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世界知识 作者:智效民 页数:360
Tag标签:无
前言
20世纪的中国,每遇“逢九年”往往会出“大事”,其中影响最大者莫过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和1949年新中国成立……提起五四,自然会想起当时发生在胡适与李大钊之间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著名学者林毓生认为:研究这次争论之所以“甚具意义”,是因为“我们可从这次争论的性质与后果,看到一些二十世纪中国历史悲剧之成因、性质与过程的端倪。”林先生这番耐人寻味的话,是在“胡适与近代中国的追寻——纪念‘五四’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讲的。该研讨会由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办,我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因此林先生的话让我想起自己研究胡适的经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进入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以后,才看到一些有关胡适的资料。当时重新认识和评价胡适刚刚开始,但由于各种原因,学术界对胡适的政治思想仍然持否定态度。比如李泽厚在他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说:“胡适在政治上或政治思想上毫无可言。他的政治见解、主张和观念都极其浅薄(如所谓‘五鬼——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闹中华’之类)、无聊和渺小到可以不予理会”(参见该书第98至99页,东方出版社1987年出版)。但是我看到的资料却与他的说法完全相反,因此我写了一篇讨论胡适早期政治思想的论文,发表在一家学术刊物上。从此,我把自己的兴趣和大部分时间放在胡适研究方面。
内容概要
“我的朋友胡适之”曾经是许多人的口头禅,他的人缘之好、人格魅力可见一斑,然而,在上世纪50年代之后,胡适身边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被人遗忘了。他们的政治选择、学术思想、精神追求与人格风范,竟成了绝唱。 蒋梦麟、傅斯年、罗家伦是谁?张慰慈又是谁?还有丁文江、段锡鹏、王芸生、赵元任、吴健雄、饶毓泰……本书着眼于与胡适有过较亲密交往的人群(包括蒋介石),用故事的方式告诉大家一些误传和真相……
作者简介
智效民,当代著名学者,公共知识分子,独立思想家,主要从事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研究。
1946年生于山西太原。1964年下乡插队。1971年回城,在小学、中学任教,1986年入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智效民已出版作品】著有《心理的单间》、《胡适和他的朋友们》、《往事知多少》、《八位大学校长》、《思想操练》(合著)。其中《胡适和他的朋友们》入选国家图书馆首届文津奖“推荐之书”。
书籍目录
自序教育篇 “北大功狗”蒋梦麟 傅斯年的教育理想与实践 附:傅斯年与《大公报》 罗家伦的校长生涯 附:决策筹边仗此人 潘光旦与自由主义教育政治篇 胡适与周鲠生:关于苏联问题的一场争论 民主,还是独裁?——胡适与蒋廷黻等人的一场争论 胡适与蒋介石——从胡氏日记看二人的交往和友谊科学篇 任鸿隽的科学救国梦 附一:任鸿隽与四川大学 附二:陈衡哲二题 中国社会学的奠基人——陶孟和 中国政治学的开拓者——张慰慈 附:张慰慈及其《市政制度》 “三反”运动中的竺可桢文化篇 漫话张奚若 朱经农:诗名应共宦名清 赵元任与杨步伟 附:杨仁山与金陵刻经处 王芸生的悲剧 附:王芸生弥留之际 杨振声与沈从文 段锡朋:亦儒亦墨亦真诚 乐于游人夹道看——叶公超与陈香梅逸事 胡适与吴健雄、饶毓泰的师生之谊 “二唯”之间读贺麟
章节摘录
三反”运动中的竺可桢竺可桢是著名科学家、教育家。1936年至1948年,由于蒋介石信任,他当了浙江大学校长;1949年以后,由于毛泽东赏识,他当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直到1974年去世。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大约1000万字日记。这套日记不仅记录了他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也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命运与巨大变化。其中,他在“三反”运动中的遭遇,就颇具代表性。一、“三反”运动的背景所谓“三反”,是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现在看来,“三反”运动的出现有些出人意料。1950年6月,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经济非常困难,因此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并在会上作了《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讲话的中心意思是不可树敌太多,并要在各方面有所让步。毛泽东话音刚落,就爆发朝鲜战争,中国政府决定派志愿军入朝参战。对外战争的爆发使当局对国内形势的判断有所改变,于是在毛泽东向中国人民志愿军下达参战命令的第三天,即1950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反革命活动的指示》,要求各级党委要坚决纠正对反革命分子“宽大无边”的倾向。这样一来,不可树敌太多的思想路线立刻演变成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这场运动与正在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合称为“三大运动”。三大运动结束后,由于经济建设欠账太多,毛泽东于1951年10月又号召开展爱国增产运动。与此同时,为了加强思想统治,防止知识分子对当局的作法产生怀疑,毛泽东还要求在知识分子中同时开展一个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思想运动,简称思想改造运动。竺可桢是全国政协委员,当他在政协大会上听了毛泽东对两个运动的解释以后,在日记中写下自己的体会:“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种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持人民志愿军,这是中国今天的中心任务。”在增产节约运动中,中央发现全国各地的贪污浪费现象非常严重。于是中共中央在12月1日作出向全党发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为了加强对运动的领导,中共中央建立了以薄一波为主任的中央增产节约检查委员会,并在党政军三个系统成立了各级增产节约检查委员会。12月7日,竺可桢在政务院第114次会议上听取薄一波的报告。薄首先介绍了政务院关于调整机构紧缩编制方案,接着讲到贪污浪费情况。他说:“在财政部、贸易部、人民银行三机关内共有326000人服务,而贪污者占九万人,占28%,其中应受严重处分者占千分之一二,已枪毙者150,其中60人在四川一省。税务人员五千人贪污,占全体40%,共贪污五十三亿,平均每人106万元。贪污人员,外勤多于内勤,新干多于老干,直接掌握财权多于间接。论其性质,可分为:1)出卖情报,2)盗卖国家资产,3)假造单据,4)接受贿赂,5)贱买贵卖,6)取公款盗卖金银,7)伪造证据,8)监守自盗,9)集体贪污,10)假公济私。”薄一波的报告代表了中央对国内形势的基本估计,因此周恩来在随后的讲话中说:虽然有抗美援朝运动,但“反贪污、反浪费的运动必须展开”;浪费的原因,“大概是官僚主义”。第二天,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反贪污斗争必须大张旗鼓地去进行的指示》。这反映了中央反对贪污浪费的决心。但是,由于爱国增产运动和思想改造运动并没有宣布结束,再加上只有大张旗鼓的指示,而没有具体实施的办法,因此如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的上述决定和指示,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毛泽东于1952年元旦在中南海设晚宴招待各界人士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说:“1952年已经开始,本年将继续抗美援朝工作为重心,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为了完成这些任务,“本年新增加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根据毛泽东的讲话精神,中共中央于1952年1月4日发出《关于立即限期发动群众开展“三反”斗争的指示》。这样一来,在全国范围内很快出现了一个群众性的检查、揭发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高潮。从后,三反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二、中科院为“三反”运动而停止办公在此之前,《光明日报》于12月1日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办公室营造科科长黄山立贪污案。据说黄在修建物理楼的过程中,利用职权贪污受贿6059万元。为此竺可桢在日记中说:“……黄立山之贪污,院中三不管之状态有以养成之。……我们大家统对于国家负此损失负点责任。”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成立思想改造“学习委员会”,由院长郭沫若担任主任委员,副院长李四光、陶孟和、竺可桢、吴有训担任副主任委员。12月25日上午,中科院召开动员大会,郭沫若在大会上说:“官僚主义为贪污与浪费的根源,要肃清贪污与浪费,必须清除官僚主义。为此须发动群众,要大家把公物视为神圣不可侵犯,这要改造思想,所以……思想改造和三反运动要双管齐下”。这就是说,无论你有没有贪污浪费行为,有没有官僚主义作风,都要从思想改造的角度,积极投入这场政治运动。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从世界知识出版社读到本书的自序和部分稿件。读了之后,暗自惊异!好像在酣睡之夜听到一声呼唤,在鲍鱼之肆闻到一缕清香。这声呼唤,这缕清香,使智效民的这本新书不同凡响!我国正在悄悄地开始中国特色的文艺复兴。当代青年们急切需要启蒙思想的营养。本书可能会使当代青年们跟我一样,读了感到惊异。 ——“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 时年105岁从时光的逝水里,打捞出一个不该遗忘的知识群体;在历史的大漠中,矗立起一丛伟岸的文化浮雕。 ——口述史倡导者、著名思想家 丁东多年前,我给朋友出过一个上联:以少子命担长子运,可否托付天下?观察胡适和他的朋友们的功业,似乎正是这种命运。身后是非谁管得,无论如何,胡适之们是我们当代生活中的背景,甚至仍是我们的起点。 ——《非常道》作者、著名学者 余世存智效民先生是一位真诚、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对胡适和自由主义的认同不是从抽象的理念出发的,而是源于他对历史真相的寻找。《胡适和他的朋友们》就是他在寻找过程中结出的一个果实。 ——著名学者、独立撰稿人 傅国涌
编辑推荐
《胡适和他的朋友们(增补本)》:不信青春唤不回不容青史尽成灰遥看“五四一代”远去的身影,我们该如何思考中国教育与“钱学森之问”?105岁老人、“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口述史倡导者、著名思想家 丁东著名学者、《非常道》作者 余世存著名学者、独立撰稿人 傅国涌联袂推荐首届文津图书奖“推荐之书”胡适周围有一个自由主义公共知识分子群体,可惜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这个群体被人遗忘了。他们的政治选择、学术思想、精神追求与人格风范,竟成了绝唱。
名人推荐
从世界知识出版社读到本书的自序和部分稿件。读了之后,暗自惊异!好像在酣睡之夜听到一声呼唤,在鲍鱼之肆闻到一缕清香。这声呼唤,这缕清香,使智效民的这本新书不同凡响!我国正在悄悄地开始中国特色的文艺复兴。当代青年们急切需要启蒙思想的营养。本书可能会使当代青年们跟我一样,读了感到惊异。—— “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 时年105岁从时光的逝水里,打捞出一个不该遗忘的知识群体;在历史的大漠中,矗立起一丛伟岸的文化浮雕。 ——口述史倡导者、著名思想家 丁 东多年前,我给朋友出过一个上联:以少子命担长子运,可否托付天下?观察胡适和他的朋友们的功业,似乎正是这种命运。身后是非谁管得,无论如何,胡适之们是我们当代生活中的背景,甚至仍是我们的起点。 ——《非常道》作者、著名学者 余世存智效民先生是一位真诚、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对胡适和自由主义的认同不是从抽象的理念出发的,而是源于他对历史真相的寻找。《胡适和他的朋友们》就是他在寻找过程中结出的一个果实。 ——著名学者、独立撰稿人 傅国涌看过这本书或许可以找到一点关于“中国仅能制造”,而缺少研发或原创的原因了!要是此书能成为诸多教育人士的工作手册或案头书,那将是中国教育之大幸,也是当下对“钱学森之问”最好的回答! —— 一普通读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