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毕宝魁 页数:398
Tag标签:无
前言
1988年,在法国巴黎,七十五名诺贝尔奖得主齐聚一堂,他们在发表的宣言中说:人类如果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是振聋发聩的宣言。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更应该引起中国思想界学术界的关注。毫无疑问,地球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消灭人类,只有人类可以毁灭自己。这种危险不是耸人听闻,是现实存在的。若我们将所有文化因素都综合考虑的话。就会发现,儒家思想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是最好的观点,它温情脉脉,具有最强烈的最普遍的人文关怀色彩。反对暴力,反对强权,反对战争,提倡仁义礼智信,提倡天人合一,提倡和谐中庸,没有民族偏见和种族偏见,而孔子便是儒家思想的开创人和集大成者,《论语》是研究儒家思想的最根本的文献。中国文化热即将来临,而且会越来越热。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国学,国学的核心是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关键人物是孔子,了解孔子的关键是《论语》。《论语》的社会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多,不但国内,海外学习中国文化者同样离不开《论语》,因此本书的社会意义将是极其巨大而深远的。在简要说明本书注疏解说体例之前。先将孔子以及儒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作简略的说明,这对于理解孔子思想以及理解《论语》本义是大有益处的。我想说明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孔子生活的时代。礼崩乐坏并没有到达无法修复的程度,当时许多诸侯国在处理国家政治、国与国关系中所遵循的依然是周礼。
内容概要
古今关于《论语》的书很多,但最适合初学者,最准确简明解释《论语》的书实在不多。现在比较通行的《论语》注本,早一点的有何晏的《论语集解》,后经北宋邢禺疏成为流传最广之版本《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中便是此书);另有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诸子集成》中是此书),但此二书注释很繁琐,又没有译文,一般读者不太适合阅读,可以说除专门研究者无人读此书。 新近出版影响较大的有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和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论语今读》理论性强,而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注释平实,两书各有千秋,但因各有侧重,也各有不足。南怀瑾之《论语别裁》随意性较大,发挥太多,且有一些硬伤。于丹的《论语心得》根本不是对全部《论语》的解释,与本书没有可比性。 本书综合采纳古今研究者之长,再融入作者自己的心得体会,用最简明通俗的语言将《论语》翻译、注释、评析出来,给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论语》的桥梁。 本书采用之底本是《十三经注疏》中北宋邢罱之《论语注疏》,邢禺之底本是何晏之《论语集解》。本书在原文方面严格遵从原本,不作任何改动。
作者简介
毕宝魁,教授,知名学者,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王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韩愈研究会理事、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理事。
已出版30余部畅销专著,主要有:《中国古代文化史知识》、《新注花间集》、《王维传》、《李商隐传》、《王安石传》、《九梅村诗集校注》、《国学知识讲话》、《中国文学史话》、《隋唐生活掠影》、《宋词故事》等。其作品历久弥广,不仅在大陆畅销十年而不衰,不断重印、再版,还有不少被译介输出到海外各国及港台地区。仅美国哈佛大学东方学院燕京图书馆就收藏其著作十余部。
书籍目录
推荐序前言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乡党篇第十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子路篇第十三宪问篇第十四卫灵公篇第十五季氏篇第十六阳货篇第十七微子篇第十八子张篇第十九尧日篇第二十
章节摘录
学而篇第一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经常进行温习与实践,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聚会谈天,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不重视自己而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品格吗?”注释[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论语》中“子”是对孔子的专称。其他人称“子”时前边要冠以姓氏,如“曾子”、“有子”。[习]本义是鸟练习飞翔时屡次扇动翅膀,反复起飞。《说文解字》:“习,数飞也。”故习包括温习、复习、实习、演习等意义。这里指温习学习过的知识,将知识反复运用到实践中来验证的过程。[说(yuè)]同“悦”。二字为古今字关系,先秦时无悦字,“说”字兼有说话和内心高兴、喜悦两种意义。后来日常生活复杂,交流情感也复杂,故创造出“悦”字来分担“说”字原义中表示高兴、喜悦的意义。因高兴、喜悦是心情,故从“心”。学术界一般认为,《说文解字》收入的字为古字,未收者为今字。[愠(yùn)]生气,恼怒,怨恨。《说文解字》:“愠,怒也。”[君子]在古代有二义,一是从品行方面而言,指道德高尚的人;一是从社会地位而言,指统治者,地位高的人。在相对而言时,意思比较清楚。单独出现多数是前义。评析《论语》篇目章节的排列顺序很深奥,肯定是根据内容无疑。孔子死后至少半个世纪《论语》才定稿成书。孔子的很多高足都参与了编撰,他们对于《论语》的章节体例以及内容顺序的排列肯定进行了精心设计。这是全书第一章,讲述人的学习修养,与朋友交流切磋不断进步提高,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颓丧,因为学习修养完全是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充实。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对这部书稿有很深刻的印象,该书翻译流畅准确,清晰简明,非常符合信达雅的标准,中等文化的读者便可以领会其精神;注释简明扼要,不作烦琐考证,能够点中关键之处;评析部分则体现出很深的悟性与理解能力,对于《论语》章句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有很深刻而准确的把握,对于读者理解儒家精神将有很多启迪。书中新见屡出,对于《论语》的诠释与分析达到了一个新的言同度,对于普及《论语》,真正全面理解孔子思想将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享誉世界的国学大师、出版家 傅璇琮
编辑推荐
《论语精评真解(典藏版)》:后辈学人,句句源来一世功,先师至圣,字字读来皆是道。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今不读论语,人生永遗恨。最无可替代的中华典籍,最不可毁灭的不朽价值;最具大智慧的精解评议,最具世界性的权威盛誉。当代国学大师、前中华书局总编辑、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秘书长傅璇琮倾心推荐。半部《论语》治天下,圣哲智慧平世界。传承中华经典,引领全球不朽汉学。此书一出,天下同习。易为中华文化之源,和为中华文化之魂,唐人易和以卓越为伴、与经典同行,为您提供文化盛宴的全方位品质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