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室杂忆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作者:梁实秋  页数:232  
Tag标签:无  

前言

  序  写传记,须是可传之人;写回忆,应有可忆之事。但是人总不容易忘我,过去种种时常在心中涌现,明知自己不是什么可传之人,明知自己没有多少可忆之事,还不免浪费笔墨,把过去的一些琐碎经历形诸篇章。与其说是供人阅读,不如说是自爱毛羽,类山鸡之对圆镜。我便是这样的一个。自传与回忆录的写作,我未敢尝试,有时办刊物的朋友们征稿于我,愧无以应,便回忆既往,搜索一些小事敷演成篇。其中没有系统,没有章法,只是想到就写,信笔乱涂,故名之曰“杂忆”。刘绍唐先生对于我的文字似有偏爱,除了经常挤我写稿刊在《传记文学》之外,现在有《文史新刊》问世,又要我汇集散稿成册,参列其间。盛意不可拂也。  一九六九年十月二十三日  梁实秋编后记

内容概要

  《秋室杂忆》以梁实秋先生个人回忆录为主:历经小学、中学、大学、留学,直到中年时期。加上两篇附录,共8篇文章,约10万字。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中国著名散文家、翻译家。祖籍浙江,生于北京。1915年入清华学校。1923年赴美留学。回国后历任暨南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北师大教授。1949年去台湾后任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书籍目录

我在小学
清华八年
清华七十
海 啸
《琵琶记》的演出
忆新月
略谈《新月》与新诗
华北视察散记
附录一 《草儿》评论
附录二 苦雨凄风

章节摘录

  清华八年  一  我自民国四年进清华学校读书,民国十二年毕业,整整八年的功夫在清华园里度过。人的一生没有几个八年,何况是正在宝贵的青春?四十多年前的事,现在回想已经有些模糊,如梦如烟,但是较为突出的印象则尚未磨灭。有人说,人在开始喜欢回忆的时候便是开始老的时候。我现在开始回忆了。  民国四年,我十四岁,在北京新鲜胡同京师公立第三小学毕业,我的父亲接受朋友的劝告,要我投考清华学校。这是一个重大的决定,因为这个学校远在郊外,我是一个古老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从来没有独自在街头闯荡过,这时候要捆起铺盖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住,不是一件平常的事,而且在这个学校经过八年之后,便要漂洋过海离乡背井到新大陆去负笈求学,更是难以设想的事。所以父亲这一决定下来,母亲急得直哭。  清华学校在那时候尚不大引人注意。学校的创立乃是由于民国纪元前四年,美国老罗斯福总统决定退还庚子赔款半数,指定用于教育用途,意思是好的,但是带着深刻的国耻的意味。所以这学校的学制特殊,事实上是留美预备学校,不由教育部管理,校长由外交部派。每年招考学生的名额,按照各省分担的庚子赔款的比例分配。我原籍浙江杭县,本应到杭州去应试,往返太费事,而且我家寄居北京很久,也可算是北京的人家,为了取得法定的根据起见,我父亲特赴京兆大兴县署办理入籍手续,得到准许备案,我才到天津(当时直隶省会)省长公署报名。我的籍贯从此确定为京兆大兴县,即北京。北京东城属大兴,西城属宛平。  那一年直隶省分配名额为五名,报名应试的大概是三十几个人,初试结果取十名,复试再遴选五名。复试由省长朱家宝亲自主持。此公夙来喜欢事必躬亲,不愿假手他人,居恒有一颗闲章,文曰:“官要自作”。我获得初试入选的通知以后就到天津去谒见省长。十四岁的孩子几曾到过官署?大门口的站班的衙役一声吆喝,吓我一大跳,只见门内左右站着几个穿宽袍大褂的衙役垂手肃立。我逡巡走近二门,又是一声吆喝,然后进入大厅。十个孩子都到齐,有人出来点名。静静的等了一刻钟,一位面团团的老者微笑着踱了出来,从容不迫的抽起水烟袋,逐个的盘问我们几句话,无非是姓甚、名谁、几岁、什么属性之类的淡话。然后我们围桌而坐,各有毛笔、纸张放在面前,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孝悌为人之本》。这个题目我好像从前作过,于是不假思索援笔立就,总之是一些陈词滥调。  过后不久榜发,榜上有名的除我之外有吴卓、安绍芸、梅贻宝及一位未及入学即行病逝的应某。考取学校总是幸运的事,虽然那时候我自己以及一般人并不怎样珍视这样的一个机会。  就是这样我和清华结下了八年的缘分。  二  八月末,北京已是初秋天气,我带着铺盖到清华去报到,出家门时母亲直哭,我心里也很难过。我以后读英诗人Cowper的传记时之特别同情他,即是因为我自己深切体验到一个幼小的心灵在离开父母出外读书时的那种滋味--说是“第二次断奶”实在不为过。第一次断奶固然苦痛,但那是在孩提时代,尚不懂事,没有人能回忆自己断奶时的懊恼,第二次断奶就不然了,从父母身边把自己扯开,在心里需要一点气力,而且少不了一阵辛酸。  清华园在北京西郊外的海甸的西北。出西直门走上一条漫长的马路,沿途有几处步兵统领衙门的“堆子”,清道夫一铲一铲的在道上洒黄土,一勺一勺的在道上泼清水,路的两旁是铺石的路,专给套马的大敞车走的。最不能忘的是路边的官柳,是真正的垂杨柳,好几丈高的丫杈古木,在春天一片鹅黄,真是柳眼挑金。更动人的时节是在秋后,柳丝飘拂到人的脸上,一阵阵的蝉噪,夕阳古道,情景幽绝。我初上这条大道,离开温暖的家,走向一个新的环境,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  海甸是一小乡镇,过仁和酒店微闻酒香,那一家的茵陈酒“莲花白”是有名的,再过去不远有一个小石桥,左转趋颐和园,右转经圆明园遗址,再过去就是清华园了。清华园原是清室某亲贵的花园,大门上“清华园”三字是大学士那桐题的,门并不大,有两扇铁栅,门内左边有一棵状如华盖的老松,斜倚有态,门前小桥流水,桥头上经常系着几匹小毛驴。  园里谈不到什么景致,不过非常整洁,绿草如茵,校舍十分简朴,但是一尘不染。原来的一点点中国式的园林点缀保存在“工字厅”、“古月堂”,尤其是工字厅后面的荷花池。徘徊池畔,有“风来荷气,人在木阴”之致。塘坳有亭翼然,旁有巨钟为报时之用。池畔松柏参天,厅后匾额上的“水木清华”四字确是当之无愧。又有长联一副:“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祁嶲藻书)我在这个地方不知道消磨了多少黄昏。  西园榛莽未除,一片芦蒿,但是登土山西望,圆明园的断垣残石历历可见,俯仰苍茫,别饶野趣。我记得有一次郁达夫特来访问,央我陪他到圆明园去凭吊遗迹,除了那一堆石头,什么也看不见了,所谓“万园之园”的四十美景只好参考后人画图于想象中得之。  三  清华分高等科、中等科两部分。刚入校的便是中等科的一年级生。中等四年,高等四年,毕业后送到美国去,这两部分是隔离的,食、宿、教室均不在一起。  学生们是来自各省的,而且是很平均的代表着各省,因此各省的方言都可以听到。我不相信除了清华之外,有任何一个学校其学生籍贯是如此的复杂。有些从广东、福建来的,方言特殊,起初与外人交谈不无困难,不过年轻的人学语迅速,稍后亦可适应。由于方言不同,同乡的观念容易加强,虽无同乡会的组织,事实上一省的同乡自成一个集团。我是北京人,我说国语,大家都学着说国语,所以我没有方言,因此我也就没有同乡观念。如果我可以算得是北京土著,像我这样的土著,清华一共没有几个(原籍满族的陶世杰、原籍蒙族的杨宗瀚都可以算是真正的北京人)。北京也有北京的土语,但是从这时候起我就和各个不同省籍的同学交往,我只好抛弃了我的土语的成分,养成使用较为普通的国语的习惯。我一向不参加同乡会之类的组织,同时我也没有浓厚的乡土观念,因为我在这样的环境有过八年的熏陶,凡是中国人都是我的同乡。  一天夜里下大雪,黎明时同屋的一位广东同学大惊小怪的叫了起来:“下雪啦!下雪啦!”别的寝室的广东同学也出来奔走相告,一个个从箱里取出羊皮袍穿上,但是里面穿的是单布裤子!  有一位从厦门来的同学,因为言语不通没人可以交谈,孤独郁闷而精神失常,整天用英语喊叫“我要回家!我要回家!”高等科有一位是他的同乡,但是不能时常来陪伴他。结果这位可怜的孩子被遣送回家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秋室杂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梁实秋的文字在任何时候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本也不例外.空闲之时,不妨读读他的书,既是消遣,也是文学的积累,也能让你的心灵更平和.梁实秋的文章都值得一阅,细细品味更见其中滋味.
  •   买回给同事的,他很是喜欢!
  •   大家之书,倾心拜读。
  •   吹面不寒杨柳风。
  •   纸质排版不错,绿色封面好特别哦,那是糅合了野草什么的吗?叙说着自己的故事,比较理性
  •   过年的时候看的,现在想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只是当时当当推荐就买了。主要是回忆他在清华求学的生活,对当时也有个了解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