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作者:李娟娟 页数:335
Tag标签:无
前言
怀着由衷的崇敬,终于在2011年初,中国农历辛丑年新春来临之际,撰写完成了中国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汤一介先生的传记《汤一介传》。今年是汤一介先生的84岁诞辰,谨以此书对汤一介先生表示庆贺!作为中国一代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先生经历了童年时期举家迁移、辗转漂泊的战争年代,度过孜孜不倦求学的青年时期后,又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而沉寂的岁月。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汤一介先生终于焕发出学术的青春,并成为对中国当代哲学作出卓越贡献的一代哲学家。本书即以“长江岸边黄梅县的汤氏家族”为引言,从汤一介的太祖父正谊公开始,简要介绍汤氏家史后,全面讲述了中国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汤一介从出生到童年、小学、中学、大学以及在哲学研究的道路上,其承续家风的成长及生活与学思历程。汤一介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汤霖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父亲汤用彤早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后执教北京大学,并任北大副校长,是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史家,佛教史家,一代国学大师。受家庭和父亲的影响,汤一介虽度过了一个“调皮淘气”又“快乐无忧”的童年,走过了“充满幻想”与近乎“离经叛道”并“经历了战争动乱”的中学岁月,但受“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家风影响颇深的汤一介,仍自中学时期即开始自觉大量阅读中外小说等文学作品及有关哲学、宗教、历史的书籍,这让他不仅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更让他由文学理论、美学而渐人哲学、历史以及宗教的学习,并为实现“哲学家”的梦想而勤奋努力。进入北大哲学系后,汤一介的读书范围愈加广泛,读书愈加刻苦。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及父亲汤用彤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后,在把兴趣投人到西方哲学的同时,汤一介又选学了包括朱光潜的“英诗”,梁思成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等大量外系的课。在学习了胡世华的“数理逻辑”、 “演绎科学方法论”及其父汤用彤先生的两门近代西方哲学课程后,他更深刻地体会到思维工具的重要性和哲学范式与方法论的特别价值。新中国成立前夕,汤一介已成长为一个满腔热血的爱国青年。他多次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并在1949年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汤一介很快投人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中,由于成绩突出,还没有毕业,汤一介就被留在北京市委党校做教学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期,从夫人乐黛云被打成右派到“文革”中他本人受冲击被批斗,汤一介也经历了坎坷和磨难。终于到了20世纪80年代,汤一介开始焕发出学术活力。他先后出版了《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在非有非无之间》等多部著作;主编了《中国文化书院文库》、《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等大型丛书;创办了中国文化书院、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等学术机构;参加诸多国际大型学术会议和文化活动,为中外哲学交流积极奔走贡献力量。2003年,76岁的汤一介被任命为国家《儒藏》工程首席科学家,总编纂。对于这项预计需耗时十六年(现在看得几十年)、集录中国历代儒家思想文化经典的浩大工程,领头挂帅的汤一介不仅是最早的倡导者,而且制定了完整的《儒藏》编纂计划。汤一介认为,这一伟大工程必须由中国人完成,同时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编纂一部儒家思想文化的大文库《儒藏》,无疑对当前和后世都十分必要,特别是对使中国文化成为世界文明新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儒藏》的编纂工作还在继续,汤一介又制定了10年的研究工作计划,他还在为儒家研究院的工作奔波,84岁的汤一介仍然在为中国哲学呕心沥血。北大未名湖畔燕南园的温馨氛围中,有汤一介沉思中对岁月的追寻,记忆中,他永远忘不了的是抚育自己成长的父母,教导过自己的北大教授,曾经一起成长的“小朋友”……他的生活和工作依然斑斓多彩,不尽的回忆中,有和夫人乐黛云甘苦相随共同走过的岁月,也有走过金婚之旅的“儒道互补”。生活中他为事业有成的子女骄傲,也为子孙成了美国人而心中慨叹。他为自己能够为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事业,为中外学术交流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而感到幸福。他即将迎来84周岁,可是他仍然在工作,仍然在忙碌,他的人生交响乐仍然在奏响,他的生命仍然在熠熠闪光。《汤一介传》讲述了哲学家汤一介成长和学思的历程,更为中国一代哲学家汤一介的生命与学术事业书写了一部华彩乐章。从范畴研究到内在性与超越性问题的思考和深入分析,从关注建构中国解释学到国际学术交流,从创办中国文化书院到耄耋之年挑起编纂《儒藏》重担、成立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中国当代哲学研究的道路上,处处留下了汤一介先生坚实的脚印,更让我们看到一代哲学大家生命与学思的闪光。正如景海峰先生说的那样:“作为年届八旬的老人,汤一介先生不以颐养天年为求,也不以含饴弄孙为乐,更不以金钱、名誉、地位等为意,而是汲汲遑遑地为中国文化的千秋大业和中华文明的传诸永世而恪尽一介书生之绵薄微力,兢兢业业地为当代的中国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其志永固,其情可感,其愿撼天!”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首先得到了本书策划编辑刘志宏先生的大力支持和指导,谨在此对刘志宏先生表示由衷感谢!另外,为使读者更详尽了解汤一介先生的生活与学术研究历程,除参考大量有关资料外,亦曾多次采访汤一介先生及其亲属、朋友、同事、学生及身边工作人员,并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大量第一手真实资料。谨在此,对汤一介先生和夫人乐黛云先生、女儿汤丹、儿子汤双博士及刘美珍女士表示由衷感谢!对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副所长雷原教授、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李中华教授、深圳大学景海峰教授、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静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宁可教授及北京大学哲学系胡军教授表示由衷感谢!李娟娟2011年春节
内容概要
《汤一介传》是国学大师汤一介的传记。汤先生出身书香门第,有一个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和动荡漂泊的中学时代。上中学时他曾留过级,甚至想过放弃读书,所幸在父亲的鼓励下坚持下来。后来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北大的岁月不仅给了汤先生广阔的学术视野,更让他结识了妻子乐黛云。他们风雨同舟、相濡以沫,即将迎来钻石婚。
汤先生在满怀深情地对自己的好友和师长进行深切怀念的同时,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治学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他提倡学术自由、全面研究国学,创建“中国解释学”,并且第一次在中国提出了“新轴心时代”的问题,使中国哲学在二十一世纪的。“反本开新”,中重新燃起火焰。作为中国杰出的哲学家,汤一介先生更希望中国哲学对人类文化和世界哲学做出贡献。
《汤一介传》文风流畅,语言平实自然,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让读者在行云流水之中感受大师的治学精神和人格魅力。
本书由李娟娟所著。
作者简介
李娟娟,生于1947年,曾任教师、业务员等工作。已在《北京晚报》《中国妇女报》《北京纪事》等报纸、杂志之“名家”、“名人专访”等栏目发表作品近20万字。
主要作品:《张少华:我就是一个爱演戏的老太太》《于洋电影花絮》《陈爱莲:红颜不老的黛玉》《戴娇倩:爸妈心中的一盏灯》《陶玉玲:从零开始》《中圈围产保健之母》《胡同里的大人物和小人物》《从豫王坟到中央CBD商务区》《英国勋爵威廉姆》《科尔沁之花》《不该凋零的玫瑰》《协和巾帼》《石维坚:小角色磨练的大演员》。
书籍目录
前言
引言:长江岸边黄梅县的汤氏家族
第一章 平淡而快乐的童年
一、伟大的母爱
二、父亲为他取名“一介”
三、童年时的家
四、北平东华门的孔德幼儿园
五、表现“平平”的小学生
六、对“生”和“死”的发问
第二章 战争年代的中学时光
一、到云南与父亲团聚
二、西去延安幻想曲
三、到重庆南开中学读书
四、《文拓》在南开中学的“闪光”
五、战争年代在云南的最后岁月
第三章 在阅读中走入哲学
一、阅读中国古典哲学的开端
二、开始感悟“生死”
三、在阅读中成长
第四章 北大岁月
一、进入北大先修班
二、从对政治不感兴趣到参加反美游行
三、在北大哲学系
四、彷徨的青年
五、在北大三院城东沙滩的日子
第五章 寻求通往真理的路
一、接受马克思主义
二、真实的生活
三、新中国成立后发表的第一篇论文
第六章 难忘的岁月
一、妻子乐黛云遭受第一次人生冲击
二、从不与右派妻子划清界限
三、“学术研究”与“学术讨论”
四、从“四清”到“文革”
五、夫妻患难相随
第七章 迎来学术研究的春天
一、开设“魏晋玄学与佛教、道教”课程
二、完成《郭象与魏晋玄学》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的出版
四、《论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体系诸问题》与《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善关问题》
五、对当代儒学的反思与“普遍和谐观念”、“内在超越精神”和“内圣外王之道
六、探索中国解释学
七、国际间的“文明对话”与“新轴心时代”的展望
八、国际学术交流之旅
九、创办中国文化书院
十、“学术领袖”的风范
十一、带头挂帅编纂《儒藏》
十二、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成长的脚步
十三、儒学研究院的10年规划
十四、对中国教育的感慨
十五、反对称自己为大师
第八章 岁月追寻
一、祖父汤霖雨三公
二、父亲汤用彤
三、母亲张敬平
四、大哥汤一雄和大妹汤一平
五、难忘的北大老师
六、东厂胡同大院里的“大孩子”和“小孩子”
七、与“小孩子”邓可蕴的友谊
第九章 “交响乐”依然在奏响
一、走过金婚之旅的“儒道互补”
二、与书结缘之不解情
三、身兼“数职”的小刘
四、子孙成了美国人
五、“交响乐”依然在奏响
后记:《儒藏》编纂工程的最新进展和成果
著作目录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一、伟大的母爱汤一介出生前,他的母亲遭遇了一次黄包车的意外翻车,为了保护腹中还没有来到人世的孩子,母亲用双手撑在地上,虽然不幸造成了手臂骨折,却幸运地保住了腹中的胎儿,也让哲学家汤一介在未出生前就享受到了伟大的母爱……1926年,是汤用彤教授从美国留学归来的第4个年头,此时他正在天津南开大学任教。这一年,汤教授的夫人张敬平又怀孕有喜。在这之前,汤夫人已育有一子汤一雄和一女汤一梅,只可惜,在汤用彤教授留学美国期间,他们的女儿汤一梅不幸患病在北平早逝。因而对于喜爱孩子的教授和夫人来说,添丁进口乃是汤家的一件喜事。于是在汤用彤教授忙于教学工作和汤夫人精心操持家务的日子里,夫妇俩怀着喜悦与期盼的心情,为一个即将来到人世间的小生命静静等待着。也许教授和夫人都没有想过,他们这个即将来到人世的孩子,会在几十年后像他的父亲一样出色地成长为长江岸边黄梅县汤氏家族的优秀子孙,也许他们更没有想到这个孩子会成为中华大地的一代著名教授和哲学家。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尽自己的力量关怀、照顾这个孩子,让他快乐、幸福地成长。这个即将来到人世的孩子还不知道,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前的道路或许就已不那么平坦,而最终把他平安领到人生道路上的,正是对他献出无私母爱的母亲。那是在一个白天,已经身怀六甲的汤夫人正坐在黄包车上行进在出门的途中。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大多有身份的妇女出门时的交通方式一般都是乘坐黄包车,既可平稳代步又不失身份,尤其对于怀孕的教授夫人来说,应该说是既省力又安全。只是汤夫人没有想到,她的这一次出行似乎远没有那么顺利。或许是那一天的黄包车出了毛病,亦或许是当时看似宽敞的道路其实并不平坦,似乎只是前行中瞬间的那么一刻,汤夫人坐的黄包车就翻倒在地。黄包车中稳坐的汤夫人虽猝不及防,却很冷静地最先想到要保护自己腹中正在发育成长的胎儿。情急之下,她用双手撑在了地上,一刹那间,汤夫人感觉到了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与此同时,她却长长喘了口气,似乎忘记了突然骨折的手臂为她带来的痛苦。腹中的胎儿安然无恙,汤夫人有惊无险,她把伟大的母爱献给了还没有出世的孩子。这个被汤夫人不惜以手臂骨折为代价保住了的孩子,就是后来成为中国著名哲学家的汤一介。这一次黄包车的意外翻车,让遭遇手臂骨折的汤夫人原本就不强壮的身体受到了更大的伤害。1927年1月15日(阴历)汤一介出生后,由于之前的手臂骨折一直恢复得不好,汤夫人始终是体弱多病,在为了她的儿子献出伟大母爱的那一刻,汤夫人也献出了自己的健康。汤家因此在汤一介出生不久后即雇用了一个奶妈,以帮助汤夫人共同照顾幼年的汤一介,一直到5岁。虽然自幼吃奶妈的乳汁长大,但汤一介一直对母亲怀有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后来他听母亲说,母亲在怀着他时突然遇到了黄包车翻车,为了保住他,母亲用手撑住地造成手臂骨折时,心中更是感念母亲把他平安带到这个世界。对于这些情况,汤一介也曾作过回忆:“听我的母亲说,在她怀着我的时候,有一次坐黄包车时,突然翻了车。为了保住我,她用手撑住地,一下使手骨折断。幸运的是把我保了下来,要不然这个世界就没有我了。”二、父亲为他取名“一介”“一介”的名字包含了父亲对他的希望,汤用彤教授希望他的儿子一生读书做学问,传承汤氏家族“视读书为本分”的家风。这个被母亲挺身用手臂骨折为代价幸运保下来的男孩平安降临人世后,成为当年汤家的第二个男孩。汤用彤教授为他的第二个儿子取名“一介”。之所以取名“一介”,除了是按黄梅汤氏家族这一代子孙的名字全部为“一”字排序外,更多的或许还是汤教授对孩子寄予的希望。“一介书生”对于现在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而对于早在20世纪初就考人清华学堂后又远渡重洋赴美留学的汤用彤教授来说,似乎更是有意择取“一介书生”的含义而为他的儿子取名“一介”。汤氏家族世代以读书为本,以教书办学为业,因此汤教授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一生读书做学问,以传承汤氏家族的家风。而汤氏家族的家风就是“视读书为本分”。幼年的汤一介虽然尚不知父亲对自己寄予传承汤氏家族家风的希望,身体里却天生流淌着爱读书的血液。汤一介小时候贪玩淘气、快乐无忧,从不知努力学习。唯独喜爱读一些古诗,这无疑是继承了汤家以读书为重的家风。有一天,当汤一介正自己一个人读他喜爱的古诗时被父亲看到了,一向不过问孩子读书和衣食住行,只是埋头做学问的汤用彤教授似乎知道自己应该对儿子做些什么了。他回过身来到书房,回来时手中拿着庾信的《哀江南赋》,对汤一介说:“你既然爱读古典,可以读一读庾信的《哀江南赋》。”汤一介从此按父亲的要求开始阅读《哀江南赋》,而父亲则要求他的儿子必须把这篇文章熟读。当汤一介慢慢长大后,遂理解当年父亲要求他熟读《哀江南赋》的良苦用心。在《哀江南赋》中,大致讲的是一个家族应该有他的家风,如果家风断了,那么这个家族也就衰落了。汤用彤要求他的儿子汤一介一定要熟读《哀江南赋》,就是希望汤一介知道:我们汤家是读书人家,读书是我们汤家人的本分。汤一介无愧于父亲对他寄予的希望,更无愧于父亲为他取的“一介”之名,因为他不仅非常喜爱读书,而且喜爱藏书,几十年后,在北京大学的藏书人中可以排名第二,除了季羡林先生外,大概要数汤一介最多,有三四万册。远在天国的汤用彤先生若有知,想必一定会倍感欣慰。
后记
当《汤一介传》已经完成并在校对排版之时,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又传来了最新消息:《儒藏》(精华编)已正式出版了40册近3000万字,并将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向国务院参事室、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暨孔子研究院、国际儒学联合会、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国文化书院暨三智道商国学院同学会等单位赠送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儒藏》(精华编)赠书仪式。自2003年汤一介挑起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儒藏》的编纂与研究”之重担以来,这是继2010年完成出版《儒藏》(精华编)36册后,《儒藏》编纂工作取得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这无疑离不开海内外几十家学术机构和数百位专家学者几年来的共同努力,离不开汤一介的倾情奉献和呕心沥血。2011年3月30日下午3时30分,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的《儒藏》(精华编)赠书仪式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202会议室隆重举行。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扬河、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兼主任陈进玉、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曹凤泉、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等出席了此次《儒藏》(精华编)赠书仪式。作为《儒藏》总编纂和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任,汤一介分别向国务院参事室、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暨孔子研究院、国际儒学联合会、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国文化书院暨三智道商国学院同学会等单位赠送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儒藏》(精华编)部分分册和孔子像。汤一介同时在捐赠仪式上表示,加强学术文化交流和得到更多对《儒藏》(精华编)的批评、建议和帮助,是举办这次赠书仪式的希望和目的。《儒藏》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由中外学者在人文社科领域进行实质性合作的学术文化工程,正如日本学者岛田谦次所说:“孔子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精神文明,也是东亚的精神文明。”中、日、韩、越在学术文化上的合作将有益于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赠书仪式上,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兼主任陈进玉、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以及北京大学国学院导师邓小南等分别作了发言,他们在发言中共同表示,热烈祝贺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取得的成果,并将全力支持《儒藏》的编纂和研究工作。在汤一介的带领下,《儒藏》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如今,《儒藏》编纂的工作已经有条不紊地展开。然而未来的道路依然漫长和艰辛,包括收录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400余种、收录历史上受儒家文化影响最深的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以汉文撰写的重要儒学文献100余种的《儒藏》(精华编),还有290册约2亿的文字尚待完成。而进一步收录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儒学文献5000余种,大约15亿字的《儒藏》大全本已经被完整列在计划中。汤一介也已步入84周岁,为《儒藏》,他已献出了太多太多。然而这些都不能阻挡汤一介奋力前行的脚步,他依然在执著地拼搏,依然在前进。无论是气势磅礴的《儒藏》,还是构建以中国文化为主体又具有世界普世价值意义的理论体系,都是一代国学大师心中永远的热爱和追求。
编辑推荐
《汤一介传》作为中国一代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先生经历了童年时期举家迁移、辗转漂泊的战争年代,度过孜孜不倦求学的青年时期后,又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而沉寂的岁月。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汤一介先生终于焕发出学术的青春,并成为对中国当代哲学作出卓越贡献的一代哲学家。李娟娟的这本《汤一介传》即以“长江岸边黄梅县的汤氏家族”为引言,从汤一介的太祖父正谊公开始,简要介绍汤氏家史后,全面讲述了中国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汤一介从出生到童年、小学、中学、大学以及在哲学研究的道路上,其承续家风的成长及生活与学思历程。他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少年时期受禁书《西行漫记》的影响尝试偷偷去延安,中学时留过级,甚至想过放弃读书,没有拿到过小学和中学的毕业文凭,甚至大学文凭也是补发的,他为什么选择北大哲学系,是源于他从小就有一个做哲学家的梦想,对子孙成了美国人,有自己的悲情和思考,他就是《儒藏》编纂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激授、儒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书院创院院长——汤一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