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作者:胡杨 页数:255
前言
在我国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遗落着无数的文化谜团和奇珍隐秘,包括消失的古国、埋藏或沉没的珍宝,以及隐藏在地下的王陵等。这些文化谜团和奇珍隐秘就如无数文人墨客所感慨的那样,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或隐或现,或逐渐清晰,或扑朔迷离。每当它们偶尔出现在人们面前时,都会将人们的目光引向隐藏在神秘面纱后面的历史真相。为此,我们策划了“全档案”丛书。本套书是为了拭去那些冷门典籍上厚厚的尘土,力求还原出一个个在中华文明史上真正存在过的、和中原文明同样璀璨的文明来,让这些文明走入现代人的心中,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并非是“搜罗”一些神秘离奇的轶闻,满足一些有着极强的窥私欲和猎异心的浮躁的心灵。本书主要讲解了一些国家宝藏。说到“宝藏”,可能很多人都会浮想联翩,会联想到一些电视剧、小说中的藏宝图,以及人们在探寻神秘的宝藏的过程中,展现出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其实宝藏并不只存在于电视、小说中,早在西汉时,司马迁在《史记·龟策列传》中就提到过:“至周室之卜官,常宝藏蓍龟。”《礼记·曲礼下》中说:“在府言府。”这里的府,就是埋藏宝藏的地方。《朱子语类》卷二十中也说:“常人褊迫,但闻得些善言,写得些文字,便自宝藏之以地下陵寝的宝藏为己物,皆他人所不得知者。”由此可以看出,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就对宝藏开始了不断地探索和寻求。 今天,人们对宝藏越来越感兴趣了,尤其是最近几年,各种有关考古的节目或图书火爆市场,它们都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宝藏、探寻宝藏。然而历史浩瀚,对于宝藏的资料记录自然会有选择、禁忌及讹误,这些又给人们探寻宝藏增加了难度,有的甚至还使一些宝藏成为历史悬案和难解的谜题。本书就是在搜罗正史典籍、稗官野史、民间猜测、民谣传说等的基础上,为人们推测出宝藏的各种可能情况,以及它们可能的埋藏地点,向人们逐渐揭开宝藏的神秘面纱。在本书中,编者为读者们介绍了各种宝藏,有埋藏于地下的机关重重的陵墓宝藏,有埋藏在大漠深处的古城宝藏,有埋藏在曲径通幽的山村中、巨石嶙峋的海岛上的战争宝藏,有埋藏于庄严肃穆的佛寺中的宝藏,有埋藏于幽幽海底的沉船宝藏。对于这些宝藏,编者都以严谨的态度,探索的心态,考据的精神,一一给予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编者并不是简单地给读者一个结论,而是通过各种开放性的讨论,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思考空间,使读者通过阅读本书,激发起探求那些被世人遗忘于角落的历史真相。在本书中,编者力求能使读者在阅读时,既能收获宝藏知识,又能开拓视野,领略各地风情。希望读者在闲暇之余,翻开书卷,舒展身躯,让思绪随着本书中的文字一起飞扬,沿着书中所叙述的藏宝路线图,一起游历大江南北、古城王陵,可以收获有关璀璨的奇珍,精美的瓷器,华丽的织品,以及失传的精工巧技的想象。若是有读者背上行囊,踏足书中的某个宝藏埋藏点时,可以多想想书中对此处宝藏的可能性推测,这些推测说不定就会为你发现宝藏提供一个契机,让你收获一个大大的惊喜。
内容概要
乾陵,“二圣”并葬,能有多少宝藏,乾陵里面埋藏着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一对夫妻、两位皇帝,所以从五代时起,就有不少盗墓贼惦记着乾陵里的宝藏,虽然他们几次对乾陵进行轰炸盗掘,可是却一直没有找到乾陵的地宫墓道入口……
新疆和田,牵出神秘的玉石宝藏;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的意思是“走得进,走不出”,后又有人解释为“过去的家园”和“埋藏珍宝的地方”。那么,在这片浩瀚无边的沙漠上,究竟有多少人进去过?在沙漠里面,是否埋藏着尚未挖掘的宝藏?
石达开藏宝,面水靠山,宝藏其间,当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被清军灭于大渡河前夕时,传说他所拥有的金银财宝并没有被清军收缴,而是被他藏在一个秘密的地方,石达开当时留下了一张写有“面水靠山,宝藏其间”八字隐语的宝藏示意图,然而时至今日,仍无人能破解这一隐语……
法门寺,惊现独一无二的佛指舍利;1987年4月3日,法门寺佛塔现场工作人员中无意在浮土下面发现了一块白玉石板,石板上面还刻有一尊雄狮浮雕。谁也不会料到,因为重修,一个埋藏了有1000多年的绝世秘密就要重见天日。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陵墓宝藏
秦始皇陵宝藏:超乎想象的恢弘
空前绝后的帝王陵墓
神秘莫测的巨大陵寝
幽幽地宫谜团重重
汉朝楚王陵:狮子山惊现“大空洞”
汉朝楚王陵的奇特建筑
狮子山上的意外发现
汉朝楚王陵几大难解之谜
乾陵:“二圣”并葬,能有多少宝藏
令人神往的乾陵
地宫内的奇珍异宝
乾陵意外现身
定陵:争议与谜团交织的明皇陵
唯一一座开发的皇陵
价值连城的陪葬品
凄婉的陪葬往事
万历皇帝及两后的姿势之谜
清东陵:江洋大盗和丢失的绝世珍宝
清东陵大批珍宝被盗
盗墓案发,孙殿英破财免灾
迷雾重重的徐公馆
说法不一的藏宝证言
第二章 古城宝藏
金沙遗址:两台挖掘机解开的千年秘密
敲醒沉睡的“金沙”
蜀都的“太阳神鸟”
埋藏于巴蜀的千古疑云
马陵山十字坡:传说中的“十八池金子”
十八池金子
土匪藏宝的传说
福兮祸所伏
抚仙湖宝藏:水下古城的神秘宝贝
抚仙湖的探测发现
抚仙湖的重重谜团
寻宝李家山
新疆和田:牵出神秘的玉石宝藏
丹丹乌里克遗址
玉龙喀什河里的和田玉
瞿塘峡夔门黄金洞:公孙述藏宝之谜
白帝城、公孙述和黄金洞
失望而归的专业探险队
纯粹巴人灭绝之地
齐王府宝藏:富可敌国的蒙古王公
在多次变乱中权财增多的齐王公
堂皇壮观的齐王府
色福晋的最后供词
种种线索指向地下藏宝库
第三章 战争藏宝
项羽金锣神秘字符:在众说纷纭中探宝解读
天价破解的神秘字符
金锣还是錞于
项羽宝藏神秘解读
方腊石窟藏宝:关于一块奇石引发的大起义
青山中秘藏石窟的传说
天斧神工的石窟群
奇石引发大起义
“八十一处”藏宝洞
大海盗吴平的藏金窟:一段皇帝与海盗的传奇
皇家宝藏缘何落入南澳?
海盗吴平藏宝在南澳?
野拂藏宝之谜:天门山六大古谜之一
野拂藏宝天门山
探访观音山
“九驴十八担”的传说
张献忠窖金:关于“八大王”洗劫成都府的历史记忆
老虎滩里的银锭
寻宝活动
普照寺与宝藏的关系
石达开宝藏之谜:面水靠山,宝藏其间
翼王石达开率兵出走
安顺场刘湘挖宝
山王坪藏宝的传说
茶马古道上的宝藏:称雄一方的土司世家
最后的哀牢土司李润之
众说纷纭的李家藏宝地
茶马古道上运走的宝藏
第四章 佛寺宝藏
铁山寺:高僧保管黄巾军宝藏始末
汉人出家第一人
铁山寺藏宝
寻宝未果终成谜
法门寺:惊现独一无二的佛指舍利
法门寺的佛骨舍利
层层打开地宫门
佛指舍利终于显身
乐山大佛:佛像胸前惊现“藏脏洞”
海通剜目凿佛
乐山大佛——“天下太平”
大佛胸前现“宝藏”
雷峰塔地宫:鎏金塔再现世间
雷峰塔的生命轨迹
地宫的深入挖掘
最终未解开之谜
大报恩寺:拥有世界奇观的皇家寺院
皇家寺院
散落的镇寺宝物
惊现千年铁函
第五章 海底宝藏
南海一号:揭开了海底瑰宝的神秘面纱
捞宝捞来的财富
海底宝藏遭盗
“南海一号”
广东湛江硇洲岛:找寻礁石中的银币
西班牙银币
潜入海底
海底探索
碗礁一号:“海底瓷都”惊艳出世
抢救性捞捕工作
“海底瓷都”惊艳出世
精美青花瓷
阿波丸:为什么让世界如此惦记
拥有免死牌却仍被击沉
大量违约物资
艰难的“77o13工程”
还没有浮出水面的真相
华光礁一号:西沙群岛的沉船宝藏
发掘“华光礁一号”
迷雾重重的“华光礁一号”
不孤单的“华光礁一号”沉船
海上丝绸之路:一张“海底藏宝图”
探究海上丝绸之路
细绘“海底藏宝图”
安眠的象山东海沉船群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乾陵“二圣”并葬,能有多少宝藏在我国历史上,有一座特别的陵墓,那里面埋葬着一对夫妻,两朝帝王,其中一位帝王就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乾陵建于公元684年,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城北6千米的梁山上,距古都西安只有76千米。乾陵是西安唐18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据说当时共花了23年才将它修建好,除了武则天与唐高宗的合葬陵外,四周还有17座陪葬墓。乾陵一向被人们称为考古界的“三峡工程”。它里面埋藏着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一对夫妻、两位皇帝,自古以来,人们便对乾陵极感兴趣,想揭开它所笼罩的面纱,让它所埋藏的宝藏呈现出来。所以从五代时起,就有不少盗墓贼惦记着乾陵里的宝藏,虽然他们几次对乾陵进行轰炸盗掘,可是却一直没有找到乾陵的地宫墓道入口。乾隆地宫的宝藏也就一直被人们猜测,想象一下它的富丽堂皇了。令人神往的乾陵在乾陵,最吸引人的还是它掩映在茸茸青草和灌木林之下的地下宫殿。乾陵的地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自它修建成后,便一直吸引着人们的兴趣。因为乾陵并没有被发掘,所以乾陵地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人们只能根据相关文献与资料进行推测了,不过,在这些推测中,还有一些是比较能得到人们的认可的,人们认为,这些推测很可能就是乾陵地宫的真实地形构造。猜测一:乾陵的地宫应该和唐代的皇城宫殿极为相似,这是人们根据相关史料推测出来的。史料中记载,乾陵是依照唐长安城修建而成的。因此,人们根据史料中对古长安城的相关描述,来猜测乾陵地宫的大致模样。猜测二:《五代史》中记载昭陵曾被温韬盗过,书中说:地宫内“宫室宏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朝书画、钟(繇)王(羲之)笔迹,纸墨如新”。虽然《五代史》记载的是关于昭陵的事,看似与乾陵无关,然而昭陵毕竟是唐高宗之父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尤其是他们父子修建陵墓的时间间隔又很短,所用的工匠应该是全国工艺最高超的,这就很可能是同一批工匠,那么,修建的结构布局变化应该不会太大。猜测三:目前我国虽然没有将乾陵发掘出来,但是它旁边的五座陪葬墓却都已被发掘出来了,尤其是懿德太子墓,在其发掘开后,考古专家们发现,这座墓可以说是再现了唐代墓葬的基本形制,据此,人们推测,乾陵应该也是按照唐代墓葬的基本形制修建的。虽然人们根据相关文献、史料对乾陵地宫的结构做出了如此精准的描述,然而乾陵毕竟没有被发掘出来,人们的这些猜测也只能是一种推断罢了。要真正知道乾陵地宫的真实面貌,还是需要等待它的重见天日,或者等待科技发展到足可以不用挖掘即可完全探知地宫信息的那一天了。地宫内的奇珍异宝如前文所述,由乾陵陵区的地面建筑和人们推测的地宫可知,它是仿照古长安城修建的,因此可以说,它就是唐代社会生活尤其是宫廷生活的一部形象缩影,对于人们研究唐代的文化与工艺,也是宝贵的实物资料,因此人们也称乾陵是一座完整的艺术宝库。人们对乾陵有如此高的评价,那么,乾陵的地宫里到底有哪些奇珍异宝呢?1.棺椁想到地宫,自然会想到埋藏于地宫中最重要的物品——棺椁。人们认为,在乾陵中,存放唐高宗和武则天尸体的棺椁就应该是精妙绝伦、举世无双的工艺品。据传说,那两座棺椁的材质是玉的,因为传说玉棺可以防腐,使存放于其中的尸体仍能保持生前的模样。人们之所以会猜测乾陵里的棺椁会是玉棺椁,是因为在唐代,我国和田玉就极为出名,高官贵族尤其喜欢和田玉,比如武则天皇帝也很喜欢和田玉。因此人们推测,乾陵里的棺椁是和田玉雕凿而成的。不过也有人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一是神仙难断寸玉,想要找两大块足可以存放尸体的玉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还要得皇帝的欢心,就更不容易了。二是要防腐,并不是非玉石不可,来自深山中的千年楠木也有一定的防腐功能,所以他们认为乾陵里的棺椁很可能是由千年楠木装镶而成的。不管乾陵的棺椁是由什么做成的,它肯定是由技艺高超的工匠精心雕琢而成的。人们从相关资料中得到这样的猜测:在乾陵棺椁上,刻画着内容丰富、技艺高超的线刻画,在外部,还装饰有金丝银线、美玉宝珠,它们将棺椁装饰得金碧辉煌、光彩耀人、价值连城。专家们根据相关文献以及从乾陵陪葬墓中发掘的相关资料推断,乾陵墓室中存放的棺椁底部应该有防潮、防腐材料,在棺椁上面,还应该覆盖着珍宝,在这些珍宝上面,还有“七星板”,除此之外,应该还有席、褥,旁置衣物及珪、璋、璧、琥、璜等“六玉”等物。除了棺椁十分贵重外,在棺椁内,唐高宗及武则天的衣冠鞋裙,以及尸体的口里都有宝珠。而在他们的龙袍皇冠上,也佩带着让人无法想象的奇珍异宝,以表现他们所拥有的皇权的至尊至贵。专家们猜测,两位皇帝应该都是身穿12套的大敛之衣,头枕在玉匣上,口里应该含有玉贝。他们应该是仰卧于褥上,面朝上。在棺椁内侧应该镶饰着黄帛,黄帛上还应该绘有日、月、星辰及金乌、玉兔、龙、鹤等图案。在乾陵地宫的后墓室里,应该仿照古长安城的皇宫,设有石床,在石床上,应该放着衣冠、剑佩、千味食及两位皇帝生前喜欢的物什。2.陪葬品在乾陵地宫里,除了最贵重的棺椁外,还有大量珍稀的陪葬品。人们根据乾陵修建是按照唐代墓葬形制来推测,在乾陵内,至少应该包括有唐高宗和武则天用过的玉玺、私印、文房四宝以及衣物书籍等。不仅金银珠宝,只说陪葬品中的书籍,它们对相关专家学者研究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法律、宗教、艺术等情况,能提供详细的、完整可靠的宝贵资料,必然使他们对唐代有一个更加深入、具体的了解。人们猜测,唐代著名史学家吴兢所著的《武则天实录》一书在乾陵地宫中也应该会有,这本书比较全面真实地记录了武则天的生平,如果它能被发掘,完整保存下来,必然会为人们揭开笼罩在武则天这位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头上的神秘面纱,使武则天统治的大周王朝的许多悬而未解的问题有一个相对圆满的解答。据乾陵中的述圣纪碑记载,唐高宗本人十分喜爱书籍、字画,因此在他临终时,要求将他生前收集的书籍、字画等全部随他一起埋到乾陵里。可想而知,乾陵里面埋藏了多少稀世珍宝与珍贵书籍、字画。除了乾陵地宫后墓室里的棺椁与陪葬的玉玺、私印、文房四宝以及衣物书籍外,人们推测,在乾陵地宫的前墓室里,应该设有“宝帐”,在宝帐内应该放着神座,玉质的“宝绶”、“谥册”和“哀册”。另外,在其他墓室及各便房内,还应该陪葬着数量惊人的金、银、玉、陶、瓷质祭器和古币,因为它们也是陪葬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线刻画和壁画除了那些陪葬的财宝,在乾陵地宫的地道、石门、棺椁、墙壁上,还应该有工匠们雕刻、绘制的大量线刻画、镶嵌画和壁画,这些线刻画、镶嵌画与壁画也是宝贵的历史财富,可以说,在乾陵地宫中,再微小的东西,也是不可多得的无价之宝。乾陵内有如此多的珍宝,让乾陵地宫重见天日,就可以为世界展现盛唐文化的独异风采。而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进入乾陵内,那么怎么才能进到乾陵内呢?它的入口在哪儿呢?这个问题是自乾陵修建完工唐高宗和武则天埋入乾陵后,就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然而对于这个问题,史书中却没有任何记载,在乾陵陵区,也没有任何明显或特有的标志提示入口所在地。乾陵壁画乾陵墓地画乾陵意外现身1.历代盗掘除了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组织考古人员对乾陵的墓道口以及它的陪葬墓进行过发掘外,在历史上,乾陵还曾被盗墓贼光顾过。据史料记载,早在五代时,后梁耀州节度使温韬,便“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之所藏金宝……惟乾陵风雨不可发”。显然,因为天气恶劣,温韬无法派兵前往盗掘,而使乾陵逃过一难。不过,它的幸运并没有持续下去,在唐末时,黄巢率领农民起义,召集起了大批农民。然而起义军成员的增加,除了增加了他的实力外,还为他带来了军资匮乏的问题。为了补充军费,黄巢动用40万将士,盗挖乾陵。当时他所派的人已经在乾陵内挖出了一条40余米深的大沟,但是他们一直没有找到乾陵的墓道口。本来黄巢还想继续挖掘,可是官军很快追剿到了,面对强于他的官军,黄巢不得不放弃挖掘乾陵的打算,从乾陵中退了出去。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国民党各军官为了敛取大量财富,四处盗掘古墓。面对乾陵这样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两位帝王同葬陵墓,国民党将领孙连仲自然不会放过。然而毕竟乾陵几曾被盗,都安然无恙,自有它的原因,如果他只派小股人员,在短时间内未必能将乾陵内的宝藏挖掘出来,可是盗墓在明面上毕竟还是违法的,所以他只能换个名目掩盖他的盗墓行为了。就这样,孙连仲借口保护乾陵,带领部下驻扎在梁山下,以演习为名,用真枪真炮的轰击声掩护一个师的兵力对乾陵进行盗掘。然而孙连仲的士兵们用炸药炸了乾陵的很多地方,却仍没能找到墓道的入口。无奈之下,孙连仲只能命士兵四处乱挖,可是就在他们盲目挖掘时,雷雨大作,一连数日,都不停歇,看到这种异象,士兵们议论纷纷,认为孙连仲盗挖乾陵招来了武则天皇帝的警告。因为天气不允许,加上士兵人心涣散,孙连仲无奈只得放弃盗掘乾陵的行动,率部离开乾陵。从古到今,多少盗墓者想盗掘乾陵,然而都失败于找不到乾陵地宫墓道入口上。虽然那么多人刻意寻找都没有发现乾陵地宫墓道入口,在新中国成立后,却有人在无意中发现了乾陵的墓道入口。2.意外发现在1958年冬季,国家召集农民修复经过乾陵的西兰公路,因为石料不够,当地人便到梁山上炸石取料。在11月27日下午,贺社社与同伴们在距无字碑向北1000米处的梁山北峰东南坡炸石头,前两炮没有任何异常,但是第三炮炸响后,几块石条飞了出来。贺社社和同伴们本来想收取这些石头,可是他们突然发现,这些石头不像是自然炸出来的,而像是人工凿的,而且在这些石头上,还有一些文字,有的石头上面甚至还连着像钢筋一样的东西。当地人一直将武则天称为姑婆,贺社社和同伴们看到这些石条后,便想到莫非自己把姑婆陵炸开了?想到这儿,他们知道出大事了,就跑到乾县政府办公室,向一位姓杨的干部报告了情况。这位姓杨的干部听了他们的话后,也很吃惊,知道如果是真的,那么这件事就不是他能决定的,所以立刻向县委书记、县长作了报告。县委书记、县长听了他们的报告后,一开始并不相信,毕竟他们都知道,在民国时期,孙连仲派出一个师的兵力,连轰带炸都没有找到乾陵,这几个农民用土炸药怎么可能就炸到乾陵了呢?虽然县委书记和县长都很怀疑农民用土炸药炸出乾陵的说法,不过,他们也没反对杨姓干部和那些农民再去现场观察一下。因为当时交通不方便,加上从乾县政府到梁山墓道口有15里的崎岖山路,杨姓干部和农民们到炸出石条的地方时,已经是傍晚了,杨姓干部看了看现场的石头,发现的确有带字的石条。为防万一,杨姓干部让那几个农民用碎石把炸点盖住后,然后告诉那些农民,不准再在这里炸石头了,而且也不准他们向外传炸出有刻字的石条的事。听了杨姓干部的话,贺社社和同伴们就收拾工具回家了。杨姓干部回去后,没有放松,而是连夜向县委书记和县长汇报了他前去现场观察到的情况。县委书记和县长听了他的汇报后,经过商量,决定让他放下手里的其他工作,专门管这件事,同时县委书记和县长也不敢怠慢,立即向省城相关主管上级作了汇报。于是在当年12月4日,相关考古专家便来到了梁山下,其中就有杨正兴、雒仲儒等人。他们到达乾陵后,立刻对农民炸出有刻字的石条的地方进行仔细勘查。惊喜出现了,这的确是乾陵的墓道入口,当这一消息确定后,陕西省主管部门便组织考古专家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并于4月3日正式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当5月12日,乾陵地宫墓道的砌石全部被他们发掘清理出来后,考古专家们发现,乾陵地宫墓道的情况,与《旧唐书??严善思传》“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的记载完全相同。他们据此推测,这里就应该是真正的乾陵地宫墓道入口,尤其是当他们在此处入口的周围,并没有发现盗洞和被扰乱的痕迹,他们认为,乾陵的确如传闻所说,虽然数次被盗墓贼惦记,但是却一直没有被盗墓贼得手。受技术限制,乾陵地宫入口虽然被发掘,国家仍决定暂不对乾陵继续发掘,而是等待技术更成熟之后,在适当时候再对其进行完善地开发。
编辑推荐
《国家宝藏全档案》:王陵宝藏、古城宝藏 、战争宝藏、佛寺宝藏、沉船宝藏。秦始皇陵宝藏:超乎想象的恢弘;汉朝楚王陵:兵马俑为何葬在这里;乾陵:“二圣”并葬,能有多少宝藏;黑水城:探寻沙漠深处的宝藏;石达开宝藏之谜:面水靠山,宝藏其间;清东陵:绝世珍宝被盗记;乐山大佛:佛像胸前惊现“藏脏洞”;法门寺:地宫内独一无二的佛指舍利;碗礁一号:“海底瓷都”惊艳出世;“阿波丸”:为什么让世界如此惦记;探秘国家宝藏,一切尽在“全档案系列”!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