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抵万金

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作者:张丁  页数:24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家书抵万金》是由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主编、以传播家书文化为宗旨的民间家书系列图书的第一辑。     《家书抵万金》由国学大师季羡林题写书名,其中收录魅力家书30余封,是从海内外征集来的3万余封家书中精选出来的,每封家书都配有书信原件的图片、相关人物的精美老照片和家书背后的精彩故事。

书籍目录

手足情 陆更夫北伐途中的家书 决战之前 渡江来信 用生命铺就进藏之路  汉江血 兄弟情 雎鸠缘  与妻辞别书  初进北平  穿越血与火的记忆 反哺义  一位晋商眼中的义和团  三十年代走西口  我在伪满当劳工  老母相见不相识  “爸安全幸福到”  写在擦枪布上的家书  阅兵村里的苦乐年华 舔犊情  八叔还乡  美丽的满娘  叶落归根  北洋重臣曾毓隽的晚年生活  湖南才女汤铮训诫子书  父爱好比加了苦药的糖  滕代远的教子之道  陈翰笙与“小笙”的故事  埋藏50年的秘密  冯忠莲与《清明上河图》  又见慕兰家书  女儿,你是爸爸前世的“情人”中国家书的源流、体例、礼仪/赵和平抢救民间家书倡议书家书征集启事

章节摘录

书摘陆更夫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  曾任两广省委书记。由于牺牲较早,后人对他的事迹了解甚少。他现存的手迹只有写于北代战争中的一封家书,这封家书及其背后的故事,为我们还原了一个鲜话的人物和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2005年4月,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五家单位发起抢救民间家书活动,牵动了我家一段尘封近百年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我党我军初创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年代,主角是我的伯父陆更夫。    我的老家在鸡鸣三省的川南革命老区叙永县,这个边陲小镇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我爷爷陆晓晴,终生从教,奶奶是贤淑的家庭妇女,父辈兄妹七人,全靠爷爷教书度日,十分清贫。我父亲陆德夫(又名承志,排行第五)生前一直珍藏着一封鲜为人知的珍贵家书,也就是我的伯父陆更夫写给他的家信。    1983年,我与叔父受四川省委党史办、中央党史研究室《革命烈士传》编辑组的委托,赴全国各地,调查采访伯父生前的同事和战友。在中组部、中央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撰写的《陆更夫烈士传记》被中央和省市采用,并载人《中共党史人物传》中。在采访中我才知道伯父是鲜为人知的我党早期革命家。    1906年10月16日,伯父出生于四川省叙永县。1920年考入叙永联立中学(现叙永一中)十二班学习,1923年考入高师联中学习,同年加入青年团。在校受恽代英、萧楚女等老师的影响,创办了《心波》、《红涛周刊》等革命刊物,宣传革命。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四期政治科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毕业,分配在叶挺独立团做政治工作,参加北伐战争。    1926年11月,身为叶挺独立团某部政治指导员的伯父,在北伐转战途中,从江西高安给我父亲写了一封家书。这封家书虽然距今已80个春秋,仍保存完好,字句清晰可见。希圣五弟:    前在高安寄上一函,想已收到。我在高安已住20多日,现南昌(江西省城)已克服,三、二日后,我将到江西省城去了!我们的军队由广州出发,我也由湖南、湖北(到)江西。将来不知能否到南京、上海。南昌到汉口只需两日,汉口四日到重庆,要是我回家也很容易,不过我现在不能回来!    我很久没有得到家信了,然而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不久我该可以决定交信地点,决定时再通知你!    父亲现在何处?我不知信该交什么地方!母亲近来想也安好无恙!我现在的身体很是安健,能吃苦!不害病,这是母亲和你们都喜欢的!    到南昌时再和你通信!你读书的进度怎样?你应该自己管理自己!    敬祝母亲安好!                                            更夫  由万里外的江西    这封信写于北伐战争途中,信中希圣五弟即我父亲。由于战乱,辗转一个多月才到四川叙永家中。这封信是伯父所寄诸多家信中唯一幸存的遗墨、孤品。……    P1-4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抢救民间家书,就是传承家书文化,守护亲情家园,用亲情的力量维系家庭的和睦,共建和谐社会。    ——季羡林    家书写的时候不是为了发表,也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所以讲真话的多。因此,家书整理工作,至少对学术界、文化界提倡讲真话,对社会风气都有好处,意义比较重大。    ——任继愈    家书是一种说真话的文学写作。征集民间家书就等于我们中国向世界做了一个宣誓,宣誓我们如何重视组成我们国家大多数的普通民众,真正落实以人为本。     ——苏叔阳    人与人之间讲真话不容易,但家书里的话是真情的流露。家书记载的家庭琐事往往和那个时代的大事连在一起,当大事发生时,那些普通参与者同样是创造历史的主人。        ——文洁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家书抵万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0条)

 
 

  •   抢救民间家书,就是传承家书文化,守护亲情家园,用亲情的力量维系家庭的和睦,共建和谐社会。
    ——季羡林
    家书写的时候不是为了发表,也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所以讲真话的多。因此,家书整理工作,至少对学术界、文化界提倡讲真话,对社会风气都有好处,意义比较重大。
    ——任继愈
    家书是一种说真话的文学写作。征集民间家书就等于我们中国向世界做了一个宣誓,宣誓我们如何重视组成我们国家大多数的普通民众,真正落实以人为本。
    ——苏叔阳
    人与人之间讲真话不容易,但家书里的话是真情的流露。家书记载的家庭琐事往往和那个时代的大事连在一起,当大事发生时,那些普通参与者同样是创造历史的主人。
    ——文洁若
  •   家书,最真实的心里写照,家书,朴实,没有转弯末角的虚假言辞。人要讲真话,不要讲假话,不要讲套话。做人也是如此。
  •   从前未曾离了父母,不曾体会什么叫“家书抵万金”,如今,人在异乡,更能体会什么叫家书抵万金,什么叫近乡情更怯,家书总能温暖人心
  •   故事完整,每一封家书都有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
  •   整整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都在这几封家书里了。
  •   每一封家书的背后都有一段引人深思的故事。
  •   家书情长,故事更动人。此书读了一半,我已克制不住自己写了一封家书了。
  •   从家书中的字字句句 切切实实体会到了亲情的细腻与朴实 电子时代真是缺乏了太多感情
  •   里面有家书的影印版很让人舒服,能看出除了文字内容之外的许多东西。书信人的情感通过文字都能传过来。
  •   现在的孩子已经不知道何为家书了,还美其名曰书信落后.鼓励更多的人写家书,所以买给老师朋友看.
  •   通信网络便捷的时代,人们已经不需要书信了,但是翻看老一辈写下的那些家书,让我心里无限遐思!
  •   通过家书,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
  •   不错。收录了不同时代的家书,适合怀旧。对民俗感兴趣的,可以读读。
  •   随着科技的发展,书信已经越来越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可是有些感情还是需要一些时间和空间去酝酿的,家书就是最好的证明。
  •   网络时代用笔和纸写信的人几乎没有了,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感觉出那个年代家书的可贵
  •   像很多读者的评论一样,这本书收集了不同时期、不同人的家书,类型很多,内容很丰富,值得大家看,很多字都是手写体,写家人的人很多都是替别人写字的先生,练过书法,字写的很好看,有些家书在看内容的同时,也可以当做一幅书法作品来看,学习到很多方面的知识,这本书还是很不错的
  •   有一种文字叫做家书,沉重的让人要哭泣,质朴的让人要喝彩!
  •   本书买时,仅为5元,读后多有感动。书本展现了不同人的不同时期的家书,展现了人类最朴实、最纯真的情感。
  •   略略翻了一下,没来得及细看,厚重这两个词就跃然眼前。排版并不算整洁,但是每翻一页都沉甸甸的,记载着不同的人生和感情。家书,永远是最柔软且最无奈的文字。
  •   传统文化在离我们远去,读点家书权当亲近传统文化。
  •   很感人的家书,念旧的人买了一定很值
  •   有的家书写的挺好的
  •   了解过去的事情。支持家书的收集工作。
  •   非常不错的书,里面有很珍贵的家书,值得一读
  •   家书是最真切不过的东西
  •   读别人家书,悟自己的人生
  •   一直想看看家书,这回如愿了!
  •   里面都是一封封的家书,很有点沉重的感觉!
  •   买到这本书是以外,价格便宜,书的印刷很好,读读以前的家书挺有意思。发货很快,物流态度很好,书的品相好,拿在手里很有感觉。
  •   好书,看看以前的家书,很有感触
  •   看到战争年代的家书,那时候的人们都会给家人传递什么样的信息,想象那时的危机时刻,很感人
  •   家书包涵了最朴实的情感,淡淡的温暖。
  •   家书难得,好书!
  •   便宜,看看人家的家书。
  •   家书,永远的牵挂,含情脉脉,温润入春!
  •   家书之所以抵万金,对于读者来说就是它真实,因此动人,因此开卷有益
  •   身为90后,看完后,自己就给远方的弟弟写一封信喽,相信没有烽火连三月,但一定会家书抵万金
  •   科技的发展,已经很少有人写信了,家书抵万金只是想让我们找回昔日的亲情!
  •   家书抵万金,好多好东西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好书!
  •   现代人已经不怎么写信了,可是也好像少了一点什么一样,记得上大学时还经常和同学通信,还给父母写信,也不知道怎那么多写的。
    看了这本书里面的很多书信,每一封信中都是活生生的人和事,很是感动。而且每封信也有相应的背景介绍,觉得很好。
    这样的书,便宜又好看,真是阅读的乐趣啊!
  •   非常感动,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句话:给你爱的人写一封信吧,因为见字如见人。
    我也想写信了……
  •   好书,值得收藏。每封信都有背景介绍及评价,感觉很真实。
  •   平凡的文字,真挚的情怀,一封信笺牵起两地相思,或伤情,或壮怀,读后不免于心头漾起一份感动。
  •   话说季羡林已经死了...这个书题......
  •   真情流露,眼见为实!
  •   喜欢书法,看过很多古代人的尺牍书信,这是上世纪人的心灵世界
  •   在看,亲切,亲情值千金!
  •   蛇巢狼窝 两地相隔 深深地思念 浓浓的亲情
  •   过去的书信,可了解以前的社会状况,不错。
  •   里面的信件都是手写的,透过书信,可以窥见过往的历史
  •   很有意义的书,时代在变,还渗透在家书里的情愫永不变
  •   即便不论其社会意义,这本书也很好“看”。
  •   都是非常经典的书信 从民国时期到近现代 仿佛在时间的大海中徜徉
  •   很不错的一本书,值得一观,有助于了解书信方面的不同年代的内容。
  •   很喜欢的书,都是书信,喜欢。
  •   书信质朴,感情动人!有些东西真的离我们远了~
  •   现在写信是越来越少了!短信、电邮已取代了以往的书信。5元抢购到,了解一下前辈们过往的些少生活影子。要是也有老佰姓的一些平信收就好了。
  •   家是我们永远的依靠,无论我们到何方家都是我们心中的牵挂。还记的上高中时第一次在外面一个月没回家的感受。有时间一定要回家
  •   很感人,也能让人了解那个时代。
  •   很喜欢,在一个电子化的社会再看到这些东西,内心充满了温情。
  •   这就是革命者的伟大之处,平凡之中见真情。
  •   现在应该很少人些信了,移动通讯如此发达,如此迅速,谁还会提笔写下那些对在外面读书的,在外工作的,在外奔波的家人,朋友写下那些你的深深思念与关心。。。
  •   现在都没有人写家书了,打一个电话,唉!
  •   曾几何时,我上学时时常写信给家中,但是随着社会的变革,书写已经很奢侈,电子书了
  •   内容翔实,这些家信的背景介绍的还能清楚,图片资料也较为翔实,加上在搞活动的时候买的这本书,非常满意,给五分。
  •   还没有看,大概翻了翻,里面有不少黑白图片,看着不错
  •   特价,印刷精美,超值
  •   现在通讯快速发达已很难看到家书了,有什么事就发个信息打个电话,不过这本书能很好的让人缅怀,那过去的记忆。
  •   现在几乎没多少人会写信了
  •   很有意义的书!
  •   还没认真看,但是翻了一下,感觉里面的文字都很朴实,也很真实。建议大家看一下,当时买的不贵,不记得具体是多少了,反正没超过10块。里面可能会牵扯到革命时期的敏感话题,毕竟那是当时的时代背景。
  •   很感人的,让后人知道前三十年的真实情况,不象现在说的功劳都是所谓的后三十年,胡说
  •   还没看 孩子先拿去看了 说不错
  •   真的是不错的书,趁着打折买,十块钱都不到,里面有不少故事。值得一读。
  •   一封封家属,犹如展开了一幅幅历史画卷,作者的情感、立场、品格等等都得以表露。可以让我们很好的了解他们所处的那段历史。一本不错的、值得深思的书!
  •   第一时间买走
  •   看看大家风范在家书中如何体现。
  •   很厚的一本书,等有时间好好看一看。
  •   铜版纸,入手沉甸甸的。质量很好,绝对正版,性价比很高。内容还没看
  •   适合老人看,怀旧、亲切、慰怀
  •   书品相很好,价格便宜,3元购,内容很丰富,值得一看
  •   如题目,选题不错,可惜排版设计太烂,印刷和纸张也都很好。
  •   喜欢,质量不错
  •   刚拿到手,随意浏览了一下,很好,喜欢。读后再评。
  •   很好的书,图文并茂。
  •   看了一些,感觉不错
  •   值得囤
  •   难得有这种感觉了
  •   便宜又是正版
  •   很喜欢,附有手稿
  •   图文并茂值得一读
  •   给孩子们买的,慢慢看
  •   超给力
  •   很不错的额,适合珍藏
  •   是活动囤书买的
  •   平时看 用来杀时间 还有收货 很超值
  •   内容还不错,封面有点脏,3元钱超值
  •   人民创造的历史,没有人民的痕迹留下来怎么行?
  •     电话、短信、电子邮件方便了我们之间的联系,也让家书离我们越来越远,被人们慢慢遗忘。越来越少的人会用写信来传递感情,毕竟大家已经适应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觉得写信实在太慢了。电子通信像快餐一样方便,却也像快餐一样缺少营养。
      可惜我们不能要求现代人像过去一样写家书了,可是老一辈们很多很多感人充满感情的家书就这样被消逝在历史长河中。这本书抢救的家书给了我们许多珍贵的回忆,我们应该好好珍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