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人安全生产知识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作者:任国友 编著  页数:200  字数:150000  

内容概要

  本书介绍了石油工人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和实用方法,为基层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主要内容包括:概述;石油生产安全事故预防;石油开采中典型工种安全要求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石油生产安全事故预防
第三章 石油开采中典型工种安全要求
第四章 野外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第五章 现场救护与应急处理常识
第六章 职工安全生产的权利与义务
第七章 职工劳动保护常识
第八章 工伤认定与保险常识
附录1
附录2
附录 3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有毒化学制剂种类的主要中毒途径及危害 在石油开采作业中使用的化学制剂通常是有毒的,常见的有: (1)杀菌剂。在钻井液、压裂液配制和注水中往往要使用杀菌剂以抑制细菌的繁殖。这类药剂既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同时它对人和哺乳类动物及水生生物有很大的毒性。石油工业中用得较多的杀菌剂有季铵盐类(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代号1227)和醛类等。 (2)胺盐类。是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它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皮肤接触或经消化道进入。 (3)缓蚀剂。缓蚀剂由于使用的场合不同,选用的胺盐有水溶性的、油分散性的、也有挥发性较强的。有的缓蚀剂成分很复杂,为了提高缓蚀效果,有时还复配有表面活性剂。关于缓蚀剂进人人体的途径和防护,与季铵盐类的情形相同。 (4)高分子化合物。在钻井液用的泥浆材料中应用高分子化合物品种不少,但比较典型的化合物主要有聚丙烯酰胺系列,一般来说,这种聚合物属于低毒性物质。这种低毒性主要是由于合成后产品中有未完全反应的单体丙烯酰胺,而丙烯酰胺的毒性较高,可经口、皮肤、黏膜等途径吸收,对人体有致敏性,所以更要防止中毒。 3.产生粉尘的作业 钻井施工过程中,产生粉尘侵害人体的作业,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 (1)配制钻井液时,各种粉状泥浆材料破袋加入混合漏斗时,抖袋产生大量粉尘; (2)下钻过程中,刹带片与刹车鼓长时间摩擦,使刹带片表面的石棉脱落,以粉尘形式散布在空气中; (3)固井时,下灰过程中,有一定量的水泥泄漏,产生水泥粉尘。

编辑推荐

《石油工人安全生产知识(图文版)》是一部易于掌握、重视实用实效的职工安全生产培训读本,也是各级工会劳动保护部门和各类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必备的“安全顾问”。《石油工人安全生产知识(图文版)》可成为广大职工、农民工及相关读者、部门获取石油安全生产知识的通俗读物,也适合作为石油工业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实用培训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石油工人安全生产知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