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弯的夏天

出版时间:2010-12-20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作者:魏微  页数:268  字数:2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魏微讲述了一个十六的少年和一个三十二岁的女人恋爱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成长的故事,一个爱情的故事,一个关于偶然的故事,一个中年男人回忆的故事。在小说中,作者一改以往的女性口吻,而从一个男性的角度来诉说那段爱恨交加的“姐弟恋”往事。  故事本身很平常,但作者的叙述平稳,细腻,情节又曲折、起伏,波澜迭起,却又决不是去刻意营造故事情节,另外,作者对男性心理的把握也十分到位,这都足以证明魏微不凡的小说功力和叙事才华。小说所焕发出的真实情感以及对人性的反思让人不禁感动与思索。看完这部小说,不由得会想起意大利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那也是一段凄美而感人的隐秘情感。  魏微在小说最后一段叙述得非常耐人寻味,十六年过去了,男主人公下了公交车,希望碰到一个像当年让他心动的女人,但物是人非,似水流年,伴随人的只是那或悲或喜的回忆。就是这回忆牵引着读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夏天的美丽传说。

作者简介

魏微,女,1970年生。已发表小说、随笔一百余万字。代表作品有:《大老郑的女人》《化妆》《姊妹》等。曾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二届中国小说学会奖,第十届庄重文文学奖等多种奖项。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波兰、希腊等多种文字。现供职于广东省作协。

书籍目录

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

章节摘录

  这一段和那一段之间又是无关联的。我并不以为,我的经历会在我身上留下烙印。绝不会。我也不允许。  事情就是这样,我不知道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我开始想起阿姐。一开始,只是不动声色的,我想起某年夏天,也许是春夏之交,我来到北京。我在公交车上遇上了阿姐。  我想起了她的容颜和轮廓,她的白短袖衫和鹅黄裙子。一切是那样的清晰,触手可及。一切都像是真的,就像在昨天。我知道,有一件事情即将发生,它在我的生活里,它是回忆。它不可阻挡,来势汹涌。  我已经很多年不再想起阿姐了,我忘了她。这是真的,自然而然的,没费一点力气。那时我年轻,两年后吧,我十八岁那年,遇上一个可爱的姑娘,并爱上了她。  那是类似青梅竹马的一段恋情。是呵,青梅竹马,我甚至来不及亲她的嘴唇。她只允许我亲她的眼睛、睫毛、额头,诸如此类。只允许我把手放在她的胸部以外,臀部以上。她并不漂亮,可是声音稚嫩爽IZl,有新鲜果汁的气味。我在这其中投入了感情,只可惜维系了半年,就散了。  从那以后,我马不停蹄地谈恋爱。我只想说,那时我荷尔蒙分泌旺盛,有无限的精力,我热爱女人。并且自以为是一个男人。  某种程度上讲,自从遇见阿姐以后,我就是。  我看着我年少时的那张照片,久久地端详着。我的旧相册里还有一些照片。大体上,我把它们按时间排列。我看见了一个男人,从他坐在婴儿车里开始,他睁着茫然、空洞的眼睛,没有思想。他把手含在嘴巴里。  他坐在镜头里,四肢伸开。大约有些惊恐。下肢的连接处,有一个小肉疙瘩。很多年前,我奶奶叫它“小逗号”。我奶奶说,这可是金贵东西,男人要靠这个当家的。  我奶奶还说了一些什么,我不记得了。总之,邻居的阿婶大妈们笑了起来。我从小就跟奶奶一起生活,在那条拥挤、闻得见槐树花香的巷子里长到七岁,直到离开。我没有母亲。从我有记忆开始,我就没能看见母亲。我奶奶说她死了。我小叔告诉我,你父母离婚了。  所有的说法莫衷一是。  我甚至怀疑过,我是个野孩子。从来没有父母,是从树权间掉下来的。我与这个家庭也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他们从路边偶尔捡回来的。  有一次,邻居小伍文绉绉地对我说,你是私生子。  我回家问爷爷.什么叫私生子?  我那很有学问的爷爷一下子怔住了。他从躺椅上坐起来,把报纸搁在一边,俯身看我。他说,这是谁告诉你的?  我说,私生子就是野孩子吗?  我爷爷打量着我,说,有人叫过你野孩子吗?  我点点头。  我爷爷把我拉近身边,握住我的手。隔了很久,他才说,你不是野孩子。第一,你的父母都在外地,但是……他们分开了。你父亲在读大学,你母亲住在另一个城市。他们现在过得很好。第二,你是爷爷的孙子,我们都很爱你。  我点点头,转身走了。我觉得自己快要哭了。从前,我是个敏感的孩子,内向、害羞、多情。一点点善意和伤害都能感觉到,也一直小心翼翼的。后来变了。我变成了一个我自己都不认识的人。  当然,这跟阿姐没有关系。在遇上阿姐之前,我就变了。在少年时代,我开始过上另一种生活,跟童年完全不一样。在这里,我丝毫没有后悔的意思。我不后悔。对于走过的路,做过的错事,遇到过的女人……现在,我都能坦然接受。  当然,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时间和经历。这是后话。  我从不试图,要对我这一生做出总结。太早了些,我今年十二岁。可是常常感觉到体虚赢弱,医生说是心脏问题,关系不大。 我们家族的人都死于心脏,这是遗传。我叔叔死得最早,卒年二十八岁。我爷爷死于五十六岁的壮年,距他被平反亦不过两年。那时,我们已搬离了那条拥挤嘈杂的小巷,回到自己的住处。那是一幢带院落的两层小楼。平时,我爷爷种花,植草,我们家还栽种了葡萄。更多的时候,我在画室里看见爷爷,墙壁和桌布上落下很多颜色。  我爷爷是画家。  大约半年前吧,我父亲也死了。我去奔丧,眼看着他被推进火炉里,烧成灰,成烟。我在殡仪馆的院子里站了一会儿,等他的骨灰出来。我想着这个与我渊源很深的男人,极偶尔的一次失误,他把我带到人世。  我的出生是个误会。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这一幕。  可是他死了。五十二岁,心脏衰竭。  现在想来,在我赴南京奔丧的那段日子里,我确实精神恍惚。我和继母就父亲的后事做了安排。我机械地做着这一切,还强打精神,安慰悲痛中的继母和妹妹。  我继母说,小晖,你长大了。她哭了起来。  我说,我已年过三十。  时间过得真快,我嫁给你父亲的时候,他也是这个年纪。——比你要略大一些。她打量我一眼,深深地叹着气。  我无语。探手够来烟缸,把烟灰弹进去。  从前对不起得很,她又说,似乎欲言又止。我们怠慢过你。你父亲也……  我很快打断她,害怕重提往事。因为不愉快。谁都没有错,可是谁都不愉快。我说,是我不好。我从来就不省心。  从前,你是个问题孩子,正是青春期,又遇上一拨不良少年。她更加忧心忡忡了:我们待你的方式不对,太急躁了些。  我说,谁都年轻过。  我站起来,弯腰掐灭烟头。我想出去走走。不能再继续这样的谈话。我头痛,意志低迷,心绪败坏。我不想承认,这一切是缘于父亲,他死了。他看上去那么年轻,风雅倜傥。  我不得不承认。  他确实风雅倜傥,看上去就像我的兄弟。可是他是父亲,他的血液在我脉管里汹涌流淌。家族里的男丁接二连三地猝死,使我不得不想到一些事情,比如我自己。  我一个个送走他们。被叫到弥留之际的床前,让他们看最后一句,听他们讲两句含混不清的话。我从一个城市赶往另一个城市,把他们的骨灰装进盒子里,盖好。把他们安葬。  家族里的男丁只剩下我了。也许我将“来目无多”?这样的想象让人情绪低落。  我打车去中山陵。在南京,如果你心情烦躁,就去中山陵吧。去爬爬山,或者石阶。看看青灰的古城墙,在阳光底下,怎样安静、风尘地矗立着,阴面爬满了岁月的湿苔。  对南京,我再熟悉不过了。我在这里度过了少年时代,从十岁到十六岁。我熟悉这个城市的每一条街巷,我曾厮混于此。逃学,打架斗殴,偷钱,追女孩子。  后来,我带阿姐也曾来过南京。一开始,我们住小旅馆。等有钱了,我们便改住宾馆和大饭店。我们吃喝玩乐,挥金如土。整日混迹于高档娱乐场所,衣衫时髦。你没看见我们出双入对的样子,言行文明、优雅、亲密。以姐弟名目登记,过的是夫妻生活。  也许就在这时,我想起了阿姐。我想跟她说说话,说说爱情,生死。家族里的亲人一个个英年早逝,我感到害怕。我想跟她说说害怕。还有信仰、音乐、抽象画。她懂的。不懂的时候,她听着,点着头。她从来不插一句话。  她知道,我需要说话。  她坐在墙角,抽着烟,烟缸放在隆起的膝盖上。她站起身来,赤脚在地板上走着,若有所思的样子。她去厨房取来一只水杯,放到我面前,说,自己来,啊?  她把我头搂在怀里,手指轻轻摸索着我的鼻梁和眼睛。她说,说吧,说完你就舒服了。  ……

媒体关注与评论

  魏微的作品在细微处显示出内在的穿透力,平实、质朴中会涌溢出生活复杂的意味,提示我们忽略的那些伤痛。她的作品不仅写出青年人的热情和渴望,也写出底层人的艰辛和倔强。魏微作品总是具有一种明媚而鲜亮的气质,在任何时候,她的作品都有光亮透视出来,都有机智和期许引领心灵行进。  ——陈晓明  魏微的声音,远听细腻安然,敏感纯净。细察之下,其笔触淡漠,却有热情和生命力蜇伏其间;文字缠绕处,常流露出为时间束手的隐秘忧伤;克制的叙述背后,俨有波光潋滟。她既以不易察觉的细节方式靠近了人类内心的危险临界,又以对人性的宽容唤醒了我们关于温暖的朴素回忆。  ——曹文轩

编辑推荐

  《拐弯的夏天》是魏微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内容是写一个男孩子与一个大他十六岁的女人之间的故事,这故事当然涉及爱情,还有成长,或者还可以说,这里面还将隐约涉及年轻的理想。  故事的叙述是第一人称的回忆,一个私生子身份的男孩子“我”,因为与父亲和继母关系的紧张,一个人前往北京学习画画,却在公交车上与阿姐相遇。素来以行骗为业的阿姐习惯性地骗了“我”,在一场冲突之后,我和阿姐渐渐产生了感情,于是我开始了两年的跟随阿姐的迷幻生活。阿姐继续自己的骗子职业,带着我在各个城市穿梭。而我也在这奔波中渐渐长大、成熟。同时陷入对阿姐的痴迷中无法自拔。阿姐在带着我的时日里,她时而任性,时而乖巧,时而天真,时而世故。她坚持让我始终远离在她的工作之外,并要求我一心把画学好。这个复杂而简单的女人,让我爱恨交加,无法拥有,却又无法离开。  作家魏微曾在小说的后记中说,这个故事是有真实的背景材料的。我们从小说的故事情节中似乎很难找到佐证。但是,这没有关系。当读者对于我和阿姐的感情充满好奇、理解和共鸣时,我们只能说这是一部相当不错的小说。作家非常细腻地一步一步描绘了我和阿姐这样隐秘而又艳丽的情感,这细微而曲折,幽深而辽远的爱情,不管形态怎样,最后都是感动。  倘若单单是爱情,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就会多少有些单薄。作家魏微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很好的在爱情当中铺写了我的成长这一很重要的线索。其中关于我中学时代的叙述,很让人想到《美国往事》中的镜头,这种青春期的飞扬莽撞情愫,以及后来一个男孩子在成长中对于情感、责任乃至理想的理解,也是这部小说值得读者细细体味的地方之一。如果说,同样是姐弟恋色彩的《朗读者》那么深入人心,那么《拐弯的夏天》在大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物性格的深层刻画上,还是显得简略了些。当然,这也是一个作家不断成熟的期待空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拐弯的夏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我知道,文哲读得好的人,知道历史比我多的人,一定可以在魏微的字里面读到更多的东西,剖析得更深刻。
      
       看一些人的字,比如黎戈,她写女作家,你必定知道她的阅读不仅大量,而且范围很广。我现在会羡慕那些在青春期读了很多很多文学作品和哲学史学的人,他们读书,总是能深入到作者写作时的历史背景去,这有效地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理解作者的用意。可是我不行,每次都要强调,读得越多,越晓得自己浅薄,怎么补嘛,时间没有,钱也没有。(凄苦的假象……)
      
       所以我写不出好看的书评,只能浅浅品尝,说些我能说的,尽管只是无尽的擦边球。给我点时间吧。
      
      
       读这本《拐弯的夏天》,第一二部分都是在上选修的课室里读的,耳旁是老师吵闹而毫无营养的授课,今天更过分,旁边男生身体和口腔的气味,在他说话的时候同时飘过来,不晓得今天是打球了还是怎么的,味道相当不好。第三部分没有读,再怎么读下去,“读下去,故事也就那么回事”。最近读这些作品没耐心。
      
      
       这本书,比朱少麟浅很多,但没有逃过作者接故事抒发自己的套路。我在想,一个作者,有多大程度,只是写故事,而不把自己安装在其中一个角色上?如果不能避免,控制不好,作品很容易会变成作者喋喋不休的产物,他/她在表达角色的时候,不加节制地表达自己……看着这些贴着角色的身体飞出去的那些话,你会发现角色就是作者自己。如果喜欢这个作者倒也还好,但是如果你本身不喜欢牢骚类的语言,那对读者来说就是折磨——凭什么我读故事,还要被强迫看你发牢骚?
      
       当然,要是写作能那么理性,也就不需要写作了。
      
       北岛在评论特朗斯特罗姆时说了这么一句话:“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诗人(或者说每个人)都是病人,写作就是一种心理治疗。”嗯,我想,我们得充分尊重作者的心理治疗结果。(路人A:不喜欢就别读好了)
      
      
       青春期。这仨字离我可远了。我边读边想,单纯可真是种美德。经过社会现实层层的“污染”之后,单纯这个词就再也不属于我了(天真另当别论)。
      
       单纯,是那种在成长初期,对世事尚在接触阶段,懵懂但不无知,恰好身体也在一点点变成熟,长高,或者出现生理上的变化,借由躁动的未经开化的思想,把触角伸向混沌的世界。你不得不承认这种“尝试”是美好的,一切都是未知,都等我去看,去触摸,去感知,去笨拙地爱人,去受伤害……一开始的这一切,都是美的。甚至,青春期犯下的错误,都因为这美,具有了被原谅的资格——他们什么都不懂,你怎么能去责备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呢?
      
       所以青春之所以美,除了不可复制,不可复得,还因为那些你遇到的、逐步浸染你思想和记忆的人和事。像一块质地柔软的泥巴,可以被捏成任何一种形状,虽然样子粗粗糙糙的不好看,可是依然能保持单纯地去相信和接受(即便这些都会改变)。
      
      
       自从我上了大学以后,我就没怎么接触过男生,社交几乎全部中断,没有人追我,我也不喜欢别人,简单到几乎要忘了自己曾有过一个青春期。不知道是不是同校男生的质量问题,现在对同龄男生严重失去兴趣,应该还和高中谈的恋爱有关。有时我看着他们幼稚的举动和言语,擦身而过的时候替他们汗颜,这怎么能从一个20岁的人小伙子嘴里讲出来?他怎么能那么轻浮?
      
       吼,谁都像你这么世故,人人都不要青春期了噢?(洗洗睡吧你)
      
      
       真无力啊。青春。
      
  •   朋友强烈推荐的书,还没有来得及看。
  •   如标题所示,除纸张问题外,其他的都还行。很喜欢这个作家。
  •   关于成长关 关于告别的一首挽歌
  •   这本书好像是旧的哦,封面比较脏,但是纸质还不错!
  •     本人在写一篇小论文,其中要用到魏微的本部作品,但苦于找不到书,想恳请有书的朋友,帮忙查询下以下内容的具体页码,不胜感激:
      1.“他们相遇的那一年,男孩十六岁,女人三十二岁……那又怎样呢?你猜着,或许他们相爱了爱了两年,其中一个跑掉了,另一个区寻找;又或者是,这是一段无可逃避的爱情,注定要发生的,怎么也躲不掉。”
      
      2.经历是浮光掠影的,于我,它一段段的,呈片段性地展现。这一段和那一段之间又是无关联的。我并不以为,我的经历会在我身上留下烙印。绝不会。我也不允许。”
      
      3.“可是那个男孩不是我,他死了。投胎换骨成另一人。”
  •     《拐弯的夏天》是女作家魏微的长篇小说,其最初的名字是“夏日1986”。
      
      小说叙事是由一个中年男人的回忆启动的。“我”(小晖)是个私生子,自小住在爷爷奶奶家。十岁时,老人去世,“我”来到南京,同父亲和继母生活,并开始了自己的痞子生涯:逃学、打架、偷钱、偷看色情读物。1986年春,好友在一次斗殴中死去。当年夏天,十六岁的“我”离开南京,北上学画。初到北京,“我”遇到并爱上了长自己十六岁、以骗人为业的阿姐。从此,追随阿姐走遍半个中国,直至两年后阿姐被捕。
      
      魏微小说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她对边缘人的善意和慈悲。这本书里,对私生子、家庭暴力、姐弟恋、骗子等,她并没有做非黑即白的道德判断,而是试图完整、公正地描摹人物和事件。比如,“我”痞子生活的背景是,初来南京时受到同龄人的欺辱,与继母尴尬的相处和父亲爱恨交加的殴打。成为痞子后,“我”有一次看枪决,“很多人立在我们的面前,踮起脚看着。我蹲下身,把手抄在衣袖里,我第一次感到害怕,浑身冰冷,血液仿佛被冻住似的,流速很慢。我觉得自己快要呕吐了。”面对真正的暴力和血腥,“我”没有冷漠和好奇,反倒异常恐惧,甚至引起生理的不适。这样的一个“坏孩子”,敏感、多情、温柔,心底里是好的、善的。他的忤逆乖张,不过是弱者的保护色。
      
      了解到这点,或许就能理解“我”对阿姐的感情了。对于“我”而言,阿姐是生命中缺席的母亲,是倾“我”所有的初恋,是与世界相交的温柔触点。在彼此的相处中,阿姐对“我”的过往百听不厌,很少插言,亦少感慨。阿姐的孩子气,俏皮,胡搅蛮缠让“我”有了做男友、保护别人的尊严。和父亲残忍、小心翼翼、探不出头来的爱不同,阿姐会“搂我,疼我,用怀抱暖我”。阿姐给予“我”的肉体和精神之爱,带给了这个长期汲于严寒的少年,一份实在、直抵心坎的温暖。
      
      这样的阿姐,来自一个庞大、有名望的家族。1965年,阿姐的父亲因病去世,随后母亲离世,文革结束后哥哥入狱,后被初恋男友抛弃,遂委身于骗子马三。离开马三后,阿姐孑然一身,开始了自己的行骗生涯。小说里,对阿姐的“骗子”身份着墨不多,更多的则是通过“我”的视角,写她身为一个女人、一个成人的表现,尽管她身上有着“骗子”的职业性格。事实上,“我”和阿姐,有着同样曲折、不可控的成长史,相似的痛点。他们的爱,比寻常的男欢女爱更复杂;是两个孤苦伶仃的人,深知彼此苦楚,唇齿相依、相濡以沫。小说里,与这段感情成对比的,是“我”初到北京时,和父亲的朋友张伯伯一家的相处。张伯伯家是典型的幸福家庭:夫妻美满,女儿乖巧。这样的日子虽然向上,让人向往,却是隔的,生涩的,无力暖心。
      
      离开阿姐的“我”,放弃了年少时的画家梦,转投商场。日常生活的强大磁场,吸引他和常人一样,过着乏善可陈的平庸生活。然而,小说的叙述者“我”对于过去浓烈奔放的生活和情感,并没有后悔或沉溺,他的语气,更像是一个越过层峦叠嶂的人,在回望来路时发出的一声轻轻叹息。
      
       我一直认为,魏微的文章有一种节奏,就像她常写到的晒太阳的场景,缓慢而原始。小说里,叙事是载体,粗大事件上浮现的,是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细节,心理、感情、气氛纤毫毕现。这正是她语言的迷人之处。这本书也是一样。在描写“我”和张伯伯女儿娴娴的相处时,魏微写到“她抬头看我一眼,我们对视了一下,目光当即闪过了”。少年情窦初开的羞怯、青涩、干净就全在这个细节里了。在讲到阿姐的经历时,她花了很多笔墨写姥姥的物质之爱和其对阿姐的影响,其中的描写,与《十月五日之风雨大作》是一脉相承的。写这些,或许是为了给阿姐成年后的生活寻求源头。但说实话,我觉得这些描写和整部小说的节奏不符,感觉有点散。
      
      书中最打动我的一个细节是,1989年回到南京时,“我”从好友口中得知,自己当年暗恋的女孩在深圳卖淫,“我”十分愤怒、颓丧。“我”对女孩或许早没有了喜欢,即使有,也远远不及对阿姐炽热、深刻的爱。然而,年少时的梦想,即使无法实现不再追寻,也希望它在脑海中永不凋零。它的轰然倒塌让我们的成长有了更强烈、深重的痛感。
      
      计算一下,可以发现,主人公小晖生于1970年,这也是作者魏微的生年。魏微在书中反复强调着时间点:1949年建国,1978年文革结束,1989年的下海潮···因此,有人说它是“七十年代的成长小说”。然而,我却以为,魏微写到的成长的微妙,疼痛,强大的命运的意志,是适于任何一个时代的。
  •     
      
       我知道,文哲读得好的人,知道历史比我多的人,一定可以在魏微的字里面读到更多的东西,剖析得更深刻。
      
       看一些人的字,比如黎戈,她写女作家,你必定知道她的阅读不仅大量,而且范围很广。我现在会羡慕那些在青春期读了很多很多文学作品和哲学史学的人,他们读书,总是能深入到作者写作时的历史背景去,这有效地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理解作者的用意。可是我不行,每次都要强调,读得越多,越晓得自己浅薄,怎么补嘛,时间没有,钱也没有。(凄苦的假象……)
      
       所以我写不出好看的书评,只能浅浅品尝,说些我能说的,尽管只是无尽的擦边球。给我点时间吧。
      
      
       读这本《拐弯的夏天》,第一二部分都是在上选修的课室里读的,耳旁是老师吵闹而毫无营养的授课,今天更过分,旁边男生身体和口腔的气味,在他说话的时候同时飘过来,不晓得今天是打球了还是怎么的,味道相当不好。第三部分没有读,再怎么读下去,“读下去,故事也就那么回事”。最近读这些作品没耐心。
      
      
       这本书,比朱少麟浅很多,但没有逃过作者接故事抒发自己的套路。我在想,一个作者,有多大程度,只是写故事,而不把自己安装在其中一个角色上?如果不能避免,控制不好,作品很容易会变成作者喋喋不休的产物,他/她在表达角色的时候,不加节制地表达自己……看着这些贴着角色的身体飞出去的那些话,你会发现角色就是作者自己。如果喜欢这个作者倒也还好,但是如果你本身不喜欢牢骚类的语言,那对读者来说就是折磨——凭什么我读故事,还要被强迫看你发牢骚?
      
       当然,要是写作能那么理性,也就不需要写作了。
      
       北岛在评论特朗斯特罗姆时说了这么一句话:“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诗人(或者说每个人)都是病人,写作就是一种心理治疗。”嗯,我想,我们得充分尊重作者的心理治疗结果。(路人A:不喜欢就别读好了)
      
      
       青春期。这仨字离我可远了。我边读边想,单纯可真是种美德。经过社会现实层层的“污染”之后,单纯这个词就再也不属于我了(天真另当别论)。
      
       单纯,是那种在成长初期,对世事尚在接触阶段,懵懂但不无知,恰好身体也在一点点变成熟,长高,或者出现生理上的变化,借由躁动的未经开化的思想,把触角伸向混沌的世界。你不得不承认这种“尝试”是美好的,一切都是未知,都等我去看,去触摸,去感知,去笨拙地爱人,去受伤害……一开始的这一切,都是美的。甚至,青春期犯下的错误,都因为这美,具有了被原谅的资格——他们什么都不懂,你怎么能去责备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呢?
      
       所以青春之所以美,除了不可复制,不可复得,还因为那些你遇到的、逐步浸染你思想和记忆的人和事。像一块质地柔软的泥巴,可以被捏成任何一种形状,虽然样子粗粗糙糙的不好看,可是依然能保持单纯地去相信和接受(即便这些都会改变)。
      
      
       自从我上了大学以后,我就没怎么接触过男生,社交几乎全部中断,没有人追我,我也不喜欢别人,简单到几乎要忘了自己曾有过一个青春期。不知道是不是同校男生的质量问题,现在对同龄男生严重失去兴趣,应该还和高中谈的恋爱有关。有时我看着他们幼稚的举动和言语,擦身而过的时候替他们汗颜,这怎么能从一个20岁的人小伙子嘴里讲出来?他怎么能那么轻浮?
      
       吼,谁都像你这么世故,人人都不要青春期了噢?(洗洗睡吧你)
      
      
       真无力啊。青春。
      
      
      
      
      
  •     微妙的灰色——魏微
      
      我这两天看的是她的长篇小说《拐弯的夏天》,每天看很长时间,于是得调整出各种姿势,仰躺着,趴着,屈膝坐着,盘腿猫着,唯有我和书本之间的距离固定着,就像是坐在发廊被洗发妹搬弄着脑袋洗头的男顾客,而他们眼睛却始终固定在墙角上的电视屏幕上,我就是好奇人们表面状态下的,注意力的另一指向,我喜欢发现他们的抽离。
      而魏微也有这个爱好:她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然后又让人物自己发现了自己的心理活动,就是这样,她笔下的人物就有一种“自觉性”,而不是为了故事发展而安插的角色,那种角色担当不起她要表达的内容。
      这本小说我本以为会看得很轻松,因为它是以一个少年的口述,回忆自己和一个年长自己16岁的女人的一段关系,很复杂的关系。复杂的关系并不是说这段关系牵涉的人很多,而是“我对于你来说,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的不确定性,使得一段关系变得复杂。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是这样的。
      在她质朴的文字里,其实有着更大的野心,她不描述大环境,也很少刻画小景物,而是通过人物的命运和形象,来体现时代的变迁和更迭,当你在人身上看见这些时,肯定比一段“1966年某月某日”的直接描写,触动要更大一些。于是你不会在她的行文间看见气势或鲜艳,她总是无意的,就那么写着写着,可是却像线头穿过针眼一般——无声,准确,连贯。她写人心理的迂回,每一个细微的拐角几乎都能带到,这也是曹文轩说的“她以不易觉察的细节方式靠近了人类内心危险的临界”。
      我心头好几处边缘都被她踩中了,以至于读到她对心理活动的集中描写时,我总是又怕又爱,后来都把小说中的少年当成了自己,他哭的时候,逞强的时候,我都难受得不行。
      魏微是清淡的,也时常会在小说里展露温情,可是我之所以会被她吸引,是因为她的底色是灰冷的。我们性格总有底色,底色接近的人,容易产生亲近感。人性中的触点有无数,哪个时刻碰到哪个按钮,谁都说不准。她要写这种“不准”,用她准确的方式。她也似乎是想要探求这些不确定性的起因,于是最后各种感情的漏洞和性格的成因都会追溯少年最初的亲情缺乏。也是,假如说人的性格中,最坚硬的部分,都是用遗憾做成的,那亲情的遗憾是最深远最顽固的,用它做出来的坚强,就是作为最后防线存在着的,肯定是最后一秒才崩溃的那一道。
      《拐弯的夏天》也只不过是一次成长的阶段性的纪念,纪念那些——差点毁灭你的,实际却造就你的,人和际遇。如同风之于岩石,侵蚀你,离开你,却雕塑出你的形貌,可你总不能因此,就认不出自己来。这是我想对小说中的少年说的。也希望他记住故事中女人的话:
      “她想跟他说很多。她有预感,他们在一起的日子不多了。那么就让他明白这些吧:在他们有限的交往中,如果说她曾经带给他什么,她希望它不仅仅是爱,还有为人处世的基本素质:自私,头脑清晰,有决断力,勇往直前。这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很重要。”
      
      
      
  •     总有这样一个画面钻入脑袋,他32岁那年夏天,在街上,阿姐正踏上公交车,茫然地向前看着,那是神的牵引,他不经意地回头,他望着她,她望着他,隔了又一个16年,他们就这样重逢。没有然后,不知道然后,后来的事只有他们知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后来,后来的事,不好说,也说不清。
      小小的街道上,有几个行人走过,叫卖声,闲谈声,音乐声,树上的蝉声,混杂在一起,夏日午后干热的风吹过白色的窗帘,吹到床上赤条条的他们,轻微的喘息声,呢喃声……许多年后,午夜,你是否会点一支烟,独自一人,赤脚坐在床边,一次次的回忆阿姐,只有在这时候,你才是清醒的,能够坦诚的面对你们的一切。
      1986年,16岁,32岁,私生子,朱二的死,逃离父亲,美少年,女骗子,白衬衫和鹅黄裙子,和平里公交站牌,一连串的偶然让他们闯入了彼此的世界,从此便是两人跨越两年的相依,剩下的是男孩子一辈子的记忆。短短的两年,一辈子里再短不过的两年,却让人生彻底拐了弯。他本会考上美院附中,美院,娶妻生子做画家,过着普通平淡的一辈子,她是美丽的女骗子,挥土如金,有一天人老珠黄无法行骗,或被抓进去,如流星跌入泥土。
      可是,
      那时候,阿姐那么美,
      他那么年轻,
      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带着女作家特有的细腻,以32岁男性的视角回忆,夹杂着现实与回忆,回忆中的回忆,一个发生在夏天的故事。
      
  •     朋友翻了两三页的《拐弯的夏天》之后对我说她看不下去。也许她想说,我还是思想比较保守吧!好~好~这样推断下去,该是说我思想很开放?          呵呵,说笑了。          若让我遇上这场爱,该等上几个春秋呢?          16岁的少年和32岁的女人,在某个夏天的午后,神使鬼差地相遇。女人是个骗子,原谅我,32岁的女子只能称作女人了。她是个骗子,利用自己的美色,在城市中hunt精神空虚至极的野兽。她让那些男人痴迷,即使被骗也是在无意识中落入陷阱,输,输得心甘情愿。然后,她一走了之,不择手段而达到目的的干脆,显得刺眼。她相信她这个年龄段没有爱情,在结婚之后告诉自己,夏明雪,没有爱,你不会再爱了。          爱。一个暧昧蛊惑的词,在那个明晃晃的午后,再次浮现。          措手不及,措手不及。          16岁的少年,带着羞涩的表情,出现在她的面前,他们在车站相见。我可以想象那幅多么美好的画面:男孩只是个孩子,对于32岁的女人又能是怎样的心情呢?爱慕,只是如此简单而已。          她为何会向他行骗,至今她也觉得不可思议。          “我知道,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孩,孤身来到大城市,身上必定不会带多少钱。况且他又是如此干净纯洁的少年。”          少年还是被她骗进她的居所。当发现自己被敲诈的时候,少年恼怒了,之前的爱慕之心被击得粉碎,一股邪恶的血液在体内撕杀沸腾。“你不就是要钱吗?”他把女人痛打了一顿,出手很重,没有留情。他把初到这个城市的仅有的2000元甩在她的身边,然后夺门而走。女人躲在暗处,舔噬着伤口,没有一点力气站起来,看这那些散落的钱,她没有丝毫快乐。          对于少年为何会再回去找这个女子,我不想细说。因为少年太善良,又或是女人太可怜。他留下来带她去医院看病,为她做饭。女人觉得很幸福,又会撒娇,时常弄得少年涨得脸通红,围着她团团转。她喜欢看他因为生气而脸红的样子,和对于她的无理取闹无法应付的样子。各种他的表情。她害怕哪一天,他再也不来她的屋子,她开始害怕一个人。          开始爱了?          又是一个星期的沉寂。少年果真消失了,如空气般,在夏日干燥的天空中无影无踪。     她把房门的锁换了,然后听见敲门声。开门,是他。     忘记自己是如何哭诉的,少年的表情亦是一样。他们终于相拥而泣。     做爱。     对于他们,这是一场神圣的仪式。少年羞涩的脸,女人幸福的泪水,都交织成夏日的一股微风,眼前的阳光被截成一段一段……     “你,是我见过最好看的少年!……我的美少年呵!”     他们拥抱再拥抱。          爱情当不了饭吃。           女人还是要生存下去的,她只能带着处于成长期的少年四处奔波。行骗——她所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她是个多情的女子,有时也会被眼前的“顾客”的真心所迷惑。少年明白,那是成年人的感情,与自己的不同。少年决定出走,可是在火车站的候车室里他看见她的心急如焚,四目相对亦是相拥,泪流满面。     “我要追随你,再也不走了。”这是少年心底的声音。     两年的时间,少年在成长,女人在衰老。     她是注定会离开少年的,那个始料不及却有命中注定的下午,她被带进派出所,再也没有回来。          “公安局早有我的名字记录了吧!”少年回想她半开玩笑的话语,不觉万分惆怅,心中的向谁吐露,他已经没有“阿姐”的爱护,是个男人了。          少年在他32岁时,应该是叫男人了,他还没有成家。交过几任女友,却发现自己不会爱了。     年过三十,却时常幻想,在哪个夏天午后的车站,看见一位32岁的女子对自己微笑……     故事就此结束,我的心开始痛起来。为谁难过,不太清楚。          成长的痛,放在这里,用心抚摩,亦觉得辛酸。少年成长的经历也是坎坷不堪。失去年少时最亲密的伙伴,没有长辈的疼爱,只身来到14年未曾谋面的父亲那里生活。觉得那是寄人篱下的生活,父子相互表达情感的方式异常极端,他们就像两只刺猬相互取暖,靠得越近,伤害越深。终于,少年说他要到大城市去画画。          之后他便遇见那个女人,他叫她“呵姐”。她喜欢聆听他的往事,常常看见他的泪水顺着脸颊流下。“哭吧,哭出来就没事了。”          他们各自有回忆往事,女人的那部分比较冗长,更为辛酸,以至于我回忆起来过程比较曲折,不说也罢。          我的男孩,我心疼的那位少年,坚强的外表下,存有无助软弱,在他心爱的女人面前,掩面而泣。无尽的缠绵,他们以这种方式相互慰藉,他们都需要爱。爱的匮乏让他们对彼此都像猛兽般激烈狂野。他们爱得难舍难分。          这部伤感的青春祭念曲,在那个午后猝然落幕。          以至于他们那份沉重的爱让我无法释怀。          放在哪里好呢?心里存不下,用泪水埋葬。     然后,等待那个阳光的午后。     车站。     微笑。
  •     在看这本书时,我还是14岁的孩子,刚刚过了不再被称为儿童的年龄。
      并不懂得什么叫爱情,或许那个时候看这本书会令人觉得有点早熟,对其中具体的情节还有些懵懂,只是知道,这的确是一个让人不能理解的畸形恋。
      曾经认为相遇了就相遇了,不管是用什么方式。在这个故事里,男痞子和女骗子也是以一种似乎不怎么人道的方式开始的。在整个感情中,有暴力的开场白。
      或许,这个不伦社会留给我们的也是这种印象。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everything is impossible.可是我们却不能有任何的言语。
      我们都面前闪过很多人,就像整个故事叙述的这两个交叉跑动的男女。
      他们本不是一路人,只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相遇了。
      就是这么简单,谁想得到?
      就像我们的生活,面临的选择太多,我们迷茫,于是追求新的东西,离开我们本应走的轨道。
      可是,哪些是我们本应走的路呢,无从得知。
      于是离开了就离开了,只能回忆。
  •     朋友翻了两三页的《拐弯的夏天》之后对我说她看不下去。也许她想说,我还是思想比较保守吧!好~好~这样推断下去,该是说我思想很开放?
      
      呵呵,说笑了。
      
      若让我遇上这场爱,该等上几个春秋呢?
      
      16岁的少年和32岁的女人,在某个夏天的午后,神使鬼差地相遇。女人是个骗子,原谅我,32岁的女子只能称作女人了。她是个骗子,利用自己的美色,在城市中hunt精神空虚至极的野兽。她让那些男人痴迷,即使被骗也是在无意识中落入陷阱,输,输得心甘情愿。然后,她一走了之,不择手段而达到目的的干脆,显得刺眼。她相信她这个年龄段没有爱情,在结婚之后告诉自己,夏明雪,没有爱,你不会再爱了。
      
      爱。一个暧昧蛊惑的词,在那个明晃晃的午后,再次浮现。
      
      措手不及,措手不及。
      
      16岁的少年,带着羞涩的表情,出现在她的面前,他们在车站相见。我可以想象那幅多么美好的画面:男孩只是个孩子,对于32岁的女人又能是怎样的心情呢?爱慕,只是如此简单而已。
      
      她为何会向他行骗,至今她也觉得不可思议。
      
      “我知道,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孩,孤身来到大城市,身上必定不会带多少钱。况且他又是如此干净纯洁的少年。”
      
      少年还是被她骗进她的居所。当发现自己被敲诈的时候,少年恼怒了,之前的爱慕之心被击得粉碎,一股邪恶的血液在体内撕杀沸腾。“你不就是要钱吗?”他把女人痛打了一顿,出手很重,没有留情。他把初到这个城市的仅有的2000元甩在她的身边,然后夺门而走。女人躲在暗处,舔噬着伤口,没有一点力气站起来,看这那些散落的钱,她没有丝毫快乐。
      
      对于少年为何会再回去找这个女子,我不想细说。因为少年太善良,又或是女人太可怜。他留下来带她去医院看病,为她做饭。女人觉得很幸福,又会撒娇,时常弄得少年涨得脸通红,围着她团团转。她喜欢看他因为生气而脸红的样子,和对于她的无理取闹无法应付的样子。各种他的表情。她害怕哪一天,他再也不来她的屋子,她开始害怕一个人。
      
      开始爱了?
      
      又是一个星期的沉寂。少年果真消失了,如空气般,在夏日干燥的天空中无影无踪。
      她把房门的锁换了,然后听见敲门声。开门,是他。
      忘记自己是如何哭诉的,少年的表情亦是一样。他们终于相拥而泣。
      做爱。
      对于他们,这是一场神圣的仪式。少年羞涩的脸,女人幸福的泪水,都交织成夏日的一股微风,眼前的阳光被截成一段一段……
      “你,是我见过最好看的少年!……我的美少年呵!”
      他们拥抱再拥抱。
      
      爱情当不了饭吃。
      
       女人还是要生存下去的,她只能带着处于成长期的少年四处奔波。行骗——她所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她是个多情的女子,有时也会被眼前的“顾客”的真心所迷惑。少年明白,那是成年人的感情,与自己的不同。少年决定出走,可是在火车站的候车室里他看见她的心急如焚,四目相对亦是相拥,泪流满面。
      “我要追随你,再也不走了。”这是少年心底的声音。
      两年的时间,少年在成长,女人在衰老。
      她是注定会离开少年的,那个始料不及却有命中注定的下午,她被带进派出所,再也没有回来。
      
      “公安局早有我的名字记录了吧!”少年回想她半开玩笑的话语,不觉万分惆怅,心中的向谁吐露,他已经没有“阿姐”的爱护,是个男人了。
      
      少年在他32岁时,应该是叫男人了,他还没有成家。交过几任女友,却发现自己不会爱了。
      年过三十,却时常幻想,在哪个夏天午后的车站,看见一位32岁的女子对自己微笑……
      故事就此结束,我的心开始痛起来。为谁难过,不太清楚。
      
      成长的痛,放在这里,用心抚摩,亦觉得辛酸。少年成长的经历也是坎坷不堪。失去年少时最亲密的伙伴,没有长辈的疼爱,只身来到14年未曾谋面的父亲那里生活。觉得那是寄人篱下的生活,父子相互表达情感的方式异常极端,他们就像两只刺猬相互取暖,靠得越近,伤害越深。终于,少年说他要到大城市去画画。
      
      之后他便遇见那个女人,他叫她“呵姐”。她喜欢聆听他的往事,常常看见他的泪水顺着脸颊流下。“哭吧,哭出来就没事了。”
      
      他们各自有回忆往事,女人的那部分比较冗长,更为辛酸,以至于我回忆起来过程比较曲折,不说也罢。
      
      我的男孩,我心疼的那位少年,坚强的外表下,存有无助软弱,在他心爱的女人面前,掩面而泣。无尽的缠绵,他们以这种方式相互慰藉,他们都需要爱。爱的匮乏让他们对彼此都像猛兽般激烈狂野。他们爱得难舍难分。
      
      这部伤感的青春祭念曲,在那个午后猝然落幕。
      
      以至于他们那份沉重的爱让我无法释怀。
      
      放在哪里好呢?心里存不下,用泪水埋葬。
      然后,等待那个阳光的午后。
      车站。
      微笑。
  •   很喜欢,初读只是看到了大历史背景下的成长书写,却忽视了魏微对边缘人的关注,虽然脱不了女作家叙述的笔触,但是仍然看出作者的大情怀~
  •   小资你好!
  •   然后,等待那个阳光的午后。
      车站。
      微笑。
  •   《朗读者》的翻版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