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文化遗产保护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作者:中国文物报社 编  页数:316  

内容概要

  为庆祝新中国60年华诞,进一步展示60年来中国文物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所产生的广泛影响,进一步增强全国文物系统干部职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拓文物事业美好未来的信心,进一步推动文物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报社承办了“我与文化遗产保护”主题征文活动。  《中国文物报》4月10日刊登征文活动启动的通知,7月31日发布征文评选结果,整个活动得到了全国文物系统从业人员、离退休人员以及社会各界关心文化遗产保护的人士的极大关注和支持。数百篇饱含真挚情感,记述自己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亲身经历、身边故事、工作感受的征文稿件,投到了征文活动办公室。  征文活动办公室邀请有关专家,根据征文活动的要求,对全部征文进行了认真评选,最终,《首部军内文物保护规定出台的前后》等5篇征文获得一等奖,《守望晋商大院》等10篇征文获得二等奖,《倔强的守“蛋”人》等20篇征文获得三等奖,《中华第一村“江西乐安县流坑村”》等70篇征文获得优秀奖。这些获奖征文作品结集编成这本《庆祝新中国60年华诞“我与文化遗产保护”大型主题征文活动文选》。  “我与文化遗产保护”大型主题征文活动,自始至终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局领导和有关司室负责同志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性意见。中国文物报社领导班子对征文活动高度重视,使征文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人民网强国博客也加入进来,协办征文活动,扩大了征文活动的参与面。

书籍目录

一等奖首部军内文物保护规定出台的前后抚今追昔心灿然——庆祝新中国60年华诞感言鲁迅文物是怎样保存下来的我保护过唐代“飞泉”古琴亲历沈阳故宫“申遗”有感二等奖守望晋商大院风雨敬亭山在灾区参加征集地震文物的日子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育种”人——“中国记忆网”总执行张金起踏寻高句丽古城四十年朱然墓园我的家园拾荒老人入围“杰出人物”之“想不到”甘苦十年文物路——一名基层文物工作者的亲身经历维修岳阳楼之前的崎岖历程我与临汾城墙保护三等奖倔强的守“蛋”人睁眼闭眼间我陪“护宝农民”进京领奖为谁风露立中宵一个长城资源调查队员的工作日志让世界聆听那一声森林号子我和唐大明宫遗址心中缓缓流过一条河我与虢国不了情公公的“爱”到了那一天,我要去郎德走近长城平遥古城的保护者——怀念山西省平遥县文物局原副局长李有华“寻根溯源”以来瑞金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回顾与展望讲不完的故事——走在保护文化遗产的路上天福山上的守护人城背溪文化的发现、保护与抢救性发掘文物是我心里的宝考古情结始少年我与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中华第一村“江西乐安县流坑村”上海近代建筑保护与修缮工作随笔江西高安朱轼墓调研随笔亲历发现和抢救重要铁路文化遗产——“0”号蒸汽机车全过程我与青城山——都江堰的不解之缘圆明园长春园含经堂遗址保护之回顾弯路天地之间有大美文化遗产在身边走进记忆深处我亲身经历的应县木塔保护过程难以补偿的亏欠家父与垣曲文博事业一位回族老人的追求与奉献功绩不可泯精神传后人——怀念宋振庭部长和张伯驹先生古村西仓探源缘结博物苑此生不了情——世纪之交南通博物苑保护建设的记忆与感悟四千年石斧文物工作这六年洞头县家谱的调查、收集和保护工作我与古籍修复的缘分十六年专注保文物七旬老人壮志未酬——记浙江省武义县业余文保员徐勤贵“文保”情缘三十载古祠新生——记浙江省江山市杨氏、汪氏祠堂的保护和利用与文化遗产保护同行为保护文化遗产“鼓”与“呼”寻找失踪的市保单位通济渠遗址安徽段发现经过——与投身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年轻同仁交流“关子”版团圆记执著的文物普查队队长——记何财山同志二三事双马石哨口工事的发现与保护“三普”中的“老杜”们厚德敏行相伴共赢——难以忘怀的古代书画鉴定二三事随笔走过文物——痴翁遥远的回眸忠贞的守护——记文物保护人李晋福怀念一位文博老人——我的父亲钟轶与文化遗产保护竹竿巷“保卫战”八百里路风和雪郑州古荥汉代冶铁遗址的发现、发掘及保护金石不朽传承永续——焦作“历代石刻艺术苑”创建记缘定今生古墓“卫士”——记荆门市纪山文物管理所巡逻队亲历“刘少奇坐过的飞机”艰难征集之路永恒的纪念——王光美遗物征集札记人生为一大事来——我与文化遗产保护自学成才出成绩文物保护立新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二三事在布努瑶乡生态文化屯的九个日夜我的“保遗”之路保护文化遗产只为文物这片情——记朱德故居管理局副局长林品强难忘的一次工业遗产实物征集经历“中国苗族服饰库”藏品征集侧记隆里文化的守护者——江化远中华历史缺失篇章的救护活动腾冲古道遗存考察小记弹指三十年——小雁塔的真情告诉关于蔡家坡发现北魏佛窟龛的几篇博客文物都是国家的——拾荒老人与唐代文物情系汉阳陵终南山下的印记——我心目中的罗哲文我在田野文物征集工作中的感悟勇擒盗墓贼心存夙愿立壮志历尽艰辛护国宝——记全国首家农民博物馆创始人赵生祥我的四十年文博生涯嘉陵江畔忠诚的文物卫士——记略阳县灵岩寺博物馆馆长翟文勇先进事迹寻访观澜书院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记张小兵同志先进个人事迹守望——记磨嘴子墓群文物保护员王振仁普查一日搏斗莫让“马头琴”变成民族装饰品

章节摘录

  责令限期改正,并对玩忽职守,擅自拆除营区文物的构筑物,造成对文物本体严重损害,情况特别严重的,又作了六点提示,严格按照军人纪律条令进行处理。  在编写文本的日子里,谢老、罗老经常鼓励我不要怕失败,失败不是平庸。相反,最平庸的人总是保持着一种成功者的姿态,因为他的目标不是生活,而是逃避生活。  记得在我最艰难的日子里,我的恩师罗哲文先生在信中给我鼓气,千万不要停下探索的脚步,并又推荐李晓东、彭常新等法规专家做我的坚强后盾。经过无数次的推敲、修改、审校,才奠定了文本坚实的基础,形成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体系、法规体系和工作机构体系的架构。文本的最后成功,每一个字都凝聚着前辈和专家们的智慧和无私奉献精神。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新的“暂行办法”成型了。2007年9月13日是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南京军区司令部,向所属各集团军、上海警备区、各省军区、军属院校、军区司令部、政治部、联勤部、装备部,正式印发了重新编写的《南京军区营区文物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并责成有关单位认真组织学习,严格遵照执行。  2007年11月21日,《中国文物报》头版头条以《首部军队营区文物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施行南京军区印发(南京军区营区文物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为题,详细介绍了文本的重要意义。王晓先生以《人民军队保护文物的传统在发扬》作了评论。记得当时中国文物报社总编辑助理李让打电话找我了解文本编写的情况,我就让他直接找谢辰生先生。因为我心中明白,我只是该文本的执笔者,文本的所有内涵和实质,只有谢老最有资格、最能完整全面地给予解释。  完全可以这样说:《南京军区营区文物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打开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新局面!  2008年1月6日,由郑孝燮、侯仁之、吴良镛、罗哲文、张忠培、宿白、傅熹年、徐苹芳、黄景略、金冲及、常沙娜、谢辰生共十二人联名给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去信,对南京军区这一创举表示高度赞赏,认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部队颁发比较全面的有关文物保护管理的法规性文件。这一措施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大精神,也是军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老专家们还建议,在此基础上,就全国军事管理区范围内,地上、地下、水下的文物,颁发一个统管全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营区文物保护条例”,把全军的军事管理区保存的文物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谢辰生先生另附一封致锦涛、家宝同志的信函。这件事他不许我告诉任何人。但我认为应该对历史负责,我有责任告诉人们这段历史的真实情况!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庆祝文化遗产保护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