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邱紫华 页数:26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生活处处皆禅意。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禅既在柴米油盐酱醋茶里,又在琴棋书画诗歌赋中。 禅是心地法门。 禅教会我们如何觉悟,从而获得绝对自由和生命真正的解脱。禅宗六祖慧能说:“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佛就是觉悟。 禅是最好的心理医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禅培养我们积极快乐、从容淡定的心态。 禅是艺术的子宫。 元好问诗:“诗为禅客添华锦,禅是诗家切玉刀。”
作者简介
邱紫华,男,重庆市人,1945年生。1983年十兰州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83年起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南京大学文艺学博士生导师。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中文系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主编。1997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书籍目录
绪论什么是禅?第一章 禅宗人物传奇 第一节 先行者的悲剧——达摩 第二节 慧可与僧粲的惨淡经营 第三节 奠基者的功绩——道信 第四节 衣钵之争 第五节 曹溪风月——慧能的顿悟禅法 第六节 从玉泉寺到长安城——神秀的渐悟禅法 第七节 北禅南禅的较量第二章 禅的智慧 第一节 教外别传与不立文字 第二节 万法皆空:“无常”与“无我” 第三节 不二法门第三章 禅的人生境界 第一节 禅与金钱 第二节 禅与情爱 第三节 禅与职责和道义 第四节 禅与“无凡无圣” 第五节 禅的人生境界 第六节 禅的人生态度第四章 禅与艺术 第一节 禅与诗歌 第二节 禅与武学 第三节 禅与园林 第四节 禅与绘画 第五节 禅与茶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禅宗人物传奇 第一节 先行者的悲剧——达摩 简单地说,我们所讲的“禅的智慧”,它来源于中国佛教禅宗,但它不是宗教。“禅”是佛教禅宗的创造性成果,但“禅的智慧”不是出家人的专利。准确地说,禅宗是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以及魏晋时期的玄学和佛家、儒家学说融合之后,形成的一种新的思想形态。禅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是一种人生哲学,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平淡而洒脱的人生态度,也是生活中一种机智的处事方法。 禅宗是中华传统思维的产物。但是禅学是印度的佛陀(释迦牟尼)和他的大弟子迦叶所创造的。大迦叶之后传到二十八代——菩提达摩。菩提达摩来到中国,成为中国禅宗初祖。达摩是什么人呢?他有哪些传奇经历呢? 传说,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普通七年九月二十一日。有一位从南印度的大和尚菩提达摩乘船从海上到达中国广州。据说,当时的海关官员见到这个印度和尚时感到很惊讶、很奇怪。为什么感到惊讶和奇怪呢? 原因有两点: 首先,他声称他是和尚,但他却蓄着满脸浓密的胳腮胡子,长发飘散在肩头。中国的和尚都是光头,他哪里是和尚的打扮呢?再看他深陷的眼窝中射出来的电光火石的目光,更透露出看破世相的灵光! 其次,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居然除了一根锡杖和一个僧钵之外,两手空空,既没有带行李,更没有带一部经卷。海关的官员知道,凡是从印度来华的人,没有准不是带着大量的货物而来,尤其是和尚,从来没有不带大量经卷的。 从这两点看,此人的打扮和举动,是违背常理的,稀奇古怪的。海关官员暂时扣留了这个“和尚”,并把这人的情况在第一时间内,给当时的广州刺史萧昂做了汇报。刺史萧昂知道当今武皇帝(萧衍)一向对外国和尚都另眼相看。萧昂立即把这个印度和尚送进“招待所”,命令人们在限制他自由行动的同时,又好好款待他,并连忙十万火急地派人把这个古怪的“印度和尚”的报告送到位于金陵的梁武帝手中。梁武帝听说有印度高僧来中国,马上命令萧昂用很高规格的礼仪接待菩提达摩,并立即派遣官员到广州迎接菩提达摩去金陵。 为什么梁武帝如此重视这个印度来的和尚呢?原来,梁武帝是信佛,是个“想当和尚当不成,当了皇帝当不好”的著名人物。据说,他曾经披着袈裟给大众讲《放光般若经》,他也曾经三度抛弃了皇位而在金陵同泰寺出家,后来又被大臣们硬“请”回来当皇帝。 在位期间,他花了国家大量的金钱修建了许许多多寺庙,唐代著名的诗人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寸‘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指的这个皇帝做的事。他还组织僧人大规模翻译佛经,刻印和出版了许许多多的经卷。 梁武帝在中国佛教的传播和推广上,确实建立了丰功伟业。他在历史上有名,原因就在这里。 菩提达摩到达金陵后,梁武帝立即接见了他。梁武帝看见这位从佛国圣土到来的和尚,就大肆吹捧自己对佛教所做的功德。 “朕即位以来,大量建造寺庙、刻印佛经,还收养了大批僧人,大力宣扬佛教。你看,我的功德无量吧!” 达摩说:“没有功德。” 这样的回答是梁武帝做梦也没想到的。真是“热脸贴上了冰疙瘩”——情不投、意不合!梁武帝顿时感觉很不爽。就问道:“你为什么说我‘没有功德’?” 达摩说:“您所做的这些事情,就像一个人和苍天比较一样,人只是一粒小小的果实。因为,您做的事不能从根本上解除民众的烦恼和苦难。您做的这些事情,就像人的影子一样,虽然是实实在在的,其实是虚无的,没有什么意义的。” 梁武帝听了达摩的这番话,心里很不痛快,就斜着眼反问达摩:“你说说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功德呀?” 达摩说:“万物的本性是空性,所以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有功德即是无功德。佛法的功德,不是你在人世间所做的那一点点事业就可以追求到的。” 梁武帝对达摩的新见解,真是一头雾水,一点也听不懂。梁武帝感到同达摩的谈话,句句不投机,谈不到一起。我们通常说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梁武帝就改变了话题。 梁武帝问达摩:“什么是佛教‘圣谛’第一义?” “圣谛”就是由释迦牟尼首创的原始佛教的“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其中的“苦谛”是佛教对于人生的基本观点。佛教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苦,这“苦”是与生俱来的,就像人有了身体就有了影子一样。比如,人的一生就有生、老、病、死等苦。所以“圣谛”第一义,就是“苦谛”。这是佛学的A、B、C,达摩当然懂得。然而达摩的回答却是令入意想不到的! 达摩说:“哈哈!天底下哪有什么神圣的东西!” 达摩的这句话很具有颠覆性。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信仰“神圣”。天、地、人和自然万物都是神圣的;伟大的人物,伟大的皇帝都是神圣的。怎么这个印度和尚说“天底下没有神圣的东西”呢? 谈话至此,梁武帝的每一句话都被达摩堵截、反驳,他觉得这个洋和尚太无理、太张狂了!这分明是抬杠嘛!梁武帝有些恼怒,就问达摩:“那么,现在正在回答我问话的人是谁呢?” 达摩回答说:“我不认识他(自我)。” 他们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谈话结束了。这次谈话,既无结果,彼此也没有好感。为什么他们的谈话令彼此都不愉快呢?原因在于两点: 首先,粱武帝手握大权,威严无比,希望得到外国和尚的赞扬。达摩心中却是佛教的“沙门不敬王者”的平等思想,所以,不愿意给俗界的皇帝以廉价的赞美。 其次,达摩的观点是大乘佛教的“空观”,一切皆空。他到中国来,所要宣扬的,正是这种新的、颇有异端色彩的禅学。达摩的观点是具有颠覆性的、反叛性的、异端的思想。他们是两条道上跑的车,走不到一起。 此后,梁武帝再也没有召见过菩提达摩。皇帝对他进行“冷处理”,把他一个人晾在了招待所。 菩提达摩知道自己深深得罪了皇帝,又知道皇帝缺乏悟性,他们之间话不投机,情不投缘,他再待在金陵就是自讨没趣了。所以,不久之后,菩提达摩就悄悄离开金陵,渡过长江到达了北魏。为什么达摩要悄悄离去呢?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此前的谈话中,与梁武帝关系弄得很僵,梁武帝没有杀他,就很开明大度了,很够意思了;其次,达摩将要去的地方,是当时与南梁王朝敌对的、隔江而治的北魏王朝的地盘。一个外国人穿行在敌对的两个国家之间,很容易沾上间谍的嫌疑,何况梁武帝对他一肚子的不满,这不正好送给皇帝一个杀死自己的借口吗?如果达摩公开说明他要去北魏王朝,难免有杀身之祸。 有个传说是关于达摩“一苇渡江”的神奇故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秋夜,达摩悄悄离开金陵城,来到了长江边。江边没有一只渡船。这时,守城的军官发现有人翻越城墙出城了,就率军队出来追赶搜寻。火光和人声越来越近,情急之中,达摩只好折断一杆芦苇,抛在江水中,凭借自己的神力,站在芦苇上随风飘向北岸。追赶的官兵远远望着似乎行走在江上的达摩,而无可奈何…… 若干天后,达摩到达了北魏的京城洛阳。奇怪的是,达摩专程来中国传播新的佛法,但他却没有在京城滞留,直接去了嵩山的少林寺。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当时北魏的皇帝孝明帝在几个月前刚死去,朝廷中正酝酿着新的阴谋和残杀。达摩无法借用皇室的力量来宣教,只好独自在少林寺“挂单”,以等待机会。 然而在少林寺,菩提达摩也没有讲经说法,也不做学术交流,不知是因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呢,还是语言不通,有交流上的障碍。总之,他形影孤单,独来独往。他每天只是在少林寺西北的一个山洞里面壁坐禅,沉默无语。少林寺的其他和尚都感觉这个老外神秘莫测,神经兮兮的,和尚们叫他“壁观婆罗门”。 为什么达摩的禅法与当时的中国佛学观念格格不入呢?这是因为他的禅法有五个新奇怪异的地方: 第一,汉代以来,凡是西方来中国的和尚,大多以翻译佛经为主要的事业,而达摩从不翻译一字,这是他与众不同的怪异之一。 第二,达摩不树立宗派,也不讲经说法,只秘密传授“调心”之法,只教人如何认识“自我”的“心性”,如何通过坐禅来达到“明心见性”。这是他又一个怪异之处。 第三,历来印度来华的和尚,都是把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不加以区分,同时倾销给中土民众。达摩却只推崇大乘佛教,闭口不谈小乘佛教。这又是他的一大怪异之举。 第四,达摩否定念经诵佛、否定造塔建寺,他把刻印经卷、讲经说法等等,都看作是形式主义的花架子,没有任何意义。这一见解,对于当时的佛教规范来说,是具有反叛性和颠覆性的异端邪说。 第五,达摩宣扬,学佛的根本,在于认识自我。他在教学中,从来不谈理论、道理,而只启发学者去认识“自我”。这就是“不立文字”。 作为一个外来的洋和尚,达摩的思想和行为又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地方,他不可能融入当时的佛教群体中,不可能得到有权有势的“土和尚”的认可和接纳。菩提达摩永远也不会懂得,自古以来,在中国社会,如果一个人独走偏锋,独持偏见而一意孤行,与时尚流行的东西显得不合拍,不融洽,那么,他很快就将被“边缘化”,必然遭到冷落和排挤。所以,在少林寺,达摩禅师是孤独的,而孤独的人觉得到处都是沙漠。 达摩的佛性清净,禅境高妙,与当时中土的和尚们不在同一个思维高度上。所以,无法与人对话,更难以与人交流。在人类思想史上,只有惺惺怜惜惺惺,智慧映照智慧,才能做到两心相吸、心心相印。表面上看,达摩每日面壁,借壁观心,其实,他在期盼着有识之士,等待着有智慧的人,来达到心心相印,传授禅法妙理。过了一年又一年,人们对这个印度和尚再也不感兴趣了,很少有人想到他,也很少有人见到他。 达摩仍然孤独地在山洞中坐禅…… 终于有一天,一位智者风尘仆仆来到了少林寺。他的目的明确——拜达摩为师;他信心坚定——要参透禅法。这位中年和尚名叫神光。原本在洛阳龙门香山永穆寺出家。为什么称他是智者呢?因为他博览群书,善于思辩,善谈玄学道理,而且性情旷达,视野开阔,追求新思想。他听说有一位奇特的外国和尚在少林寺面壁静修,少林寺离他居住的伊洛只有几百里地。神光心里想,我为什么不跟随这位外国和尚学习新的禅理,让自己登上更高的佛学境界呢?于是,他就来到了少林寺,拜达摩为师。 神光一见达摩,就激动地说,自己如何崇拜达摩的思想,将如何勤勉学习,如何侍奉达摩,等等。但是,达摩根本不理睬他,就像一座雕像似的坐在那里“面壁”。神光就静立在旁边侍候着,期待着达摩的认可和接纳。 一天过去了,达摩不理睬神光…… 几天过去了,达摩没理睬神光…… 十几天过去了,达摩似乎完全没有觉察到神光的存在…… 一个在洞外站立,一个在洞中静坐;一个要求法,一个要传法。然而,两人日久天长地僵持在那里,又像赌气,又像在叫劲。谁也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