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作者:张丁 页数:24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家书抵万金》是由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主编、以传播家书文化为宗旨的民间家书系列图书的第一辑。 《家书抵万金》由国学大师季羡林题写书名,其中收录魅力家书30余封,是从海内外征集来的3万余封家书中精选出来的,每封家书都配有书信原件的图片、相关人物的精美老照片和家书背后的精彩故事。
书籍目录
手足情 陆更夫北伐途中的家书 决战之前 渡江来信 用生命铺就进藏之路 汉江血 兄弟情 雎鸠缘 与妻辞别书 初进北平 穿越血与火的记忆 反哺义 一位晋商眼中的义和团 三十年代走西口 我在伪满当劳工 老母相见不相识 “爸安全幸福到” 写在擦枪布上的家书 阅兵村里的苦乐年华 舔犊情 八叔还乡 美丽的满娘 叶落归根 北洋重臣曾毓隽的晚年生活 湖南才女汤铮训诫子书 父爱好比加了苦药的糖 滕代远的教子之道 陈翰笙与“小笙”的故事 埋藏50年的秘密 冯忠莲与《清明上河图》 又见慕兰家书 女儿,你是爸爸前世的“情人”中国家书的源流、体例、礼仪/赵和平抢救民间家书倡议书家书征集启事
章节摘录
书摘陆更夫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 曾任两广省委书记。由于牺牲较早,后人对他的事迹了解甚少。他现存的手迹只有写于北代战争中的一封家书,这封家书及其背后的故事,为我们还原了一个鲜话的人物和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2005年4月,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五家单位发起抢救民间家书活动,牵动了我家一段尘封近百年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我党我军初创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年代,主角是我的伯父陆更夫。 我的老家在鸡鸣三省的川南革命老区叙永县,这个边陲小镇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我爷爷陆晓晴,终生从教,奶奶是贤淑的家庭妇女,父辈兄妹七人,全靠爷爷教书度日,十分清贫。我父亲陆德夫(又名承志,排行第五)生前一直珍藏着一封鲜为人知的珍贵家书,也就是我的伯父陆更夫写给他的家信。 1983年,我与叔父受四川省委党史办、中央党史研究室《革命烈士传》编辑组的委托,赴全国各地,调查采访伯父生前的同事和战友。在中组部、中央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撰写的《陆更夫烈士传记》被中央和省市采用,并载人《中共党史人物传》中。在采访中我才知道伯父是鲜为人知的我党早期革命家。 1906年10月16日,伯父出生于四川省叙永县。1920年考入叙永联立中学(现叙永一中)十二班学习,1923年考入高师联中学习,同年加入青年团。在校受恽代英、萧楚女等老师的影响,创办了《心波》、《红涛周刊》等革命刊物,宣传革命。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四期政治科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毕业,分配在叶挺独立团做政治工作,参加北伐战争。 1926年11月,身为叶挺独立团某部政治指导员的伯父,在北伐转战途中,从江西高安给我父亲写了一封家书。这封家书虽然距今已80个春秋,仍保存完好,字句清晰可见。希圣五弟: 前在高安寄上一函,想已收到。我在高安已住20多日,现南昌(江西省城)已克服,三、二日后,我将到江西省城去了!我们的军队由广州出发,我也由湖南、湖北(到)江西。将来不知能否到南京、上海。南昌到汉口只需两日,汉口四日到重庆,要是我回家也很容易,不过我现在不能回来! 我很久没有得到家信了,然而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不久我该可以决定交信地点,决定时再通知你! 父亲现在何处?我不知信该交什么地方!母亲近来想也安好无恙!我现在的身体很是安健,能吃苦!不害病,这是母亲和你们都喜欢的! 到南昌时再和你通信!你读书的进度怎样?你应该自己管理自己! 敬祝母亲安好! 更夫 由万里外的江西 这封信写于北伐战争途中,信中希圣五弟即我父亲。由于战乱,辗转一个多月才到四川叙永家中。这封信是伯父所寄诸多家信中唯一幸存的遗墨、孤品。…… P1-4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抢救民间家书,就是传承家书文化,守护亲情家园,用亲情的力量维系家庭的和睦,共建和谐社会。 ——季羡林 家书写的时候不是为了发表,也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所以讲真话的多。因此,家书整理工作,至少对学术界、文化界提倡讲真话,对社会风气都有好处,意义比较重大。 ——任继愈 家书是一种说真话的文学写作。征集民间家书就等于我们中国向世界做了一个宣誓,宣誓我们如何重视组成我们国家大多数的普通民众,真正落实以人为本。 ——苏叔阳 人与人之间讲真话不容易,但家书里的话是真情的流露。家书记载的家庭琐事往往和那个时代的大事连在一起,当大事发生时,那些普通参与者同样是创造历史的主人。 ——文洁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