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国际史研究 10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李丹慧 主编  页数:505  字数:533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冷战国际史研究N0.10》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探索、专题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新书评介以及新近解密的中外档案选编和口述历史等。书中所选文章、所论话题、所选编的档案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史学界对冷战史研究关注的课题,而这些内容也是读者感兴趣的。本书中所选外国学者的文章,可视为一种学术交流,为我国读者了解有关冷战国际史的研究情况不无裨益。
出版此书的目的在于推动我国冷战史研究的深入,并进一步提高该领域学术研究水平。本书中文章的观点只代表作者个人,仅供读者研究参考。

作者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成立于2001年2月,是目前中国国内惟一以冷战史为研究主题的学术机构。中心正在成为汇聚海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和收藏多国档案文献资料的学术研究基地。中心不定期举办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和讲习班,开设“中国冷战史研究”网站.编辑出版《冷战国际史研究》,并招收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

书籍目录

卷首语
特邀专论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60周年专栏
朝鲜战争60周年回顾专栏
专题研究
青年学者论坛
书评·书介
档案研究信息
口述历史
档案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约尼季讲授关于门捷列夫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课充满热情,一直讲到1957年,延续了源于后期的官方斯大林式学术文化主题。门捷列夫是19世纪俄国科学家,他因发明了元素周期表以及其他一些成就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苏联人把门捷列夫看作其所在学科众所公认的“创始人”,再依据斯大林式的学术倾向,他们将原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归功于门捷列夫,这种世界观与这样一位去世已久的有着国际名声的科学家很相称:一位苏联科学家们可以敬仰的国产科学家。哲学系约尼季的一些同事,很明显是受了“百花齐放”政策的鼓舞,决定就门捷列夫是辩证唯物主义者这一看来十分牵强的断言而公开诉责约尼季。在1957年2月由人大副校长兼党委领导胡锡奎主持的纪念门捷列夫对科学贡献的公开集会上,哲学系一位教师站起身来表达了对约尼季题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科学与哲学意义”讲演的异议。这位教师说门捷列夫不可能是个辩证唯物主义者。约尼季在回答中承认说,门捷列夫是“唯物主义者”,也是“辩证主义者”,但不一定是完全的马列主义言语意义上的辩证唯物主义者。这一事件在《人大周报》头版报道,只能被看成是对苏联专家权威性的严重打击,并表明了在“百花齐放”运动全面开花的前夕,受到压抑的教师员工中确有向苏联专家挑战的情绪。上述对约尼季的挑战是公开的,而另一个对该苏联专家的挑战则是在幕后进行的。约尼季在人大被要求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课程,这些课程涉及当时在苏联和中国都有公开争议的马列主义辩证法的问题。因为约尼季在这些辩证法的问题上不能确定一个“正统的”立场,也可能是因为他在这些领域缺乏足够的训练,看来约尼季选择了一个更安全、更容易的途径。他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没有采取可能有危险的立场,相反,他选择讲授当时在苏联和中国哲学杂志上关于辩证法问题的各种不同见解。

媒体关注与评论

换句话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没有任何一位中国作家的作品,可以担当起教育青年一代的重任。……为了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也为了肃清五四新文学中“革命浪子”身上的根深蒂固的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影响,必须引进一种更为进步的文化,而输出国只能是社会制度更先进的苏联。新中国需要一种注入革命秩序的教育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满足了这种需要。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手册”,这部苏联小说,取代了自由散漫的“浪子”故事。  ——美国惠特曼学院中国文学与电影助理教授何东晖在评价苏联电影的作用时,翻译家孟广钧于1954年曾这样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苏联电影并不仅仅是消遣,它们同样也可作为生活的教科书。这才是它们在中国如此受追捧的原因所在。”苏联的生活经验、专业技艺、故事情节和影像记录对共产主义中国新型民族文化的形成发挥了巨大影响,就是对普通中国人理解社会主义及其世界历史作用而言,也产生了同样显著的影响。苏联影片的作用进而超出了革命英雄主义的激励故事范畴,也(帮助中国)构建同当今时代相适应的时空观念。  ——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历史学副教授陈庭梅1949年7月,我们朝鲜族部队集合在佳木斯,从佳木斯出发到沈阳驻军10多天后,经过丹东到朝鲜的新义州被编入朝鲜人民军第六师团一联队三大队。1950年4月,……我部队在准备参加海南岛战斗的过程中,接到了所有朝鲜族部队到郑州集合的命令。以去东北建设兵团的名义部队先集结到武汉,三四天后去郑州,集结的全是朝鲜族士兵。其中年龄大一些的到罗南被编入朝鲜人民军第五师团,年轻的士兵被编入朝鲜人民军第四师团第十八联队。朝鲜战争爆发前的6月24日晚上,我们驻军在麟蹄的北侧照阳江对岸。晚间苏联顾问们繁忙的进出,准备作战。25日的4时5分,信号弹在上空亮起,我们开始进攻。6月24日朝鲜战争爆发前夜我们继续行军南下,当时姜键(人民军总参谋长)同苏联顾问一起南下。1950年6月24日,我们驻军在朝鲜三八线附近的襄阳。25日凌晨,上级部署了战争动员。师团长亲自动身侦察了傀儡军金锡源部队情况。  ——吉林省延边自治州博物馆近现代史部研究馆员徐龙男《朝鲜战争中转入朝鲜人民军的中国朝鲜族参战军人采访录》

编辑推荐

《冷战国际史研究(10)》:苏联专家在中国人民大学(1950-1957)苏联专家与中国军校的创办——对军事工程学院档案的考析两个革命之间:在苏联的中国留学生(1948-196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教育小说与两代中国读者苏联电影的引进及其对塑造毛时代中国的意义(1949-1976)中国朝鲜族人编入朝鲜人民军概况及朝鲜战争爆发前后朝鲜人民军编制体系给贸易“投下阴影”:美中关系中的私有权利和封存资产问题——1972-1975年朝鲜战争中转入朝鲜人民军的中国朝鲜族参战军人采访录非洲丛林中的新使命——马法贤老人访谈录(四)关于战后苏联特殊移民的解密档案——俄国解密档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冷战国际史研究 10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权威专著,值得珍藏,我辈应加大力度对国际冷战史的研究。
  •   冷战方面的好书,许多新的档案和论文,值得一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