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赏丛录

出版时间:1997-12  出版社:文物  作者: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 编  页数:23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文物是有价值的人类历史文化的遗存物。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出于各种目的,对文物制作了大量复制品或伪品,在我们所遇到的“文物”中,往往真假相间,鱼龙混杂。还有一些文物,在物换星移的漫长岁月中,其本来面目被掩盖了,人们对它难以正确地认识,因此在应用文物前,首要任务就是鉴定。文物鉴定是文物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技术前提。  文物鉴赏是人们对文物形象的理解、感受和评价,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鉴赏的方法丰富多彩,是体现文物所具有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公证作用的表现形式。

书籍目录

前言文物鉴定与鉴赏概述(代序)中国青铜器的起源与发展青铜器的分期与断代青铜镶嵌工艺概述鎏金工艺考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工艺东周青铜器研究谈商周青铜兕觥司马成公权的国别、年代与衡制问题谈战国时期的不等臂秤“王”铜衡世界上最早的游标量具--新莽铜卡尺

章节摘录

  关于九鼎的传说很多,有些是神话,但神话总是有若干历史背景的。有些是任意编造的稗官小说,有些则出于误会,跟别的故事混淆在一起。例如《吕氏春秋》所说的周鼎,有饕餮、象、窃曲、倕、鼠等等,明明是周鼎而不是夏鼎,所谓自啮其指的倕的形象,可能已是西周后期一直到春秋时代的新的艺术形式。至于所谓“宋太丘社亡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下”,那是宋鼎,九鼎在洛阳,怎么能到泗水呢?其实,九鼎是在周赧王死时为秦人所取的,此后就不知下落了。  商代奴隶主贵族更加信鬼,也更加奢侈,因而用青铜彝器来随葬,逐渐多起来。最近发现的殷墟五号墓,即后辛墓,经科学发掘,最为完整;出土器物1600余件,仅铜器就达440多件。青铜作为原料,本来可以用来铸造工具,发展生产,但这时的贵族们却把它长埋地下,化为无用之物,严重地破坏了生产力。即此一端,就可以看到奴隶制已经日薄西山,即将崩溃了。  商代前期的青铜器,已经有兽面纹等装饰,这些花纹图案,可能从黄河下游的北岸传播过来。这时的铜器,大都没有铭文,个别有铭文的,大都和花纹在一起,这是由于当时还只能作器物的外范的缘故。殷墟时代,铸造技术又有了进步,有了内范,才能在器物的腹内铸铭文,铭文的字数从一两字逐渐增多,或记氏族徽号,或记所祭祖、妣、父、母等称号,进一步成为长篇记事,到殷末已经有三四十字的铭文了。  从解放以后大量发现的殷代铜器来看,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遍布着高度发展的殷代文化。北至长城以北,南至洞庭彭蠡之南,大约有2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九州的疆域。叔弓镩记载成汤的功绩,说:“咸有九州,处禹之堵”,从青铜器的出土区域来看,已经完全可以证实了。由于区域之广大,铜器制作常常带有地方特点,但总的说来,是以时代特征为主流的。1974年,湖北黄陂盘龙城出土的盉,除了袋状足和鋬之外,口上的覆盖是用连续灌铸的方法焊接的。盖的前都有管状的流,后部开有方孔,在铸造技术上已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了。1975年湖南醴陵出土的象尊,形象如生,是雕塑艺术的杰作。用高举的象鼻为注酒之口,可见设计之巧,至于遍身花纹与装饰之美更不用说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物鉴赏丛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