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的衰亡

出版时间:1994年6月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作者:约翰·托兰  译者:郭伟强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日本帝国的衰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9条)

 
 

  •       此书其实只应该称为《日本海军的衰亡》。其内容主要只是描述了二战时日美之间的事件,而且仅仅是事件。比起《第三帝国的兴亡》来说,简直可以说是云泥之别。
        作者花了过多的笔墨描写战场场面,当然也有日美两国的决策层的作为,完全一种新闻记者的笔法。这固然通俗易懂,可是太通俗的话对于历史来说实在有些失望,特别是这个标题还这么大。
        作者完全没有从日本民族和日本帝国的根源特性民族心理方面进行分析,还有对外关系发展过程,内在的经济和历史规律也基本缺乏。甚至有些过份的是,在这个标题下,竟然中国战场以及有美英军作战的东面亚战场也仅仅一笔带过。这个也实在过于简单了。
        当然史料价值还是有的。至少我们还知道原来日本曾计划在1966年从东三省以外的中国撤军,以此和美国进行谈判。多么讽刺的年代。我不禁庆幸日本少壮派军官的“下克上”。要不然我会出生吗?
        另外我们似乎也高看了东条英机,至少他与希特勒等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与其说他是法西斯独裁,不如说是军部独裁。换一种说法,德国没有希特勒也许就没有二战,但日本没有东条英机,依旧有二战的日本。
  •     此书主要的笔墨放在了日本与美国之间长达四年的太平洋战争。虽然也夹杂了中国、英国以及苏联几个配角,但主角或者说作者描写的主角始终是日本和美国。前面写卢沟桥事变的时候,作者显然是站在日本人的角度写的。在文笔上,此书显得有些乏力,描写不够吸引人,特别是前面的部分。而且感觉对人物的描写似乎不足。在对太平洋战争的描写上,的确是我看过的最好的描写太平洋战争的一本书。
      另外,我非常喜欢新星出版社这个版本的封面,非常有意思。左下角的红色圆日如日本“升阳帝国”,而墨迹构成的日本列岛却在消散,与书名高度搭配。赞一个封面!
  •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日本与美国之间长达四年的太平洋战争,虽然也夹杂了中国、英国以及苏联几个配角,但主角或者说作者描写的主角始终是日本和美国,书名即使叫太平洋争霸战也很合适。
      
      全书以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对中国的贪欲开始,在详细记述了二二六事件之后就开始讲述战争。当然是从中日战争开始讲起,不过作者对于中国部分的战争描写很是简略,大概作者觉得中国对于太平洋战争的贡献主要是牵制了一大部分日军,以战果来看,实在是乏善可陈。
      日本对美国珍珠港的偷袭,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以前只了解到这些,看过本书才知道,日本人对战争是做了充分准备,几乎在轰炸珍珠港的同时,日军也袭击了菲律宾的麦克阿瑟率领的美军,基本上歼灭了麦克阿瑟的航空兵。与此同时对位于新加坡的英军也进行了成功的压制。
      
      战争的初期进展顺利的吓人,极短的时间内日军就拿下了诺大的东南亚。中国汪精卫政府、菲律宾、缅甸几大傀儡政权相继建立,与满洲国一起给日本摇旗呐喊。很难说这几个国家的人是抱着什么心态与日本人合作,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从一个殖民者变成另一个,他们想要的是在这混乱中谋求民族独立。
      
      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的赌注获得了巨大回报,仿佛他就成了一代名将。美国的初期表现实在是太差,对日军将要发动进攻美国是有心理准备的,可他们大概没想到日军会来这么华丽的动作,直接去袭击珍珠港,全面压制整个西太平洋,只能庆幸天佑美利坚,航母们当时不在港里。菲律宾的美军更是吃进了苦头,被日军围困,七万多人成了俘虏,经历了九死一生(夸张点,死亡率当然没这么高)的巴丹死亡行军,那个高喊我会回来的麦克阿瑟很不名誉的抛下将士当了逃兵。
      
      现代两国之间的战争已经不像古代那样靠一两次经典决战来奠定胜局,日本人的思路已经落伍,妄图重现对马海峡歼灭俄军主力的光辉,可时代变了,美国是一个庞大的可怕的敌人,工业生产、原材料、人力物力方面日本都和美国差了老远。战争前半段美国与英国都把重心放在欧洲战场,日军与美军在广阔的太平洋战场上互有胜负。闻名遐迩的中途岛海战虽然日本损失惨重,可也算不上伤筋动骨,美国的损失也不小,一度在太平洋上只有一只能够战斗的航母。越往后双方的差距就表现的越明显,即使双方损失一样,美国能够很快补充,日本却不行,后期瓜达尔卡纳尔、塞班岛、莱特岛、硫磺岛更是纯粹成了消耗战。等到冲绳岛陷落,美军轰炸机扔下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苏联趁火打劫撕毁协议入侵东北,这仗就真的没法打了。
      
      书中有相当大的篇幅在讲海战,航母战斗群的PK,一架架战斗机呼啸着直冲云霄,日本的几艘巨型战列舰武藏号、大和号的沉没标志着大炮巨舰时代的结束。对于对航母有浓厚兴趣的中国,回顾下太平洋战争很有意义。即使我们造出了一只航母舰队有怎样,清末北洋舰队何其强大,带给我们的教训也是何其惨痛。
      
      苏联人一如既往的阴险狡诈,抗战刚开始时坑了蒋介石,等到战争快结束时,同样坑了日本人。最后日本的投降也是相当不易,日本人一开始打算透过苏联人做协调来商议停战,谁知道等来了苏联人的宣战书,一百多万苏联红军涌入东北,洗劫一切值钱的战利品,讽刺的是这些东西相当一部分成了后来援华的贷款。不少日本陆军官兵都对投降抱有极深的抵触情绪,天皇的那段著名的播音播放前更是发生了几乎成功的兵变,所幸和平时真的来了。
      
  •     早在幕末时期,坂本龙马就有这么一个构想,要组成中日朝三国的联合政府,来共同对抗西方的殖民,只可惜他死在了明治维新的前夜。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经过日本举国上下的努力,终于完成了现代化的蜕变,不但使日本成为土耳其以东唯一没有被殖民的亚洲国家,还一举成为一大强国。这个变化也使日本人变得飘飘然起来,觉得大和民族就是黄种人的精英,应该领导所有黄种人反抗白种人的殖民统治。从这个角度讲,大东亚战争的出发点是没什么问题,日本的确有这个领导的资格,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发生了问题,战争的发起者却也变成了殖民者,这么一来,自然就出师无名了。
      日本的不幸,在于他是个后进的现代化国家,明治维新后的成果来得太迟,没赶上西方列强环球殖民不需讲道义守国际法,只看拳头硬不硬的那个“美好”的时代。等到日本有能力对外殖民的时候,整个世界的风向已经变了。平心而论,美国可以兼并菲律宾,苏联可以吃掉波兰,而英国的殖民地遍布四海,那为什么日本一殖民,这些国家就都跳出来反对呢?个人认为,日本的失败,在于他挑错了对手,如果日本联合中朝共同对抗苏联,那么历史应该会所不同吧。
  •     本书曾获得普利策奖。
      
       错字较多,尤其人名,前后不一致,编辑和出版社的问题。
      
       作者对日本侵略战争的史观的基础,意图颠覆传统的观点,认为日本是被动卷入战争。七七事变中,日军完全是受到挑衅,当问题快解决时,又是蒋介石拒绝退回。导致日本全面侵略。与美国的谈判,日本一直作出让步,美国部分官员(赫尔,霍恩贝克)完全不信任日本,甚至故意逼迫日本,才导致了太平洋战争,奇怪的观点。
      
       现在搞历史,仿佛不得出点新观点就不能吸引人,以选择性的翔实资料来论证哗众取宠的观点。
      
       日本战争的转折点是侵略中国,七七事变已注定日本走上一条道路。而在大多数西方人的眼中,偷袭珍珠港才是问题的开始。
      
       作者去研究这段历史,却将眼光放在日本的对外关系上,尤其是与美国,而不去用心研究当时日本是的政治结构,各种政治派别,势力。仅仅向读者介绍几位台面上的历史人物,而且还多是外表,气质上描述。如对近卫,裕仁,东条等人物的描写。尤其对日本政局影响最大的军方,读者从书中只能知道它的名称,根本不了解其内部的状况。
      
       最令人厌恶的是,作者将裕仁,近卫,甚至东条英机等人描绘成爱好和平,争取和平,被迫投入战争的人物。作者的研究方法有问题,与军方的战争狂人相比,裕仁,近卫当然算是爱好和平的人。每个政府都不可能铁板一块,对战争的态度从反对到中立,赞成,支持不同。如果说裕仁,近卫与战争狂人的区别,那只在于他们对战争的支持热度稍低。如果与一般人相比,他们就是战争狂人。每次首相或陆相向裕仁说明开战理由时,裕仁唯一的问题就是有无必胜的把握。这决不是一个对和平有基本认识的人的态度。哈哈相反,裕仁是一个极度残酷而虚伪的人。除非他的智力有问题,否则不可能不了解,他自己的决定对于他的国家与邻国造成的沉重苦难。多少人因此而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哪怕心中还存有一丝的仁爱与怜悯,都不可能如裕仁般作出决定。
      
       作者的写作中总是隐含着一种奇怪的殖民主义观点,即为了国家生存和发展,用各种手段进行建设,政府有权利和义务免除对国家的威胁,包括侵略。作者仿佛公允地站在日本的角度质问,欧洲强国和美国,都通过殖民建立了强权,为什么日本不可以。日本作为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必须去附近陆国寻求资源并建立战略缓冲。如果说进攻东南亚还受到遣责,那占领朝鲜和中国东北,作者简直认为是天经地义了。西方人一直未曾真正对殖民历史进行反思和内省。二十世纪的战争悲剧都是源于殖民地的争夺,因此,无论战胜国或战败国,都应承担战争的一份责任。
      
  •     习惯了大陆的一面之词,习惯了cpc对日中战争的阐释,翻看这本书,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会有很大的收获。
      当初的中国,确实有可怜之处。
      然而,日本的痛处,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去了解一点点呢?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无奈与可恨之处,尽量地多理解,这样,世界才能真正大同和谐吧!
      
      我看这本书,往往会看得沉浸于其中!
  •     火车上通宵读完这本书,千辛万苦在餐车谋取了一个座位,一路眼珠子都快晃出来了,走马观花的看完感觉原作应该不错,但是翻译实在一般。
      这本小东西还写着“内部发行”,看来是不打算对广大读者广而告之了。出版编号,版权页都不是很规范。看来属于当年“内参”的产物了,约翰·托兰写的这本书,结构上很容易让我想起《兄弟连》和《远东太平洋战争》,特别是后者,因为讲的基本上是一件事情,又同样让很多战争亲历人讲述那段历史,感觉手法很相似,无非是电视剧更注重现场感,书籍更注重大局观罢了。
      二战是个宏伟的不朽史诗,不知道给文学家造就了多少传奇了。托兰老弟潜心研究太平洋战场的资料,弄出这么本东西其勇气可嘉,但是仅仅因为自己娶了个日本老婆就可以觉得自己立场中立,执论公允,未免有点托大。盖因为太平洋战场其实理论上不是单挑,而是群殴,还是闭起眼睛乱打一气的群殴;托兰对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的态度几乎让我笑破肚皮,他真以为日本会领导亚洲的自由民主现代化运动呀。虽然不排除日本人笼络亚洲民族的怀柔政策,但是其实日本人是无论如何没有让亚洲人民独立自强的想法的,无非想让殖民者从欧洲人换成亚洲人。当然在宣传上会蒙蔽一些人,加上西方向来有耸人听闻的“黄祸论”,在当年肯定会让西方人特别警惕。
      总体来说,这是一份群殴的呈堂证供,两位老大互相掐架,中国抱住日本的一条腿,死活不放手。荷兰英国还在西边跟德国掐,打了几下吃了亏就只有“精神支持”了,印度缅甸摇摆不定谁 出价钱高就给谁助拳,菲律宾直接被日本给灭了,朝鲜被日本打怕了就跟日本打,没成想最后连日本带朝鲜一起被美国收拾了…………
      总之一团混乱,一地鸡毛,然而让人窝火的是,派出所来追究责任的时候,两位老大都一脸委屈,说是误会,一群小弟鸡飞蛋打,无非确认了谁是老大,谁是二当家,的确很难让人心里平衡。
      不过持论难公允这是定论,起码作者还努力去日本刨根问底儿,虽然不排除被日本人忽悠的可能,但是好歹避免了一面之词,没有陷入沙文主义,这点还是值得表扬的。
      对于这本书,装帧一般,但是像当年的一切书一样,读起来挺舒服的,因为铅字印刷,字号和字距都是最普通的那种,纸张粗劣,但是刚好微微发黄,看起来不是很伤眼睛,字号偏大,看起来不累。最大的缺点就是连一副地图也没有,像这种写战争的图书,连一个地图都没有是最大的失败,读者难免会被一堆地名所搞的晕头转向,特别是像太平洋地区这么大的范围,没有地图,估计大家脑子里都是一堆浆糊
  •     我看的是从verycd下载的1982年第一版。新华出版社出版。郭伟强译。内部发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章也扫描上了:)
      
      珍珠港,中途岛,硫黄岛,冲绳,莱特,原子弹轰炸等等,写得都不错。有关中国的内容很少。有关天皇的挺多。960 - 961页的大野利彦少尉有点像黄渤。
      
      读了之后,对日本的民族性格有点了解,但是还不明白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     不知道为什么把世界公民这个称号加到作者头上
      至少我没找到有这方面的资料
      英文的wikipedia里也没有
      
      既然没有这个事实
      为什么要用这个不存在的头衔来评价这本书呢
      
      我们的读者为什么读书呢?
      是要从各种角度来了解历史方方面面的呢,
      还是期待着作者以能满足你自己的观点来读书呢?
      
      世界上的事情就怎么简单,难道只有是和非好和坏正和负吗?
      你以为你知道的是全部
      其实你知知道一个小小的部分而已
      
      不欲立场
      以平常心来读这本书吧
  •     作者在叙述历史事件时,明显是站在偏袒日本人的立场上的。或许是因为他有个日本妻子。但考虑到此书出版时,美国仍深陷越南战争中,作者在书中应该不是单纯的要为日本人推脱战争罪责,而是另有所指。
      这本书之差,在于文笔。它远不如《第三帝国的兴亡》那样引人入胜。尤其是书中的日本决策层,都没有什么鲜明的个性,个性大都呆板、无聊的要死。
      相比之下,第三帝国的领导层,有不少人以前是流氓,痞子,无赖,却无一不具有独特的个性,尤其是希特勒,在威廉·夏伊勒的笔下,他是一个极具魅力的恶魔。
      对比看来,日本确实不是一个崇尚个性的民族。
  •      突袭珍珠港无疑是促使日、美两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局之战,但它也预示着日本帝国的灭亡,因为这对于日本来说,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
      《日本帝国的衰亡》着力研究的就是这个问题。作者声明:本书之目的,主要就是要从日本人的角度来解答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一个幅员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那样大小的国家要对珍珠港发动自杀性的进攻,从而使自己与一个国力十倍于己的敌人决一死战呢?两国之间的战争是不是像今天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不可避免的和非打不可的?”
      这两个问题归结起来无非是两点:第一个问题是拷问日本战胜的可能性,第二个问题是讨论日本发起战争的必要性,从问话的语气来看,两者的答案显然都是否定的。
      事实上,日本人当时并非不知道日美双方力量的悬殊。只不过,人们对这种状况有着不同的理解。一位主和的官员岩畔曾在某次高级会议上向众多官员就美、日的军事潜力做了一个惊人的对比:钢铁的比例是20:1,石油超过100:1,煤10:1,飞机5:1,海运2:1,劳动力5:1,总的比例是10:1。他断言,双方实力如此悬殊,纵有“大和魂”,日本也绝不能取胜。据说“听众曾一度为之所动”。然而,他的努力游说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
      有趣的是,日本海军次官山本将军,也就是后来亲自策划和指挥突袭珍珠港事件的那位大名鼎鼎的山本五十六一度也有同样的看法。他公开预言,如果与美国开战,日本最终将战败。
      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曾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成功地分析日本在战争中的行为。她将日本人不顾现实、贸然发动战争的原因归结为盲目自信,其背景则是日本人独特的民族心理:“它叫嚷日本必胜,精神必将战胜物质。他们说:美国是个大国,军备力量确实优越,但这算得了什么?!这些都是早就知道的,根本没有放在眼里。日本人从他们的一家大报纸——《每日新闻》上,读到了以下一段话:‘我们如果害怕数字就不会开战。敌人的丰富资源并不是这次战争创造的。’”(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6页)当然,这只是一些基本的方面,在历史进程中还有许多具体因素在起作用。据笔者对书中种种情节的分析,日本悍然对美开战,主要是对必要性的考虑压倒一切,而对战胜美国的可能性认识不够。
      从当时日本的立场来看,他们对美国是非开战不可的。因为美国国务卿赫尔代表美国政府对日本提出的要求之一是日本从中国和东南亚撤军。从东南亚撤军可以接受,实际上日本自己早已主动提出了,但从中国撤军这一条是日本军方绝对不能忍受的。“最使会议室内所有人恼火的是,赫尔竟然断然要求从中国全境撤兵。满洲是用巨大的血汗代价得来的;失掉满洲就意味着经济上大难临头。”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其中有一个关键性的细节决定了事态的发展:“悲剧是,使日本人大发雷霆的那一段文字却被误解了。赫尔心目中的‘中国’并不包括满洲,他也没有要日本人从该地撤出的打算。”“在这点上,要是美国的答复是清楚的,至少,日本的反应也就远远不至于如此激烈。”当时所有参会者都以为,赫尔所说的“中国”包括满洲。1967年,作者询问许多东条英机的旧日同事,如果赫尔澄清了这一点,情况会怎样?一些人懊恼地说:“如果他们早说承认‘满洲国’,我们会接受那个建议的!”发动战争与否的问题就会重新得到详细的讨论。最少能阻止珍珠港事件。
      作者据此认为,使得一场本来不必要打的战争成为不可避免的原因有:由于误解、语言上的障碍、翻译错误,以及日本方面的机会主义;美国的民族偏见、对东方的无知、僵硬态度;自以为有正义感,民族的骄傲和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心理。
      除了从中国撤军问题外,美国对日本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此前,日本80%的石油靠美国进口)也促使日本要背水一战。总之,日本向美国宣战的必要性在当时是无可置疑的。然而,日本人对于自己能否战胜的看法不仅矛盾重重,且心中无数。近卫首相说:“战争能否打胜,我没有把握。”日本天皇多次询问官员们日本能否战胜美国,得到的回答却是五花八门。他问陆军参谋总长杉山将军:“我们能绝对取胜吗?”杉山回答说:“不能说绝对,但有可能取胜。”这种模棱两可的说法等于什么也没说。海军总长永野预言说:“我们定能打胜。”然而当天皇问他:“你能取得伟大胜利吗?”永野却回答说:“抱歉,不可能。”
      在没有一定把握的情况下冒险发动战争,这只能说是赌博,是孤注一掷的赌博。书中说:“只有赌徒才会冒这个大险,而山本却是个赌徒。”
      既然是赌博,结局就是难以预料的。首先,袭击珍珠港并未像日本人预期的那样对美国的军事实力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其次,随着战事的扩大和发展,日、美双方力量对比的差异日益显现,让日本人深切地感受到落后必挨打的结局。
      最明显的是两国的生产能力有巨大差距。日本不仅生产不足,也因运输困难,造成供应的紧张。战场上的物资损失无法得到补充,陆海军最低的要求都得不到满足。这主要是由于美军对日本运输系统进行的毁灭性打击。“此时,大本营才最终认识到,由于疏忽,这场战争要打输了。”
      在东南亚战场上,士兵饥饿难耐,甚至以草根、昆虫、树叶、苔藓为生。在拉包尔岛,平均每日饿死一百人。陆军军部人士说,如果有敌人(指美军)一半数量的物资给养,就能打赢。可是“到现在,我们只能拿到百分之一”。有一个名叫神子的日本兵说,战斗的胜败完全取决于供应。与这样一个富强的敌人打仗,日本怎么能打赢?
      《日本帝国的衰亡》是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历史纪实著作。书中描述了日本帝国主义在1936年—1945年间和纳粹德国遥相呼应的历程:在东部开辟战场,侵略中国、横行亚洲;发动太平洋战争,直至最后战败。该书所用的史料极为丰富,不仅有美、日两国的战时档案,还有一些当时日本的公卿贵族、重要军政头目和参战当事人提供的资料。根据这些资料,作者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从剑拔弩张的御前会议到无数炮火轰鸣的战役——其中有不少细节,包括人物的对话、动作,甚至当事人所处的位置、说话时的神态、口气等等,都跃然纸上,令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作者说,这些对话绝不是他虚构的,都有充分的根据,所有叙述和转述都曾请当事人过目,得到他们的确认,其真实性不容置疑。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内容自然增添了本书的魅力。它于1970年10 月在美国出版后,立即成为畅销书,并夺得1971年度的普利策新闻奖,在西方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该书对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史,有一定的价值,被人誉为《第三帝国的兴亡》的姊妹篇。
      
        黄敏兰/文
        
        本文原载于《中华读书报》2008年10月22日
  •     历史来到这样一个转折点,并不能说是偶然,当东方与西方遇见,当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遇见,膨胀的强大的梦想,一触即发。
      
      N多个人物在历史的舞台上表演,N多个事件都有可能导致历史走向令一个方向,我们在看历史,历史到底告诉我们什么了呢?
      
      大日本帝国的梦想没有一日停止,君主立宪制下的天皇,和平民一样,有着自我矛盾的内心,一方面将自己作为拯救整个亚洲的唯一可能,一方面又幻想着经济供给的继续保持。更多的时候,日本被打上了那样一个印记。回到日本国内,如果你是一个日本人,我相信,在那样一个岛国上,很难去除一种充满危机的意识。而武士道精神,更仿佛是一粒强心丸。扩张,必须扩张,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看上去这更是一次意识的交锋,袭击珍珠港,打破了罗斯福政府的美好想象,反而给美国上了一课,让它不得不重新审视日本这个岛国。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历史学家或许会发现,这并不是超乎人们想象的事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这个国家的走向。所以我们也能够看到,在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我们更多的接受了日本的精细文化,并且已经爱上了它的电子产品和动漫文化。日本,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锋中,所谓“大日本”的精神或许还是从未改变。
      
      在时光的彼端,那些一个一个的事件,如同珠子,一个一个穿起来,蕴含着无数的偶然和必然,让我们领悟着更多...
  •     美国记者约翰·托兰在1971年写了一部太平洋战争史--《日本帝国的衰亡》,这本书使他获得了当年的普利策奖。日本为什么会在中国战场陷于泥潭的时候,还敢于和庞然大物的美国叫板,甚至不惜一战,虽然最终落了个无条件投降,海外殖民地全部丧失,还被异国军队占领的下场?
      
      这应该从日本结束闭关锁国说起,德川幕府时代的日本和当时的中国一样,都是采取海禁政治,但是德川家还是留了一个小口子和外界贸易的,就是萨摩藩。由于列强不满日本的对外政策,同时对日贸易又充满了希望和期待--日本一度在西方旅行者的笔下被称为“黄金之国”--由美国的佩里准将率先打开了日本的大门。这场“黑船事件”以后,日本当权派不得不敞开国门和列强做起了不平等的交易。不久,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并逐步摆脱了列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平等条约。由于日本是个岛国,为了快速实现产业现代化,必须大量的资源和金钱,日本很快就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先是在朝鲜和中国干了一仗,腐败的清王朝被打的几乎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1904年,因为东北问题,日本又和同样是庞然大物的俄国干了起来。到了1905年,沙俄的远东陆军和海军都已经到了崩溃的地步,但是日本同样也好不到哪里去,军火、兵员、资源都快打没了。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同情日本,他决定要帮一下日本,因此在美国的朴资茅斯举办了一个和谈,这个和谈其实拯救了同样快要陷入崩溃边缘的日本军队。但是一直被蒙在鼓里的日本民众根本就不领情,他们不知道当时的伊滕博文政府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却认为日本军队还是应该坚持下去,而做为白种人的美国人是帮助了同样是白种人的俄国人来压制了日本人,一时间,反美情绪极为高涨。
      
      1922年,美英日法意五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五国海军条约》,限制日本的海上力量,规定日本海军的规模只能是美海军的3/5。虽然日本海军后来并没有遵守这个条约,但是依旧激起了日本人的愤恨。
      
      1924年,美国颁布了一部排外法,严禁日本移民大量移居美国。有位日本学者这样表露他们的怨恨“好像被一个最好的朋友无缘无故的打了一耳光。。。这样只能加深日本的受伤感”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美国虽然没有在表面上和日本决裂,但是通过陈纳德的飞虎队在暗地里支持蒋介石政府抵抗日本。
      
      1940年,日本占领维希政府的殖民地--印度支那,这导致了美国的极端不满,美英荷三国决定对威胁到自己殖民地的日本帝国实施制裁--冻结日本的外国资产,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禁油,不给日本石油输入,让日本海军开不动军舰,让日本陆军开不动坦克。这样日本政府面临着只有两条路--屈服和战争。
      
      当时的近卫文磨政府是决定屈服的,但是屈服这两个字实在不好听,近卫就打着和谈的旗号和美国交涉。在日本,以近卫为首的文官集团是一直不想打仗的,和当时的纳粹德国恰恰相反,在德国,不想打仗的是陆军,德国陆军甚至用炸弹暗杀这样恶心的小技俩来阻止希特勒发动战争。而在日本,叫嚣战争最凶的却是陆军。九一八的时候,关东军甚至无视政府禁令发动战争。七七事变的时候,陆军也是左右了当时的近卫政府,强行发动了战争。和美国和谈的时候,当时的内阁成员都不愿意和美国发生正面冲突。反对的最凶的就是日本的外相--就是外交部长--东乡,他认为完全没有赢的可能性。日本海相和军令部长也都反对,认为日本和美国在海上打,悬!没有必胜的把握。当时的山本五十六结合了自己在美国的亲身经验竭力反对,认为和美国打,最多撑一年,过了一年,就打不下去了。因为害怕被暗杀,山本索性躲到了联合舰队的船上。可见当时日本扩张势力的猖獗。日本扩张势力的后台老板就是日本陆军,尤其是那些青年军官,想打仗都想疯了,为了自己能升官进爵--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日本人的想法和我们差不多--不惜刺杀那些反对战争的理性官员。
      
      近卫冒着生命危险和美国和谈。美国这边其实也难,美国的确想和日本和解,毕竟美国也不想两线开打,自己国内的孤立主义势力和日本的扩张主义势力一样强大。因此老美给日本开出了一个和谈的底线,就是日本应当立刻从印度支那撤军,附带着把中国的军队也给撤出去。日本政府其实愿意撤出印度支那的军队,但是不太情愿撤出中国的军队,毕竟都已经是自己嘴里面的肉了,谁愿意吐出去啊。日本陆军更是强烈反对,说对这些美国鬼子,一点步也不应该让,就应该和他们死磕,让他们看看大和魂的厉害。
      
      最后老美没办法了,罗斯福总统也准备让步了:印度支那你们得退出来,中国退不退你们看着办吧。可当时的大英帝国和国民党政府不干了,他们各有各的小九九,两个都想把美国给拉下水,因为谁也不能缺美国,缺了美国,这场战就打不赢了。鉴于英国和中国的抗议,美国又收回了自己总统的许诺。日本立马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当时的近卫文磨都到了精神崩溃的地步,太紧张了,一方面美国压着要他让步,一方面日本陆军又喊着要打,揍美国佬这些B养的。还有一些年青将佐嚎叫着要做掉首相。最后近卫实在是抗不住了,说了句“咱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就辞职了。辞职的时候他还办了件缺德事,他当时对陆军憋了口气“你们老陆不是天天喊打喊杀嘛,好吧,老子不干了,这个烂摊子就交给你们陆军去收拾”,他辞职的时候就推荐陆相东条英机当首相。当时这个东条和近卫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境地,以至于私下里见到面都不带打招呼的。东条也是粗人一个,他也没考虑太多,二话不说就走马上任了。
      
      陆军在政府的代言人当了首相,给美国人的信号就只有一个--日本人要动手了。罗斯福知道现在他能做的就只有一件事,就是--拖。但是他不急,日本人急,日本人的石油不多了,要么不打,要么就先给美国人的脑门上来个全面开花,否则等到军舰大炮彻底没油了,那就都成废铁,想不屈服都不行。其实当时的东条对美国还是留有一点幻想的,他自己当了首相以后才明白这个官不好当,要担负的责任太大了,天皇不想打,通过内大臣木户带给他的消息也是“最好别打”,外相也不想打,日本孤军对抗ABCD四国实在是没有多大的胜算(ABCD是指美国英国中国和荷兰)。但是这个时候海军改口了,海相永野修身想打了,可能是船快没油了,他也跟着急。他说海军准备好了,可以打,揍美国佬和英国佬。山本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从坚决的反战派一跃而成坚决的主战派,强烈要求突袭珍珠港。东条受到自己陆军内部的压力也很大,陆相山杉一直都是主张立马开战,这个山杉也是叫嚣“三个月解决支那事变”的主,可解决了四年也没解决完,陆军的各个师团长都向东条保证一定能打赢。最后东条下了决心--开战。
      
      事后裕仁天皇回忆说,他一直以为开战决定是整个民主政府集体做出的无奈决策,是被美国逼的。实际上这个仗完全就是陆军们连哄带骗搞出来的,不过从九一八到七七到珍珠港,陆军战争决策者们的级别是越来越高,从开始的关东军参谋石原中佐到后来的军部山杉大将到后来的政府首脑东条总理大臣,这反映了日本人的一个国民性--一开始很小心,很谨慎,一旦得手,就有点得意忘形,再次得手,整个民族就会陷入癫狂的境界,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哪根葱,迫不及待的要大干一场,最后往往被揍个鼻青脸肿的。同样的例子还有日本的丰臣秀吉。所以说日本人是个理性的民族,打死我也不相信。
      
      
      日本陆相永野在向天皇汇报时,对裕仁说:因为石油快没了,所以海军建议决死进攻,并预言能打胜。
      
      天皇直截了当的问:“你能取得伟大的胜利吗?和对马海战一样的伟大胜利”
      
      永野说:“抱歉,不可能!”
      
      “那么”,天皇忧郁的说,“这将是背水一战!”
      
  •     内容不多说了,是我看过的描写太平洋战争时期最好的书之一。
      
      想说的是存在的问题:此版的校对人员不仔细,错字之多让我有些倒胃口。。。。。。
      当然也可能是我对书比较挑剔,但是可以想象当你的思绪随着流畅的文字而流动,突然被一个错字打断,如鲠在喉,实在难受。。。。。。而且还是不止一次的打断,以至于再看到错字时都想笑。。。。。。(具体次数记不清了,但对于正版书籍来说也算惊人)
      下回看的时候再列个勘误表。
  •   按照当时的历史条件,就算明治维新没发生,中日朝三国联合政府也不可能建立的。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迅速成为列强,但此时世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已被瓜分完毕。所以想重新划分殖民地,必然要发起战争,这是本质决定。
  •   跟德国一样,生存空间已经被英美法荷瓜分完毕,只能硬抢。
  •   作者的观点确实亲日,不过楼主的态度也是偏激。
  •   楼主还是先反省一下对待历史,自己是不是充满了偏见和先入为主吧
  •   當然是資源問題啊!再說當時的滿州跟國民政府不是一回事,又受俄國的控制,日本師出有名啊。後來就越來越得意,於是就瘋狂起來了。
  •   翻译太差了,病句很多,买来后才发现是郭伟强翻译的,当年看《从乞丐到元首》那种不适感又泛了出来,可惜我那70元钱。
  •   不是一个人写的嘛,威廉夏伊勒写的第三帝国在二战德国史上无人能出其右
  •   推荐LZ《真相:裕仁天皇与侵华战争 》,可能会颠覆关于裕仁的想法
  •   额...这么说是一次乌龙事件??
  •   文中说了两个理由导致日本必须与美国开战:一是从东南亚、中国撤军;二是美国对日本战略物资包括石油的禁运。前一个理由有点乌龙(从中国撤军包括满洲与否,美国的要求模糊,日本的理解错误),但是后一个理由却一点也不含糊。
    所以我觉得袭击珍珠港,与美国开战,是日本必然做出的决定。而且,即便日本不在1941年向美国开战,在将来某一天,美国也会向日本开战。毕竟尚未赤化的中国的战略地位,远远高过地小物乏的日本。1945后美国大力支持蒋家王朝便印证了这一点。
  •   哦,这样啊。这文章写得太书面,铺垫太多,看得我头都晕了。。
  •   日本关键和德国缔结了一个轴心联盟,使得谈判中被美国人一再抓住把柄,而日本人想同德国联姻是想对付苏联,怕苏联的共产主义,这就是日本为什么不想撤出满洲这个赤化的缓冲区。
  •   作者据此认为,使得一场本来不必要打的战争成为不可避免的原因有:由于误解、语言上的障碍、翻译错误,以及日本方面的机会主义;美国的民族偏见、对东方的无知、僵硬态度
    如果美国佬用承认伪满来换取所谓的“和平”,这跟张伯伦在慕尼黑的靖绥又有什么区别。。。
  •   那时世界是由强者说了算的。
  •   赞一个,有理。
  •   我了个擦 这是楼主写的?
  •   是我写的啊,原创
  •   好好好 膜拜 写的真好
  •   这本书真的写的不错,但作者也可能有自己的立场。
    建议你看一下这本书《真相:裕仁天皇与侵华战争》,这本书会颠覆你对天皇的想法,跟我一样
    都是美国人写的,都非常关注日本和美国间开战的原因,中国说得少。
    国人写估计就不一样了,但国人很少有大师能把国外的人或事写得深刻,且具有可读性。加勉吧!
  •   你说的这本书我看过,一家之言吧
  •   翻译的不好。
  •   梳理得很好,解决了我看这书的一些疑惑。不知是翻译还是原著的问题,对本书一些情节里日本人做出的决定不太理解,特别是主战还是主和,书里对东条、永野等人前后截然不同的主张没有特别说明。
  •   看完挺佩服美国人写书的认真劲,能收集那么多的资料。书写的比较客观,没有过多的个人态度在里面,让每个人自己来得出结论。只可惜翻译的不好,有些地方不知所云。原本以为,日本就是处心积虑图谋中国,其实对中国的战争有更大的背景,日本国内对战争也有不同的态度,政府和军队之间的对立是以前不太了解的,看了以后很有收获。
  •   其实这个译者还翻译过约翰·托兰写过的《希特勒》,算是翻译的比较不错的
  •   还是俺这样文化水平低的好,有错字也不认得,保证了流畅的阅读
  •   希望多多提意见
  •   开头部分的日俄战争中的“俄国”都翻成了“苏联”,
    这样的历史错误让人不堪阿,起码苏联还没成立。
  •   感觉作战图太少,儿女情长的事太多。越看越乏味,后面是跳着看完的。
  •   全都搞成苏联太SB了,就算机器都至于如此
  •   很搞笑的是,翻译者居然把守衡阳的国军第十军军长方先觉给译成洪先久!
  •   这书我找了很久了.
    90年代初在大学图书馆里借阅过多次的,印象很深,后来johntoland的书(汉译本)基本上都读过,感觉这本应该是他的代表作.毕业后曾在一盗版书店见到过,仅剩一套,当时嫌其纸张质量不好,封面脏,没有要,现在想想有点后悔.
    有一个地方http://211.155.23.140/biku/index.htm,喜欢二战太平洋战史的朋友不妨上去看看,资料、电子版图书什么的都有.
  •   找到这本书的电子版免费DOWNLOAD地址http://www.itebook.net/down/soft/4900.htm
  •   十分想购得此书,但是到处都找不到,可惜啊……
  •   孔夫子有卖这套书~
  •   重版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