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作者:海岩  页数:179  字数:26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出生那天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红旗,这过节般的景象我小时候每个生日都能看到。因为我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日而生,我印象中的童年充满了优越感和革命式的快意。我的少年时期则是在“文革”中渡过,父母被造反者隔离,我从十岁开始辍学并独自生活,起居自由但心灵压抑,而且不敢上街怕被人打,直到十五岁那年走后门当了兵才翻身变成革命大熔炉中的一员。我退役后当过工人、警察和机关干部,总的还算顺利,就是没想到我这个十五岁前就经常被送到农村接受再教育的“知识分子”,在“文革”后却因为连初中文凭都没有而险被机关清退。为这事我至今苦笑,觉得自己这辈子总是生不逢时。该长牙发育时偏逢自然灾害,跟不上营养;该上学读书时又遇文化大革命,没受到教育;该工作提拔时又刮学历风……好在我在每个单位碰到的每个领导每个同事都很关照我,给我工作的机会。有一次还让我到一家机关自办的小饭店里去帮忙,那饭店经理看我年轻又勤勉,刚好手边又缺人,因此向机关要求让我多留几天,冒充值班副经理搞搞接待,结果一留留了十五年整。我当时本来就是临时借调充充数的,没想到后来竞假戏真做当上了全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的会长。  后来写小说则更是一时兴起,起因是看了几本在书摊上买的烂书发现烂得连我自己写写也不会比它更烂。想我虽无学历但有几分阅历,比如“四·五”运动,被派到天安门当便衣那一段可写一本《便衣警察》;唐山大地震当天即赴唐山救灾可体会一次《死于青春》;帮电影乐团找意大利小提琴那次忙可演绎出《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这些年混迹商界,心变冷了反倒更有《你的生命如此多情》那样的感慨。凡此种种,试着写来,赚些稿费贴补家用。

内容概要

故事缘于一把意大利小提琴,这把价值连城的小提琴在北京失窃后,被偷运到香港,引起了香港两大黑帮——潘氏家族和天龙帮的一场火拼。潘家幼子潘小传被偷送到大陆避难,我公安人员闻讯后,立即组织侦破小组,以潘小伟为线索,展开了追查小提琴的工作……

作者简介

海岩,原名侣海岩,1954年生于北京,15岁应征入伍,退役后当过工人、警察、共青团干部,后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现为锦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锦江(北方)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及北京昆仑饭店有限公司董事长,并兼任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会长

书籍目录

开篇第1次谈话第2次谈话第3次谈话第4次谈话第5次谈话第6次谈话第7次谈话第8次谈话第9次谈话第10次谈话第11次谈话第12次谈话第13次谈话第14次谈话第15次谈话第16次谈话第17次谈话第18次谈话第19次谈话第20次谈话第21次谈话第22次谈话第23次谈话第24次谈话第25次谈话第26次谈话尾声

章节摘录

  第一次交谈  海岩:吕月月,在咱们开始谈以前,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上次我去公安局找伍立昌同志的时候,听传达室的一个老同志说你上过大学。我想问一下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学的什么专业。  吕月月:中国刑警学院,就是沈阳的那个,我学的是刑事侦查  专业。  海岩:女同志学这个专业,让人觉得豪情壮志,很传奇。  吕月月:但愿时间倒转,让我重选一次。  海岩:你毕业多久了?  吕月月:两年多,快三年了。  海岩:毕业后直接分配在公安局侦察处?  吕月月:先在派出所实习锻炼了一个月,然后就分到处里了。  海岩:搞侦察工作是否像电影里那样,特别刺激?  吕月月:得了吧,繁琐枯燥。刚去的时候每天主要是听电话,做记  录,帮老同志抄材料。另外就是帮人做些调查取证工作。比如说那时候我们处搞的一个经济案子,派我去查一张发票。我在那个公司蹲了半个月,天天翻发票本,一天十多个小时,一张一张翻,翻了半个月,你想想,刺激吗?到最后也没翻出来。  海岩:你接触这个小提琴案是在什么时候?  吕月月:小提琴丢的时候我还上大学呢。当时是我们队里一个老同志管这个案子,他叫焦长德,从二十岁起,干了四十年刑警。这也是他退休前接手的最后一个案子,一直就没破。这种案子一时破不了是很正常的,可这是他接的最后一个案子,他这四十年结束了很想给自己划一个大大的惊叹号,结果没划成,连句号也不是,是个省略号。(笑)  海岩:这种老同志,我倒挺理解的,也许是因为我年龄比你大十来岁,所以对这种老同志的心态,多少理解一些。  吕月月:就是,老焦退休以后在家也呆不住,又跑出来补差,可他干刑警四十年,除了和罪犯打交道其他什么也不会,只能又跑到我们队里帮忙做档案清理工作,一个月也就一百多块钱,还不如我现在在歌厅一天的小费呢。不过老头儿对我挺好,特喜欢我。因为后来他得了心脏病住医院,每次给他送退休金都是我去。  海岩:他退休以后,这个案子是不是就由你接手了?  吕月月:哪儿啊,这案子老也破不了,就给挂起来了。后来又重新拉班子搞的时候,是我们刑警队伍队长挂帅。现在他也当上副处长了。这是大案子,我们这种新来的大学生,只能打打下手,跑跑龙套。  海岩:这案子怎么又重新搞起来的?是哪年的事?  吕月月:是前年吧,我记得是五月份的事,伍冬冬他们小学里搞红  五月音乐会。他爸爸,啊,就是伍队长,说是局长有事召见,去不了,让薛宇替他去,薛宇就拉上我去了,我记得那是星期天。  海岩:薛宇是什么人?  吕月月:我们刑警队的,也是个大学生,警官大学毕业的,比我早两届。那天伍冬冬有个节目,他们十来个孩子一起来了个小提琴齐奏。冬冬是他们学校音乐小组的,他们拉的可不是我们说的那种意大利小提琴,他们拉儿童小提琴。不过冬冬那年十岁了,可以拉成人的那种小提琴了。那天我还答应以后送他一个成人的小提琴呢。我特喜欢冬冬。  海岩:你刚才说,这个案子是前年五月份又重新搞起来的,对吗?  吕月月:噢,对,我知道我现在说话特爱走题。可能是干歌厅干的,整天陪那些客人喝酒,聊天,没话找话,我过去并不是这样。那天音乐会散了以后,我们把冬冬送回家,小薛说请我去吃“麦当劳”,结果到了“麦当劳”,刚买了两份“巨无霸”,队里就用BP机呼薛宇,让他马上回去。  我和薛宇一起回到处里,看见处长、队长,还有我们副队长李向华,还有我们队里的刘保华、纪春雷他们都在。我们到了以后就开会。伍队长说月月你也坐下来吧,你手里现在不是没什么事吗,一起参加这个案子吧。跟着大案子走一遍,比总搞一般化的小案子进步大。这案子原来没我事,是伍队长临时决定让我参加进来的,说是跟着学学。看得出伍队长那会儿是挺培养我的。  我就坐下来了。说实在挺高兴的,跟我一届毕业的大学生分到其他处、其他队的,我知道都没参加过什么大案子的工作,所以我挺高兴的。  后来就开会,先是由处长介绍情况,他说你们还记不记得前不久有个小提琴被窃案?队里老一点的同志都知道,说记得,就是老焦搞的那个案子。处长说,今天香港警务处发来一个情报,那把小提琴可能被一个古董商卖给香港一个有名的黑社会组织潘氏家族的手里。前几天潘氏家族和天龙帮之间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火并……天龙帮你知道吗?  海岩:不太清楚。  吕月月:也是香港一个非常有名的黑社会组织,一说天龙帮很多人都知道。那次火并,天龙帮占了上风,毕竟它的势力大得多。香港警务处认为那次火并和那把该死的小提琴有些关系。火并之后,小提琴究竟是在潘家还是已经到了天龙帮手上,不清楚。香港警务处的情报主要是说,潘氏家族准备让潘家的小儿子潘小伟到大陆来避避风,免得被天龙帮干掉,因为潘家小儿子年龄还小,而且他父兄很宠他,一直不让他参与黑道上的事。  这个情报是通过国际刑警中国国家中心局传过来的。当天市局领导就把我们处长和队长都召去了,要求把小提琴的案子重新组织班子搞。因为小提琴的下落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也就是说有了一个线索,而那个要来大陆避风的潘家的小儿子,当然就是线头了。  海岩:香港警务处怎么就肯定这把小提琴准在这两家手里呢?  吕月月:他们说这把琴在大前年泰国的一次私人文物拍卖会上露  过面,卖主没透露身份,开价一百三十七万美元,但没有买主。港警判断卖主是潘家的掌门人潘大伟,就是潘小伟的大哥。  海岩:听你这么说,我觉得这个案子比我当初想象的要复杂  得多。  吕月月:你当初想象是什么样呢?  海岩:也没想多具体,总之原来想象比较简单,至少没这么大的  背景。你看这案子还没开始呢,已经这么大动静了。  吕月月:要不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呢。就这么个一尺多长的小玩意儿,就值一百多万美元,按咱们这儿的黑市价得一千几百万人民币。  海岩:问句玩笑话,你闲着没事现在也炒美元吧?  吕月月:我可没那个工夫,也没那个本事。老是听去我们歌厅的那帮大款们念叨这些,所以也就懂点。  海岩:我开玩笑,咱们接着聊。  吕月月:后来我就参加这个案子的工作了。我们副队长李向华还有其他几个人,头两天天天到机场去堵潘小伟。谁都没见过他,就光凭着港警提供的一张传真照片和一点文字资料,挺费劲儿的。机场我没去,队长让我在家熟悉一下这个案子的材料,这些材料都是焦长德搞的,虽然他没把这个案子破了,可毕竟是老刑警,材料都搞得很细,干干净净,井井有条。提琴被窃的现场勘查材料立了一个卷,后来的调查材料立了一个卷,证人证词立了一个卷,那个小提琴的文物鉴定材料也有一大卷,都编辑得很专业。  海岩:要不怎么值一百多万美元呢,这种小提琴我想也少不了有一大堆身份履历之类的证明。  吕月月:这把纳格希尼小提琴是十七世纪在意大利的维罗纳手工  制作而成的。在国内仅存一把,据说在亚洲也就这么一把。被艺术界和文物界视为无价之宝。当时被窃以后,老焦他们还真是做了不少调查工作,就是没有结果,当时就估计这玩意儿已经不在国内了。因为在国内这东西不可能交易,也没这种市场。偷的人准是在下手之前就琢磨好了怎么带出去。说实在的,换上我我也能带出去。出境时就说是自己拉的提琴,海关是不会拦的。而且没有专门的文物鉴定知识,也未必看得出这东西的出身。你看《北京人在纽约》里那个王起明,不就背着自己的大提琴去美国了吗,没人拦也没人查。  海岩:对公安我完全是门外汉,不过我想,凭香港警署的这么一  份情报,你们就能把提琴追回来吗?听起来好像有点玄,你们当时怎么入手呢?  吕月月:当时我们信心都不足,薛宇的牢骚最大,香港这情报还不知是真是假,他说咱们别拿着鸡毛当令箭了,小提琴在香港,港警尚且没本事拿到它,咱们怎么拿?第一,小提琴在不在潘家或是天龙帮手上,港警只是个分析,分析在,没准儿不在。第二,就算在,潘家小儿子潘小伟知道不知道这码子事,也说不准。第三,就算他知道这琴的下落,一来他轻易不会告诉我们,二来告诉了你你也拿不着。况且,潘小伟是不是真的来了大陆,到了北京,也得两说着,反正那几天都在机场堵,根本没见他的影儿。  薛宇这人特聪明,脑子绝对够用,就是嘴不好,太尖刻,太认真,什么事看得太明白,这又是毛病了。这样容易招人烦,我过去也这样,什么事都喜欢评个是非,说个一清二楚,其实才傻呢。你看人家纪春雷,三十多岁了就是比我们多吃几年咸盐,什么事都不抢在头里说,别以为他什么都没看出来,他看出来了但不先说。什么事都表现得木讷一点,给人的感觉才厚道呢。结果薛宇让李队长李向华给闷了一顿。说你年轻轻的就你明白是怎么着,局里已经定了这案子要拉班子重搞,你怎么还这么多话。这要是战争年代非拉出去毙了你不可,整个儿一个动摇军心。其实李队长也没什么信心,我就听他私下里跟伍队长说这案子绝对是个望山跑死马的活儿。  海岩:那你们队长有什么办法?  吕月月:队长是这个案子的总负责人,这案子又是局里甚至公安部亲自部署交办的大案,他当然不能当着下面的人说泄气的话,还得不停地鼓劲儿,做我们的工作。机场不是没堵上吗,我们基本上都认为可能是香港的情报不准确。李向华后来也是这个观点,他说甭迷信香港人英国人,连美国中央情报局还有看走眼的时候呢,前两年不就愣说咱们银河号轮船上藏着化学武器吗,结果在全世界面前现了个大眼。这几天在机场我们是通过边防检查站在查验旅客护照的时候一个人一个人对着潘小伟的照片查的,确实没见着。  可伍队长不死心,说这案子目前就这么一个线索,别轻易就丢了。对香港的这份情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让我们把那几天机场入境通道上的安全监控摄像的录像带都借了来,凡是从香港来的航班都看。他觉得,潘小伟既然是躲避天龙帮追杀才来大陆的,很可能是化名化装入境,边境检查站很可能已经让他漏进来了。  后来的两天,我和纪春雷整天整宿地在黑屋子里倒着班地看这些录像,颠过来倒过去地看。一个人看六个小时,另一个人睡觉,后来看六小时受不了,改成三小时一换。后来小薛没事的时候就过来帮我看,让我的眼睛休息休息。这可不是看电影,就是一拨一拨的人往里过,太枯燥了,看一会儿眼睛就走神了。看了两天,没找出来。  海岩:那怎么办呢?  吕月月:后来伍队长来了,你说巧不巧,他往那儿一坐,才二十多分钟,就给找出来了。那段录像我们也看过两遍,那张长发披肩留小胡子的脸在人缝里闪了一两秒钟,我们都没注意,让伍队长看出来了。不过我到现在还觉得是让他给蒙上的,巧劲儿,伍队长可是特得意,他说你们不好好看看,他那胡子多假呀。  海岩:是假胡子?  吕月月:假胡子假头套,你等等我给你找他的照片。(吕月月翻自己的皮夹)——你看,这就是他,就是那次来照的,这是参观天安门的时候照的——长得精神吗?  海岩:啊,相当精神。他有多大了?  吕月月:你看呢?  海岩:二十岁左右吧。  吕月月:他显小,那年二十一岁,大学刚毕业。  海岩:那今年应该是二十三岁了,可看上去并不比你大。  吕月月:我比他还大一岁,按月数也就大半岁吧。唉(她看着照片叹了口气),长得是挺精神的。  海岩:后来你们怎么找到他本人的?  吕月月:(看着照片,又叹了口气)今天就谈到这儿吧……其实,这些事都过去了,再谈也没什么意思了。  海岩:别呀,咱们不是说好了吗,你答应跟我谈的,听你谈这些我觉得特有意思。  吕月月:明天再谈吧,今天都谈了一个多小时了。我现在心情不太好,明天再谈吧。

编辑推荐

  一把价值连城的小提琴在大陆失窃后,被偷运到香港,引起了香港两大黑帮——潘氏家族和天龙帮的一场火拼。潘家幼子潘小伟被偷送到大陆避难。侦察队长伍立昌派出刚从刑警大学毕业的女警察官吕月月,化妆成导游小姐,在保护潘小伟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追查国家文物小提琴……  从“少年壮志不言愁”的《便衣警察》,到震撼人心的《玉观音》,再到风华毕现、悲情绝倒的《舞者》,从《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到《永不暝目》《你的生命如此多情》……  “岩式警匪”“岩式爱情”“岩式风格”风靡20年,刨造了中国出版和中国影视的一个又一个神话,海岩是中国内地与香港金庸、台湾琼瑶齐名的畅销书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全部被改编为影视剧,深受广大读者和观众喜爱,堪称中国的言情小说大师和大众文化英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这本书是我读的海岩的作品中的第一本书,真的很棒,书唯一的缺点就是封面的大蓝色,触目惊心啊
  •   书不错海岩的书很不错
  •   帮朋友买的,朋友说又便宜又好~
  •   喜欢这本书运用滴写作手法与风格,感觉很特别。故事编排紧凑,能够使读者跟随故事发展而有所感触。
  •   感觉这本小说的结局很仓促就结束了,虽然结局不错
  •   是正品,一直在当当买书,很好
  •   其实过这书,但是想收藏 一下,不太喜欢上面的系列的标识。
  •   虽然这版没塑封,但是很不错。
  •   书还没有看 内容应该不错 物流真心给力 赞一个!
  •   这本书看过只是有些恍惚 不知是完全作者的创作还是真如书中写的有创作原型
    我很替吕月月感到不值 但这又是她性格最好的体现 因为从小没有安全幸福的童年 她学会了保护自己,她的内心埋藏着深深的不安与懦弱 同时她想要过更好的生活 利用自己天生的条件
    让自己和她的母亲可以摆脱贫困 正是这些有利条件加上年少时遭遇的不幸让她对男人产生的抵触同时也有着完美主义的情结 而那个潘小伟的出现 他的身份 背景 学识 优雅与美貌都让这个女人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形象 所以她沦陷了
    可是毕竟她还是善良的 她是倔强的 她因为自己不如潘小伟良好身世的自卑而产生的强烈的自尊让她没办法放下自己的身段 可是我相信潘小伟的是真的爱她的 小薛也是爱她的 她也是幸福的 能得到如此出色的两个男人的爱 她应该满足了 可是她的性格注定了她的结局
    我看到后来在想:如果她没打最后那个电话 会怎么样呢? 潘小伟带着她离开 面对另一个陌生与自己不熟悉的地方 她还是会在现实面前被击败
    可是我可惜于那个聪明的孩子 他没办法选择 更没办法把反抗 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大人的角逐中在为了牺牲品 同时也是吕月月为自己可以获得优越的物质条件而付出的最惨痛的代价
    小薛 太不了解女人了 他被自己的优秀而蒙蔽了眼睛
    队长 这个洞悉社会上各种辛酸的人 可是没能阻止这一切 他了解吕月月 他给她肯定与鼓励 可是却没能在关键的时刻再一次伸出双手 这并不怪他 这不是他的责任
    总之:这本书 无关风花雪月 他是对人性的刻画
  •   还可以吧 很薄 对话式的语言很不小说感 适合70后看
  •   一如继往的喜欢海岩,但是这个版的书纸张不太好,自己太小,建议新的买家不要买这个版的,可以换别版的.
  •   这次买了好几本海岩的书,里面的错别字真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无语了,不知道是不是正版,以后都不敢在当当买书了,而且书像从**堆里刚翻出来的,一点崭新的书香也没有,厚厚的一层灰,页的齐边都是黑的!白瞎了海岩的作品!不满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