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作者:张彤 页数:297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北方草原,雄浑辽阔。曾经在这里和日前仍住这里牛活的草原游牧民族,剽悍、勇敢、智慧,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乃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在中国域内恐怕难以找到一块没有受剑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影响过的地方。不仅如此,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也令人瞩目。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至今仍生息在这块草原上的蒙古民族。 蒙古民族从成吉思汗统一北方草原诸部落起,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在继承古代草原游牧文化的基础上,以广阔的胸怀大量吸收欧亚诸民族文化,把草原游牧文化推向历史的辉煌顶峰,创造了适应于草原自然环境,深刻反映在政治、军事、牛产、生活、娱乐等各领域中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即我们所珍视的草原游牧文化。草原游牧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难得的珍宝。 毋庸讳言,随着现代工业及交通、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草原游牧生产方式正在迅速消失,其传统的文化形态也正在被新的文化形态所代替,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草原游牧文化正在成为或部分已经成为文化遗产了。正因为如此,它的价值也更加凸显出来。
内容概要
《蒙古民族文物图典》这套书,是在经过近两年的研究思考,于2004年末决定组织撰写编辑的。组织此书,缘于以下考虑:中国北方草原地带的游牧民族,自古以来包括匈奴、东胡、鲜卑、突厥、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民族,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以至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贡献是极其巨大的。不仅如此,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也产生过重要影响,特别是匈奴和蒙古族。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地方的游牧民族,如中国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那样,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如此之大。这些古代民族在草原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游牧文化。而蒙古民族是这些古代草原民族创造的游牧文化的集大成者。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草原游牧经济也在发生剧烈变革,传统的游牧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也迅速演变以至于消失。保护这一具有世界影响的草原游牧文化,使这一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传承,成为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朵奇葩,继续发挥其民族精神纽带的助能,是文物工作者,也是社会各界的责任。我从进入内蒙占文物事业行政管理行道不久,就意识剑这是个需要认真考虑和对待的问题。
书籍目录
序言
蒙古包溯源
壹 毡庐的形制
一 毡庐的源流
二 毡庐结构剖析
三 毡庐种类
贰 毡庐的架木结构
一 天窗(陶脑)
二 顶杆(乌尼)
三 围壁(哈那)
四 门
五 立柱
叁 毡庐的毡毛装饰
一 覆盖毡
二 门帘工艺
三 地毡
四 擀毡制毡
五 结绳工艺
六 毡庐的搭建
肆 毡庐的内部陈设
一 家具溯源
二 家具种类
三 家具摆陈
伍 其它居住形式和附属建筑
一 帐篷
二 其它居住形式
三 拴马桩等附属建筑
陆 毡庐与车
一 车的历史
二 车的种类
三 车的用具
四 车的装饰
五 车的制作
柒 毡庐的礼俗
综述
后记
章节摘录
毡庐俗称蒙古包,而蒙古包在汉文史籍中古称穹闾、穹庐、毡帐、旃毡等。它被称为蒙古包,大约是在满族先人女真与蒙古族频繁接触的南宋前后,满语称“家”为“博”,把蒙古人的家称“蒙古博”,取其谐音,而作蒙古包。蒙古包的形成、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它是包括蒙古族在内,生活于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富于智慧的杰出创造。 早期以狩猎、捕渔为生的游猎民栖身于一种上尖下圆的窝棚中,这种窝棚用二三十根树干作为支架,先以桦树皮、后以兽皮覆盖,用来御寒、遮阳、避风雨。制作简单,便于拆卸。其形制与世代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和鄂温克族传统的居所——“斜仁柱”极为相似。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雅布赖山一带的岩画中有这种比较原始的帐幕形式。伴随着游猎民生产方式由狩猎向畜牧业过渡,他们需要一种便于迁徙的居室,窝棚加以改进成为圆形拱顶的帐幕。 游牧民的居室何时从支架式的圆锥体过渡到蒙古包式的毡帐,史无明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狄”、“北夷”已普遍使用毡帐,如《史记?天官书》记载了北方游牧民族有居住“穹闾”的习惯。强盛于秦汉时期的匈奴也“父子同穹庐而卧”。㈠从穹庐字面上来看,“穹”指中间隆起、四周下垂的空间,“庐”是指搭建在原野上的庵棚一类的房舍。又据西汉桓宽《盐铁论?论功》中言,匈奴穹庐“织柳为室,毡席为盖”,可知匈奴穹庐的大致形制:穹庐由室与盖两部分组成,制作的材料为红柳条和毛毡。有学者研究也表明,制造构建穹庐的木架是匈奴木器业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㈡由此可见,不晚于西汉时期,匈奴毡帐已具备完整的形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