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外交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张曙光  页数:419  字数:443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为了推动中国冷战国际史研究的继续拓展和深入,促进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现代国际关系史和国际政治学研究的发展,以及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选择对外方针提供政策咨询,我们着手编辑并出版了这套“冷战国际史研究丛书”。此套丛书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既有中国学者的最新专题研究成果,也有国外冷战史研究译著,以及口述历史著作。丛书将持续编辑出版下去,以期集中反映中国学者冷战史研究的面貌,拓宽中国冷战史学者的思路,开掘冷战史研究的新材料。

作者简介

张曙光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英文著作包括:专著Economic Cold War:America’S Embargo Against  China and the Sino——SovietAlliance,1949—1963(《经济冷战:美国对华经济制裁与中苏联盟,1949—1963》,美国威尔逊国际学术中心-斯坦福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接触外交的理论思辨 第一节 解读美国对华接触 第二节 重新解析接触逻辑 第三节 假设尼克松接触中国第二章 重新策划美国冷战战略 第一节 转型冷战的战略思考 第二节 确定美国亚洲政策调整的战略定位 第三节 设计接触中国的政策目标 小结第三章 构建接触中国的管道 第一节 试探不同接触渠道的可行性 第二节 加快建立高层秘密联系的步骤 第三节 实现秘密接触北京的“破冰之旅” 小结第四章 构建中美苏“三角制约” 第一节 构建“中美苏三角关系”的战略考虑 第二节 试探中美联合反苏的可能 第三节 追求中美联合反“霸”的制度安排 小结第五章 设定“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框架 第一节 重新设定台湾在东亚的战略地位 第二节 试探性地迫使北京接受“和平”模式 第三节 尼克松坚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小结第六章 为结束越南战争与中国谈判 第一节 分析中美交易的合理性 第二节 试探中美交易的可能性 第三节 体验中美交易的艰难 小结第七章 促使北京接受并参与东亚安全体系 第一节 确定美国在亚太收缩的战略前提 第二节 试探“劝导”中国领导人的可能 第三节 说服中国领导人接受东亚安全安排 小结第八章 利用经济杠杆撬动北京 第一节 解除对华经贸与交流限制的政策设计 第二节 解除对华经贸与交流限制的具体实施 第三节 解除对华经贸与交流限制的战略构建 小结第九章 吸纳中国加入国际组织体系 第一节 在“两难”中设计出路 第二节 在孰重孰轻中选择 第三节 在无奈中寻求长期影响中国的方式 小结第十章 核军控与中美缓和 第一节 将中国纳入核军控体制的战略考虑 第二节 试探中美核军控对话的可能 第三节 从现时“交换”转向长期“渐进” 小结第十一章 以“高峰”沟通促进接触中国 第一节 摸索与中国领导人沟通的规律 第二节 设计“高峰”沟通的原则与策略 第三节 中美“高峰”交锋与沟通 小结第十二章 对美国接触中国的反思 第一节 评估尼克松接触中国 第二节 接触外交的理论诠释意义 第三节 接触外交的政策实践意义附录1附录2附录3附录4附录5附录6附录7美国政府与国际机构名称中英文对照人名中英文参照表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接触外交的理论思辨  第一节 解读美国对华接触  国内学者关心“接触”源于对美国冷战后国际战略转型以及对华政策变化的分析。特别是1993-2000年问主政白宫的克林顿政府关于美国“后冷战”国际战略的公开表述,似乎建构了一个围绕着“接触”的话语体系,一度引起中外学者的极大兴趣。  但是,关于“接触外交”战略的提法最早源于欧洲。冷战结束初期,针对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西欧国家的战略精英逐步产生以接触为核心的欧洲“融合”或“一体化”(Integration)的长期外交战略。其中一个关键性的目标,是使在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处于转型之中的“新欧洲国家”逐步纳入以“老”欧洲国家为主体所建立的地区国际体系。根据伦敦经济与政治学院(LSE)资深研究员凯伦·史密斯(Karen E.Smith)的定义,“接触”是“旨在为了与另一国的政府、市民社会以及企业建立紧密关系的对外政策”;其主要目的是“逐步削弱任何非自由的政治与经济行为,引导政府和该国其他行为者依据更加自由的方式行事”;该政策的主要内容与方式包括“形成经济纽带,特别是鼓励双边贸易和直接投资”。  如果说西欧的“接触前苏联与东欧国家”是通过允许参与来影响这些新欧洲国家领导层与决策精英的对外行为取向,以期最终实现制度改造,美国冷战后出现的“接触中国”则是试图以“交往、交流和交好”替代“防备、遏制和对抗”,以构建中国与西方的合作关系。一批东亚和中国问题专家,包括约瑟夫·奈(Josef Nye)、鲍大可(A.Doak Barnett)、李侃如(Kenneth Liberthal)、傅高义(Ezra Vogel)、戴维·兰普顿(David Lampton)、何汉理(Harry Harding)、迈克尔·奥克森伯格(Michael Oksenberg)等自由派精英,是这一设想的始作俑者。在美国因1989年政治风波对中国的敌意还十分浓厚的1994年,奈和傅高义等即提出,由于“政治稳定,经济高速发展”仍将是中国未来的最大可能,克林顿政府必须校正对华政策,逐步放弃孤立和遏制北京的政策。次年,奈又提出其影响甚大的观点:“如果我们把中国当成敌人,中国就可能真的变成敌人。”只有“好意”地去与中国建立对话、交流和合作关系才能最终避免中美冲突。傅高义1997年带领专家小组访问中国后主编的《与中国相处》一书就明确提出:“中国将日益强大。对美国来说,就是要鼓励中国将它的制度与世界其他部分接轨,与世界其他强国合作而不是对抗,以此来维持全球秩序。”此后,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些战略报告和政策宣示,虽并不能确定是否反映的是真实战略意图,但都含有“接触中国”的提法与表述。  与此同时,中国学者开始解读美国针对中国的接触战略意向。王辑思1996年刊登于《国际问题研究》第6期的论文《遏制还是交往?——评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首度将“接触”翻译成“交往”,以相对于交恶、对抗和隔离。次年,苏格依据美国克林顿政策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在其刊登在《外交学院学报》的《美国“参与和扩展”国家安全战略的定义》一文中,将“接触”解析为“邀请参与”,体现其实施主体的主动性和“单边性”。如果说“交往”对“接触”的描述过于表象化,“邀请参与”接近了“接触”的原意,但仍未能揭示其深刻内涵。  不久,牛军在解读克林顿对华政策时,将“engagement”通过汉语中的“接触”予以表达。在其1998年发表于《美国研究》的《论克林顿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其特征》的论文中,他指出,克林顿政府外交战略已经“发展成‘接触与扩展’的战略”。在此战略中,他认为,美国对已建立起民主和市场经济的核心国家——如西欧和日本——的政策是加强同盟关系,对正在建立民主和市场经济的国家——如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是帮助和支持其发展,对所谓“叛逆国家”——如对伊朗等——采取打击和孤立,对诸如中国这样隐含着巨大“潜在威胁”的地区性国家是采取接触的方式。由于中国对美国目前只是一个“潜在的威胁”,牛军强调,美国的理性选择就是通过双方“广泛接触”以建立既能反映其价值观念又能反映其国家利益的关系。无疑,牛军所解读的“接触”反映的是传统国家问对“建立联系、实行对话和加强交流”的努力。  此后,中国学者开始用汉语中“接触”一词链接英文的“engagement”,并大都接受了牛军对美国接触政策的解读。例如,楚树龙2000年出版的力作《接触与防范——美国对华战略》也将华盛顿表述的接触战略认作是美国准备长期接触中国的总体政策框架,其中包含的仍是联系、沟通、对话和交流的内容。  正是在这样的语义框架中,在解析美国新世纪全球战略动向时,更多的中国学者将关注点放在对华盛顿“接触中国”的政治目标、行动逻辑和政策框架的分析上。周建明2002年发表在《环球时报》的评论文章《对外认定威胁,对内充满自信——美国放弃“接触战略”》一文就明确指出:所谓“接触战略”,主要是对地区大国和潜在对手的接触,也就是“对那些既不是忠实的朋友,也不是确定的敌人的国家,通过非强制性的‘接触’,使它们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然而,随着不断盛行的美国“新保守主义”认定接触中国并“不能保证美国能够避免,或能够战胜在长远的未来一个崛起的地区大国对美国的挑战”,随着华盛顿国防战略界对“中国威胁”的关注不断强化,他认为,美国对华接触最终将不得不让位于对华遏制。显然,周建明所认为的接触战略的目标是为了促进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演变”。  王林霞2005年发表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的专论更加明确地提出,“美国对华接触战略的目的是和平演变中国”。所谓“接触”,她认为,“并不是平等地、被动地与中国交往,而是在不损害美国利益的前提下,主动地影响中国,它并不是一种从友好角度出发制定的政策,而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据此,她指出,“接触”有“控制”、“攻击”和“对付”之意,“只不过这种提法比‘遏制’要委婉一些而已”;美国是“通过接触,来改变中国”。因此,接触战略的实质是“鼓励中国向‘自由市场秩序’发展,鼓励中国‘民主’与‘法制’的发展,以促使中国发生和平演变”。在她看来,虽然“接触”是美国遏制战略的“软性”的一面,其根本目的仍是希望通过在中国推动“和平演变”而取得冷战的全面和最终的胜利。  同时,张立平也坚持强调美国看似“软性”的“接触”并非只是权宜之计。他2005年载于《国际问题研究》的论文《美国对华战略的基本思路》,明确地阐述了接触中国已成为美国新世纪“大战略”共识的一个主要部分。他认为,“9·11”后,小布什政府一方面“以超凡绝伦的实力为基点,以军事力量为主要依托,以‘有利于自由的均势’为基本框架,以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为主要手段,以美国的价值观为道义基础,通过与大国合作来反恐和反扩散,构筑一个自由的国际秩序,实现美国‘单极霸权的稳定”’;另一方面对华“采取‘两手’抓、两手都要更硬的战略,一手是‘接触、合作’,一手是‘防范、威慑”’。而对华战略中“全面接触及合作”的目的,根据他的分析,就是“使中国融入到美国领导的现行的国际体制中”,“使中国加入全球化的既得利益集团,成为一个‘维持现状’的国家而不是一个留在体制外的、愤愤不平的‘革命者’国家”。为此,美国“接触”中国的做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经济上通过广泛的合作及参与,扩大两国经贸关系,谋求经济利益;军事上通过对话、交流、合作,建立互信机制和危机管理机制,化解双方因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战略文化的不同而引起的猜疑、误判和对立,避免使局部的危险升级为全面的冲突;政治上保持适度压力,继续对‘侵犯’人权的事件提出批评和谴责,同时鼓励中国司法、政治程序、民主化方面的改革。”这里,张立平对美国“接触”中国的解析接近于“融合”中国的内涵。  然而,随着中美“接触”程度的不断提升,有学者提出华盛顿与北京实际上在建构着一种双向“接触”的关系。袁鹏2006年撰文指出,“如果说‘接触’-‘融合’-‘利益攸关方’构成了冷战后美国对华战略的‘三部曲’,”那么,“‘建设性交往’-‘建设性参与’-‘建设性合作’则成为中国对美外交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在他看来,如果说小布什政府逐步放弃了自由主义的“接触”,中国的对美外交却在不断强调着“接触”美国。他所界定的对美接触在内涵上包含了“交往”、“参与”和“合作”,只是加上了“建设性”的修饰词。  无疑,中国与西方学者对“接触”的解读,大都遵循的是“后冷战”和“冷战后”时代国际关系学界关于“软权力”功用的认知,反映的是对“体制建设”的期盼,体现的是对“身份认同”的提倡,基本上没有跳出国际关系理论分析的时空限制。然而,无论是汉语中的“交往”和“参与”,还是“接触”和“融合”,均显得难以完全、准确、全面地反映“接触”作为一种外交模式的内涵和外延。即便是为了尊重汉语文献中对“接触”概念“约定俗成”的使用,“接触”作为一种外交实践和理念仍存在着从外交学和国际关系史学的学理意义上进一步界定、诠释、建构和实证的必要。

编辑推荐

  《接触外交:尼克松政府与解冻中美关系》共分十二章,主要内容包括构建接触中国的管道,构建中美苏“三角制约”,为结束越南战争与中国谈判,利用经济杠杆撬动北京,吸纳中国加入国际组织体系,对美国接触中国的反思等内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接触外交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内容丰富,叙述生动,深入浅出,是研究这一历史最好的中文著作。
  •   分析到位。视角独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