一句:“他做了两套衣服,叫我今天来试样子。这个时候应该起了吧。”王天木完全明白了应掌柜潜意识做出的动作,赶紧示意白世维快走。他们出了六国饭店,饭也不吃了,赶到北长街十八号。王天木把应掌柜做的动作解释给陈恭澍听:“张敬尧下巴上有一撮毛,找应掌柜做衣服的肯定是他。刚才我不方便多问,我们先去吃饭,吃完饭去找应掌柜。” 他们三人来到东四牌楼南大街,应掌柜的店铺就在这里。刚进店,应掌柜就说:“你们要做衣服得等几天,我这两天要赶工,把张督办要的两身衣服赶出来。你们先挑几块料子吧,我空下来就给你们裁。”王天木顺口答一句:“张督办等着穿?”应掌柜说:“是啊,他叫我后天中午一定要做好送到,他这两天要回天津去。”他们三个人又围绕着这件事和应掌柜扯了一阵子。应掌柜无意间告诉他们:“张督办住在三楼,一连三间,二三一到二三五,除了张督办本人外,还有他的参谋长和副官。我去试样子,是在当中的那一间。” 应掌柜把陈恭澍、王天木需要的核心信息都告诉他们了。真实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侦查工作全面完成,剩下的事情就是执行制裁了。几人高兴劲还没过,又发觉问题来了。第一,张敬尧要走了,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第二,应掌柜说张敬尧还有参谋长和副官,不知道到底有几个人。副官也可能是卫士,不知道有几人。这些人都和张敬尧挨着住。白世维一个人对付这么多人,比较困难。第三,枪械不够。只有一把枪,六颗子弹。第四,张敬尧住的房间离三楼的楼梯有几十米,一旦枪响,张敬尧的参谋长和副官很快可以冲过来。另外,六国饭店的旋转门是个问题,这个门通过费时间,而且一旦饭店方面听到枪声关闭了,就跑步去除了。简单地说,刺杀完成,能否全身而退。他们三个人去见了郑介民,郑介民大喜,表扬了他们。他们出来后,分两路。王天木、白世维仍回六国饭店。陈恭澍决定先去找戚南谱,再商量商量。陈恭澍最担心的问题是白世维一个人对付不了那么多的人,戚南谱一拍胸脯,说:“我也可以上。”陈恭澍提到了借枪的问题,戚南谱说道:“借,上哪里去借!买一把刀子,一样干!” 第四天过去了。天网恢恢疏不漏 轻而易举杀汉奸1933年5月7日。陈恭澍起得很早,惦念着王天木他们。陈恭澍思前想后,总觉得人手不够用。又打电话把杨英叫过来。九点,杨英刚进门,电话铃响了。王天木在电话中说:“十五分钟后到。”没来得及和杨英谈话,在六国饭店执行门口接应任务的戚南谱来电话:“他们已经出去了。”陈恭澍说:“你把车开出去,游荡游荡,一个小时后,也就是十点半的时候回原地待命。”放下电话,王天木和白世维已经进门了。王天木先开口,他打算请天津的一位姓侯的朋友赶过来帮忙,他手里有枪。这个姓侯的是河南人,闯荡江湖多年,已经金盆洗手。只要他答应,与白世维联手,对方再多的人也不怕。他和陈恭澍想到一块去了。陈恭澍把杨英找来,就是想再增加一个人手。陈恭澍想起这个人,他在王天木家里见过。此人四十多岁,很结实,看他身上穿戴,很有钱。陈恭澍怕他不答应。王天木说:“不管他答应不答应,我叫你大嫂跑一趟天津。最迟,晚饭前也回来了。他答应更好,不答应,我让你嫂子把枪带回来。”陈恭澍问:“嫂子带枪没问题吧?”王天木说:“一点问题也没有。”陈恭澍咬牙道:“就是没有枪,也没关系。我们刀斧齐上,和这家伙拼了。” 王天木接着说:“行动的时候,我是这么想的。我先去敲张敬尧的门,说是找赵参谋长。不管谁开门,我总说找赵参谋长。我一下来,世维他们就冲上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陈恭澍点头称是:“妙计!”王天木笑道:“我还有另外一个办法,我们尾随应掌柜的上楼,等张敬尧开门试衣服的时候,冲上去就干!不过,有可能连累应掌柜的。”陈恭澍说:“还是第一个办法好。”他们又从头到尾把行动计划又捋了一遍。分头行事。杨英表示要加入六国饭店的行动。王天木、白世维先去王家,让王大嫂去找侯兄借枪。分别前,大家握了一次手,约好晚上7点在王天木家见面。 王天木走后不久,戚南谱来电话。陈恭澍问他,刀买好了没有。戚南谱说,买了两三样,到时候,看哪个顺手用哪样。陈恭澍吩咐他主要执行接应任务,尤其要注意旋转门。陈恭澍放下电话,和杨英一起等待……中午十二点四十五分左右,电话突然响了。白世维在电话中说:“事情办完了!我和老戚在清华园楼上。”声音中透着喜悦! 喜从天降!陈恭澍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就来!”陈恭澍叫杨英留守,他去核实消息,确实了,立即向郑介民汇报。他出门雇了一辆养车,赶到清华园。清华园是北平有名的澡堂子。见到白世维和戚南谱。白世维在抽香烟,戚南谱在捏脚。陈恭澍给他们作揖,表示祝贺。白世维说道:“王大哥,先下去的,该到家了。”真叫人着急!陈恭澍想赶紧问事情的经过,又一想,这个地方人太杂,隔墙有耳,就不问了。他想,还是赶快把王天木找了,四个人一块去郑介民那里汇报,最省事!电话打通十分钟后,王天木开着车来了。四个人出来澡堂子,上了车。陈恭澍的第一句话就是:“躺下啦?”白世维笑嘻嘻地说道:“干了他三下子,我看八成完蛋了。” 大家大笑!见了郑介民。郑介民大吃一惊,想不到这么快就完成任务了。白世维这才一五一十地把事情讲出来了。一切都是意外收获!白世维和王天木回到王家,让王大嫂去天津。他俩回到六国饭店。王天木总觉得原来开的房间离楼梯太远,决定再开一个房间。王天木把查房叫来,说有一个同时下午要过来,最好请他帮忙在三楼或者四楼开一间房。茶房过了一会回来,告诉他们三楼四楼都没有房间了,二楼还有一个现成的,问他们要不要。王天木说:“要!”赏了茶房五块钱,茶房欢天喜地带他们去新房间。下面发生的事情就是鬼使神差了。鬼使神差地白世维也跟王天木一起去了,还带着枪。他们看完房间,拿完钥匙。茶房往前走了,王天木和白世维跟着出来了。走了十几步,他们看到二楼的一间房间敞着半扇窗户。一眼看去,有个人侧身坐在床上,手上在把玩着一个小物件,这个人长方脸,鼻端高翘,两腮瘦削,留着两撇小胡子,下巴底下一撮长毛! 王天木停下来了,白世维也停下来了。王天木轻声说道:“就是他!”随后快步向楼梯口走去。王天木,一点头。白世维,撩起夹袍,掏出枪,对着房间里那个刚站起来的身子的胸部,“砰砰砰”就是三枪。那个人倒了下去!枪声响了,茶房呆了!白世维快步跑到大厅,昂首阔步,走过旋转门,上了戚南谱的车子,一溜烟就走了。 外面一切如常,没有任何人来拦他们。张司机将车子开到东安市场,戚南谱和白世维下了车。戚南谱拍了张司机两下,张师傅还不知道什么回事!在场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郑介民随后发电报给戴笠汇报,又赶到中南海向何应钦汇报。陈恭澍也打电话给杨英,让他写个详细的报告给戴笠。傍晚,郑介民从北平军分会得到确切消息:“张敬尧已于下午三时伤重,毙命于德国医院。” 余韵1933年5月8日,北京报纸刊登新闻:“巨商常石谷,在东交民巷六国饭店内,遇刺殒命,凶手逃逸无踪。”也有报纸刊作常世五的。这是张敬尧的化名。陈恭澍后来了解的情况,张敬尧身中两弹,都在胸腹部肋隔膜上下,当时未死。饭店找来救护车,就近送到德国医院急救,因伤势过重,失血过多而亡。嗾使张敬尧策动判断的日本军方哑巴吃黄连,连个屁都没有。张敬尧串联起来的那些准备叛变的家伙,见头没了,也只能偃旗息鼓了。张敬尧之所以被刺杀的真正原因,陈恭澍先生也进行了交代:“在日本‘产经新闻’连载,由中央日报部译印的‘蒋总统秘录’全部本第九册,九十四页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原文是:‘板垣首先意图将段祺瑞或孙传芳拉拢出来,但结果失败,接着则找到了早前曾任湖南督军的张敬尧乃至石友三等旧军阀接头。张敬尧自吹自擂说和宋哲元有深厚关系,向板垣卖弄,板垣深信不疑,曾经给予三十万银元的工作费。四月十八日(一九三三年)板垣密电关东军报告说:‘张敬尧预定四月二十一日发动政变,宋哲元同时响应。’并要求关东军为援助张敬尧的行动,加紧南下进攻。可是,关东军则于十九日奉到撤退命令,以致此策谋未见实现。” 按照“蒋总统秘录”当中的“编辑要旨”,板垣征四郎报告关东军的密电是从官方文书中引用而来的,所以张敬尧准备发动政变的事情是有根据的。之所以变卦,陈恭澍推测可能是因为有人告密,而这个告密的人很可能是张敬尧拉拢的宋哲元。 在这里再补充说明一下当时的情况,也解释一点疑问。张敬尧当时身边有一个参谋长、一个副官、一个马弁,总共三个随从。张敬尧确实在三楼开了三个房间。那么他怎么跑到二楼去的呢?笔者认为,张敬尧做的是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丑事,加上也是一个狡诈成性的军阀,深谙狡兔三窟的道理,所以给自己留了个后手,在二楼开了一个房间。这厮可能白天呆在三楼,晚上睡在二楼。想不到冥冥中自有安排,聪明反被聪明误。他不关窗户,要了他的命!对于军统北平站和天津站联手刺杀张敬尧,北平军委会和军统方面都给予了奖赏。戴笠来电嘉奖,并通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即将召见有功人员;军统“北平站”成立“行动组”,由白世维任组长。白世维由“革命青年同志会”会员擢升为“三民主义力行社”社员,并获得高额奖金。白世维将这笔奖金拿了出来,为军统“北平站”和“天津站”购置了交通工具。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在传播力方面煞费苦心,兼具了可读性和学术性: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文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资料翔实可信,引文规范严谨。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彰显着民族大义的上乘佳作。凤凰网历史频道主编蔡信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节目制作人李炜填 半个多世纪前,面临亡国灭种危机的华夏儿女,以弱斗强,奋力抗争,用热血和生命谱就了一曲曲不朽传奇!掩卷沉思,豁然明了:浩然之气,舍身取义,此乃泱泱中华之国魂也!铁血军事网圈书频道主编苏鹏宇 ——凤凰网历史频道主编 蔡信 本书为民国期间所有刺杀日酋和大汉奸的义士树碑立传,同时也将出卖国家利益的民族败类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全书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烈士忠义的褒奖,铲除巨奸的真实再现,使人读来酣畅淋漓。 ——铁血军事网圈书频道主编苏鹏宇
编辑推荐
《刺客:民国刺杀大案》编辑推荐:置身军阀混战时期,揭示民国大案真相,直面暗杀背后的抗日英雄。民国是一个军阀横行、金戈铁马、狼烟纷飞的年代,也是一个精英涌现、风气渐开的承前启后时期。本丛书主要邀集一些民国史专家学者从自身的研究出发,选取民国时期一些有个性特点的民国人物来写,主要以故事化的语言来写他们的人生历程、人物交往与性格特点等。《刺客:民国刺杀大案》以纪实性的语言全方位揭露张作霖、张宗昌、张敬尧、傅筱庵、张啸林、陈箓、李士群等被暗杀的事实真相。
名人推荐
作品的冷静客观中饱含着贲张的血脉与心跳,饱含着厘清事实而又明辨是非的正义与激情,会使读者产生某种克制不住的、甚至是油然而生的亲近感。——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原局长 汪守德写传奇易,写真史难,将小说当成历史来写易,把真史写得比小说还精彩则巨难,然这本《刺客》却做到了这点“巨难”。——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馆长、研究员 马振犊本书在传播力方面煞费苦心,兼具了可读性和学术性: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文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资料翔实可信,引文规范严谨。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彰显着民族大义的上乘佳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节目制作人 李炜填半个多世纪前,面临亡国灭种危机的华夏儿女,以弱斗强,奋力抗争,用热血和生命谱就了一曲曲不朽传奇!掩卷沉思,豁然明了:浩然之气,舍身取义,此乃泱泱中华之国魂也!——凤凰网历史频道主编 蔡信本书为民国期间所有刺杀日酋和大汉奸的义士树碑立传,同时也将出卖国家利益的民族败类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全书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烈士忠义的褒奖,铲除巨奸的真实再现,使人读来酣畅淋漓。——铁血军事网图书频道主编 苏鹏宇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