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通俗演义

出版时间:1992-03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普及世界史新尝试:史学写生——张联方先生访谈录
郭洪新
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演义体作品占一定比例,《宋史通俗演义》、《民国史通俗 演义》等皆属此类。这类作品多以活泼的语言,动人的情节来阐述历史事件,虽不免出现 与某些史实不相吻合之处,但其普及历史知识的作用却不可低估。由于种种原因,前人的 演义体作品多涉及中国历史,世界史方面近乎没有。倘若把世界历史用演义体写出来,其 作用和影响是可以想见的。世界知识出版社就推出一套《世界史通俗演义》。书友驿站走 访了该书主编张联方先生。
问:《世界史通俗演义》问世后在读书界引起较大反响,请谈谈这套书 的大致情况。
答:用演义体裁写世界史在我国是一次不曾有过的尝试。长期以来,我 们把世界史著作写得过于严肃,结果丢掉了带有艺术色彩的叙述史学传统, 弄得本来喜读史籍的年轻人望而却步;有些人甚至一见到带“史”字的书就 厌烦。我们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演义笔法编撰这套书的主要目的之一,正在于 改变这一状况。编这套书还出于多年来对“历史”的思考。我们认为,一门 健全的历史学,其本身起码应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和启喻性三重特质。所谓 科学性,就是求真,从准确无误的史实中找出历史自身所固有的发展规律来。 艺术性就在于它能通过形象思维,具体而生动地再现历史的主体——人类的 外在实践及其内在心理活动,展示出历史的美学价值和史学家的审美观。启 喻性则是提供历史经验,在伦理上教育后世。比如,蒙森的《罗马史》不仅 是一本严肃的史著,又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对史学的上述认识,是我们 这套书的哲学思想基础,而演义体裁则是表现史学三性的合适形式。我们的 书既具有演义形式,又是试图使“三性”珠联璧合、交相辉映的“史学写生”。 至于结合的好坏,当然还需读者评判。
问:一般来说,演义体是指以一定的历史事实为背景,以史书及传说的
材料为基础,增添一些细节,用章回体写成的小说。请问这套书是否也包含 许多传说和虚构的成分呢?
答:您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如何处理史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矛盾,既吸
取历史小说之长,又能把史料运用得恰到好处,这是明清以来历史演义作家 们所遇到的难题。本书坚持科学性,以正史为经,反对于史无据的虚构,即 使采用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或野史记实,亦须查有旁证,勿敢游谈无根。对 于那些合情合理的刻画和描写,我们在使用时也是严格掌握的。只在人物容 貌、表情、动作、景物等方面用些这类词句,偶尔在描述心理状态时也用一 些。其余部分则严肃对待,全以事实为依据。
问:世界历史历经 6000 年沧桑,您们将如此浩瀚的题材浓缩成上古、 中古、近代、现代、当代等六卷精品,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这个问题涉及到对世界史概念的理解。完整的世界史究竟应该是什 么样子,很难说。现有的史书数以百计,可以说都是不完整的。我认为,世 界史不是个大麻袋,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它的内容和范围是由作品的宗旨 确定的,因而其完整性也是相对的。本套书的宗旨是让读者在艺术欣赏的欢 愉中把握历史规律。这就是我们浓缩世界史这一浩瀚题材的指导思想。例如,
本书为法国大革命安排了较多章回,就是考虑到它为奠定近代公民社会的各 种基本原则做出过巨大贡献。在这以后,我们又突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 的转变,强调产业革命后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有些典章制度、政策法 令等,确实重要,但写出来都是条款,必定乏味;我们仅明确指出其重要性, 但写法上则用概括的方式,就不一一列出了。至于上古和中古,我们给了西 方较大的篇幅,则完全是出于当前人类史料占有的状况。
问:通常来讲,追求演义味,须以人物为中心。然而世界历史舞台上的 重要人物多如过江之鲫,您们是如何选择和刻画这些人物的?
答:这是我们编撰中遇到的难题之一。以人物为中心,这是演义体裁的 主要特点,也是我们坚持的一个重要编写原则。但也不可滥用,而是要找出 确有“中心”作用的人物来。如古代的第一改革家乌鲁卡吉纳,在历史上留 下较深的印痕的图特摩斯三世、埃赫那吞、苏拉、恺撒等人;近代马克思、 恩格斯、克伦威尔、拿破仑等,现代的列宁,等等。对这些人物,是要追求 情节,但又不为情节而损害科学性。我们只是对重要人物做些刻画,对其他 更多人物则着墨不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世界史通俗演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