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作者:段振美  页数:436  

内容概要

  《殷墟:从考古遗址到世界遗产》共分为甲骨学的形成与器物学的开拓;殷墟考古的意义与都城的重要发现;抗战爆发后殷墟的遭遇与学术研究的深入;小屯花园庄殷墟甲骨的新发现与甲骨学研究的新阶段;墓葬与聚落的新发现对殷墟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等数章内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历史记载与金石学描述的殷商文化
第一节 先秦时期殷商文化的历史记载
第二节 汉——唐时期殷商文化的历史记载
第三节 宋代金石学对殷商文化的研究
第四节 元——清时期古器物学对殷商文化的研究
第二章 甲骨学的形成与器物学的开拓
第一节 甲骨文的发现与著录
第二节 甲骨学、古器物学的传播与研究
第三节 甲骨学、古器物学研究的扩展
第四节 甲骨学、古器物学研究的新阶段
第五节 甲骨遗物的外流
第三章 殷墟考古的意义与都城的重要发现
第一节 殷墟发掘的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殷墟发掘的开端
第三节 殷墟考古发掘的展开
第四节 殷墓与王陵
第五节 宫殿与奠基
第四章 抗战爆发后殷墟的遭遇与学术研究的深入
第一节 日本、美国的文化侵略与掠夺
第二节 司母戊大鼎的经历
第三节 殷墟考古团与殷墟文物的颠沛流离
第四节 遗迹遗物的科学整理与研究
第五章 埋葬礼俗与文化分期研究的深入
第一节 武官大墓的发掘与研究
第二节 二里岗、大司空村的发掘与殷商文化分期的探索
第三节 殷墟考古的进展与殷墟文化分期的建立
第四节 全面系统的殷商文化分期
第五节 殷墟西区平民墓与家族墓地
第六节 祭祀场与杀殉坑
第七节 殷墟妇好墓的发掘与殷墟文化研究的深入
第八节 司母戊鼎的研究与M260的发掘
第九节 墓葬制度与墓葬分期
第六章 小屯花园庄殷墟甲骨的新发现与甲骨学研究的新阶段
第一节 小屯西地甲骨的发现与占卜
第二节 小屯南地发掘与小屯南地甲骨
第三节 花园庄甲骨的整理与《花园庄东地甲骨》的出版
第四节 花东甲骨的特点与“非王卜辞”研究的新阶段
第七章 殷墟文化的渊源探索与综合研究
第一节 殷墟文化渊源探索
第二节 殷墟文化的整理与著述
第八章 墓葬与聚落的新发现对殷墟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郭家庄墓群与M160发现的价值
第二节 花园庄M54发掘的意义
第三节 刘家庄M1046发掘的主要收获
第四节 安阳孝民屯商代聚落遗址的发掘与青铜铸造工艺的探索
第九章 洹河流域环境考古与洹北商城遗址发现的意义
第一节 洹河流域环境考古的意义
第二节 洹北花园庄遗址与殷都历史地位的推论
第三节 洹北商城的发掘与学术价值
第四节 洹北商城宫殿的发掘与殷代宫殿的新思维
第五节 小屯宫殿宗庙遗址的新视角
第十章 夏商周断代工程与中商文化分期的深入探讨
第一节 夏商周断代工程对殷墟文化的研究
第二节 殷墟文化分期与中商文化概念的发展
第十一章 殷墟文化的阶段性总结与商代社会生活史的阐述
第一节 殷墟文化的阶段性总结
第二节 商代社会生活史的研究
第三节 商代家族形态研究
第十二章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保护展示总体规划
第一节 殷墟申报世界遗产的历程
第二节 编制文物保护规划与制定展示方案
第三节 申报“世遗”《文本》关于殷墟价值与申报理由的描述
附录殷墟大事记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节 先秦时期殷商文化的历史记载  可以想见,在商朝灭亡以后,作为商人活动的遗迹、遗物,可能会遇到三种命运。一种是能够被周人接受和继承的文化,这当然是值得庆幸的;一种是舍不得放弃的文化,只好随身葬送;一种是无可奈何地被征服者和自己毁掉的文化,这无疑是厄运。被周人继承和随身葬送的文化,都会随时或经过一定的时期被发现。周因于殷礼,周初的文化明显地因袭了商人的文化,渐渐地,商人的文化就融合在周人的文化之中。古人今人都这么认为。春秋以后,列国纷争,各自为政,西周时期带有强烈统一色彩的周文化被地域性文化所代替。既然统一的周文化被分化了,当然周以前的商文化也很容易被忽视。生于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宋人,而宋国又是商人的后裔。孔子说,殷礼我能道之,而宋不足征。可见当时的史料很缺乏,连信而好古的孔子也无法依据宋国的情况去考证他心目中的殷代礼制。为了研究春秋以前的礼仪制度,孔子只好到周的先人后稷的宗庙去观察古代器物①。  孔子是长于古物鉴定的。有一则故事说,春秋时季桓子掘井时发现一件羵羊,不识何物,去请教孔子。孔子解释说:“木石之怪曰夔曰魍魉,水之怪曰龙曰魍象,土之怪曰羵羊”(《国语·鲁语》)。孔子在陈国的时候,有一天,一群隼鸟被栝矢(箭)射中,死在陈侯的庭堂上。陈侯觉得奇怪,叫人拿着隼去问孔子。孔子回答说,这些隼是从很远的地方飞来的,鸟身上的楛矢是肃慎的箭镞。武王克商的时候,凡能够到达的地方都要以其地方的特产入贡,肃慎氏就把栝矢石磬(镞)作为贡品献上来(《国语·鲁语》)。肃慎氏位于东北,是商代晚期的方国部落。孔子能够辨认肃慎氏的器物,当然对殷商文物也是比较熟悉的。孔子知识渊博,是与他潜心于研究古代文物制度分不开的。孔子不满于当时的分裂局面,哀叹礼崩乐坏。到了晚年,官场失意,只好闭门著述,整理古籍,力图为恢复商、周的礼乐制度制造舆论。照他自己的话说,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据说他亲自删订过《尚书》、《诗》、《春秋》等。《尚书》中的《商书》,《诗》中的《商颂》以及《春秋》中有关殷商事迹的记载,都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孔子很推崇他的先祖微子、箕子和比干,认为他们是古代的“三贤”。因为这三个人都同纣王的残暴作过斗争,结果都遭到纣王的残酷迫害。孔子晚年的处境很有点像这三位贤者。  战国时的韩非子认为,孔子想道出千年以前的事情,恐怕是不可能的。他在《十过》中这样说:尧有天下,用土簋吃饭,用土铡饮水;禹作祭器,外面染墨,里面朱绘;殷代却把食具尽情地雕琢镂刻。韩非子论到古代器物,要比孔子更为具体。因为韩非子自韩人秦,是沿现在的陇海线西进,这一条线路正是古代人们活动频繁的地区,他有可能见到各式各样的文物古器。照现在的考古发现来说,这一线有仰韶文化的彩陶,有龙山文化的黑陶,也有殷商文化的铜器。彩陶、黑陶年代久远,无从考稽,生在战国时代的韩非子,当然不可能知道这些遗物的确切年代,就只好把这些遗物附会在尧和禹身上。因为传说的尧和禹的都城都在战国时的平阳和安邑(今山西境内)。至于殷代,距战国时代不远,地面上的文物遗迹还会保留一些,说商器雕琢镂刻,大致是可信的。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殷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