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辰生文博文集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作者:彭卿云 编  页数:481  
Tag标签:无  

前言

  谢辰生同志文物工作文集的出版,对中国文物考古界来说,是很有价值的事情。这是一位在国家文物领导部门奋战了六十多年的耆宿,集中他多年来在实践中的真切探索和深入思考,形成的文字结集。它的价值,我想至少有这样几点:  第一,这本文集像一面镜子那样,清晰地反映出新中国六十多年的文物工作是怎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新中国文物工作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这样辉煌的成就是怎么取得的,它走过了一条怎样的道路,并不是人们都清楚地了解,对后人来说,将更是如此。  谢辰生同志在这方面堪称是最有发言权的历史见证人。新中国一成立,他就来到刚刚建立起来的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工作。从此,新中国文物工作发展的全过程他都经历过,并且始终处在全局的高度来审视,并积极参与这个过程的每一步发展。从1950年政务院颁布的最早的有关文物工作的重要法规《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古迹、珍贵文物及稀有生物保护办法》、《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1961年国务院颁布的《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到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他都是重要执笔人。

内容概要

本书选录了谢老在国家文物局工作的六十年间,为促进我国文物事业发展所写的约八十篇文稿及函件,并附有各报刊对他的专访等,时间从文物局的初建到2009年。谢老是我国多项重要文物法律、法规和文件的主要执笔人、我国第一部文物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主要起草人。本书收录了他对《文物保护法》所写的释文及有关的论述多篇,展示了他对我国文物法制工作的开拓性的贡献。谢老的文章以极其鲜明的观点,针对文物工作的各个时期、各个阶段、各种动态、各种倾向及各种焦点问题发表了富有说服力的论述和评论,为文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的作用。谢老的文章以统观全局的视角,对文物工作现状进行了全面总结和阐述,使人们更加真切地看到我国文物界的全貌。他的文章有着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可说是一部新中国文物工作的发展史,反映了我国文物事业的发展进程。

书籍目录

序一 文如其人事如其人
序二 文物事业执著的守望者
序三 人生的足迹事业的见证
一 理论探索
 文物保护与科学研究的历史发展概述
 新中国文物保护工作五十年
 赴平原、河南、山东提选及考查文物工作报告
 配合基本建设,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群众支持了文物保护工作
 发展博物馆事业,为科学研究和广大人民服务
 提高博物馆工作的质量
 有关地志博物馆的两个问题
 关于“保存什么,如何保存”的争论
 再论有关地志博物馆当前的中心任务问题
 学习苏联,使文物事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坚持政治挂帅,积极发展文物、博物馆事业
 关于成立古文字整理研究机构的请示报告
 在第二次世界文化政策大会第二委员会上的发言
 认真执行《文物保护法》,开创文物工作新局面
 在考古发掘工作汇报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关于当前文物工作的几点意见
 在陕西文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也谈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
 《文物保护管理概要》序
 文物工作必须纳人法制管理的轨道
 把保护文物提高到保持民族文化特性、民族生存的高度
 在文化部召开贯彻落实国务院《通告》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端正文物工作的指导思想
 继承传统,坚持开放,古为今用,为社会主义服务
 积极保护祖国文物发扬民族文化传统
 新中国第一号文物法令
 在文物历史学家谈《河殇》座谈会上的发言
 纪念《文物保护法》颁布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文物保护法》释义
 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基本建设的矛盾
 完善文物法律加大执法力度
 祝贺《文物》月刊出版500期
 文物市场存在与否不取决于经济体制
 《文物保护法》没有禁止文物买卖的规定
 祝福与期望
 必须正确处理保护文物与发展旅游的关系
 北京“迎奥”应当打什么牌?
 敦煌研究院成立六十周年暨常书鸿诞生一百周年
  纪念会上的讲话
 认真贯彻《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
 对怎样认识文物价值的一点看法
 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护民族瑰宝
 纪念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成立七十周年
 在“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杭州”研讨会上的发言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修改建议
 坚持唯物辩证法,加快和深化文物事业的改革
 建议北京图书馆善本古籍仍在文津街旧馆保存案
 采取果断措施加强文物保护案
 加强故宫博物院的保护管理案
 建议焦枝铁路洛阳段避开龙门石窟保护区,以利文物保护案
 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
 建议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严厉打击盗掘古墓的犯罪活动
 应当高度重视三峡工程淹没区的文物保护问题
 《文物保护法概论》序
 《文物保护法通论》序
 亲切的关怀永恒的思念
 新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
 纪念西谛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也忆质斌同志二三事
 忆谢老
二 书信
 致中央文教小组负责人
 致胡耀邦
 致胡耀邦、万里、赵紫阳、习仲勋
 致胡耀邦
 致廖井丹、邓力群
 致谷牧
 致万里、谷牧
 致朱镕基
 致朱镕基
 致朱镕基
 致张德勤
 致李鹏
 致邹家华、李铁映、李鹏
 致孙家正
 致李伟
 致李铁映
 致刘淇
 致刘淇
 致刘淇、王岐山
 致温家宝、胡锦涛
 致温家宝、胡锦涛
 致华建敏
 致市文物局
 致温家宝
三 新闻专访及其他
 旅游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文物是对外开放和发展旅游的重要资源,当务之急是打击文物走私、制止文物流失
 进一步宣传和执行《文物保护法》,充分发挥文物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打击文物走私保护文化遗产
 就打击文物走私活动答《文物工作》记者问
 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保护文物教育人民
 只能共享,不能共有
 文物市场必须依法管理,依法经营,坚持两个效益最佳结合
 从“三个代表”来认识名城保护
 又闻绝响:改写历史的考古新发现
 谈保护北京历史文化遗产和古都风貌
 加强北京旧城整体保护是关键
 历史文化遗存中蕴涵着古都神韵
 讲科学,重实效,做好普查工作
 从朝鲜前线寄给祖国人民的一封信
 后记

章节摘录

  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成立之后,在文物保护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是因为它没有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管理实体,而且各个地方都未设置与之相应的文物管理专门机构,因而保存在各地的各种类别的文物,基本上仍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珍贵文物外流,也未得到有效制止。在此期间,有些学术团体进行了一些文物调查、保护工作。1929年由朱启钤等创建的中国营造学社,在30年代组织专家对各地古建筑进行了一系列实地调查研究和文献资料整理等工作。著名的唐代建筑佛光寺大殿,就是建筑学家梁思成等在山西五台山进行调查时发现的。营造学社的成立,对于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和研究起了重要作用。  20世纪30~4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管辖的各根据地解放区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1939年11月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训令各分区行政专员和各村村长调查保护文物、文献及古迹。1942年为保护山西赵城广胜寺收藏的金代《大藏经》免遭日本侵略军的掠夺,八路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47年9月13日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工作会议通过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名胜古迹,应妥为保护。之后相继成立了胶东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和东北文物管理委员会,并颁布了《东北解放区文物古迹保管办法》。1949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南下进军的时候,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印发了《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提供部队注意保护,以免这些古建筑毁于战火。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中国文物的保护和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50年代初,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就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文物的法令和法规。首先颁布了《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制止了1840年以来中国大量珍贵文物外流的现象。同时,在中央文化部设置文物局,各个地方都设置了负责文物保护管理的专门机构,中国科学院还设置了考古研究所,在郑振铎、王冶秋、梁思永、夏鼐等人的主持下,开始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由国家进行的大规模文物保护管理和考古发掘工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谢辰生文博文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